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产业疆域:水泥散装化破“孤岛”拓展新版图

时间:2024-07-28

对话现代散装水泥产业(23)

放眼望去,有谁能不承认水泥产业快速增长对中国巨变所作出的贡献,那一条条遍布神州大地上的高速公路可以作证!那一座座飞跨天堑的雄伟大桥也可以作证!有谁能不赞赏水泥产业快速增长对改善民生所作出的巨大贡献,那一幢幢遍布城乡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可以作证!那一条条遍布城市的机场跑道和高速铁路也可以作证!有谁能不肯定水泥产业发生的巨大发展和进步,那一连串连创水泥产量全球第一的数字可以作证!那一个个生产领域技术升级和水泥散装化率的数据也可以作证!

现实之下,我们同时又客观地看到令人痛心的一面,不得不承认水泥行业形成的成长“孤岛”和陷入发展的“围城”;不得不讨厌水泥行业所造成的严重环境污染,那漫天飞舞的粉尘和噪声,尤其是那令人心悸的有增无减的有害气体排放!

此时,用狄更斯《双城记》开头那段富有哲理的话,来描述人们这“爱与恨”矛盾交织的心态,可能是再贴切不过了。“那是最美好的时代,那是最糟糕的时代;那是智慧的年头,那是愚昧的年头;那是信仰的时期,那是怀疑的时期;那是光明的季节,那是黑暗的季节;那是希望的春天,那是失望的冬天……”

当“埋汰”GDP的冲动和“四万亿”的投资刺激离我们渐渐远去,紧随我们的必然是承受产业转型升级等诸多难以缓解的焦虑。全球经济阴霾中的中国水泥产业,那心驰神往的“绿色故事”该如何书写?现实和未来的生活真的能摆脱水泥产业的先天缺陷吗?冷峻的现实告诉人们,依据现今科技发展成果及其应用趋势来判定,水泥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仍是一种难以被替代的经济实用的大宗建筑材料。现代水泥产业不仅是近代科学技术进步的结晶,更是社会物质文明和经济增长的支撑之一。

摆在我们面前的产业景象,似乎象一座“孤岛”,又像一座水泄不通的“围城”。之所以喻为“孤岛”,那是因为偌大个水泥产业的全部家当,几乎都集中在了矿山资源及其生产制造链环的狭小空间上,狼多肉少,彼此之间只好拼命到别人的嘴里夺食。既然形成了“孤岛”,“围城”也就实属必然,“围城”不过是“孤岛”的具体表现而已!譬如:水泥产业内面临“黄灯”闪闪:生态环保成本上升势头不减,倒逼产业转型升级;人力资源成本上升势头不减,倒逼产业自动化;新型绿色技术工艺成本上升势头不减,倒逼企业不断技术改造;低端产品毛利率递减及成本上升势头不减,倒逼企业面向产业高端;资金投入风险成本上升势头不减,倒逼企业投资回报;物流成本上升势头不减,倒逼企业产品和运营赢利模式;社会公众追求生活幸福指数越发强烈,倒逼水泥产业绿色生态化。实践证明,未来水泥企业在地理上实现扩张将越来越难,“摊大饼”的时代成为了昨日,迫切需要冲出“孤岛”、突破“围城”,以多元化跨过包括内部及外部相当高的一道道门槛,创新开拓更好的产业平台和价值链,才能成就现代水泥产业伟大的气象!

恰如舟至中流,水泥产业既面临着险礁遍布、浪遏飞舟的挑战,也有了方显英雄本色的机会,更有了坐看云起时的开阔空间。一个有趣的念头突然蹦出笔者的脑海:中国水泥产业何时能突破围城,让现代化的旗帜在巍峨的城市化墙头上高高飘扬?又是谁能够担当起产业疆域的开拓者的伟大使命,其间水泥散装化产业可否扮演攻坚梯队的角色?

