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D气田CO2成因及分布浅析

时间:2024-07-28

王瑞丽 杨朝强 孙万华 孙晓晖 李 伟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研究院)

D气田CO2成因及分布浅析

王瑞丽 杨朝强 孙万华 孙晓晖 李 伟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研究院)

在D气田开发过程中,出现了高烃井和高CO2井并存的现象,同时在开发初期为高烃的井也有部分开始向高CO2井转化的趋势。根据气田现有资料,查阅大量相关文献,结合前人所作的相关模拟实验及成果,进行综合研究和分析判断,指出CO2来自有机成因和深部壳源碳酸盐高温热分解无机成因,具有纵向上CO2和CH4气体存在重力差异分布、平面上CO2含量呈北高南低分区分块且沿断裂附近含量高的特点。推断在高CO2井区距离断裂带较远部位,仍有局部高烃井存在的极大可能性,建议在后续评价中对该区进行钻探验证。图2表1参11

D气田 高烃井 CO2成因 分布

0 引言

D气田是中国海上最大的自营气田,位于南海北部的莺歌海盆地。莺歌海盆地以其“地壳厚度薄、沉降沉积快速,沉积厚度大,烃源岩演化程度高,地温梯度高、欠压实异常高压、泥底辟构造多”等众多特点闻名于世[1-3],D气田就位于莺歌海盆地的中央底辟带上,储集层为上新统莺歌海组二段常压气藏,目前已进入二期开发,共有32口生产井,开发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高CO2井和高烃井并存的现象,同时开采过程中还存在高烃井向高CO2井转化的状况,这引起了地质和油藏人员的高度关注,但至今仍没有找到它们的明确分布规律,这给该气田的后续开发和调整带来了难题。这些CO2气体的成因是什么?是莺歌海组储层自生还是他生?CO2在空间上又是如何分布?本文拟对这些疑问进行一下探讨,以期抛砖引玉,早日弄清CO2的规律,降低该气田的钻探成本,提高开发经济效益。

1 CO2的成因类型及气源

1.1 CO2的成因类型

根据前人研究,当δ13CCO2<-10‰是有机成因的CO2;当δ13CCO2>-10‰且δ13CCO2<-8‰时,是有机成因和无机成因混合成因的CO2;当δ13CCO2>-8‰都是无机成因的CO2[4-6]。经过对该气田做过CO2碳同位素分析的取样井研究,本气田的CO2气可分为有机和无机两种基本成因。有机成因CO2在中央泥底辟带上的D气田2、4、5井钻遇,其CO2含量在天然气组成中基本小于1%,δ13CCO2分别为-15.03‰和-19.9‰,见表1;混合成因的CO2其实就是有机成因和无机成因的混合气体,目前技术上尚无法区分出来,只在该气田9井出现,δ13CCO2为-8.6‰。无机成因CO2气分布很普遍,纵向上从浅层的莺歌海组到中深层黄流组有分布,平面上1、2、7井,都有无机成因CO2气产出,其δ13CCO2在-3.4‰~-8‰之间,大于-8‰。

无机成因的CO2根据其CO2含量高低,又可划分为高含CO2天然气(CO2>60%)和含CO2天然气(CO2<60%)两个亚类。高含CO2的天然气组成中,CO2含量为62.86%~65.12%,其δ13CCO2值偏重,为-3.7‰~-3.8‰,伴生烃类气δ13C1亦偏重,为-31.9‰~33.1‰;含CO2天然气CO2含量较低,为7.38%左右,其δ13CCO2值为-8‰,伴生烃类气δ13C1值为-33.1‰,均相对较轻。

根据其形成环境,无机成因的CO2还可分为幔源的地幔脱气形成的CO2和碳酸岩高温热化学分解形成的CO2两种[7]。幔源CO2的δ13C值多在-6‰左右;碳酸岩高温热化学分解产生的CO2的δ13C值多在0±3‰左右[8]。单从δ13CCO2来判断,高含量CO2气应该属于幔源成因,但由于新生代沉积巨厚,达17000 m之多[10],从地幔运移至浅层路途遥远,并且

