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箱体铰孔加工孔表面粗糙度问题的解析及措施

时间:2024-07-28

胡建成

(天水星火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甘肃天水741020)

1 工艺分析和加工方法

1.1 工艺分析

溜板箱体是普通车床三箱之一,其材质为HT200,属于脆性材料一类,切削性能好,价格低廉,有较好的吸振性等优点。但箱体结构复杂,孔系繁多,孔径大小不一,孔深尺度大,壁薄而不均匀、不连续,而且各孔的表面粗糙度精度要求高,均在Ra1.6μm以上。根据箱体图纸上不同的孔表面质量的要求,选择相应合理的加工方法,是获取降低铰孔表面粗糙度值的有效措施。

1.2 合理选择铰削工艺加工方法

(1)单排单孔的铰孔加工

对于此类孔,由于前序已经在组合机床上粗镗、半精镗完序,孔的相互位置尺寸已经确定,根据车间实际工艺装备情况,选择固定铰孔的方法较为适用。因为溜板箱体生产批量较大,属于重复长期批量生产的类型,因此,选用硬质合金铰刀为宜。这是因为,铰削铸铁件时,切屑成不规则的碎粒状,很少形成积屑溜。高速钢的铰削速度为2-6m/min,而采用硬质合金铰刀,铰削速度可以提高到8-10m/min。故选择整体式硬质合金铰刀,固定铰削为宜。

(2)双排双孔相同孔径的铰削加工

对于上、下两孔直径一样大,两孔径均为φ32H7,见铰孔加工示意图A-I轴线图所示。且在同一轴心线上的两孔。因两孔之间的距离只有137mm,两壁厚均为26mm,由于两孔壁薄,两孔的间距小,可选择后导向式整体硬质合金复合铰刀。即一把铰刀,铰两孔,先铰上孔,完工后,由上孔铰刀杆上的固定导向起支承导向作用,再铰下孔的加工方法更为适宜。

(3)双排双孔不同孔径的铰削加工

铰孔示意图A-Ⅱ、A-Ⅲ轴线是两组四孔,分别在两条轴线的四孔。Ⅱ轴线上孔径为φ62J7,下孔径为φ38J7;Ⅲ轴线上孔径为φ80J7,下孔径为φ72J7。虽然两组孔径不一样大,但在两条轴心线上,两孔壁薄孔距短。因为两组四孔,孔径稍有偏大,用整体复合铰刀,明显笨重,不经济。若在满足铰刀杆强度、刚度可靠稳定性的前提下,且满足铰孔精度要求,可合理选择套式复合硬质合金铰刀加工方法,既可减少铰刀的重量,减轻操作工的劳动强度,又可节省材料,便于加工制做、拆卸,更换方便,铰刀杆还可重复使用。铰削加工时,大孔铰刀是先铰削5-10mm后,小孔开始铰削,大小孔同时铰削加工。大孔铰刀起支承导向作用,可防止下孔铰刀摇摆跳动,利用提高两孔的同轴度精度。同时,也提高了两孔的铰孔加工尺寸精度,降低了两孔表面粗糙度的值。

(4)双排双孔孔径接近的铰削加工

见铰孔加工示意图A-Ⅳ轴中心线所示。上端孔径为φ32H7,下端孔径为φ28H7;两孔孔径尺寸相近,且在同一条中心线上。选择整体式硬质合金复合铰刀。因为铰刀心部直径大,刀具的刚性好。铰削过程,与Ⅱ、Ⅲ轴线套式硬质合金复合铰刀一样。

(5)三排一组三孔不同孔径的铰削加工铰孔示意图A-Ⅴ轴线图所示,是三排一组三孔,孔径大小不一,且在一条轴心线上的孔。上端一排孔径为φ32H7,中间二排孔径为φ28H7,下端三排孔径为φ25H7,三孔孔径很接近。由于三孔孔径较小,仍然选择整体硬质合金复合铰刀为宜。铰削过程中:φ32H7孔铰刀先铰5-10mm后,φ28H7和φ25H7孔铰刀开始铰削加工。此时,三孔同时铰削加工,可提高加工效率。φ32H7孔铰刀,起先导向作用。由于中间二排孔箱体壁较厚,铰刀设计不宜过长,有利于排屑和减少屑末与箱体孔表面的摩擦发热。影响二排孔表面粗糙度值的增大。

2 影响孔表面粗糙度值的主要因素

工件的表面形成,主要是有工件与刀具的相对运动所产生。刀具即刀刃,刀刃的刃部尺寸,由几何参数所决定,合理选择刀具的几何参数是解决刀具的根本问题。运动指的是切削三要素,合理选择切削三要素是解决运动问题的关键。铰削时,由于工件与刀具、屑末与工件和刀具刃部挤压、摩擦发热变形,输入切削液可减小工件表面的变形和摩擦。因此,刀具的几何参数、切削三要素、合理选择铰削液,是影响箱体孔表面粗糙度值的主要因素。

