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井位优选技术在苏里格气田东区的应用

时间:2024-07-28

栾 慷,戴 玮,李 梅,岳 璐,李 媛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五采气厂,陕西西安 710018)

以提高气田平均单井产量及Ⅰ+Ⅱ类井比例为核心,针对气田非均质性较强、含气层系多的特点,在历年地质认识的基础上,及时开展储层展布规律研究,不断完善、修改各储层展布特征,结合气井随钻分析及储层叠合情况,采取“上下古立体开发”的做法,及时开展储层邻井对比分析,优化钻井顺序,力争上古丛式井比例达到80 %,井位部署成功率及气田产能明显提高,确保优质完成产能建设任务。

1 随钻地质分析,跟踪主力气层

尽管苏东储层自千5 至马五6 共16 个小层不同井次不同时期钻遇有效气层,但是主力气层依旧为盒8、山1。所以气井是否钻遇盒8、山1 有效储层,是保证Ⅰ+Ⅱ类井比例的关键环节。在保证泥浆性能的前提下,采用录井岩屑、钻时、气测等参数做定性判断,再根据测井深度校正解释结果,进一步对显示层综合定级。完钻井70 口,Ⅰ+Ⅱ类井比例为65 %;其中共增补井位30口,完钻16 口,Ⅰ+Ⅱ类井比例达到69 %,效果较为显著。以下就具体实例分析:

S-Sa 井测井解释盒8 钻遇2.1 m 气层,7.5 m 含气层;山1 钻遇2.4 m 气层,5.5 m 含气层。而S-Sb 井解释盒8 钻遇2.9 m 气层,10.3 m 含气层;山1 钻遇单层气层5.8 m 气层,2.3 m 含气层。前后相比,有效储层有增厚趋势,针对此情况做剖面S-Sa 井至S-Sb 井气层剖面图,直观显示有效储层在纵向上的展布特征。再结合砂体平面分布图,综合认为盒8 上时期:S-Sa 井至SSb 井为主河道方向,砂体厚度大,多期叠置,含气饱和度增加;盒8 下时期为河道侧翼向河道中央迁移,砂体厚度逐渐增大,有效厚度也增大;山1 时期整体表现为曲流河特征,由河道中央向河道凸岸过渡,发育河道二元结构,砂体厚度大,测井曲线呈箱型或是钟型。鉴于以上分析,建议研究中心、气田开发处沿S-Sa 井~S-Sb井方向部署井位,后经地震剖面复查,下发S-Sc 井和S-Sd 井两口井,完钻后砂体形态逐步明晰,最终分类全部为Ⅱ类井。

2 富集区筛选,兼顾立体开发

苏东有效储层具有单层系分布零散,多层系垂向叠置的特征,为了有效提高Ⅰ+Ⅱ类井比例,提高气田开发效果,必须坚持立体开发,落实天然气富集区,为气田下步产能建设提供建设性意见。

有效储层是辫状河砂岩沉积中的粗砂岩相,高能水道心滩微相是最主要的粗砂岩相沉积场所。不同微相类型中粗砂岩相所处的位置、几何形态、规模大小等有明显的差异。河道充填底部的粗砂岩相一般厚度较薄,若能以一定的叠置方式与高能水道心滩相连通,或自身相互叠置形成一定厚度的连续粗岩相沉积,也可形成较好的产层。高能水道的空间分布规律直接控制着有效储层的分布[1]。

针对铁路建设线及沙地柏保护区展开井位初选,提前部署,积极维权。根据苏东有效储层厚度精细刻画,空间展布规律,充分利用完钻井资料,结合沉积相、测井相、储层静态参数、邻井试气成果、生产井生产动态,同时考虑井网井距要素等综合研究分析,初步提交11 口待选井位。

3 地震初选,敲准盒8、山1

2005 年苏里格气田首次在苏14 区块开展了全数字二维地震采集,从此苏里格气田全数字二维地震采集大规模应用[2],而且形成了全数字二维地震系列技术。历经2006-2008 年3 年时间的勘探与开发地震,结果表明:高精度全数字地震采集数据具有宽频带、高保真度、相位一致性较好、大偏移距资料畸变弱等特征,且最大程度地满足了叠前弹性波反演的需求,有利于叠前有效储层预测。近几年来,全数字二维地震技术在苏里格气田开发中井位优选技术发挥了积极作用,大幅度的提高了开发井的钻井成功率,主要采用的技术包括:

3.1 储层厚度预测技术

砂体厚度预测具体有三种方法:地震反演方法、波形特征归纳分析、地震属性分析技术。首先由波形特征归纳对砂岩厚度展布作宏观定性预测,接着用已知井标定地震属性进行半定量解释,最后通过地震反演剖面对砂体作出定量预测。

3.2 储层含气性预测技术

图1 井位优选流程

采用叠前反演、AVO 烃类检测技术、Klinversion 油气检测技术等对储层岩性、物性以及含气性进行预测。

3.2.1 叠前反演技术 叠前反演技术关键是提取气井的弹性阻抗曲线与子波。弹性阻抗曲线直接影响建立的低频模型和子波的正确性,而地震子波又直接影响地震反演的准确性。提取子波还要注意:子波的长度估算子波的时窗,兼顾子波的波形及频谱,特别注意地震主频带内相位接近常相位,多井提取的子波要比较接近。

3.2.2 AVO 技术 AVO 分析是利用振幅随偏移距变化特征来分析岩性和油藏的地震解释技术,是利用叠前信息研究储层岩性、检测油气流体的重要手段。依据不同岩性或同一岩性含流体后,泊松比具有明显变化的原理,从纵波反射振幅随炮检距的变化以及泊松比信息,预测地层岩性及含气性。

3.2.3 Klinversion 油气检测技术 油气储集层是多相的,即具有储集空间的岩石骨架固相和油、气、水流相[3]。建立在单相介质波阻抗褶积模型基础之上的传统地震勘探理论,把岩石骨架及所充注的油、气、水流体等效成单一介质的速度和密度。根据Biot 理论,在地震波穿过具有连通储集空间的地层时,固相与流相会产生相对位移,而且发生相互作用;当流体是油气时,会产生第二纵波,而第二纵波速度比第一纵波速度慢,且极性相反,表现为高频衰减和低频共振的特征,这就构成了Klinversion 油气检测的基础。

叠前反演、AVO 烃类检测技术和Klinversion 油气检测技术结合应用可克服单一方法预测的不足,发挥各技术优势,使预测结果更接近实际客观情况。综合地质研究分析,以波形特征为基础,参考弹性参数反演、AVO 属性分析等成果,综合优选井位(见图1)。

苏里格气田东区开展了高精度二维全数字地震叠前储层预测技术攻关,并进行井位预测,效果显著,促进了苏里格气田高效开发。地震筛选完钻52 口井中,Ⅰ+Ⅱ类井比例达73 %。

4 结论

随钻地质分析是提高Ⅰ+Ⅱ类井比例最直接最显著的使用技术,适用于开发阶段,且井网较为完善,技术要求低,时效性高;富集区筛选是最快速最有效的基础技术,适用于开发初期,井网密度较稀,对基层资料要求高,适用性较强;地震筛选是针对完成二维地震数据处理、解释之后,专业性强,受原始资料影响程度较大,应用范围广泛,是勘探开发最基础且能够保证开发效果的关键技术。

[1] 何东博.苏里格气田复杂储层控制因素和有效储层预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

[2] 杜中东.苏203 井区黄土塬区碳酸盐岩储层三维地震勘探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3.

[3] 郭建林. 苏里格气田相对高产富集储层分布规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