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文/刘观忠
(河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青年牛第一次产犊后进入成年母牛的行列,开始了正常的周而复始的生产周期,包括如下几个过程:(1)配种-妊娠-产犊。一般产犊后60~90 d内配种受胎,妊娠期280 d,产犊间隔1 年左右。(2)泌乳-干奶-泌乳。母牛产犊后即开始泌乳,下次产犊前2 个月进入干奶期,产犊后重新产奶,即产奶305 d,干奶60 d。
1.1.1 产奶量的变化规律
母牛产犊后产奶量迅速上升,6~10 周达到高峰,以后逐渐下降,第3~6个泌乳月每月下降2%~5%,以后直至干奶每月下降7%~8%(图1)。
1.1.2 采食量的变化规律
母牛产犊后进食量逐渐上升,产后4 个月达到高峰,以后逐渐下降,干奶后下降速度加快,临产前达到最低点(图1)。
1.1.3 体重的变化规律
由于母牛产犊后产奶量迅速上升,进食量的上升速度没有产奶量上升得快,食入的营养物质少于奶中排出的营养物质,体重下降。
泌乳高峰过后,产奶量开始下降,而进食量仍在上升,在产后100 d左右进食的营养物质与奶中排出的营养物质基本平衡,体重下降停止。
随着泌乳量的继续下降和采食量的继续上升,进食的营养物质超过奶中排出的营养物质,体重开始上升,在产后6~7 个月体重恢复到产犊后的水平,以后母牛进食量虽然开始下降,但泌乳量下降较快,到第10个泌乳月后干奶,因而体重仍继续上升,到产犊前达到体重的最高点(图1)。
泌乳周期包括泌乳期(约305 d)和干奶期(约60 d)。在泌乳期,产奶量、采食量、体重呈一定的规律性变化,为了根据变化规律进行科学饲养管理,泌乳期分为4 个阶段:(1)泌乳初期(围产后期):从产犊到第15天。(2)泌乳盛期:从产后第16天到第100天。(3)泌乳中期:从产后的第101天到第200天。(4)泌乳后期:从产后的第201天到干奶。
1.3.1 推荐的分群方式
不同规模的奶牛场可采用不同的分群方式(表1)。
1.3.2 分群饲喂原则
(1)大型奶牛场
干奶期牛群分为干奶早期、干奶后期;按照泌乳阶段,分为早、中、后期牛群。处在泌乳早期奶牛,不管产量高低,都以提高干物质采食量为主。泌乳中期产奶量相对较高或很瘦的奶牛应该归入泌乳早期奶牛。
表1 推荐的分群方式
(2)小型奶牛场
牛群根据产奶量分为高产、低产和干奶牛群。一般泌乳早期和产量高的牛为高产牛群,中后期牛为低产牛群。特别需要注意的是:①头胎牛与经产牛要分开;②每隔一段时间,根据产奶量差异进行移牛;③泌乳前期牛与高产牛可以同群饲养。
图1 母牛整个泌乳周期中产奶量、进食量和体重的变化规律
图2 收获、粉碎、运输相配合的设备
河北省采用了“335560”全株玉米青贮标准体系精准导入工程。“335560”全株玉米青贮标准体系是我国第一套完整的具有国际标准的全株玉米青贮标准体系,即优质全株玉米青贮的主要技术指标应达到“干物质大于30%,淀粉大于30%,NDF小于50%,NDFD大于50%,乳酸大于6%,丁酸0%”的品质标准。
2.1.1 收获机械
收获机械建议采用带有籽粒破碎的装置(图2)。
2.1.2 压窖机械
可选用50式装载机,以保证青贮料压实密度(图2)。
2.1.3 喷洒菌剂设备
建议采用机载喷洒设备。若无,应准备高压水枪用于菌剂喷洒。
2.1.4 收获时间
蜡熟中后期,或籽粒乳线位置1/2~2/3(图4)。干物质含量在30%~35%(即整颗下部有3~4个叶变成棕色),最高不能超过40%,最适合乳酸菌生长的水分含量是65%~70%。
2.1.5 留茬高度
收割时,玉米留茬20 cm(北方30 cm最佳)(图5),过低会增加木质素与粗灰分含量,造成青贮玉米消化率降低,并导致根部泥土带入青贮中,梭菌发酵产生丁酸,且会增加青贮中硝酸盐含量。
图3 压窖机械
2.1.6 切碎长度
建议切碎长度在0.9~1.9 cm之间(图6)。太长不好压实,太短可能导致奶牛出现酸中毒,腹泻等症状。
