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刘 微 王 科 罗寿兵 魏小薇 丁孔芸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应用三维地震波形分类技术精细预测双家坝区块飞仙关组鲕滩储集体
刘 微 王 科 罗寿兵 魏小薇 丁孔芸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以往的研究认为川东地区双家坝七里8井以南区块处于台缘相带,是飞仙关组鲕滩发育的有利地区。将三维地震波形分类技术及新钻井资料相结合,分析认为双家坝区块七里8井以南是靠台内或台缘内的相带,而台缘相带分布在双家坝区块北部,即七里8—七里22井之间,是鲕滩储层发育的有利相带。在此基础上,通过三维地震资料识别出鲕滩储层的分布,进一步深化了该区块飞仙关组鲕滩储集体认识,对拓展该区块的勘探领域,具有技术支撑作用。图9参4
川东地区 双家坝区块 三维地震 波形分类技术 鲕滩储层预测
双家坝区块位于重庆市梁平县境内,其区域构造属于四川盆地川东断褶带七里峡高陡构造断裂东翼双家坝潜伏构造,位于大天池构造带北段东翼一带,横跨罗成寨向斜北端与大方城向斜南端。1997年封闭七里8井石炭系气藏,上试飞仙关,酸化后测试产气1.86×104m3/d,从而发现了双家坝构造飞仙关气藏。2003~2004年在构造南、北段部署并完钻了飞仙关专层井七里51、七里52井,其中七里51井酸化后测试产气1.5×104m3/d,七里52井酸后测试产气1.03×104m3/d。已获探明储量19.07×108m3。
以往的研究认为双家坝(七里8井以南)区块处于台缘相带,是鲕滩储层最有利相带[1-2],而本文应用三维地震技术对区块的相带展布做了进一步的刻画及修正,认为双家坝七里8井以南区块是靠台内或台缘内的相带,而真正的台缘相带是在七里8—七里22井之间。
双家坝区块处于四川盆地长兴期—飞仙关早期开江—梁平海槽的西侧,工区内钻遇的飞仙关组鲕滩储层主要发育在开阔台地,为了寻找有利相带,通过老井复查及测井、地震资料,重新精细刻画台缘和海槽的边界。
通过新井跟踪和老井复查,对工区以北七里22、七里25等井的飞仙关组及长兴组的分层界线的认识有差异。以七里22井为标准井,通过井下岩屑薄片复查认为其地质分层界线应重新调整,依据如下:
(1)老井复查发现,七里22井的原钻井分层长兴组—飞仙关组界面为4192 m,长兴组内未见二叠系生物组合,基本上是泥晶灰岩、砂屑灰岩和鲕粒灰岩,说明是典型的飞仙关组岩性特征。据此,将长兴组—飞仙关组分界线调整至4432.5 m之后,飞仙关组厚度达到648 m,和双家坝区块内其他井相比明显增厚(图1),属于斜坡—海槽相带。
图1 七里22井新老分层附近岩样
(2)七里22井井深在4432.5 m以下,见到有孔虫、硅质骨针、藻类、蜓等生物,为二叠系特征,岩性为泥岩、灰质泥岩、硅质灰岩、硅质泥岩为主,其中硅质骨针含量较多,厚度为48.5 m,为深水大隆组沉积特征(图2)。
图2 七里22井新分层大隆组岩样
(3)从测井曲线来看,七里22井在电性特征上与其它已证实为海槽区的井具有较好的可对比性。在过井地震剖面上,七里22井飞仙关组底部符合海槽地震相特征,即连续的强反射,飞仙关组地层明显增厚。
由此重新精细刻画了海槽的边界(图3),并修正了区内的沉积模式(图4),揭示了出双家坝及其以北区块主要处于台地到斜坡的相带。
图3 川东地区双家坝及邻区块海槽边界图
图4 沉积模式图
川东地区长兴中晚期—飞仙关早期发育的开江—梁平海槽对飞仙关组鲕滩储层分布有明显控制作用[1,2]。在海槽边界重新刻画的基础上,根据钻井和地震资料进行层位标定,分析区内长兴组和飞仙关组地震反射特征的变化,横向对比追踪。
本次层位标定主要以阳新顶界和飞三顶界作为标准进行的。
根据地质相和地震相,工区范围内的T1f相带主要分为海槽—斜坡和台地相。分别对位于海槽—斜坡相带和台地相带的井作合成记录(图5,图6),结果表明阳顶、飞4底都和井旁道吻合较好。在合成记录的基础上,对该区地震进行层位标定,研究地震剖面上的地震响应特征。
图5 七里22井(海槽—斜坡相)合成地震记录
在地震剖面上,海槽—斜坡相与台地相飞底反射的能量有明显变化,区内海槽—斜坡相的飞仙关组反射特征主要表现为:总体飞仙关组厚度大(一般大于600 m左右),飞底强且连续,无或少有散乱状态。台地相飞仙关组的反射特征主要表现为:飞仙关组厚度一般较小(350~550 m左右),飞底弱且不连续,无法追踪。在地震剖面上主要根据飞底和飞顶地震反
射特征这两点,通过重点追踪飞底反射特征的变化来进一步确定相带的边界[3]。
通过三维地震,进一步确定飞仙关组与长兴组地层厚度呈互补关系,图中可看出,台地和海槽之间由于厚度差异明显而形成清晰的边界(图7)。
图6 七里8井(台地相)合成地震记录
根据三维地震资料Stratimagic的波形分类处理,结合于地震剖面所表现出来的相位特征,对应出沉积相的变化,相互印证,从而确定了开江—梁平海槽、斜坡、台地之间的变化相界线。图7是双家坝工区精细地震相结果图。平面上看,工区东北部A区域对应剖面上解释的海槽相沉积,紧接着发育B区域,为鲕滩储层发育的最有利相带——台缘相带。工区西南侧的D区域,对应剖面上连续的地震相。平面图中部的C区域,又可分为C1以及C2两个部分,对照剖面,认为这两个区域的同相轴连续性及能量有所不同,C1区域代表的连续性更好。将波形分类结果平面图划分为4个相带,即:海槽(平行相),台缘相(丘状反射),台内(杂乱相),台内(平行相)(图8),通过相带划分,认为台缘相带和台内相带是飞仙关组鲕滩发育的有利区域[4]。进而在上述工作基础上通过波形分类技术,在双家坝区块北部(七里8井—七里22井区)鲕滩储层最有利发育区,进一步预测飞仙关组鲕滩储层。
图7 双家坝地区飞仙关组和长兴组等T0厚度图
图8 飞仙关组底部地层波形分类结果的相带划分
地质沉积相和地震相相结合,运用三维工区内地震响应特征来对鲕滩储集体进行预测,根据相位能量的强弱将储层地震异常则分为可靠与较可靠两类。主要利用鲕滩储层“亮点”识别,强亮点的为可靠储层,弱亮点为较可靠储层。双家坝区块飞仙关组鲕滩储层地震预测的结果见图9。通过本次鲕滩储层预测,认为:飞仙关鲕滩储层预测异常分布总面积:145.1 km2。平面上,鲕滩储层异常宏观上具有顺着台地边缘储层分布稳定的趋势,并呈由东南向西北方向上斜坡延伸。总体上看,地震预测结果与地质认识有较好的吻合关系。
刘微,女,1977年出生,高级工程师;2000年毕业于西南石油学院,现在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从事石油地质综合研究工作。地址:(610041)成都市天府大道北段12号中国石油科技大厦。电话:(028)86015631。E-mail:Fengculang@petrochina.com.cn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