笔者曾在“系列对话”的博文中给“现代散装水泥产业”做出这样的定义,确切说是对大集群系统的产业单元轮廓的描述:(1)以清洁生产、节能环保为控制机制的生产制造单元;(2)以全流程散装化为载体的现代物流体系;(3)以预制构件产品子产业、预拌混凝土产品子产业、预拌砂浆产品子产业、外加新材料产品子产业、水泥制造和散装机械设备子产业、生态环保子产业、科技研发子产业等为分支的众多子产业;(4)以管理信息化(包括电子商务)及网络通讯技术为平台的新管理运营手段;(5)以资源再生综合利用为目标的循环经济增长模式;(6)以NGO、NPO(非政府、非营利组织)为中介的完善公共产品社会服务系统。

在这里重复以上表述,是为了让业内外能够全景式地了解水泥产业集群系统的产业单元,鸟瞰水泥行业“孤岛”之外的美丽风景,挖掘现代化水泥产业的内涵和外延,勾画出了产业疆域全图的坐标。这样更有利于廓清水泥产业疆域的边界,以及产业核心市场和非核心市场的分布状况,进而弄清楚一体化与专业化的相互关系,生产制造与后续流程的相互关系,企业市场主体与行业协会的相互关系,核心产业单元与分支产业单元的相互关系,产业战略目标与运行模式的相互关系,产业升级与新经济载体的相互关系,产业运营与科学管理的相互关系。

由此可见,我国水泥产业疆域的前景,竟然是如此的广阔,并不会因完成了新干法技改而固步自封;水泥大国向水泥强国发展的蓝图,竟然如此的风光无限,并不会因连创产量全球冠军而夜郎自大;绿色水泥产业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竟然如此的漫长又布满荆棘,并不会因挑战多多而踯躇不前。

冲出“孤岛”——向产业链核心领域大延伸

向产业链核心市场领域延伸,乃是水泥市场发展之必须,也是产业成长之必然。而拓展产业链核心市场疆域,始终是水泥散装化产业过程面临的第一道题,也是最具优势的、最为迫切的头号任务。毫无疑问,产品及服务的核心市场,当然是整个水泥产业的主阵地,同时也是拓展非核心市场疆域的前提条件,否则这山望着那山高,来一个舍近求远,一旦基础不牢则可能导致土崩瓦解。借用一句虽显粗俗的东北俗语:“放着祖坟不哭,去哭烂死岗子呀”!所以,大踏步挺进终端产品市场,推动水泥及其加工制品业朝着精、深加工方向发展,其产业疆域十分广阔。

是什么绊住了水泥产业拓展产品及服务核心市场的脚步,竟然显得如此的沉重,如此这般的姗姗来迟?仅从产业本身来讲,水泥产业链短、产品附加值低,这是长期存在产品结构不合理的客观原因。在目前,水泥大都被作为初级原料产品抛向市场,相当大部分并未成为终端产品,更谈不上增值服务了,所以一直未改大路货泛滥、市场附加值低、品牌影响力弱的沉闷局面。业内专家给出十分明确的建议:推动加工制品业发展将成为调整产品结构的主要途径,坚持以我为主、兼容其他、综合集成的发展方向,走产业融合之路。近期又听到中国水泥协会发出的声音:引导、支持和鼓励水泥企业,发展水泥混凝土制品、商品混凝土等加工产品和骨料产业,延伸水泥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把发展的重点转向提升技术、推进节能减排和开发高标号特种水泥方面;水泥企业通过产业链延伸,实现减量化,降低企业营业收入总额中水泥销售收入的比例,引领产品结构调整,提高行业的综合竞争能力。

挣扎在价格低谷、产能过剩困局中饱受其苦的水泥行业,除了抱怨之外,过去一直把解决上述两个难题走出困境的“宝”,押在了提升集中度上。尽管说,提高市场集中度是中国产业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条件,但并不能算得上是问题的根本症结,那么,这个症结又在那里哪?有信息显示,2011年,前10家大型水泥企业熟料产量已占到全国总量的42%,可产能过剩的糟糕现状并未得到一丝一毫的改善,并有着日益加剧的势头!如按照行业规划目标将要达到60%以上,实际情况真的会能像引领产业走出两个困局的泥淖吗?再进一步做深度思考,集中度真是治理产能过剩的一剂灵丹妙药吗?难道真的没有比集中度更为重要、更为关键的东西了吗?假如目前大型水泥企业熟料倾销盈利模式不改变,真能管得住已投产和在建新线约27亿吨实际水泥产能的闸门吗?我看没有那个机构或个人敢站出来打保票!

