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金融和科技合作 重在提升风控能力

时间:2024-04-24

王红茹

纪敏在第十八届中国经济论坛上参加“科技创新 驱动行业变革”分论坛

2019年,金融与科技融合风生水起,二者联姻之后边界不再泾渭分明,正变得越来越模糊。我们该如何理解金融和科技之间的关系?金融科技与科技金融二者有何区别?如何相融又相互促进?

12月22日,由人民日报社指导、《中国经济周刊》主办的第十八届中国经济论坛在人民日报社举行,在以“科技创新 驱动行业变革”为主题的分论坛上,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学术成员纪敏发表了他对金融科技和科技金融的看法。

“金融科技”还是“科技金融”?

近几年金融科技、科技金融、互联网金融等概念层出不穷,让人眼花缭乱,尤其是金融科技与科技金融这两个概念,更让很多人费解。

首先来看金融科技的概念,是指通过利用各类科技手段创新传统金融行业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提升效率并有效降低运营成本。

根据金融稳定理事会(FSB)的定义,金融科技主要是指由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前沿技术带动,对金融市场以及金融服务业务供给产生重大影响的新兴业务模式、新技术应用、新产品服务等。

纪敏认为,金融科技是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等前沿颠覆性科技与传统金融业务与场景的叠加融合。主要包括大数据金融、人工智能金融、区块链金融和量化金融等部分。

再看科技金融的概念,是指通过创新金融组织、方式和工具,引导和促进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金融机构及创业投资等各类资本,创新金融产品,改进服务模式,搭建服务平台,实现科技创新链条与金融资本链条的有机结合,为初创期到成熟期各发展阶段的科技企业提供融资支持和金融服务的一系列政策和制度的系统安排。

“简而言之,金融科技是以金融为目的,用科技的手段来助推金融腾飞,是科技为金融服务。而科技金融是金融为科技服务。”纪敏说,科技金融和金融科技,不管名字怎么变,实际上更多体现的是科技对于金融的促进作用,从而导致金融部门全要素生产率的显著提升。

全要素生产率,很多人对这个概念感觉陌生,是指生产单位(主要为企业)作为系统中的各个要素的综合生产率,更多指技术进步带来的经济增长。

在纪敏看来,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靠的就是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表现在金融领域,就是这几年金融科技的应用,使得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尤为明显。

“近年来,金融部门的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比较显著,交易成本的降低,不良率的降低,针对一些小微企业的贷款业务取得的突破,科技进步在这里面发挥了很大作用。”纪敏说。

金融科技和科技金融是否接受监管?

此次分论坛对话环节,专家们更关注对金融行为的监管问题。

在纪敏看来,无论是金融科技還是科技金融,名称虽然不同,但是更多地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看机构是否在从事金融活动或者从事金融业务。

“如果机构本身是做金融行业是碰钱的,就应该持牌经营,受到金融监管。如果不是做金融不碰钱,而是用科技的手段替金融服务,这样的机构不需要像金融机构那样接受监管,而是要通过别的方式进行规范。总而言之,不管名称是什么,要根据机构的实质来确定是否接受相应的金融监管。”纪敏说。

由于监管科技也是金融科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纪敏看来,金融机构包括科技企业,由于追求利润和回报,有足够的动力来研究金融科技、应用金融科技。但是从监管来看,驱动科技应用的动力可能不足,更需要加大力度运用科技手段提升监管能力。否则,“人家是长枪短炮,你是小米步枪,从手段上是落后的。所以,如何把监管科技提升起来,让更多的金融科技可以运用于监管科技,这是未来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为了避免一刀切,应更多地做一些监管可控范围内的试点。”纪敏说。

金融和科技未来的趋势是合作还是单干?

针对这个问题,纪敏的观点也是泾渭分明。他表示,未来金融和科技该合作就合作,该单干就单干,这是市场主体的选择。比如,中小银行较之大银行,自身大规模科技投入可能不经济,和科技企业等数据服务商,或网络银行、网络小贷公司合作可能更多一些。当下这种合作已经越来越多,“比如联合放贷,就是中小银行跟另外一家银行或网络小贷公司联合做贷款。像网商银行或者花呗、借呗,都有牌照,和一些传统中小银行共同合作发放小额高频短期消费贷,就成长得非常快。当前这种联合贷款主要由中小银行出资,有些出资高达90%,所以名义上是联合放贷,实际上是金融科技对传统金融尤其是中小银行的赋能。”但一些大的金融机构,纪敏认为,比如工商银行、建设银行,还是以自己单干为主,无论是快贷也好,还是线上的科技系统也罢,实力发展起来,不一定比新兴的金融科技企业差。这些都是市场主体的选择。

“对中小银行而言,联合放贷或助贷要防止出现一种风险。”纪敏说,现在已经出现了一些中小银行过度依赖外部合作机构,而忽视了自身独立的风险控制。

“实际上风控是最核心的。对中小银行而言,科技公司提供数据只是参考和补充,在跟科技企业合作当中,出资额占90%以上,是主要出资者,贷款决策要自己来做,不能形成依赖心理,否则中小银行独立的风控能力会逐渐丧失。这应该是监管的重点。”纪敏提醒中小银行,一定要把数字风控能力的提升作为重要目标,而不是简单的外包。事实上,数字化联合放贷或助贷的一些做法,已对监管提出了挑战。

比如,根据现有监管规定,消费信贷要面谈、中小银行不能跨地域经营等,由于融入了线上因素之后,传统的监管规定已被突破。金融和科技的合作中,如何保证银行的独立风控落到实处?如何做到既能够发挥科技的优势,又能够让中小银行坚守深耕本地的定位?如何有效保护消费者个人信息?助贷机构以及网贷机构关于大数据的获取和使用方式是否合理合规?诸如此类的问题,都是未来金融数字化背景下,监管面临的挑战。

编辑:吕江涛 lvjiangtao@ceweekly.cn

编审:张伟

美编:孙珍兰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