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掺复合抗裂剂的地下车站混凝土抗裂性能试验研究与工程应用

时间:2024-07-28

张亚,程璐,郦亮,占文,王全超,徐勍

(1.中交二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江苏镇江212021;2.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北武汉430040;3.海工结构新材料及维护加固技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40;4.宁波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宁波315101)

0 引言

地下车站混凝土因施工条件及工艺的限制,更容易在建设初期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缝[1-3],其中,混凝土胶凝材料水化放热导致的温度裂缝占主导地位,同时存在自收缩干裂及早期干燥收缩引起的开裂[4-5]。为解决开裂问题,多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如吴中伟等[6]提出采用膨胀剂、缓凝减水剂及粉煤灰等矿物掺合料的“三掺组合”控制大体积混凝土的开裂,赵顺增等[7]认为当膨胀剂的膨胀与混凝土的收缩同步发展时,可以有效避免混凝土开裂。然而在实际情况中,矿物掺合料会削弱膨胀剂的膨胀性能,使其难以达到同步补偿收缩[8]。且为降低混凝土的水化放热,需额外加入缓凝剂、减水剂等复配外加剂体系[9],这为膨胀剂的性能发挥增添了诸多影响因素。此外,补偿收缩混凝土的设计强度一般较多集中在C35、C40,而针对较高强度的C50混凝土研究较少。

本文拟采用一种复合型抗裂剂(复合膨胀与缓凝组分)。一方面可以优化放热历程降低结构温升,另一方面,通过膨胀补偿作用降低混凝土自收缩和温降收缩,有利于控制温度裂缝及混凝土收缩开裂。以C35、C50的补偿收缩混凝土为对象,通过测量不同养护温度、不同抗裂剂掺量对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膨胀性能的发展规律,探索抗裂剂的最佳掺量,并为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1 试验

1.1 原材料

试验所用原材料:1)水泥为普通P.O 42.5硅酸盐水泥;2)粉煤灰为Ⅱ级粉煤灰;3)粗集料为5~25 mm连续级配碎石;4)细集料为细度模数2.8的河砂;5)复合抗裂剂采用江苏苏博特HME-Ⅴ型抗裂剂,含水量0.5%,性能指标见表1;6)减水剂为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减水率为26%,含固量为21%;7)拌合用水采用洁净自来水。

表1 HME型抗裂剂测试结果Table1 Test results of HME crack inhibitor

1.2 配合比及试验方法

本次试验采用C35、C50作为基准配合比,为客观评判抗裂剂性能,降低矿物掺合料的影响,设计混凝土配合比如表2所示。

表2 混凝土配合比Table 2 Mix design of concrete kg/m3

待试件成型脱模后,分别放入不同温度的养护箱中养护至规定龄期后,测试抗压强度;按照GB/T 23439—2017《混凝土膨胀剂》,C35、C50各成型4组试件,各选取2组测量不同养护温度下的限制膨胀率:测量每个试件的初始长度L,分别放置于(20±1)℃、(40±1)℃的水中养护至龄期并测量试件的长度L1,依据膨胀率公式ε=(L1-L)/L0(L0为试体的基准长度),计算限制膨胀率。此外,剩余各2组测量收缩性能:采用保鲜膜将试件包裹密封后,置于温度(20±1)℃、湿度(60±5)%的环境下养护至龄期后,测定其自收缩变形率;将试件直接放置于温度为(20±1)℃、湿度为(60±5)%的环境下养护至龄期后,测定其干燥收缩变形率。

2 结果与讨论

2.1 抗裂剂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不同养护温度下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见表3。由表可知,针对C35混凝土,随养护温度的上升,混凝土强度得到显著提高。等温条件下,当抗裂剂掺量由6%至12%变化时,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抗裂剂掺量为8%时,混凝土强度最高;针对C50混凝土,20℃时,6%~8%掺量的抗裂剂对混凝土强度均存在提升作用。当养护温度提升至40℃时,试件强度存在降低现象。

表3 不同养护温度、抗裂剂掺量下混凝土的抗压强度Table 3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concrete under different curing temperature and crack resistance agent MPa

经分析,抗裂剂的适量引入对混凝土在自由状态下的抗压强度无负面影响,而由于水化膨胀产物的孔隙填充作用,其对混凝土的强度提升具有积极作用,且降低了混凝土的开裂风险。但抗裂剂掺量超过10%时,过量引入将会引起混凝土体积的过度膨胀,从而产生开裂,显著降低了混凝土各龄期的抗压强度。

虽然高温养护显著促进了胶凝材料的水化效果,但却加剧了抗裂剂膨胀效能发挥与强度增长的矛盾作用,即水泥水化与抗裂剂的水化将争夺试件中有限的水分,而增大水胶比将会削弱两者的竞争[10]。在低水胶比试件中也存在上述情况。

