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农业良好规范(GAP)及其在规模奶牛场中的应用

时间:2024-07-28

文∕张 玉 孙伟男

(内蒙古农业大学)

1997年,欧洲零售商农产品工作组(EUREP)在零售商的倡导下提出了“良好农业规范(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s,GAP)”,简称为EUREPGAP。2001年,EUREP秘书处首次将EUREPGAP标准对外公开发布。EUREPGAP标准主要针对初级农产品生产的种植业和养殖业,分别制定和执行各自的操作规范,是一套鼓励减少农用化学品和药品的使用,保证初级农产品生产安全,关注动物福利、环境保护、工人的健康、安全和福利的规范体系。GAP内容是以危害预防(HACCP)控制点形式规定相关良好农业生产行为和条件,并充分赋予可持续发展和不断改进的新理念,避免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受到外来物质的严重污染和危害,体现与履行社会责任。在中国,卫生部制定和发布了“中药材GAP生产试点认证检查评定办法”,作为中国官方对中药材生产组织的控制要求。2003年4月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认监委)首次提出在我国食品链源头建立“良好农业规范”体系。经过两年多努力,在社会各方(国家认监委、国家标准委、检疫局和检疫院、中国奶业协会、农业科研院所等)通力合作与支持下,2006年5月国家正式实施GB/T 20014—2005《良好农业规范》,并启动了我国良好农业规范(GAP)认证工作。

1 良好农业规范(GAP)概述

1.1 良好农业规范(GAP)的基本原则

GAP试图通过全程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打破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贸易)脱节的传统格局,从根本上解决质量与安全问题。其基本原则包括以下6 个方面:(1)坚持把人(包括农业生产者与农产品消费者)、动植物与环境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体现了完整的可持续发展观。(2)坚持在农产品的外观、内质和安全性有机统一的前提下,重点解决农产品的安全问题。因为只有三者有机统一,农产品才有市场价值。(3)认为可以适度使用农药、化肥等化学投入品。认为农产品质量与安全问题的根源不在于化学投入品本身,而在于其科学合理使用。(4)符合质量安全要求的农产品是生产出来的,必须建立健全从田间到餐桌的、以农产品生产过程质量控制体系为核心的质量保证体系,从源头上保障农产品的基本质量安全。(5)必须坚持科学性与可行性的统一。(6)坚持建立农产品质量的可追溯制度。

1.2 良好农业规范(GAP)的主要内容

一些欧美发达国家提出并形成了主要农产品的GAP体系,比较有代表性的GAP体系有:美国加州草莓委员会的“质量保证计划”(Quality Assurance Program)、英国的“放心食品计划”(Assured Produce Scheme)、澳大利亚的“鲜活农产品安全计划”(Freshcare Australia)等。其中在国际上最有影响的是EUREPGAP体系和FAOGAP指南(FAO Guidelines for Good Agriculture Practice)。EUREPGAP可理解为欧盟GAP体系,EUREP是European Retailer Producer Working Group(欧洲农产品生产者与零售商联合工作组)的简称。EUREPGAP是目前世界上最完整详实、最严格具体,从而也是最权威的GAP体系,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是目前惟一开展国际认证的GAP体系。它包括总则(认证规则)、GAP文本、要点目录、控制点与相关准则等几部分,目前已形成了针对水果、蔬菜、马铃薯、鲜切花、奶牛、肉牛、猪、鸡等农产品的专业GAP体系。以水果蔬菜的GAP体系为例,它包括14 项内容,分别是:可追溯性、品种、场地记录与管理、土壤、肥料使用、灌溉、植物保护、收获、产后处理、废弃物与污染物管理及循环利用、生产者健康与安全、环境因素、投诉、内部监督等。从具体措施上,其内容又分为2 类,即“要求必须做的”(Required)和“鼓励做的”(Encouraged)农业操作规范。前者的重点是最高农药残留限量(Minimum Residue Levels,MRL)的控制和生产档案;后者则是一些有利于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措施,如有机肥的使用。

2001年,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FAO)在总结各国GAP体系的基础上,形成了FAOGAP指南,涉及农业环境、人与动物健康、福利以及农产品质量等3 个方面共11 项内容,但只是原则性要求而没有具体指标。11 项内容包括土壤、水、作物和饲料生产、植物保护、动物生产、动物健康、动物福利、收获、初加工与贮藏、能源和废弃物的管理、生产者福利、健康和安全、野生生物和景观等。因而,FAOGAP指南不具备可操作性,只是为各国制定和实施GAP提供参考。