从地震剖面上,也未发现沟通幔源与浅层的深大断裂存在,因此来自幔源的结论与气田现状相矛盾,据此我们反推CO2来自壳源。同时D气田天然气伴生氦同位素特征其3He/4He值为0.881×10-7~0.949× 10-7,R/Ra为0.06~0.07,而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3He是地球内部的幔源表征,4He则是地壳中放射性物质铀、钍的α衰变产物,是壳源的标志。D气田3He/4He、R/Ra值与划分标准(3He/4He值<1.4× 10-6为壳源型,1.4×10-6~2.8×10-6为壳幔混合型,>2.8×10-6为幔源型,R/Ra值<1为壳源成因型CO2,1~2为壳幔混合成因型CO2,>2为幔源岩浆成因型CO2)相比,属于壳源放射型氦,幔源氦份额小于5%,多为0.49%~0.54%,这与中国东部天然气中伴生氦的壳源特征也是完全一致的。

因此,根据高含CO2天然气中CO2含量高、δ13CCO2值偏重、伴生烃类气δ13C1亦偏重以及伴生氦同位素等特征,综合分析本区高含CO2天然气中CO2属壳源型碳酸盐高温热分解无机成因。含CO2天然气地化特征与高含CO2天然气类似,虽然天然气伴生氦同位素值3He/4He为4.72×10-7,R/Ra值为0.34,幔源氦份额为3.23%,要高于高含CO2天然气的同类数据值,但仍属于壳源型碳酸盐高温热分解无机成因[9]。

表1 D气田天然气组成及同位素特征表

1.2 CO2的气源

前人对莺歌海盆地海相泥岩生气能力进行了模拟[5],将梅山组含钙粉砂质泥岩加热到450℃,加压11 MPa,密封恒温24 h(Ro值为1.8%,相当于现今埋深大于7500 m的中新统成熟度),采样测定CO2含量高达85.8%,烃气为12.5%,热模拟产出的CO2气的δ13CCO2值为0‰~-6‰,与D气田富CO2气层的天然气组成和实际CO2气δ13CCO2值非常接近。由于该气田圈闭构造形成于上新世,有效区域盖层形成较晚,从地质角度考虑在2 Ma后天然气才能有效运聚于浅部储层中,梅山组和三亚组的模拟主生气期在5~1 Ma和1.3 Ma,天然气累积气δ13C1分别为-32‰和-25‰,CO2主要形成于0.1 Ma[3],这说明梅山组和三亚组都极有可能成为浅层气藏的供气来源。

根据该气田11口井的RO资料,D气田生油气门限约为2800 m(RO为0.6%),而主生气窗5400~8400 m(RO为1.3%~2.0%),(图1)。DF1-1气田气层埋深约2300~2700 m,地层埋深刚刚进入生油气门限,生成的少量天然气尚未成熟。但其储层中天然气的δ13C1为-21.77‰~-36.13‰,属高成熟天然气,这显然不是储层自生,而是从深部储层运移上来的。同时5400~8400 m的主生气窗与梅山组、三亚组储层埋深也相当,这可以作为CO2气体来自梅山组和三亚组的一个重要佐证。

2 CO2的储层分布特征

2.1 CO2的平面分布

从目前已钻井资料来看,富CO2天然气的分布在平面上总体具有明显的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分块特点,西块Ⅰ、Ⅱ气组为低CO2富烃天然气(CO2<1%),而其东块及北块则多为低烃富含壳源型非生物CO2等非烃气(图2)。底辟活动形成的断层附近产层的天然气以CO2为主;远离底辟断层的各井区,天然气的CO2含量明显下降。

2.2 CO2的垂向分布

图1 D气田11口井RO随深度的变化趋势图

纵向上,高CO2井具有与高烃井并存的特点,通常是不同气组、位于上部的气组高烃,下部的气组高CO2,或者是同一口井下部CO2含量高,上部含量低。比如从Ⅰ气组到Ⅲ上气组,高CO2井占该气组钻探总井比例从20%升高到100%。再如2井莺歌海组二段1331~1361.5 m气层CO2含量为57%、1414 m~1452.5m气层CO2含量为66.7%。

2.3 CO2的空间分布

图2 D气田各气组CO2平面分布情况

不同的井CO2分布具有不同成因不同期次运移的特点[11],可以据此推断井之间的连通性。如:①3井Ⅱ下气组天然气高含无机CO2,而4井的Ⅱ下气组仅含少量有机CO2,说明这两口井的气源不同,指示这两个井区的Ⅱ下气组不连通,这与油藏地质研究成果相吻合,即断层起了封隔作用;②据高分辨率地震资料解释,8井和2井的Ⅱ下气组是连通的,但这两口井的天然气性质及成因明显不同,前者以生物气为主,后者则为典型无机热成因气。两口井相距仅7 km,而且8井的位置较低、天然气δ13C1值相对较轻,如果Ⅱ下气组在两井之间连通的话,压差及浮力作用必然驱使它们在极短时间内趋于均一化,而事实与之