2.2 抗裂剂对混凝土限制膨胀率的影响

选取抗裂剂掺量为6%、8%的混凝土,测试在不同养护温度下的限制膨胀率发展曲线,见图1。由图可知,抗裂剂掺量为8%时,其限制膨胀率更高。且限制膨胀率的发展主要集中在7 d内,14 d后膨胀进入稳定期。相较于20℃,采用40℃养护时,C50混凝土的限制膨胀率低于C35混凝土。

图1 不同强度混凝土的限制膨胀率发展曲线Fig.1 Development curve of limited expansion rate of concrete with different strength

针对C35、C50混凝土,当水胶比较大时,膨胀剂与水泥的水化作用相互促进。随着水胶比减小,试件中可争取的孔隙水减少,两者的关系由正向促进逐渐转化为反向抑制,且由于高温情况下,粉煤灰的活性优势得到激发,其产生的水化反应消耗了部分氢氧化钙,降低了溶液的碱度,加剧影响了膨胀剂的膨胀性能,进一步削弱了C50混凝土的膨胀量。结合JGJ/T 178—2009《补偿收缩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中“水中14 d用于补偿混凝土的限制膨胀率应不低于0.015%”,C35、C50混凝土抗裂剂的最佳掺量为8%。

2.3 抗裂剂对混凝土收缩性能的影响

选取上述8%掺量的抗裂剂,测试混凝土的自收缩及干燥收缩,其结果见图2。针对混凝土的自收缩变形(图2(a)),从发展规律来看,与限制膨胀率的变化趋势类似,其效能发挥主要集中于早期,且水胶比大的混凝土自收缩更大。经对比基准组与掺加抗裂剂组混凝土的收缩性能,可观察到抗裂剂的掺入对混凝土的收缩具有显著的补偿效果。

图2 抗裂剂对混凝土收缩性能的影响Fig.2 Effect of anti cracking agent on shrinkage of concrete

由图2可知,掺加抗裂剂混凝土的自收缩可分为快速发展阶段和缓慢回落阶段:在第一阶段(0~7 d),掺加抗裂剂混凝土的变形速率增速大于基准组混凝土,且结束时间稍早。这是由于混凝土早期处于未完全硬化状态,抗裂剂的水化产物参与混凝土的强度增长过程,填充了混凝土的内部孔隙,在早期产生绝湿自膨胀;在第二阶段(7 d后),由于混凝土强度逐渐趋于稳定,对抗裂剂的膨胀效能存在约束,试件的变形速率慢慢回落。

混凝土的干燥收缩见图2(b)。在干燥养护条件下,随龄期增长,混凝土试件逐步失去内部毛细孔和凝胶孔的吸附水分,C35及C50基准组均产生较大程度的收缩变形,相较于基准组,掺加抗裂剂组混凝土降低了混凝土的干燥收缩。

3 工程应用

以宁波轨道交通4号线丽江路站作为试验段,由于地下车站所处环境的腐蚀介质浓度较高,地下水水位较高且水压渗透力也较高。结合轨道交通设计、环境及材料因素等施工实况来看,为进一步优化混凝土材料的耐久性、抗渗性及经济性,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选取8%掺量的抗裂剂,并添加矿粉进一步替代水泥,以最容易产生裂缝的侧墙为例,所采用的最终配合比如表4所示。

表4 地下车站侧墙C35混凝土的配合比参数Table 4 Mix proportion parameters of C35 concrete for side wall in underground station kg/m3

根据仿真计算结果,采用16 m分段,并在试验段侧墙结构中埋设监测元件,监测结果见表5,裂缝产生情况见表6。

表5 侧墙膨胀量监测结果Table 5 Monitoring results of side wall expansion 10-4

表6 试验段裂缝产生情况Table 6 Occurrence of cracks in test section

结合应变监测结果,分析试验段控裂情况:7 d内产生裂缝几率较小,抗裂剂具有预防早期裂缝效果;7~28 d抗裂剂消耗较多,此时易出现裂缝;28~120 d收缩逐渐减小,其出现新裂缝的可能性随时间推迟,逐渐降低;120 d后体积趋于稳定,在此阶段适合实施裂缝修补工作。经统计,试验段侧墙20段,其中5段无裂缝。

4 结语

1)6%~8%掺量的抗裂剂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增长具有促进作用,但在高温养护时,C50混凝土强度受掺量影响,存在一定程度的降低。

2)抗裂剂的掺入有利于促进混凝土限制膨胀率的增长,结合规范,工程应用的最优掺量为8%。

3)按照混凝土的收缩试验结果,抗裂剂的掺入可有效补偿混凝土的收缩情况,并随龄期的延长逐步趋于稳定状态。

上述研究应用于宁波地铁工程中,显著降低了裂缝的产生,极大程度提升了混凝土的抗裂性。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