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本刊记者 邵大富
近期,国内各大乳品企业纷纷亮出半年报,业绩可喜。
伊利、蒙牛两大巨头实现营业额和净利润双增长。其中,伊利在2019年上半年实现总收入450.71亿元,净利润37.98 亿元;蒙牛实现销售收入398.572亿元,同比增长15.6%;净利润20.769 亿元,同比大增33.0%。光明乳业、三元食品、新乳业、天润乳业等也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
上游奶牛养殖方面,以现代牧业为首的大型集团化养殖企业同样交出了不错的成绩单。现代牧业2019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265.2%至1.25 亿元;中国圣牧中期净亏收窄93.66%至7 530.00 万元,其中圣牧奶业51%股权已于2019年上半年完成交割出售给蒙牛,奶牛养殖业务实现净利润3 220.00 万元,实现扭亏为盈;中地乳业实现毛利2.57 亿元,同比增长7.8%,牧场业务毛利率为36.4%。
纵观奶业全产业链,从奶牛养殖到乳制品加工销售,在时隔2018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关于推进奶业振兴保障乳品质量安全的意见》一年后,2019年上半年,国内大部分地区生鲜乳收购价格同比均有不同程度增长,各大乳品企业销售业绩再创新高,国内奶业交出的这份2019年上半年成绩单确实值得点赞。
经历了10 年的飞速发展,不论在养殖还是加工领域,技术装备已步入世界前列,成果显著。然而,随着国际贸易格局和国内经济发展速度的变化,我国生鲜乳生产成本升高、乳制品消费市场增速放缓、产业链利益链接机制建立缓慢、种养分离环保压力增大、创新技术和装备器械过度依赖进口等问题依然不容回避。因此,对于下半年以及今后更长一段时期的发展,尤其对于全国奶业振兴工作推进会议上提出的,积极发展奶牛家庭牧场,培育壮大奶农合作社,支持有条件的奶农和合作社发展乳制品加工流通,建立健全与奶农的利益联结机制,切实保障奶农利益等方面的要求,我们应该如何思考和理解?带着这个问题,《中国乳业》杂志社专访了中荷奶业发展中心(SDDDC)秘书长、北京东石北美牧场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苏昊先生。
“我想尝试从三个角度分别来看一下我们的奶业。第一个角度是作为中荷奶业发展中心的工作人员。我是大约一年前加入中心担任兼职工作的。这一年里,我有了更多的机会去感受中荷两国不同的、更深层次的产业结构中各个角色的贡献。我本人在2015年的4月还参加过第五期赴荷培训。这两重的深度体验,给了我特殊的观察机会。”
SDDDC 第5 期(2015 年4 月)荷兰考察,截至2019 年9 月共组织23 期考察团赴荷交流
“第二个视角是站在东石北美牧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石”)的角度。在过去十几年里,东石致力于引进工业化奶牛饲养科技知识和技术装备,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就荷兰和美国的奶业发展模式来对比,如果把荷兰模式比作上海菜,那么美国模式更像是东北菜。荷兰是以个体关注为核心,围绕Individual Approach,精准关注每头牛的状况,而美国更专注Herd Approach, 着力于群体发展。两个国家的适用技术既有差别也有重叠,对比荷兰,参考美国,再看国内奶业,很多问题我们能够看得更加清晰。”
“最后一个视角是消费者。我们家三代人都是忠诚的牛奶消费者,特别是孩子,每天都会喝牛奶,每天至少4 盒,总量不少于1 升。我原来认为这可能是个别现象,后来发现,孩子的同学和朋友到家里做客,渴了都是选择喝牛奶,这种现象可能映射了国内下一代新的消费习惯。这也让我在思考奶业的时候,有了更不一样的思路。”
“十年奶业,蓬勃发展,但我们要理性地看待所取得的成绩。宏观上,我们基本在整个产业结构上摸索出了一条属于中国特色的道路,乳制品品类也更加丰富;微观上,引进的技术和装备基本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然而,2018年9月27日,中国奶业D20会议上又重新提出了振兴奶业的口号,那么振兴的是什么?在中国奶业十年跨越式发展的成就下,为什么我们还会提振兴?胡春华副总理在振兴奶业工作会上提出了家庭农场的经营模式和理念,我想这是对我国奶业的发展模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家庭农场为什么能够在荷兰存活和发展起来,并且成就了荷兰成为全球第二大农业出口国和奶业强国,引领全球奶业创新和发展?以下三点,我认为是国内奶业值得思考的。”