相悖。据此可认为在8井和2井之间,Ⅱ下气组可能存在一个非渗透性隔层;③一些井在开发初期为高烃井,但到了后期开始变成高CO2井,这也可以从气体的充注期次和分子的扩散速率得到解释,由于D气田位于盆地中央底辟带上,底辟活动形成的断裂是气体向上周期性突发运移的主要通道。在不同期次运移中,CH4的充注时间早于CO2,所以储层中最先充注的是CH4。而在同一期次运移过程中,扩散速率和相对分子质量的平方根成反比,CO2分子与CH4分子相比,相对分子质量更大,因此到达储层后CH4也会优先充注到储层空间中,这使得扩散滞后的CO2无法进入距离断裂更远的储层中,也就是说浅层气田具有“烃类早充注,CO2晚充注”的成藏特点,只要CH4气充足,CO2就没有进驻储层的份儿。但在气田的逐渐开采过程中,由于储层的动平衡被破坏,导致有些井中的CH4气被采出后,没有充足的后续CH4补充进来,储层外断层和裂缝中的CO2伺机扩散入内,驻留储层中,使得本来有规律分布的CO2变得没有规律可言。从这个角度出发,笔者认为在Ⅰ和Ⅱ上气组目前未动用的7井区远离断层的部位仍存在高烃井的极大可能性,建议下一步进行钻探验证。

3 结论

(1)D气田CO2成因分为有机成因和无机成因两种,低含量CO2为有机成因,高含量CO2为无机成因,且为壳源碳酸盐高温热分解形成。CO2主要来源于深部地层,至少是梅山组以下的含钙地层或者钙质层。

(2)CO2的分布具有平面分块,垂向分层的特点,距离断裂带越远,CO2含量越低。空间上,CO2的扩散速度弱于CH4,但后期开发破坏了CO2的动平衡,使得CH4补充不足的部位被CO2运移占据,导致CO2平面分布规律日趋复杂,因此在开采过程中要注意保持现有的动平衡不被破坏。同时在远离断裂的较浅层未动用井区,很可能存在局部高烃区,建议上钻验证。

(3)由于该区的CO2有机成因和无机成因兼有,成因复杂,导致目前的相关评判指标特征不突出,评判指向矛盾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在后续工作中仍需要补充相关实验和实钻数据,进一步加深或纠正当前取得的认识。

1 谢玉洪,刘平,黄志龙.莺歌海盆地高温超压天然气成藏地质条件及成藏过程[J].天然气工业,2012,32(4):1-5.

2 谢玉洪,张迎朝,李绪深,等.莺歌海盆地高温超压气藏控藏要素与成藏模式[J].石油学报,2012,33(4);601-609.

3 赵必强,肖贤明,胡忠良,等.莺歌海盆地东方1-1气田天然气来源与运聚模式[J].沉积学报,2005,23(1):156-161.

4 戴金星,裴锡古,戚原发.中国天然气地质学[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2.

5 何家雄.关于莺歌海盆地CO2成因问题的探讨[J].中国海上油气,2003,17(2),149-150.

6 朱岳年.莺歌海盆地上第三系莺一黄组中二氧化碳的来源[J].中国海上油气:1997,11(2):100-105.

7 黄志龙,黄保家,高岗,等.莺歌海盆地浅层气藏二氧化碳分布特征及其原因分析[J].现代地质,2010,24(6):1140-1147.

8 郭占谦,王连生,刘立,等.大庆长垣伴生气中二氧化碳的成因研究[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6,17(1):48-54.

9 戴金星,石昕,卫延召.无机成因油气论和无机成因的气田(藏)概略[J].石油学报,2001,22(6):5-10.

10 何家雄.再论莺歌海盆地CO2成因问题[J].天然气地球化学,2003,14(5):412-415.

11 黄春菊,陈开远,李思田.莺歌海盆地泥底辟活动期次分析[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2,29(4):44-46.

(修改回稿日期 2013-12-25 编辑 文 敏)

王瑞丽,女,1978年出生,硕士学位,工程师;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现在中海油湛江分公司研究院,主要从事储层综合研究和油气田开发工作。地址:(524057)广东省湛江市坡头区南调路中海油湛江分公司二区研究院。电话:13726904621。E-mail:wangrl2@cnooc.com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