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佛山安安美容保健品有限公司,广东佛山528000)
我国乳制品产业概况及质量安全控制
张荣彬
(佛山安安美容保健品有限公司,广东佛山528000)
从乳制品行业的市场贸易形势、产业组织结构、转型升级方式、质量安全现状及产品监管措施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和分析,旨为进一步研究我国乳制品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乳制品;市场贸易;产业组织结构;质量安全
作为我国食品产业的支柱行业之一,乳制品行业具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发展前景。目前我国乳制品行业受到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总体上仍处于调整转型和发展完善的阶段。同时受系列乳制品安全事件的影响,消费者对我国乳制品的信心不足,导致行业竞争力下降,加强安全监管刻不容缓。本文从乳制品行业的自身发展和安全监管两个角度进行了一些探讨,希望为我国乳制品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建议。
1.1市场贸易形势
根据中国奶业统计资料及中国乳业信息网数据,2015年我国乳制品总产量为0.27亿t,同比增速4.6%;收入和利润分别达3329和242亿元,同比增长0.93%和7.25%。2016年前5个月乳制品产量达到0.11亿t,同比增速6.00%。我国乳制品产业整体呈现平稳发展的态势,市场对产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目前,我国乳制品行业市场具有以下特点:(1)企业之间竞争日趋激烈,为争夺市场份额而进入价格战的恶性循环中,导致2015年我国的乳制品成本超过以往成本以及进口同类产品,加大了进口低价产品对本土产业的冲击[1]。(2)乳品种类趋向多元化方向,液态乳、发酵乳、奶粉、奶酪等产品类别均出现了进一步的细分和丰富。其中液态奶增长速度减缓,低温发酵乳成为企业盈利的新增长点,而奶粉品牌的口碑得到了一定的恢复[2]。(3)乳制品出口规模小,品种单一,但进口量逐年上升,对外依赖情况严重。我国乳制度进口年增长率达31%以上,其中,液态奶进口量增长率超过60%,导致我国鲜奶市场严重被挤占;而奶粉的年进口量超过100万t,制约了本土企业的成长和发展[3]。
我国奶牛养殖管理比较粗放,规模化程度低,饲草料过份依赖进口。同时,加工和养殖脱节,奶农没有定价权,影响奶源质量。另外,市场规模仍不成熟,消费者对于乳制品消费的理念还有待于进一步引导和开发[4]。这些问题都可能是导致上述市场形势的原因。另一方面,全球贸易自由化对我国乳制品产业也造成了冲击。我国乳制品的进口来源主要来自于美国、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家,各类进口产品的价格整体呈快速上升状态。由于本土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不强,贸易自由化影响了我国乳制品贸易的进口量和进口额,使贸易逆差逐渐增大[5]。
1.2产业组织结构
自“三聚氰胺事件”等乳品危机发生之后,政府针对奶牛养殖、乳品生产、卫生检疫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政策调整,我国乳制品产业正从无序竞争、杂乱管理的模式向规范化、具体化、系统化的发展方向转变。
相比于其他食品行业,我国乳制品产业的市场集中度相对较低并呈波动变化。2011年乳业市场集中度为历年最高,达到了48.77%(属于较高程度的寡占市场),但2012年骤降至39.43%。2013年政府新增加了29项规制政策,乳制品行业市场集中度重新升高至40.10%[6]。过往我国乳制品行业被认为是一种“原子型”的市场结构,但是在伊利、蒙牛等大型乳企的扩张兼并下,目前已经呈现出了一种“低集中寡占型”的市场结构[7]。根据郝晓燕等人对2011-2015年销售收入排名前十位乳品企业数据的分析,伊利、蒙牛的市场地位在近几年保持稳定,销售额占总额的30%以上,总体呈上升趋势[6]。在价格战中,这些大型乳企依靠雄厚的实力勉强维持到以前的经营水平;中小型和新进入企业实力薄弱,推出的新产品往往被迅速取代,抢夺市场,因而难以生存。从未来的发展趋势看,兼并重组力度仍会继续加大,市场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
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乳制品行业集中度的差距还较大。发达国家实现市场集中的模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以英美等国家为代表的,通过市场竞争而形成的寡占型市场结构模式;二是以日韩等国家为代表的,通过政府力量迅速实现企业规模扩张和市场集中的结构模式。前一种模式强调了企业自身的发展和竞争,往往需要持续很长的时间;而后一种模式则可以迅速实现,但是通过这种方式形成的大企业往往过度依赖政府的扶持,缺乏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8]。我国乳制品行业市场集中度较低的原因主要是乳品生产工艺、技术相对成熟,导致市场进入壁垒低。由于目前仍处于垄断竞争阶段,企业平均规模偏小,市场竞争剧烈,过度的价格战和广告战导致行业利率不断下降。
1.3乳制品行业的转型升级和持续发展