“荷兰全国不到2 万个家庭农场竟然能支撑出全球奶业强国。为什么?我认为,是因为他们有一个能够让从业者生存下来,并且得到发展的可持续生态系统。”
“在2015年参加完SDDDC培训以后,我的第一个印象是打工。农场主在给很多人打工,给加工企业打工,给银行打工,给金融机构打工,给饲料企业、育种公司等产业链各个环节打工。但随着深入了解,用打工来评价农场主是不准确的。在荷兰奶业的生态系统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并不会因为某个人或企业处于整个系统靠上的位置,就会有额外的优越感和权力。农场主是串联奶业价值链的源头和主体,所以,把育种公司、银行等服务商看作是给农场打工可能也不为过。客观上讲,我认为这是一种互相依托的关系,产业链上的参与者环环相扣,共生共赢。每个人或企业都能赢得尊重和平等对话。这是荷兰能够从15世纪走到今天,在五六百年的历史进程中,推动荷兰奶业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原因。”
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荷奶业发展中心主任李胜利与家庭农场主薛文俊一家合影
“反观国内奶业,我们在实现跨越式发展、营造生态系统的进程中,与之相比,目前形成的是一种更加近似于原始丛林法则的生态模式,行业的参与者执行的是自生自灭和自然淘汰的规则,这就很难形成可持续的生态系统。但如果我们要谈振兴,就不能回避‘实现可持续’的问题,解决了这个问题,才能从根本上实现振兴。”
“我相信,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政府能够主动去引领和设计,催化生态系统的形成并维护其平衡。只有这样,人心才能安定。”
“此外,行业的领袖型企业,要兼顾到社会责任和行业责任。过去的发展基本上是大资本推动运动式发展,这确实体现了我们国家经济大环境的硬实力。但是奶业,拼的不是百米冲刺,而是万米长跑,甚至是马拉松,软实力和体能储备才是最后决胜的关键。奶业行业黯然离场的传奇人物有很多。这正是因为在现有的生态系统中,还找不到能够让他们心无旁骛、专心养牛的位置。如果说中国奶业现在缺什么?首要的就是要建立可持续的生态系统!”
“十多年来,国内奶业基本已经把世界奶业最领先的技术和产品引入进来,但是我们得了什么?得到了鱼?还是渔的能力?”
“最核心的问题是缺乏自主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在国内谈创新时,经常是别人的成熟产品,直接拿来改装甚至复制,这显然不是创新。”
“荷兰是如何进行创新的呢?是因为在奶业生态系统里,还有一个重要的角色----科研机构。科研机构与企业建立合作机制,双方贡献智慧,随后,政府和行业推动,开展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然而目前国内科研机构和产业还没有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和知识共享平台,无法为产业提供创新动力,在版权保护意识和法规不健全的大环境下,创新的成果也很难得到有效的支持和保护。”
“比如针对牧场环保的问题。土地有限是国内的客观事实,而牧场又需要土地去消纳粪水,每头奶牛每天大约67 升的粪尿量是固定的,要想控制粪污总量,只能减少其他辅助用水,实现源头控水。国内很多牧场的热应激从每年3月中旬就开始,9月底或10月初结束,这段时间里用水还是不用水是养殖企业十分纠结的事情。半年时间,如果采用传统的方式喷淋,每头牛当期用水量高达55 吨,这对整个粪污处理系统和环境造成很大压力,这是行业的棘手问题。针对这个问题,东石持续投入研究精准喷淋技术创新,并在首农畜牧金银岛牧场和现代牧业马鞍山牧场进行了跟踪试验。数据显示,节水比例可达到65%,并有效地减少了奶牛产奶量下降幅度,实现了节水与喷淋降温的兼顾。然而,在这一类行业共性问题解决方案的创新上,企业却很难得到政府项目或行业公共基金的支持,只能依靠自身资源进行投入和研发。”
“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东石于2009年8月就将赛可龙大型风机带进了中国市场,此后历经十载进行产品升级和市场培育,在市场能够被接受和认可时,拷贝产品却铺天盖地而来,而且在自有知识产权保护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该有的问题。这说明,在国内奶业的生态系统中,并没有建立起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机制和规则。”
牧场精准喷淋示意图
赛可龙大型风机