说来说去,中国水泥产业的困局最根本在于全要素生产率(TFP)低下,我把这种状态描述为产业“孤岛效应”!延伸产业链也好,或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都是集中力量放在促进新的驱动增长因素上,提高产业效率。曾记否,产业效率的话题早已经有过专门的阐释,不再重复。

奇怪的是,包括大小水泥企业在内,普遍对于延伸产业链、拓展水泥加工产品及服务核心市场疆域,表现出几分的犹豫不决,给人感觉是叶公好龙,不如扩大产能规模来的便当,远水解不了近渴!依我看,只有拓展水泥加工制品终端市场疆域,提升市场中包括产品档次、技术含量、品牌价值、管理水平及规则标准等项综合性门槛,才是解决水泥产品价格低、毛利率低、产能过剩的出路。学习和借鉴世界水泥企业的先进理念和成熟经验,延伸产业链,就是要彻底转变靠单一水泥产品规模来取胜市场的传统发展方式,大力优化技术、品牌、管理、资源、市场等要素配置,着力做强以水泥熟料为龙头的主业,加快拓展骨料市场,重点发展水泥基材料及制品,统筹发展研发设计、工程服务、商储物流等服务业,及其相关多元产品业。延伸水泥产业链,在业内外呼声甚高,如今已列为中国水泥工业“十二五”规划的发展重点,必将大大加快中国水泥企业升级转型的脚步。

在拓展水泥加工制品终端市场疆域中,提高优质产品的比重,补上优化产品结构这条“短腿”,此乃当务之急。虽说,我国水泥产量超过世界总量的三分之一,多年稳居世界第一位,但却是量有余而质不足,软肋突出表现在产品结构上。让我们掰着手指头数一数,在目前水泥产品族群中,到底高技术附加值产品有多少?生态环保型产品有多少?服务类产品占多少比重?品牌价值在市场中的影响力有多大?高技术附加值和文化附加值的优质水泥十分短缺,低质的水泥产品却供过于求。

显然,长期延宕下来的产品结构不合理的病灶,一定要蔓延到市场运营效益回报上,导致产品价格低谷运行,及其企业内部收益率低,最终表现为产业效率低下。数据表明,目前国内水泥生产企业的平均内部收益率,一般在12%~13%左右,最高的也不过16%。而发达国家水泥企业内部收益率是多少哪?一般能达到20%左右,差距还是蛮大的!如抛开微观管理上的因素,究其主要原因是,人家高等级水泥比重大、售价高,产品结构更为优化合理。目前,我国一些大型水泥企业依然故我地热衷于扩张初级产品规模,大力奉行熟料倾销策略,只能进一步加剧水泥低价位徘徊的痛楚,加剧产能过剩病灶的肿胀溃烂,其实质上是饮鸩止渴,或作茧自缚!

为此,我们迫切需要冲出自己画地为牢的那座“孤岛”,大力拓展水泥加工制品终端市场疆域,增加高等级水泥比重,降低企业的边际成本,增强产品盈利能力,把企业内部收益率提高到一个理想的水平,真正走出低层面竞争、低效率运营、低水平发展的“围城”。发达国家水泥产业发展之路也印证了这一点。目前在世界排行前10位的水泥集团中,其中就有9家的混凝土产业规模也列世界排名前10位,同时这些企业的旗下还拥有强大的砂石集料产业。

那么,水泥散装化产业对于延伸产业链,拓展水泥加工制品终端市场疆域会发挥怎样的作用呐?主要表现为坚持与相关应用领域技术融合,拓展新领域和新空间,其间有两大热点最具现实意义:

其一,大力增加绿色环保水泥产品的比重。水泥工业是高温重化工行业,典型的耗能“老虎口”、排放“小鲸鱼”。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绿色环保水泥的开发与使用,提倡采用无污染或低污染制品,推行产品环保标准制度,限制或禁止可能造成污染的水泥材料。德国是最早推行环保标准的国家,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也制定了室内环境卫生标准;我国环保标志认证工作始于1994年,上海市率先制定了包括常规标准和健康标准在内的健康型建筑内墙涂料标准。作为资源节约型工程结构材料,又是环境友好型工业产品,我国已开发出硅酸盐水泥、铝酸盐水泥和硫铝酸盐水泥三大类的特种水泥。利用废弃的低品位矾土和工业废渣生产硫铝酸盐水泥熟料,比硅酸盐水泥熟料可减排CO2量约30%,显然“绿色”更浓重得多;同时,应用硫铝酸盐水泥进行寒季施工或生产水泥制品,不须蒸气养护,既节省能源又能缩短工期,有利于终端现场环保;硫铝酸盐水泥耐海水侵蚀的特性,可大幅度减低防护材料及防护处理用工成本。此外,像干粉砂浆产品等绿色环保新型墙体材料,具有质轻、隔热、隔音、保温、防火等特点,而且能增加房屋使用面积,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开始受到市场青睐。