2.1.7 籽粒破碎
图4 玉米籽粒乳线图(左:1/3乳线;右:2/3乳线)
图5 留茬高度
图6 青贮的切碎长度
图7 卸料与装窖
破碎的玉米籽实更易发酵,利于吸收,未破碎玉米籽实消化率低。籽粒破碎青贮玉米淀粉消化率最高可达到95%以上。籽粒破碎度检查采取1 kg粉料放入水中,滤去碎料及秸秆,水底整粒玉米2 个为籽粒破碎最佳。
2.1.8 卸料与装窖
第一车卸料位置为距离窖头1.5~2.0 倍窖高处,直接向窖头推料,可一次形成30°坡面(图7)。
2.1.9 压窖
坡面压实,最佳角度为30°,保证压实设备有效爬坡工作、快速推料,减少青贮接触空气横截面,提高青贮品质。每层铺料厚度以15 cm为最佳,在推料时,压窖设备的推铲设定高度为15 cm,做到层层压实。压窖设备应采用1/2车辙移位法,且要以≤5 km/h的速度匀速行驶(图8)。
2.1.10 取用
取用青贮采用专用设备,减少与空气接触面积及时间;或用TMR自带青贮抓手防止青贮二次发酵(图9)。
2.2.1 TMR加工设备
TMR加工设备按照应用模式可分为固定式和移动式;按照搅拌形式可分为立式和卧式(图10)。
2.2.2 设施设备选型原则
500 头以下的小牧场,首先考虑卧式,固定式的也应首选卧式,半地下的卧式TMR填料比较方便,立式固定式在装填料时不方便。16 立方米以上的大立方TMR建议选择立式,卧式切割很难达到要求(图11)。
2.2.3 TMR制作要求
TMR饲养技术,将原料进行预处理(解捆、切割长草等)。按照先干后湿、先长后短、先轻后重的顺序添加原料。合理掌握最佳搅拌时间,最后一种原料放入搅拌8 min,总的混合时间在20~30 min,含水量在45%~50%(图12)。
2.2.4 用宾州筛评价TMR质量
奶牛未采食前,取料400~500 g。水平摇,不要垂直抖动。摇一下17 cm远,频率每次1.1 s。每摇5下,转90°,以上动作共重复7 次(图13)。分别称重,计算每层占总重量的比例(表2)。
2.2.5 TMR营养浓度检测
定期送检饲料至检测机构测定饲料营养成分,对日粮营养水平进行评估,保证TMR配方的营养平衡(表3)。
2.2.6 TMR日粮技术总结
添加顺序:干草、精料、副饲料、全棉籽、青贮、湿糟类等;基本原则:遵循先干后湿,先粗后精,先轻后重的原则;搅拌时间:掌握适宜搅拌时间的原则是确保搅拌后TMR中至少有20%的粗饲料长度大于4 cm。一般情况下,最后一种饲料加入后搅拌5~8 min即可;效果评价:从感官上,搅拌效果好的TMR日粮,精粗饲料混合均匀,松散不分离,色泽均匀,新鲜不发热、无不结块;水分控制:水分控制在45%~55%。
目标:尽快恢复消化机能和食欲,千方百计提高其采食量,缩小进食营养物质与奶中营养物质的差距。提高产奶量的同时,力争使母牛减重达到最小,避免由于过度减重所引发的酮病。减重控制在0.5~0.6 kg/d,全期减重不超过35~45 kg。
图8 压窖现场
图9 取料
图10 TMR加工设备
图11 TMR设施设备的选择
3.2.1 特点
能量负平衡。
3.2.2 饲养目标
克服DMI降低和能量负平衡;减少消化障碍、酮血症、产后瘫痪等病的发病率;确保产奶高峰适时到来,泌乳高峰持续期长;保持合理的体况(理想体况评分:2.5~3.25)。一般:粗蛋白为16%~18%;酸性洗涤纤维为17%~21%;中性洗涤纤维为25%~33%;钙为0.60%~0.67%;磷为0.32%~0.38%;日粮每千克干物质含2.3~2.5 个奶牛能量单位(NND);最高的非纤维碳水化合物(NFC)为36%~44%。表4为推荐的奶牛泌乳盛期的日粮营养成分。
表2 不同分群奶牛TMR日粮粒度推荐值
表3 不同分群奶牛TMR的营养浓度
图12 搅拌效果极好TMR日粮
3.2.3 泌乳盛期的管理要点
(1)科学饲喂
保证足够食槽空间。每天剩料量控制在5%左右。密切观察奶牛食欲、粪便、产奶量变化。
图13 用宾州筛评价TMR质量
(2)保证充足、清洁的饮水
