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吕江涛
从过往的数据来看,春节当月和春节之后的一个月是汽车销售的传统淡季。一方面是因为很多潜在消费者在春节假期忙于返乡或旅游,另一方面则是因为4S店上一年度的销售任务已经完成,在春节期间通常没有针对性的优惠活动。
不过,这两年的春节却有些特殊,就地过年让春节返乡大军数量锐减的同时,也悄然催热了汽车市场。针对这种情况,很多汽车厂家和经销商也都准备了多种多样的服务和促销活动,以往在春节前后门可罗雀的4S店或将迎来一波“行情”。
其中,新能源汽车仍然是今年车市最大的亮点,据工信部官方微信号“工信微报”消息显示,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完成352.1万辆,同比增长1.6倍,2022年依旧保持高歌猛进的态势。据乘联会预测,今年新能源乘用车的销量有望达到550万辆以上,渗透率达到25%左右。
2022年农历新年比往年来得早,这就意味着传统的购车淡季将提前到1月份。近日,《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走访了北京多家4S店发现,2022年开年车市的“人气”很足,很多2021年热门车型仍然“抢手”。
“今年过年早,但没有往年的‘春节效应’,这几天店里来看车的顾客还是很多。”北京郊区一家比亚迪4S店的銷售人员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他们店在2022年开年延续了2021年的火爆行情,汉EV、宋PLUS EV等纯电车型的订单排队需要一个月以上,dmi车型的排队周期更长,需要3个月左右。“比亚迪这两年卖得很火,北京其他的店跟我们这边的情况应该差不多,因为也有客户在其他店订车后嫌排队时间太长,又退订了,最后在我们店订的。”这位销售人员告诉记者。
与比亚迪类似,记者在吉利、长城、长安等一线自主品牌的4S店同样看到了热闹的景象,很多热销车型也是需要排队。其中,长城的坦克300、吉利的功夫牛等车型排队周期并不比上述比亚迪的热销车型短。
合资车方面,大众、丰田、本田、日产等车型销量也好于往年,其中上汽大众和一汽大众的A级车优惠幅度较大,3家日系车企优惠幅度虽然不如大众,但提车周期较短,部分车型可以在春节前提车。
乘联会近日公布的数据可以更加直观展现春节前车市的火爆。数据显示,1月份的第一周,狭义乘用车市场零售量为日均5.8万辆,同比增长6%,比2021年12月份的第一周增长了27%。
据乘联会分析,由于2021年10月份—12月份的汽车生产改善明显,2022年1月份的零售回升较明显,与2021年同期相比持续走强。近几个月的终端库存改善,厂商促销平稳,使得零售增速。此外,由于疫情的防控需要,购车代步出行的刚需效果更为突出,总体来看,春节前零售仍是走强态势。
回顾2021年车市,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是最大亮点。
1月12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608.2万辆和2627.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和3.8%,结束了连续3年的下降趋势。
其中,新能源汽车销售完成352.1万辆,同比增长超1.6倍,连续7年位居全球第一。具体来看,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94.2万辆和291.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7倍和1.6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0.1万辆和60.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3倍和1.4倍。
除了传统主机厂外,新造车企业在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在细分市场上有所表现。2021年,新造车企业共销售汽车94.7万辆,同比增长2.2倍,市场占有率为3.6%,比上年提高2.4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汽车赛道布局较早,先发优势明显。
中汽协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表示,从新能源汽车走势情况来看,2021年全年保持了产销两旺的发展局面,3月份开始月销量超过20万辆,8月份超过30万辆,11月份超过40万辆,12月份超过53万辆,表现出持续增长势头。2021年,中国品牌新能源乘用车销售247.6万辆,同比增长1.7倍,占新能源乘用车销售总量的74.3%。
除了销量之外,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在创新成果领域同样亮点纷呈、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动力电池单体能量密度接近300瓦时/公斤、系统能量密度超过200瓦时/公斤,智能网联汽车车载基础计算平台实现装车应用,人工智能芯片算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展望2022年,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计,我国汽车总销量预计将达2750万辆,同比增长5%左右。其中,乘用车为2300万辆,同比增长7%;商用车为450万辆,同比下降6%;新能源汽车将达到500万辆,同比增长42%,市场占有率有望超过18%。
乘联会则认为,根据最新发布的政策,2022年保持现行购置补贴技术指标体系框架及门槛要求不变,而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规模从原来预期的200万辆上限,到不设上限,将实现贯穿全年的补贴。随着新能源产业链的规模翻倍提升,降成本能力提升,预计2022年的新能源汽车增量将会很强。原来预期2022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为480万辆,目前估计能达到550万辆以上,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达到25%左右。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