眼前的现状并不如人意,由于节能环保水泥及终端产品的生产成本,相比传统水泥产品要普遍偏高一截子,在市场价格方面没有竞争优势;加之建设项目考虑到成本因素,也会影响到应用的积极性。但随着绿色建筑产业政策的推行,节能环保水泥及其终端产品的市场份额肯定会逐步扩大,并且能够得到政府相关政策的扶持。具备延伸产业链、向水泥加工制品终端市场疆域拓展能力的水泥企业,应该勇敢做个弄潮儿,无论是从企业发展战略上考量,还是担当社会责任上着眼,都是责无旁贷的。

其二,增加部件化、定制化水泥产品的比重。虽然水泥终端产品取决于建筑市场的需求,也受制于硬性的施工标准和规范,但切不可忽视水泥终端产品的开发,对于促进施工标准及建筑规范不断调整进步的重要作用。

说到水泥部件化、定制化产品的比重,人们首先会想到产品模式这一层,即适应建筑业工业化、自动化、机械化的趋势,满足项目客户即插即用、方便安装、一次到位的新需求,以满足不同类型工程的需求和提高建筑、构筑物的使用寿命,达到引领市场合理消费的目的。但是,我认为还要看到第二层,即品牌模式。水泥产品部件化、定制化比重的高低,直接反映出无形的服务在有形产品价值间的比例关系,也可以理解为知识、技能能给终端市场客户创造多么高的新价值,能给商业品牌注入多少的含金量,能给生态环境及社会发展带来多大的好处。通俗点说,在部件化、定制化水泥产品中,搀和进的不仅仅是水泥原料的多少,同时也把服务融合到产品中去,成为了产品价格的一部分,况且是利润回报较高的那一部分。此外,也别忘了第三层,即水泥产品部件化、定制化还是一种商业模式,一种只有规模实力、科技实力和履约能力的公司才能运作的新模式。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部件化、定制化水泥产品,不可能为客户提高施工项目的时间效率及场地利用效率,也不可能有效降低终端市场环节的环境污染的压力,也就不可能有稳定的市场客户关系及良好的竞争秩序。

我们说,发达国家水泥产业现代化程度高,其重要标志就是部件化、定制化早已普遍通行于产品市场,不像我国低价值的水泥原料充斥终端市场,难怪人家产品平均毛利率要比我们高出一大截子,令人望尘莫及。例如,各类高等级混凝土工程构件,水泥企业按客户及建筑工程要求,严格量身定做,由于构件截面积小,降低水泥耗量,节省资源,减少有害物质排放。再如水泥预拌砂浆,采用工业化生产、优选原料,计量准确,搅拌均匀、质量稳定可靠,发展很快。这种表现为以客户效率换来高价格、以创造价值换来高利润的盈利模式,不正是与水泥产业现代化相辅相成的吗!

一提到产品结构上,传统思维定式会把人们的眼球死死吸引到实物产品上,却把服务划为了另册,甚至远远地抛在脑后。长期以来,大路货水泥产品技术含量较低,也就无什么后续服务可言了,难怪服务也就逐渐演变成“客服”之类表层的东西了。不客气地讲,时至今日,即便是那些大型水泥企业的利润来源,仍然是单单靠初级产品的微薄毛利,只能拼着死命地扩大产量规模以获得乘法之积,而靠提供服务所获取的利润,几乎还是个空白。如果把有形产品靠实物资产消耗换取利润,比作是中国功夫中的“蛮力”,那么,无形服务靠知识智能资本换取利润,则是四两拨千斤的“巧功”。

固然,在水泥企业运营中,靠服务赚钱是有前提条件的,那首先是拥有行销市场的中高端附加值产品,再以人力资源团队为依托,为客户提供一系列的服务项目,并且使该产品及服务项目成为竞争对手难以逾越的门槛,别人想做起码暂时又做不到,进而获取相对稀缺带来的丰厚利润。所以说,如果把优化产品结构仅仅停留在产品升级上,那未免太近视眼,提升水泥加工制品中科技含量,增强下游行业的服务功能,拓展服务领域和发展效能,才是“真武神功”。