冬季有条件的要饮温水,水温在16 ℃以上;夏季最好饮凉水,以利于防暑降温,保持奶牛食欲(图14)。
(3)适时配种
要密切注意奶牛产后的发情情况。奶牛出现发情后,要及时配种。配种时间以产后70~80 d较佳。建议给奶牛佩戴计步器以方便监测奶牛的发情情况(图15)。
(4)预防疾病
图14 奶牛饮用水温度适宜、干净
防止瘤胃积食、乳房炎发生。乳房炎高发期,每次挤奶前、后对乳头进行药浴(图16)。
3.3.1 维持合理的营养水平
日粮干物质占体重2.0%~2.5%,精粗干物质比为50∶50或45∶55,草贮干物质比50∶50,随着产奶量的下降逐渐减少精料喂量,增加粗饲料喂量。奶料比2.5∶1或3∶1。
3.3.2 注意保胎和防止流产
泌乳中后期正是母牛的妊娠初期和中期,期间特别是妊娠2~4 月龄的奶牛容易发生流产,应注意母牛的保胎,同时要注意防止母牛因发生隐性流产后长期不发情而造成空怀。
表4 泌乳盛期日粮营养成分推荐表
另外,这一时期奶牛的生理特点是由于妊娠及体内激素的影响,产奶曲线处于下降阶段,产奶量每月下降幅度在5%~8%。因此,营养供给上要求中能量、中蛋白、中钙磷(表5和表6);饲养管理的任务为延缓产奶量的下降;精粗比40∶60。粗饲料自由采食;充足饮水;适当运动;配种及注意保胎,防止流产;对难孕牛抓紧配种,已孕牛要做好保胎工作。
图15 计步器为发情鉴定的新方法
图16 奶牛药浴预防乳房炎
3.4.1 防治乳房炎
干奶后的15 d,由于乳腺组织尚未停止活动,极易发生乳房炎。每天检查乳房的变化。
3.4.2 防止精料过多
干奶后7 d内,不喂高蛋白、高脂肪的精料,以粗料为主,不喂多汁饲料。
3.4.3 注意膘情
彻底干奶后,视膘情进行饲养管理。
3.4.4 加强运动
干奶期牛每天要适当运动,以防难产。防止牛相互挤撞,要经常观察牛的行为、食欲、运动、反刍、休息等情况。
目标:犊牛的正常分娩、母体的健康及产后生产性能的发挥和繁殖表现。主要包括围产前期的饲养管理(母牛临产前15 d)和围产后期的饲养管理(母牛产后15 d)。
3.5.1 围产前期低钙饲养
产前10 d开始增加混合精料喂量,达到体重的1%。同时降低钙的喂量到干奶期的1/2。去掉混合精料中的石粉和骨粉,使钙磷比为0.8∶1。
3.5.2 围产后期低精料饲养
产后3 d内减少精料喂量,降至体重的0.5%并立即恢复钙的用量至干奶期水平,使日粮钙磷比恢复到1.6∶1。产后4 d开始逐渐增加精料喂量,每天递增0.5~1.0 kg,至产后7 d达到体重的1%,产后15 d达到体重的1.5%,同时逐渐增加青贮喂量。
3.5.3 分娩期护理
(1)保持环境卫生及安静。(2)产后补水。温热麸皮钙盐汤10~20 kg(麸皮500 g,食盐50 g,碳酸钙50 g)。饮用温水,37~38 ℃ 。(3)胎衣排出。一般产后1~8 h内排出,应及时消除并用来苏尔液清洗外阴。(4)恶露排净及产后子宫恢复。热益母草红糖水(益母草250 g,加水1.5 kg,煎成水剂后,加红糖1 kg,水3 kg,40~50 ℃)。(5)挤奶。前3 天手工挤奶,预防产后早期卵巢囊肿;产后12~14 天肌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不能上挤奶站。
表5 泌乳中期日粮营养成分
表6 泌乳后期日粮营养成分
表7 奶牛理想体况评分表
体况评定是当今奶牛饲养管理中的一项实用技术,体况反映奶牛身体能量储备的状态。不同的生理时期和泌乳阶段应该有不同的体况评分,不合理的体况将会导致奶牛健康、繁殖率及泌乳持久力的下降。为此,每一个先进的奶牛场都应该定期进行奶牛体况评定,并根据膘情及时调整饲料方案及日粮配方,提高产奶水平,降低饲养成本。在分娩、泌乳高峰、配种前、泌乳后期及干奶期应进行体况评定(图17)。表7为奶牛理想的体况评分表。
图17 体膘膘度评分时间和部位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