针对目前乳制品行业的发展状况,企业想要建立自身优势,实现持续发展,必须通过科技创新和产品结构调整,提高产品竞争力,推出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群。另一方面,政府的规范约束和调控也将为行业的健康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技术创新将会是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动力。与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乳制品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仍有差距,导致产品种类单一,缺乏竞争力。虽然伊利、蒙牛、光明等大型企业都拥有自己的研发中心和技术团队,但绝大多数的中小型企业都不具备这样的技术创新实力,对于大型企业推出的新品只能进行盲目模仿炒作[8]。杨溢等人进行了乳制品产业技术成果的转化动力分析,认为要提高技术成果转化率和转化速度,一方面要加强技术和科研的投入力度,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市场化改革的推动以及政府政策对乳制品业技术成果转化的扶持[9]。企业应当建立以技术开发为中心的创新体系及运行机制,以市场为导向,努力吸收和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并积极寻求产学研合作,运用科研院所的技术资源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服务。从政府层面,需要采取相应的扶持政策,大力支持企业的技术创新。如鼓励中小乳制品企业上市,通过发行股票融资用于技术创新和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8]。在产品结构调整方面,随着我国消费水平的提升及对食品安全的日益关注,乳品行业必将出现从中低端产品向中高端调整的趋势,同时低温新鲜乳的增速将超过常温产品。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乳制品产业将进一步借助于互联网营销和物联网技术,解决产品生产、运输、收购、营销之间的合理关联,并保证产品质量安全的全程可控,实现事先预防和事后追溯[10]。
针对乳制品产业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国家和地方政府可通过推出约束性政策淘汰违规企业,提高市场集中度,优化市场结构。在未来的发展中,政府将从“鼓励、引导、针对、效率”的角度出发,继续补充制定更符合市场发展现状的政策,扶持新兴企业的发展,鼓励产品技术创新,提高我国乳制品行业的国际竞争力。一方面可精简新兴企业进入市场的行政环节及手续要求,提高办事效率,让厂商顺利“入市”;另一方面可出台针对性的补贴措施,保障新兴企业和科技创新企业的学习成本和沉没成本[6]。针对乳制品行业的纵向产业组织关系调整,需由政府牵头组建第三方原奶检测机构,解决原奶收购中“压级压价”和“质价不等”等问题。另外应改善我国小规模、分散式奶牛饲养的问题,形成聚合化的饲养模式,保证奶农利益和原奶质量。
2.1安全监管现状
“三聚氰胺事件”等乳品安全事件对我国乳制品行业带来了十分严重的打击。2008年前,我国牛乳年产量的平均增长率为20.6%,而2008年后锐减至1.13%,其影响甚至延续至今[11]。乳制品安全事件频发,消费者对本土产品的信心受到重创,转而选择海外进口产品。因此加强乳制品行业的安全监管,重塑我国乳制品行业的品牌和口碑势在必行。
2008年以来,国务院及有关政府部委先后颁布了《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奶业整顿和振兴规划纲要》等20余项重要法规制度,公布了60余项乳品质量新标准,出台了6项奶牛标准化养殖政策。2009年出台了《乳制品工业产业政策》,在调整工业布局、提升企业准入标准、规范原料乳生产、建立可追溯体系等方面做了细致的规划。政策出台后,乳制品企业由1500余家缩减至800余家。在生鲜乳监管方面,农业部严格了抽检要求,将检测指标由6项增加至12项;同时连续7年实施专项整治计划,累计抽检样品10万余批次。在奶粉质量监管方面,国家食药监总局于2008年颁布加强婴幼儿奶粉监管的紧急通知;2010年国务院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乳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通知》;2015年食药监总局出台政策对主流品牌实行月月抽检,要求婴幼儿配方乳粉参照药品管理办法严格管理。针对进口产品,2013年国家质检总局颁布《进出口乳品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办法》,要求进口到中国的乳制品产品需提交进境《检疫许可证》,提供奶源的饲料、养殖、兽药等情况。已经系统建立了乳制品的质量控制体系,2012年飞鹤乳业试运行可追溯系统,成为国内首家为用户提供在线查询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的奶源地、生产、质检等关键环节信息的追溯平台的乳品企业。随后蒙牛、伊利、光明等大型乳企纷纷建立了乳品质量追溯体系、危害分析及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等安全监管系统,进一步保证产品的质量安全[12]。
目前我国乳制品的安全品质已得到了显著提高。在生鲜乳方面,2013年规模牧场平均产奶量21.4 kg,脂肪质量分数3.72%,蛋白质质量分数3.38%,体细胞数达到4.66×105mL-1,菌落总数低于3.6×105mL-1,三聚氰胺检测合格率100%[11],均显著优于现行的原料乳国家标准。2015年国家食药监总局共抽检婴幼儿配方奶粉3 397批次,合格率超过97%,去除标签不合格样品后合格率为99.0%[11]。
