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谈班组安全文化建设

时间:2024-07-28

徐 沁,朱月香

(衢州电力局,浙江 衢州 324000)

在电力行业,并不缺乏安全管理制度,各种规程、规定也琳琅满目,但习惯性违章引发的安全事故仍经常见诸安全信息通报中。并且,从事故通报分析可知,人为因素引发的事故占事故总数的80 %以上。

人是生产关系诸要素中最积极、最重要的因素,也是安全管理中最活跃、最不稳定的因素。那么,如何在班组中建立合适的安全文化,以在任务实施过程中有效遏制违章、控制风险、防止事故的发生呢?班组作为任务的直接实施者,班组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关爱生命”才是企业安全的关键,才是企业安全的保证。

1 人缘的建立

班组安全文化是一种习惯、一种理念,是一个班组大多数人所接受或共有的安全意识和行为。而人的行为会受心理因素的暗示,如果人与人不珍惜共事的缘分,斤斤计较个人在班组中的得失,那么,班组的向心力就无法凝聚,一个个不同心的圆也难以交集在一起。在班组,人和是一宝,只有形成人人向上的健康心理、心心相印的人缘氛围,才能形成共同的安全意识和行为规范,才能有序、安全地完成各项作业任务。

2 制度的执行

在班组开展安全生产建设,不求标新立异,但求踏踏实实。强调“以人为本”,并不是完全放手个人随意独行,班组必须有“规矩”,班员必须能“忍受”。忍受并不是人为地套上折磨的枷锁,而是对规章制度的一种态度、一种责任心和一种执行力。

班规是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的基础,是强化员工的约束意识、提高标准执行力的首要保证。班组制度要明确、具体、可操作性强,防止搞教材式的形式主义,并通过全员学习、讨论,让员工都知道个人的安全责任,明白如果失职会受到责任追究。班组人员在明确的“班规”下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在班组安全生产中的自主管理、自我约束、自觉落实各项规章制度的能力,在职责范围内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管理制度、行为准则必须强制地要求班组成员遵守,而人们的意识、情感和主观能动性则可以通过精神力量去暗示、启发和领悟,进而成为人们的自觉或自发行为。只有提高班组人员的安全素质和参与安全管理的积极性,才能为班组的安全生产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3 能力的培养

班长是班组安全生产的领头人,在班组安全文化建设中,应着力提升班组长的业务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更要提高班长对作业风险的分解、控制能力。班长要善于“察颜观色”,用心去想,用心去做,用心去沟通,有效做好工作量的调协控制,调整好人的精、气、神。在班组真正形成工作负责人对工作班人员负责,工作班人员对工作负责人负责的相互关爱、共保平安的安全生产氛围,使“我要安全”的安全需求向“我能安全”的安全能动性转变,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班组是企业最基础的生产单元,是企业安全生产的基石。根据美国安全工程专家海因里希的1:29:300法则,杜绝事故靠人人尽责,班组安全管理的重点是控制那“300”中所包含的人的不安全行为及物的不安全状态所引发的违章现象。

随着安全科技的进步和设备改造、工器具改进投入的增加,物的不安全状态造成的事故大幅下降,而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导致的事故则有增无减。所以,人、机、料、法、环5个圆盘中,人永远是第一位的,只有提高了人的安全意识,人人尽到了责任,人人能控制风险,才能使班组人员在工作过程中自信、自强。

4 知识的更新

对班组人员的安全教育,不仅是对安全知识的学习,还有专业技术知识的充实及应急能力的培养。能力决定平安,通过对专业技术知识的不断学习,提高班组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操作能力,增强班组人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整体素质和处置能力,才能对作业过程的危险因素、技术及质量关键点进行切实有效地控制。通过事故预想、反事故演练,掌握处理事故必须的技能和知识,才能对作业现场突然发生的状况做出正确的处理选择,使基层班组人员的基本功得到有效提升。

“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理念,是安全管理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是安全管理的根本所在。在高危的电力行业,稍有疏忽都会产生危险。任何作业过程都不存在绝对的安全,因此班组应在发展中不断完善安全文化,树立“自主负责、安全生产是我的责任”的安全意识,共同营造人与自然和谐、人与生产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与人和谐的具有班组特色、良性循环发展的安全文化,让安全文化根植于每一位员工心中。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