突破“围城”——向产业非核心领域大拓展

肯定地讲,“一体化+专业化”是现代水泥产业的基本模式,呈现多元特色的专业化,展示出非核心领域市场的发展空间。实践表明,任何核心行业领域都离不开专业化服务。不要小看非核心市场,那可是一座肥的流油的利润“富矿”,是技术密集型、投资回报高的产业疆域。在一定意义上讲,如果从单位收益率来看,甚至比水泥产业本身要高得多。假如把水泥产品链主体核心市场比做蛋糕,那非核心市场则是蛋糕上那层白花花的奶油。这块市场虽处在产业外围边缘上,但不应在战略上被边缘化。企业应该把非核心领域纳入发展战略中来,依据条件有选择性地进入该产业疆域。

非核心行业领域之一是环保市场。进入新世纪以来,尽管水泥行业在节能减排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令世人嘱目;但是,从水泥生产过程看,由于原料中碳酸盐矿物分解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依然是惊人的,水泥工业氮氧化物排放量约占工业系统总排放量的10%。有资料显示,每生产1吨水泥熟料,由原料中碳酸盐矿物分解产生0.535吨二氧化碳;由燃料燃烧产生则为0.280吨二氧化碳。碳酸盐矿物分解直接生成二氧化碳排放,是水泥生产工艺决定的,完全替代矿物燃料也是不太可能的,再要进一步降低煤耗已比较困难。即便是利用水泥生产线余热发电,只不过是减少了间接排放而已。从这个意义上讲,后新型干法时代的中国水泥产业,潜在的环保市场空间是相当可观的,可谓“钱景”诱人。从水泥协会人士日前的表述中,或许已经为此问题提供了最有力的佐证。2011年,水泥行业1000亿利润中,几乎有一半是水泥企业开展环保、节能减排和处置固体废物得来的,那就是说环保利润占到500亿元左右。如果再回过头来看看水泥行业污染的现状及其与国家乃至世界先进标准的差距,也就不难估测出水泥业环保市场究竟该有多大了。偌大个环保市场,水泥业本身不可袖手旁观,一则是拓展环保产业疆域,有利于增强主业的核心竞争力;二则进军环保市场,更为赢得政府环保政策支持创造条件,一箭双雕,没有理由在一旁甘当“出纳”花钱的看客吧!

2月间,国务院明确提出提高环境准入门槛,在重点区域实施更加严格的大气污染物排放特别限制,禁止新建、扩建除热电联产以外的燃煤电厂、钢铁厂、水泥厂;加快燃煤机组脱硝设施建设,加强水泥行业氮氧化物治理。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到2015年底全国水泥工业的NOx排出量要比2009年减少25%。国家环保部门拟提高水泥行业氮氧化物排放标准,从800毫克/标准立方提高至400毫克/标准立方。水泥行业“十二五”规划也明确了氮氧化物排放量下降10%的目标,推进新型干法水泥窑低氮燃烧技术改造,新建水泥生产线安装效率不低于60%的脱硝设施。

仅就脱硝而言,有专家依据火电行业的数据分析推算,采用SCR技术,计算减排一吨氮氧化物需要设备投入的成本大约是1.57万元,每吨水泥熟料约产生1.5kg~1.8kg氮氧化物,按照生熟料比1.3的比例,成本大约为33元/吨,预计水泥行业采用SNCR技术的可能性更大,减排一吨氮氧化物的投入成本约为11~16元/吨,运行成本3~5元/吨,合计增加成本14~21元/吨,按2012年20.6亿吨水泥产量计算,行业投入市场规模大约为280~420亿元。如果加上上千条熟料生产线全面脱销工艺改造的脱硝设备投入,每吨水泥成本将增加40元左右,那么,其市场投入规模又将增加一倍。水泥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孔祥忠曾表示,行业氮氧化物排放从每标准立方米800毫克提高到400毫克,吨水泥成本可能要增加20元左右,也大体印证了水泥行业脱销市场规模400亿以上的估算。

非核心行业领域之二是余热发电市场。水泥行业被《工业节能“十二五”规划》列为九大重点节能行业之一,要求到2015年,水泥窑纯低温余热发电比例提高到65%以上。业内专家测算,如果余热发电项目普遍推行,有望提前10年实现中国水泥行业确定的2020年节能指标,同时余热利用技术可创造出350亿元人民币的巨大市场。