2.2未来乳制品产业的质量控制趋势
目前,我国乳制品的安全监管正步入良性轨道,但还是有一些方面值得进一步提高。具体体现在:奶源供给源头和产品质量存在安全隐患;生产环节缺乏监管,部分企业缺乏社会责任感和食品安全法制意识;企业缺乏对出产乳制品的检测重视度,未进行严格的监督和把控;在流通环节不遵守相应法规,导致二次污染。
针对这些问题,有必要深入提升乳品质量安全的控制和监管。(1)在产品质量监管方面,开展规模化饲养,加大优质奶源的供给,通过强化HACCP体系建设,保证流通过程中的产品质量安全。如针对低温乳制品,在低温库房贮存、分拣过程、装卸搬运过程、配送周转过程、销售终端等环节设置关键控制点,建立低温乳制品冷链物流过程完整的HACCP计划书,进一步提升产品的安全控制[13]。(2)政府监管部门需对企业设置较高的行业准入门槛,严厉打击惩处非法生产经营行为,严格落实产品质量安全的各方责任。另外,也需不断提高我国乳制品安全检测技术水平,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系统地培训。同时加大法律和道德教育,强化企业的责任意识。(3)对企业来说,需完善安全监测体系,提升从业者的思想水平和安全责任意识。加大科技投入,生产多品类、高附加值的乳制品,以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同时不断提高产业链的信息传递效率,动态评估极易存在质量安全隐患的生产、加工、运输和销售环节[14]。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更全面的电子信息追溯系统,打通产品安全信息通道。(4)政府、企业和科技从业人员应加大乳品行业的宣传力度,向大众科普乳制品的营养价值、相关法律法规和质量安全标准,为消费者提供客观、准确的信息。加大鼓励和宣传民族乳制品产业,在同等质量的情况下给本土企业一个公平发展的机会[11]。
受到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目前我国的乳制品产业进入了发展的“新常态”。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需提倡科技创新、提升产品质量、加强安全监控、完善市场秩序、提高竞争力,带动我国乳制品产业蓬勃发展。
[1]朱立科.我国乳制品产业发展探讨[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23: 14-15.
[2]刘芳,白燕飞,何忠伟.世界乳制品贸易发展趋势及对中国奶业的影响研究[J].世界农业,2016(7):174-182.
[3]韩成福.中国乳业经济安全运行问题的思考[J].中国畜牧杂志, 2015,51(20):8-11.
[4]牛伟娜.乳制品进口激增背景下我国乳制品行业swot分析[J].现代营销,2016(11).
[5]王东.贸易自由化对我国乳制品进口贸易的影响[D].天津财经大学,2014.
[6]郝晓燕,刘婷.我国乳业市场结构与政府规制研究[J].中国畜牧杂志,2016,20:12-18.
[7]朱巧环,杨慧鹏.我国乳制品行业的产业组织研究[J].河北企业, 2016,12:94-95.
[8]黄小芳.对我国乳制品行业产业组织的实证研究[D].厦门大学, 2007.
[9]杨溢.技术进步对我国乳制品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3.
[10]王文英,张青燕,肖莲荣.“互联网+乳品行业”我国乳品企业的新机遇[J].中国乳品工业,2016,44(11):38-42.
[11]任发政,罗洁,郭慧媛.中国乳制品安全现状与产业发展解析[J].中国食品学报,2016,16(6):1-6.
[12]陈香玉,李锁平.我国乳品可追溯体系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J].中国乳品工业,2015,43(6):36-41.
[13]张玉香.冷藏乳制品冷链物流HACCP体系的研究[J].中国乳业, 2016,11:53-59.
[14]崔强,岳田利.解析完善我国乳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的策略[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旬刊,2016,9:123-123.
Development and safety regulation of China dairy industry
ZHANG Rongbin
(Foshan Anan Beauty&Health Products Co.,Ltd.,Foshan 528000,China)
In order to provide suggestions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industry,the present review discussed the market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safety situation and quality regulation of China dairy industry.
dairy products;markets;industrial structure;safety regulation
F407.82
B
1001-2230(2017)02-0026-03
2016-09-25
张荣彬(1990-),男,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农业与区域经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