“技术创新恰逢一个弯道发力的好机会。北美和欧洲已经进入了一种均衡的发展状态,创新的动力已渐趋缓,积极向上的态势不如早期强劲。比如对于精准喷淋技术的研究,我们是因为环保压力,但实际上,几乎所有的新兴奶业国家都很需要这类技术,中东地区的牧场不少是使用海水淡化养牛,用水成本极高。即使是美国,如加州也受困于养殖用水引发的污染。所以,我们在这方面的创新,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这种创新体现了市场经济的内在动力,即使在这种原生态的生态系统中也有企业愿意投入研发,但如果将其变成一种行业或者国家的意志,这将给行业带来更大的促进作用,这就需要一个良好和完善的生态系统来支撑。”
菲仕兰全球拓展总监尚昊哲
“From Grass to Glass,从牧场到餐桌(G2G),怎么让消费者相信你的理念?这是2017年中荷奶业发展中心四周年庆典上,新华社记者问菲仕兰全球拓展总监尚昊哲的问题。”
“这个可不是一天完成的,不是我今天告诉他,他明天就相信。我们用了上百年时间坚持做正确的事情,传递正确、可信赖的信息。所以现在当我们告诉消费者这个理念的时候,他们会毫不怀疑地接受,因为我们彼此之间从来没有过欺骗,这种沟通方式很重要。”
“尚昊哲先生上面的这个回答我一直记忆犹新。然而,国内企业的沟通是以硬广方式为主的,直接针对消费弹性。不论是直投广告还是赞助活动,所有的沟通,瞄准的都是定向的消费弹性,目的是动员一切手段刺激消费弹性的即时提升。”
“客观来看,在行业初创期和快速增长期,这样做可以理解。但当行业发展到一定体量的时候,全民的消费能力无法匹配到行业整体增长时,某个企业的增长可能只是垄断化进程的表象,行业的蛋糕并没有变大。其实,整个行业应该去维护和挖掘更大的消费市场,与消费者坦诚沟通,这是所有企业共同的社会责任。”
“首届北京牛奶文化节的沟通方式是值得借鉴和推广的。文化节深挖了北京奶业的精神财富,并给消费者传递了可信易懂的奶业知识,建立了跟消费者有效互信的沟通管道,让更多的小朋友和家庭参与其中,这样既赢取了消费者的信任,也提升了消费信心。这其实不是一个企业需要做的事,也不是一个人需要做的事,而是整个行业需要做的事。”
首农食品集团副总经理、北京市奶业协会会长常毅讲述北京奶业精神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曹志军在北京牛奶文化节给消费者科普奶业知识
“另外,在沟通能力上,可以对标中荷奶业发展中心。到目前为止,荷方共有五个合作伙伴,分别是瓦赫宁根大学、皇家菲仕兰、CRV育种公司、Qlip检验公司和荷兰合作银行,它们分别是奶业企业、院校、服务企业和金融服务机构。我在加入中荷奶业发展中心工作初期曾问过这些企业,做这些事的初衷是什么?当时他们用了一个词回答---‘入场券’。他们通过SDDDC建立了沟通的渠道和平台,主动地、积极地跟中国市场和行业进行沟通,传递G2G的理念。”
“在中国合作伙伴的拓展上,在中国农业大学之后,伊利、卫岗、花花牛、三元、云南牛牛等国内领袖型企业或区域性著名品牌企业陆续加入了SDDDC,东方联鸣作为产业链企业更是最早加入中心的企业之一。但从整个国际化平台的运转上,中国的企业需要进一步发声和行动,承担起跟荷兰皇家菲仕兰等业内翘楚企业对等的领导责任,共建共享平台。”
“从世界奶业的视角来看,中国奶业需要通过沟通能力的提升,逐渐营造在全球奶业中的软实力,而不仅仅是通过销售额和利润额等财务指标来捍卫不断提升的硬实力,业绩报表是给投资人和股东看的,而行业还需要看到社会责任,看到给世界和人类的美好未来所带来的长远影响。这种沟通能力对于提升消费信心,促进乳制品消费,以及增强品牌长久价值,都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中国奶业和荷兰对标之后稍显欠缺的。”
中荷奶业发展中心五周年庆典,各合作伙伴分享对奶业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
D20 企业宣读中国奶业振兴宣言
“十年来,中国奶业取得的进步是需要被充分认识和肯定的。这一次我们提到振兴,与2008年的振兴有所区别,是在新的高度上的振兴。目前,国内奶牛养殖体量相比于2008年有所下降,但大浪淘沙后,所积累的牧场存量、奶牛群体质量和行业队伍职业素养,都不是十年前可比的,这是我们的成就。”
“所以,如今我们再提振兴,就应该对标世界两强,一个是产量领先的国家(美国),一个是实力强劲的国家(荷兰)。对标它们,我们要更加关注和思考在行业生态系统构建、创新能力提升和知识产权保护、沟通能力提升等方面的思路和措施,我们需要举办更具意义的行业会议和活动,在思想层面上让大家获得更多认识的活动才有价值,只有这样,中国奶业才能不断进步,才能守住把奶瓶子握在自己手里的初心,才能担起实现健康中国、满足国人对美好生活需要的使命。”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