发达国家水泥工业节能技术水平发展很快,低温余热在水泥生产过程中被回收利用,水泥熟料热能利用率有较大的提高。但由于节能技术、装备水平的限制和节能意识影响,我国水泥窑炉工业企业中,仍有大量的中、低温废气余热资源未被充分利用,能源浪费现象仍然十分突出。一般来说,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过程中,窑头熟料冷却机和窑尾预热器排出的废气350℃左右,其热能损耗大约为水泥熟料烧成系统热耗量的35%,应用低温余热发电技术,就是将白白排放到大气中这35%的废气余热回收,提高能源利用率95%以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可观。

利用生产过程中多余的热能转化为电能的技术,不仅节能且利于环保,被饱受拉闸限电的水泥企业普遍采用。2011年新型干法生产线65%以上配套建成余热发电装置。新型干法熟料生产线中约有200条左右不宜配套建设余热电站,还有356条熟料生产线建设余热电站的任务将在“十二五”完成。“十二五”期间,新型干法熟料生产线建设高峰已经过去。但是,4亿吨左右要淘汰的熟料生产能力,需要建设近300条新型干法生产线来填补,“十二五”期间,平均每年需投运60条生产线,若动态考虑水泥市场需求,“十二五”期间熟料以每年2%的速度增长,共新增生产能力1亿吨,约新建70条左右熟料生产线。“十二五”前三年每年投运200条生产线余热电站是可以保证的。芜湖海螺三期两条日产120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以及配套的36兆瓦余热发电项目已基本建成,投产后,公司年熟料产能达1500万吨,年余热发电能力达6亿度,是目前世界上单体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水泥熟料环保生产线。

非核心行业领域之三是粉磨市场。减少磨内物料循环量,减轻磨机负荷,提高粉磨效率,一直是水泥企业追求的目标。国际跨国公司早已采用超细粉的制备技术措施和装备生产高细矿粉、高标号水泥、超细水泥及各种高细超细物料,而我国还是刚刚起步,潜在市场很大。

此外还有一点,水泥生产线粉磨作业消耗的动力大,约占全厂动力的60%以上,其中生料粉磨占30%以上,煤磨约占3%,水泥粉磨约占40%。国外已开发出水泥立式辊磨终粉磨系统,该系统既能降低电耗又能改善产品颗粒形态和级配,保证水泥质量。积极推广高效粉磨设备及技术,改变以往单一依靠球磨、管磨为主的粉磨工艺。如自主研发的性能先进、高效节能的水泥、生料、矿粉生产新工艺、新技术,可使粉磨工艺节电30%~40%,使水泥、生料、矿粉综合电耗下降20%~30%。若全国60%的球磨机由立磨或辊压机联合粉磨系统替代,则可节电23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煤82万吨。若辅以对风机电机实施变频节能改造,又可节电30%。

非核心行业领域之四是沙石骨料市场。虽然砂石产业附加值低,体量大,但与水泥产品关联度极高,且便于长期存放,不会变质贬值。不要小看不起眼的砂石骨料,以每吨水泥配置3~4吨混凝土计算,每立方混凝土砂石用量达1800公斤左右,在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砂石利润超过水泥,市场前景十分可观。由于目前混凝土骨料大都是微小企业分散经营,采集方法落后,造成矿山资源浪费、自然环境和河道破坏,且导致细骨料自然资源越来越稀缺,急须寻找新的取代品。

据初步统计,2011年,中国预拌混凝土实际总产量达到14.2亿立方米,较2010年增长约20%,且这种趋势会伴随着产业发展依然强劲。目前,全国混凝土企业数量在4500家左右,前10位预拌混凝土企业的产能集中度仅11%。大型水泥企业集团及大型建筑业企业综合利用本厂矿山和人力资源,进行产业链延伸及管理整合,开创混凝土骨料产业,大举进入沙石骨料市场领域,掌控预拌混凝土市场话语权。

直捣“黄龙”——向建筑市场领域大跨越

说实在话,尽管市场开放已达到相当的程度,旧体制遗留下来的产业边界的幽灵,时常若隐若现,让水泥产业界不敢越雷池一步,只能在原有的狭小的建材圈圈里打转转,果真“罐养乌龟——长不大”。