2.1 铰刀的几何参数

(1)直径

可根据被加工孔的孔径尺寸、公差来决定。

(2)齿数

一般铰刀齿数越多,铰孔的精度就越高,孔表面的粗糙度值就越低。同时分布在每个切削刃上的负荷也就越小,有利于减小铰刀磨损。但齿数增多后却降低了刀齿强度,减小了容屑槽,切削时屑末不易排出。铰刀的齿数一般选用偶数。

(3)切削锥角

根据不同的加工材料和铰刀类型来确定。(4)前角

由于铰屑余量小,前角可以为零。

(5)后角

增大后角,可提高铰刀的锋利程度,却降低了刀齿的强度。由于铸铁有大量的碳化物,硬度高、擦伤力大,且产生崩碎切末,切削力应和铰削热都集中在刀尖附近,故刀具磨损快,耐用度低。因此,后角应根据铰削实际情况选择确定。

(6)刃带宽度

它的作用是引导铰刀方向,光整孔表面,测量铰刀直径之用。铰刀的齿数越多,刃带的积累宽度也越多,有利于降低孔表面粗糙度值。但刃带积累值过大时,会增加摩擦力矩和切削热。故需合理选择确定。

2.2 合理选择铰削三要素

箱体各孔加工余量,已经过上序组合机床粗、半精镗加工,铰前余量只留了0.15-0.25mm之间,符合铰削条件。因为余量留的过小时,铰削不易校正上道工序残留的变形和去掉表面残留的缺陷;余量过大,会增加铰削时切削热,反而使孔表面粗糙度值升高。切削速度V,因该铰刀的材料已确定为硬质合金,可根据不同孔径的大小,选用V=8-10m/min即可。同样进给量也可根据不同孔径的大小,选择0.8-2.2mm/r。切速度、铰削余量、进给量相互影响,要合理选择,可提高孔径尺寸的加工精度,降低孔表面粗糙度的值。

2.3 铰削液的选择

在铰削过程中,由于产生崩碎的屑沫与工件材料变形摩擦产生铰削热,都集中在刀尖附近,加快铰刀磨损。为利于铰刀的冷却和排屑,选用润湿性和流动性好的煤油做铰削液,可获取工件表面较小的粗糙度值。

3 铰削加工过程中的质量保证措施

由于箱体类零件批量、重复生产,选用机动铰孔的加工方法较为适宜。因为机动铰孔效率高,铰刀的回转中心较稳定,铰削连续,进刀均匀,有利于降低工件表面粗糙度值。但操作时,必须严格按照工艺规程铰削,才能保证孔表面的加工质量。

(1)选用Z3063摇臂钻床铰削

按国标GB/T4017-1997摇臂钻床精度检验,检测主轴锥孔中心线的径向跳动,靠近主轴端面不大于0.025mm,在距主轴端面300mm处,应不大于0.05mm处。

(2)安装工件夹具时,要确保铰孔中心线垂直于夹具工件平面,垂直度公差不大于0.2mm/1000mm,铰刀中心线与工件预铰孔中心线重合公差不大于0.02mm。

(3)安装箱体工件时,夹具和工件定位基准面,要清除干净。压板压紧工件时,夹紧力不易过大,合适为宜。因为铰削轴向力和箱体的自重与夹紧力方向重合,以免铰削完工后,箱体产生微量弹性变形。

(4)开始铰削时,为了引进铰刀铰进,可采用手动进给。当铰进2-3mm时,改用机动进给,以获取均匀的进刀量。

(5)在铰削过程中,要充分的输入煤油,有利于排除屑沫和铰刀刃部的冷却。

(6)铰刀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保护两端的中心孔,以备磨铰刀刃时使用。不使用时,保养好后悬挂在吊具上。

(7)铰孔完工,应不停机退出铰刀。同时,不允许铰刀反转,否则会在孔径表面留下刀痕,从而增加孔表面粗糙度的值。

4 结束语

获取正确的箱体孔表面质量,以降低机械加工箱体孔表面粗糙度的值,是机械加工过程中必须考虑的问题。在箱体类零件的生产和实践中,采取相应的工艺措施,针对箱体表面粗糙度值,根据产品图纸要求,进行工艺分析、研究探讨,选择比较经济、适用的加工方法,减少箱体类零件因表面质量缺陷而引起的加工质量问题,从而进一步提高机械产品的使用性能、可靠性和寿命。才是提高工件质量和效率的有效途径。

[1]孟少农.机械加工工艺手册(第一卷)[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6.

[2]孟少农.机械加工工艺手册(第二卷)[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6.

[3]陈日曜.金属切削原理[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3.

[4]何兆风.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第二版)[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1.

[5]吴道全,万光明.金属切削原理及刀具[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3.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