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不同方法对奶牛酮病的治疗效果对比试验

时间:2024-07-28

文∕张英辉 吕转平 蒙旭辉

(1新疆石河子148团兽医站;2新疆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工程学院)

奶牛酮病是由于饲养管理不当,饲料中营养成分不全,微量元素缺乏等原因导致的。其中包括有些牛场在生产上误用了掺假的饲料等致使日粮中糖和生糖物质不足,以及有些奶牛因奶量增加过快,能量不能够满足牛体的需要,而使牛体内电解质、水分流失过度,而导致奶牛耗糖量增加,血糖浓度降低而发生酮病。

1 临床症状

1.1 临床型酮病

临床型酮病产生于围产期,主要表现为低血糖、高血酮,并伴发有食欲骤减、产乳量下降和神经症状等。患牛初期主要表现为前胃弛缓,瘤胃蠕动音减弱,反刍减少,粪便呈“花卷”状,被覆少量黏液[1~3]。患病后期病牛常卧地不起,全身肌肉振颤、四肢屈曲,对刺激缺乏反应;耳鼻以及四肢发凉;乳汁易形成泡沫,有特异的丙酮气味,且长时间不消失,泌乳量下降,乳脂含量升高;尿呈浅黄色,易形成泡沫;叩诊肝脏浊音区扩大[2,4]。

1.2 亚临床型酮病

如果对奶牛进行血清学检测,可发现血糖降低,游离脂肪酸浓度升高,酮体升高。血酮和尿酮正常值为10 mg/dL以下,乳酮正常值为3 mg/dL以下[5,6]。国外常用一种适合临床检测的试纸条,它主要是通过检测乳中的β-羟丁酸来监测奶牛酮病[7,8]。对于围产期症状不明显的病牛,以及产奶量低、精神状态不佳病牛,最好选择酮粉法测定酮体,为了确诊最好对血酮、尿酮、乳酮进行全面检测[9]。

2 治疗方法及效果比较

治疗的基本原则是:为预防奶牛酮病的发生,除了抓好饲养管理外,应对发病牛只采取防治措施。临床上常用的防治措施有糖钙疗法和激素疗法,现对2 种治疗方法进行介绍。

2.1 糖钙疗法

对于刚发现的临床型奶牛酮病,及时采取静脉注射浓度较高的葡萄糖和葡萄糖酸钙的方法对大多数病畜有效。对于严重病畜要加5%碳酸氢钠。连续注射3~5 天作为一个疗程,效果显著。

2.2 激素疗法

对于糖钙疗效不太理想的病畜,要及时采取激素治疗,氢化可的松肌肉注射后48 h内,如果患牛食欲恢复,2~3 天后泌乳量会显著增加,血糖浓度增高,血酮浓度减少。对一些重症昏迷病牛,应同时配合肌肉注射胰岛素,为促进糖原异生,也可适时根据发病情况,对病牛进行B族维生素,如维生素B1、维生素B2和维生素C肌肉注射或者加入高糖静脉注射,均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2.3 治疗效果比较

2.3.1 试验时间地点

选定石河子某团场4 个规模养殖场的1 500 头能繁母牛作为研究对象,从中挑选符合围产期标准(产前15 天,产后15 天)的奶牛180 头,并遵从产胎数一致、产奶量达到22 kg以上、年龄一致的原则做进一步挑选,然后采用酮粉法对备选牛只进行血酮、尿酮、乳酮的筛查,选出酮体阳性牛只30 头。

2.3.2 试验方法

对所检测出的30 头奶牛酮体阳性牛只随机分成4 组,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每组头数及用药方法如下:(1)高糖激素I组,试验牛只7 头。50.0%葡萄糖500 mL、5.0%葡萄糖氯化钠500 mL、0.5%氢化可的松300 mL、5.0%碳酸氢钠1 000 mL,静注,1 次/日,连用3 日。(2)高糖激素II组,试验牛只7 头。用药同高糖激素I组,静注,隔日1 次,计3 次。(3)高糖高锰酸钾I组,试验牛只7 头。用25.0%葡萄糖、10%葡萄糖酸钙、0.1%高锰酸钾配制0.1%高锰酸钾溶液灌服,2 次/日,每次1 000 mL,连服7 日。(4)高糖高锰酸钾II组,试验牛只9 头。用25.0%葡萄糖、10.0%葡萄糖酸钙、0.15%高锰酸钾配制0.15%高锰酸钾溶液灌服,2 次/日,每次1 000 mL,连服7 日。

2.4 试验判定和结果

连续15 次酮体阴性即判定有效,连续5 次出现酮体阳性判定无效。试验结果显示,有效率分别为:高糖激素I组71.4%,高糖激素II组60.0%,高糖高锰酸钾I组37.5%,高糖高锰酸钾II组75.0%(表1)。

表1 治疗效果对比

3 结果与讨论

3.1 奶牛酮病的发生与体内糖缺乏有关,对酮病治疗一般以补高糖为主。本次试验表明,高糖激素组方法对酮体阳性牛只有一定的疗效,有效率分别为71.4%和60.0%,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t检验),p>0.05,差异不显著,即无论是连续补糖3 次,还是隔天补糖1 次(共3 次),2 种方法效果差异不大。

3.2 试验比较还可以看出,高糖高锰酸钾II组方法的有效率达75.0%,与高糖激素组I和II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t检验),p>0.05,表明这3 种方法的有效率差异性不大,均可用于酮体阳性牛只的治疗。从经济效益上计算,高糖高锰酸钾II组的成本远低于高糖激素组,故首选高糖高锰酸钾II组。

3.3 高糖高锰酸钾II组与高糖高锰酸钾I组的有效率分别为75.0%与37.5%,差异显著性分析(t检验),p<0.05,表明由于用药量的不同,即使同一种药物,亦有不同的效果。

[1]王冬梅.奶牛酮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中国乳业,2010(11):25.

[2]刘世辉,张海英.浅议奶牛酮病的治疗.中兽医学杂志,2009(8):15-17.

[3]王峰,冯忠义,高慧,等.奶牛酮病研究进展.中国畜牧兽医,2006,33(7):29-31.

[4]肖玲,边四辈.奶牛酮病研究.乳业科学与技术,2002(8):15-17.

[5]李修明,张洪友,袁子国,等.奶牛酮病的发病机理研究现状及防治策略.中国牛业科学,2008(5):15-17.

[6]孙斌,赵凯,王洪,等.奶牛酮病及其研究进展.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1999(9):30-31.

[7]石毅,吴松华.酮体检测的基础与临床意义.上海医学,2003(1):15-16.

[8]牛淑玲,王哲,李秀菊.围产期奶牛能量代谢障碍性疾病的防治进展.中国畜牧杂志,2004(12):19-20.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