实质上,现代水泥产业疆域必然面临着一个市场扩张问题,即通过延伸产业链,整合市场资源,调整社会利益结构,来不断扩充和增强产业竞争力。长期存在的一个奇怪的现象,令人感到不得其解:国内大型建筑集团参股投资水泥项目的并不罕见,人们对这种“被延伸”认为是理所当然,但水泥集团企业涉足建筑项目的却寥寥无几,如同触到了一层厚厚的天花板,不那么名正言顺。

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是什么?是部门利益集团利益的边界制肘?还是产业内人士拘泥于建材供货商的传统理念?还是企业缺乏国际化眼光和管理人才团队?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抑或从终端为王,终端制胜上来解读,抑或从资本市场运营上来阐释,抑或从延伸产业链上来考量,当水泥产业发展到目前这个阶段,建材供应商的角色早已严重制约了产业发展的需要,到了勇敢地突破产业壁垒及固有边界、捅破天花板的时候了。

“千条小河归大海”。不管是水泥终端产品的开发,或者是水泥熟料质量标准的调整,还是为建筑市场提供增值服务,都受制于国家规定的施工标准和建筑规范,都涉及到不同类型工程的标准需求,最终都要落脚到终端市场。所以说,水泥散装化产业与建筑业融合,谋求与建筑业协同发展,对于决战终端市场,营造产业环境,只是时间上早晚的事情,是在产业发展的成长期乘胜出击,还是在产业衰落期当救命稻草?就看谁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国际上,不乏现代水泥产业拓展原有疆界的成功案例。关联产业的多元化发展,是现代水泥产业发展过程中被证明的一条成功经验,昭示出此举既是市场和产业发展之必然,也是水泥企业做大做强的重要战略步骤。当然,什么样的水泥企业在具备什么样的合适条件下,在正确选择什么样的合适时机,正确决策进入什么样的合适项目,那是另一方面的话题,本文无需展开详述。

综合解析眼下产业发展的现状,水泥产业的马蹄已经踏上了建筑业边界的前沿。目前也是水泥企业进军建筑项目市场的理想时机,其理由如下:一则,中国房地产市场走势低迷将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低端建筑材料市场的低迷已经显现,水泥企业只有进军终端建筑市场,在建筑商盘子里分得一杯羹,才能为早晚会出现的水泥产品存货过大找到出路;二则,鉴于国家投资依然是建筑市场中的主体,较比一般房地产项目的市场风险系数相对较低,大胆参与该类终端建筑项目,一举多得,名利双收;三则,参与政府投资的铁路、水利等大型项目,有利于高科技含量水泥产品的创新推广,为产品部件化、定制化创造市场条件。总之,水泥产业疆域迈向建筑业的大跨越,既是“惊险的一跳”,也是无法预知的“天命”。

现如今,水泥企业不是正为低端水泥产品的价格竞争苦不堪言吗?不是正为越来越严格的生态环保政策如泰山压顶般的打压难以招架吗?不是正为核心产业市场的一亩三分地难以持续发展困惑吗?我说:跨出一步天地宽!快快把占领终端建筑项目市场作为产业链战略的重要枢纽点,“长袖善舞”舞出新天地。

扫除“边界”——向新企业组织模式大探索

如果说,冲破水泥产业疆域的边界,属于外部边界的拓展攻坚的话,业内外人士容易接受;那么,打破企业传统组织模式的边界,则属于内部的、隐形的不易被重视的围城。可是,问题总又是那么地令人纠结,不管水泥企业是选择横向或纵向上作为产业疆域的突破口,多元发展矿山资源市场、水泥原料市场、水泥制成品市场、现代物流供应链市场、装备设备市场及其建筑市场,都面临着原有的企业组织边界,如同一道高高的篱笆挡住去路,暴露出企业治理、管理成本和决策效率上的种种弊端,探索一个能够保障成功拓展产业疆域的组织模式势在必行。换句话说,外部的水泥产业疆域的新拓展与内部的组织模式创新,好比是蛋清与蛋黄的关系,少了那一方面都不可能是枚完整的“好蛋”!说得远一点,现代商业文明的演进,本身就是组织形态不断进化的过程,不断推进组织和管理的变革,才是决定能够走多远的的最终力量。

此时此刻,凡是对水泥产业现状有研究的业内人士,一定会联想到更深层的、更尖锐的问题:如今水泥企业在新型干法项目上肆意扩张,本来就是产业内部资源的瓜分争夺,都导致了全行业性的、严重的产能过剩,“撑死的”多于“饿死的”;要拓展产业疆域,跨入到产业外部资源,如何才能有效避免不被“撑死”的宿命呢?不再重复上演一群强者以英武的雄姿开头,而最后却常常以悲壮凄凉的结局收场!

