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蔺明阳,吕 艾,雷兆丰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六采油厂,陕西西安 710200)
胡尖山油田位于陕西省定边县和吴起县境内,东邻靖安油田,西边与油坊庄相连,东南与吴起油田接壤,辖区面积3 237.8 km2,探明地质储量5 201×104t,侏罗系油藏探明地质储量1 537×104t。研究区域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一级构造单元陕北斜坡中部,区域构造表现为一平缓的西倾单斜,平均坡降6 m/km~10 m/km,单斜背景上由于差异压实作用,在局部形成起伏较小轴向近东西的鼻状隆起[1]。
侏罗系延安组是鄂尔多斯盆地重要的含油气层,共分为10 个油层组,新46 区主力开采层位延9 层,平均油层厚度9.2 m,孔隙度16.8%,渗透率19.2×10-3μm2,电阻率12.1 Ω·m,含油饱和度50.7 %。
新46 区是2010 年在新46 评价井的基础上开采的,2010 年以新46 单井点滚动、自然能量开采,2012年5 月投入注水开发,目前油井开井140 口,单井日产油2.65 t,水井开井42 口,单井日注水22 m3,注采比0.78。根据油藏开发驱动能量的不同,可将新46 油藏的开发历程划分为自然能量开采和注水开发两个阶段。
(1)自然能量开发阶段:底水发育,产量稳定,对新46 区油藏2010 年12 月前投产的6 口井进行统计,初期平均单井日产油2.77 t,半年后单井日产2.53 t,半年递减8.6 %,从统计情况来看,因底水能量充足,初期产量稳定。
(2)注水开发阶段:注水初期递减减小,后期存水率下降,2012 年4 月新45-22 投注,标志新46 区延9油藏进度注水开发阶段,注水开发初期,液量快速上升,含水区域稳定,自然递减减小,存水率上升,水驱效果明显;自2013 年6 月起,存水率逐渐下降,含水上升,目前存水40.9 %,油藏注水开发效果变差。
在油藏开发初期,依靠自然能量开采,地层能量不断下降,通过不断的井网完善以及平面注水调整,2013年起地层压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油藏整体压力呈上升趋势,目前压力保持水平85.7 %,但由于油藏平面物性差异以及井网完善程度不同,平面上能量分布不均现象突出(见图1)。
图1 新46 区历年压力变化
新46 区2010 年投入开发,开发时间较短,但随着油藏采出程度的增加,油藏含水上升,存水率下降,油藏水驱油效率降低,注水开发效果逐渐变差;尤其自采出程度大于7.6 %以后,油藏含水的快速上升明显影响了油藏的开发水平,导致最终采收率降低。
图2 新46 区含水与存水率关系曲线
图3 新46 区含水与采出程度关系曲线
评价注入水利用率的指标即存水率,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Wf-存水率,%;Wi-累积注水量,m3;Wp-累积产水量,m3。
在相同采出程度下,存水率高则注入水利用率高,开发效果好。
根据存水率和油田含水率的定量关系公式:
式中:IPR-注采比,无因次;V=Bo/ρo,Bo-原油的体积系数,取1.275;ρo-原油地面密度,取0.855 7 g/cm3;fw-含水率,小数。
在给定注采比IPR=0.4、0.6、0.8、1.0、2.0、4.0 下,便可作出理论阶段存水率标准曲线拟合图版C1~fw,(见图2、图3)。
从理论阶段存水率标准曲线拟合图版中可以看出:在注采比一定的情况下,存水率下降,油井含水上升。注采比不同,存水率随含水率的下降程度也不同。注采比越大,下降幅度越小;对于同一含水率值,注采比越大,存水率越高。当注采比小于1 时,在中、高含水期,存水率会出现负值。
通过对新46 区块延9 油藏注采比与含水上升率散点图统计分析发现(见图4),在油藏投入注水开发初期,随着注采比的增加,油田含水上升,含水上升率呈正值,后期控制注采比后,随着注采比增加,含水上升率先上升、再下降趋势。
图4 新46 区注采比与含水上升率散点图
根据新46 区块注采调整前后注采比与含水上升率变化,经统计分析,调整前做线性拟合曲线y=40.13x-38.71,调整后做多项式拟合曲线y=-146.2x2+225.0x-85.07,预测新46 区块油藏最佳注采比在0.85~0.96。
新47-16 井2012 年5 月投注,注水层位延9 层,有效厚度8.3 m,井组对应油井5 口,目前该井油套压4.2 MPa/4.1 MPa,日注水25 m3,累计注水25 804 m3。注水强度3.01 m3/d·m,注采比0.49,累计注采比0.51。投注初期井组日产液37.8 m3,日产油28.1 t,单井产能5.71 t,含水11.4%,目前日产液59.03 m3,日产油42.9 t,单井产能8.59 t,含水13.4 %。2014 年测试邻井新49-17 地层压力6.3 MPa,且井组注采比偏小,但油井底水整体较发育,井组油井见效明显。
图5 Ⅱ型油井采液强度与含水变化散点图
图6 Ⅲ型油井采液强度与含水变化散点图
不同底水接触类型采液强度对含水变化不同[2],Ⅰ型油井隔夹层大于2 m,采液强度对含水变化影响较小,Ⅱ型油井隔夹层小于2 m、Ⅲ型油井与底水直接接触或隔夹层小于1 m(见图5、图6)。
采液强度对油藏含水上升率有两方面影响,一是采液强度过大,油井附近地层能量不能得到及时补充,会出现一个“低压区”,减小了注入水向该区的前进阻力,出现单支、单向突进,减小水驱波及体积,水驱效果变差;二是底水发育区,采液强度过大易造成底水锥进,油井含水快速上升,采收率下降。
对新46 区延9 油藏Ⅱ型、Ⅲ型采液强度与含水变化做散点图,经统计分析,为了控制油井含水快速上升,Ⅱ型油井采液强度应控制在1.1 m3/m·d,Ⅲ型油井采液强度应控制在0.91 m3/m·d。
(1)新46 区块侏罗系延9 油藏注水开发13 个月内,存水率上升,油藏水驱效率上升,注水开发效果变好。随着开发时间的变长,油田采出程度变大,含水上升,存水率下降,尤其自采出程度大于7.6 %以后,含水快速上升明显影响了油藏的开发水平,导致采收率降低。
(2)油藏目前存水率40.9 %,注入水利用率低,水驱开发效果较差。
(3)注水开发初期,注采比偏大导致含水快速上升,合理注采比后,含水上升速度得到控制,为了能够及时补充地层能量、提高采油速度,同时结合目前开发动态,低注采比目前仍满足开发需要,需将注采比控制在0.85~0.96。
(4)采液强度对含水变化的影响受不同接触类型影响较大,为了控制油井含水快速上升,Ⅱ型油井采液强度应控制在1.1 m3/m·d,Ⅲ型油井采液强度应控制在0.91 m3/m·d。
(5)鉴于该区目前开发现状,部分低注采比低压区仍具良好开发形势,且存水率逐渐下降,建议因初期改造强度大造成长期高含水低效开发的油井,试验停注水驱开发,探索高含水区治理方法。
[1] 叶琪.胡尖山油田侏罗系油藏开发技术政策探讨[J].石油工业技术监督,2011,(8):62-66.
[2] 黄纯金,等.侏罗系边底水油藏注水开发效果评价[J].石油化工应用,2015,34(3):55-58.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