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徐 敏,杨三美
(国网鄂州供电公司,湖北 鄂州 436000)
当前,互联网经济与传统经济社会深度融合,数据日益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在“互联网+”“全球能源互联网”“智慧能源”“智能电网”等政策、技术支持下,数据与能源生产、消费、科技创新联系更为紧密,释放出巨大的商业价值。与此同时,国网公司在信息化企业建设上提出“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1]的新理念和新要求。为了迎接新的挑战,亟需开展“业务+数据”研究,充分发挥数据资产价值,为公司数字化企业建设发挥更大的作用。
营销是公司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电能计量是电力营销的核心支撑专业。智能电表是智能电网最重要的“神经末梢”,更是电网实时数据的主要来源。通过研究公司电能计量业务及相关支撑系统,梳理数据管理现状,以点带面,剖析公司业务与数据的内在联系和本质规律,探索相关数据融合、管理优化措施,对公司开展大数据应用分析工作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电力公司电能计量业务体系主要包括计量设备采购配置、计量装置现场运行和用电信息采集3个业务,共有计量设备需求、计量设备采购、计量设备检定、计量设备配送、计量装置安装、计量装置现场检验、计量装置故障处理、计量装置更换、计量装置拆除、用电数据采集和用电控制执行11个业务内容。上述业务由营销业务应用系统、省级计量生产调度平台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3个业务操作类系统支撑,共涉及95张数据表2 795个数据字段。
通过对电能计量业务及相关支撑系统的功能应用、业务支撑、数据质量以及建设差异进行调研分析,发现当前系统应用与数据管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省电力公司间数据结构存在差异,营销业务应用系统、省级计量生产调度平台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均为二级统推,因系统建设厂商对系统功能及数据流转实现技术方式不同,导致底层数据库表存在差异。第二,数据存在多个入口,一表多源问题较为突出,易产生数据冲突。第三,业务数据共享流程复杂,数据共享和应用不充分。作为当前共享需求最大的电能计量专业数据,主要在营销内部自行开展数据应用,未充分发挥数据价值和作用。第四,系统设计文档缺乏有效的集中管理,各系统的设计文档存在收集不齐、内容不全以及质量不高等问题。第五,对数据字典质量和与系统运行状态的一致性缺乏有效管控手段。
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受建设时期不同、开发部门不同、使用设备不同、技术发展阶段不同和能力水平不同等因素影响,造成同一业务数据在不同系统中的表达方式存在差异。另一方面,由于公司目前管理模型是专业化的职能管理模式,造成在同一业务节点或同一业务主体,因管理职能的不同,分头制定多种标准,其中包括数据标准。
通过对现有电能计量数据现状的分析发现,要实现公司数据融合,建议先开展数据治理,解决数据标准和数据质量问题,并以此为基础,以业务节点或业务主体为核心,建立跨部门、跨系统和多维度的数据融合标准,实现数据标准统筹管理,解决同一业务节点或业务主体数据标准间的冲突和矛盾。
2.1.1 成立企业大数据标准治理组织机构
在当前公司大数据应用的起步阶段,建议成立大数据标准治理工作组,整合各方力量形成合力,做好数据治理工作的顶层设计,构建统一的大数据标准治理体系,推动企业数据标准完善和数据标准治理工作同步发展。
2.1.2 开展数据标准治理理论研究
建立健全企业大数据标准体系,重点从基础性、方法性和公共性等方面开展标准研究,解析数据标准的组成元素,将业务标准、业务数据标准、业务数据技术标准、业务数据监测标准和业务数据闭环运营标准进行有机统一,实现对数据标准体系的系统化治理和科学管理,形成数据标准治理的基本概念和内涵[2]。
2.1.3 开展数据标准治理内容研究
从收集、清洗、分析、可视化、访问及评价模型等数据应用的全过程出发,研究制定公司数据治理标准;从数据使用的全方位出发,研究制定公司的数据安全标准;从数据产生、存储、交换和使用等关键环节出发,研究制定数据质量标准,提出具体的管理要求和指标要求,从而为大数据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2.1.4 以数据标准治理推动数据融合
数据标准治理是支撑大数据融合的重要基础理论和现实依据。研究数据标准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难题,分析数据标准治理的主要内在规律,提出数据标准治理的解决方案,以数据标准治理推动大数据融合,最大程度地发挥数据融合的价值[3]。
2.2.1 建立数据形成规范,确保数据良性循环
遵循数据规范标准,通过完善统一数据模型,保证业务数据在语法与语义上的统一,建立各专业人员共同理解和沟通的语言,利用API接口等技术,提供系统之间集成和互操作的基础接口标准,指导相关领域信息系统建设与业务集成工作。
2.2.2 加强源头数据管理,提升明细数据质量
严把数据入口关,从源头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一致性。以业务为驱动,依从业务流程对应明细数据,结合多位一体协同机制对明细数据进行质量监控,制定质量阈值,监测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依据监测结果,明确数据责任人,督促整改闭环,实现明细数据质量的提升。
2.2.3 以数据规则为抓手,做好数据质量核查
依据数据规范体系,确定数据完整性和规范性层面的核查规则,如字段非空要求、字段命名规范等;持续丰富完善核查规则,加强数据间的一致性以及数据合理性、准确性、及时性等方面的核查。
2.2.4 梳理业务数据脉络,逐步实现业务和数据的同步
归纳总结业务和数据不同步的类型和方式,对不同步原因展开分析;开展业务和数据同步管理方法和方式试点;制定应用场景相关管理办法,对同步措施进行固化;对目前数据存在的系统和系统不一致、业务和系统数据不一致问题进行整治。
数据有效融合是发挥数据资产价值的重要基础。公司业务体系是数据融合的有力支撑,公司的数据管理必须基于业务体系,才能够实现与业务的高度融合。
以公司业务体系为依托,以业务与业务的关联、业务与数据的映射为抓手,结合运营监测业务的大数据融合需求和实践,实现对数据融合的全面管理。在开展业务数据融合时,应充分依托公司业务体系,确保梳理的数据框架内容的丰富性和完整性,实现对数据融合需求范围的全覆盖。
从已有的业务数据融合现状及经验来看,公司数据标准不统一、主数据管理不规范等问题,造成了当前公司数据融合困难,数据融合结果治理效果不佳。因此,必须通过推动公司数据标准治理和主数据识别技术研究,提高公司数据标准化,从而为数据融合提供良好的数据标准基础。
根据业务体系梳理形成的业务串接及数据融合需求非常大,甚至部分数据融合需求缺乏必要的数据支撑,无法开展有效的数据融合工作。为提高数据融合的效率、质量和精准度,建议以业务数据需求为主,分阶段逐步推进数据融合,对依据业务体系梳理的数据融合需求,分步进行必要的筛选和评估,制定符合运营监测业务实际的数据融合计划,逐步推进。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