这又该提起不久前曾专门谈过的价值网络的话题了!价值网络作为一种更加复杂化,更加高级的价值链,以组件化企业为价值网络的主体,以新的商业平台为基础,以统一的标准为游戏规则,支持产业组织形式规模化向外部经济拓展,潜在地为企业提供获取信息、资源、市场、技术保障规模和范围经济的有效运行,市场组织形式和市场策略置于产业核心地位,价值活动或组织功能帮助企业实现战略目标。这就是说,价值网络为水泥企业在拓展产业疆域的进程中,突破原有组织边界提供了一个新武器,在这里就能派上了大用场!

尽管人们深知,任何产业的疆域都无法达到理想的极限,但总会有一些喜欢挑战命运的勇敢的弄潮儿,压根就不相信极限的存在,从不放弃光荣与梦想的追求,因而一个个疆界广袤的产业帝国,正是在人性深处强烈的生命张力驱动下诞生。

走出国门——向全球化发展目标大进军

用地球仪上的星星点点来标示单个企业的地理疆域,还不能说明问题的全部,而一个国家的水泥产业何时能走出国门,在全球重新规划自己的地理疆域,无疑是现代产业趋向成熟的标志。

笔者通过研究世界水泥产业竞争、跨国公司战略、不同地理区位能力构型之间的复杂动态过程中,无论是产业集群的形成、升级乃至转型,都留下了该产业在全球空间疆域持续变迁的轨迹;这条清晰可见的运行轨迹显示出一个重要的信息:跨国水泥集团在全球战略推动下的价值链分工模式,正在实现自身区位能力构型的提升与转换,直到完成全球化产业竞争生态及空间疆域的布局和覆盖。

人们容易把产业疆域的地理扩张,仅仅看成是开拓海外市场,扩大产品和服务的出口,把眼光集中到这种市场的地理扩张上面来。然而,水泥产业走出国门拓展产业疆域,则突出表现为资本运营、整合全球资源的国际化层面上,是水泥企业拓展水泥市场空间的一大战略,也是“海阔凭鱼跃”宽广无垠的大平台!尽管现今已占有国际市场1/3的份额,但只要突破人才培养与引进这个瓶颈,就能够继续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雄风犹存。

早在1848年,马克思与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中,曾对令人震撼的资本全球扩张野心和超越疆界的能力做过如下精彩的描述:不断扩展市场的需求,驱使工业资本“奔走于全球各地”,“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它打破了“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建立了“新的需要”,实现了原材料和成品全球大循环,带动了全球经济大流动。面对今天的现实,重温上述论断会让人感到说的正是我们今天身边的事情,完全可以丝毫不差地对号入座。

行者无疆。不要怀疑水泥产业整合全球资源、拓展产业疆域的创造力。当产业发展成为必须,而产业生存更属必然的时候,这种创造力能量就会被激活。动物界有一个永恒的法则:只有“奔跑起来”的动物才能够生存;不管是主动攻击猎食的,还是被动式防猎杀的,也只有奔跑起来的动物,才能够获得比同类更好的生存环境。中国水泥只有在散装化产业的大路上“奔跑起来”,为赢得生存和发展空间飞一样的狂奔,定能屹立于世界同业之林。

最后,笔者认为中国水泥产业的生命力迫切需要在更广阔的天地里展开,归根结底是两个关键词:战略与动力。第一,欲实现拓展核心产业、非核心产业、终端建筑领域及国际市场新疆域,必须走水泥散装产业化之路。因为它可以在产品模式、商业模式及产业模式中起到化学上的良性“触媒”效应,借助市场和信息化的两股力量!第二,拓展水泥产业疆域的动力源于创新,而创新离不开人——“伟大创新者”。因为只有人才能通过认知、理念、领域、资源等相互作用、排列组合而产生创造性复合反应,驾驭跨文化的力量!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