2 奶牛场GAP的制定

2.1 GAP基本原理

GAP的建立是基于某些基本原理和实践的基础上,贯穿于减少从田地到销售全过程的生物危害。其有8 个基本原理:①对新鲜农产品的微生物污染,其预防措施优于污染发生后采取的纠偏措施(即防范优于纠偏);②为降低新鲜农产品的微生物危害,种植者、包装者或运输者应在他们各自控制范围内采用良好农业操作规范;③新鲜农产品在沿着农场到餐桌食品链中的任何一点,都有可能受到生物污染,主要的生物污染源是人类活动或动物粪便;④无论任何时候与农产品接触的水,其来源和质量规定了潜在的污染,应减少来自水的微生物污染;⑤生产中使用的农家肥应认真处理以降低对新鲜农产品的潜在污染;⑥在生产、采收、包装和运输中,工人的个人卫生和操作卫生在降低微生物潜在污染方面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⑦良好农业操作规范的建立应遵守所有法律法规,或相应的操作标准;⑧各层农业(农场、包装设备、配送中心和运输操作)的责任,对于一个成功的食品安全计划是很重要的,必须配备有资格的人员和有效的监控,以确保计划的所有要素运转正常,并有助于通过销售渠道溯源到前面的生产者。

2.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 20014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 13078---饲料卫生标准;

GB 16548---畜禽病害肉尸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规范;

GB 16549---畜禽产地检疫规范;

GB 16567---种畜禽调运检疫技术规范;

GB 18596---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T 20014-2005---良好农业规范;

《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体条例》;

《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兽药管理条例》;

《种畜禽管理条例》;

2.3 规模化奶牛场GAP要求

2.3.1 场址、设施、设备

(1)畜舍适宜的光照既是保证员工正常操作的需要,也是保证动物免受不必要伤害的需要。照明设备的安装应满足人员作业区和家畜活动区的要求。另外,还包括照明度应均匀稳定,对眼睛无刺激和伤害作用,无明显而过暗的阴影,光的照射方向对人、畜适宜等要求。光照不足会使动物生长发育受阻,生长缓慢;光照过长会使家畜兴奋,代谢过强,休息时间减少,降低增重速度和饲料转化率。

(2)畜舍内空气流通和温度、湿度对牲畜健康影响极大,有害气体对人、畜的健康会产生不良影响。有害物质成分复杂,数量也较大。特别是密闭式畜舍内,如果通风换气不良,卫生管理不好,有害气体的含量可达到危害程度,造成家畜中毒。在畜舍内,产生最多、危害最大的有害气体主要有:二氧化碳、氨、硫化氢、一氧化碳、恶臭物质等。

(3)不同阶段的动物对饲养密度的要求并不相同,总体说来以满足动物生长需要和动物先天生活习性的充分发挥为基本原则。至少通过人的观察不能发现动物出现明显的拥挤,长期饲养在高密度环境下的牲畜也容易造成其脾气暴躁,易发生顶撞事故引发流产和其它不必要的损伤。不同种类的畜禽对饲养空间的要求并不一致,具体要求可以参考其它相关的各个模块。

(4)畜舍内外及环境消毒,可选用对牲畜健康没有危害的消毒用品进行。做好环境控制,改善养殖条件,处理好污水粪便,减少蚊蝇滋生的场所,消灭蚊蝇和老鼠。减少血液传播性疾病的传播。对投放鼠药和饵料的区域要进行标记,并及时收集死鼠和残余鼠药。做到无害化处理。各个生产区的工作人员要坚守各自的工作岗位,避免交叉使用用具造成污染。

(5)奶牛养殖场存在集中育肥牛只的情况,在一批育肥后的牲畜出栏后,需要对畜舍进行彻底清扫,以防止不同批次牲畜之间的交叉传染,若畜舍尚未使用,一般是指在一批牲畜出栏后,下一批家畜还没有引入的这段时间。可以通过询问生产管理人员,根据其描述的清洗、消毒措施来判定其消毒处理程序是否达到要求。

(6)为所有家畜提供排水良好的干燥休息区是保证牲畜健康和生产性能正常发挥的必备条件。采取适宜的装运措施主要是从保护人和家畜安全和动物福利的角度出发,使人和牲畜在装运的过程中免受不必要的伤害。中国一般很少使用夹牛箱,一般采用装载牲畜的斜坡台,通过人工驱赶的方式进行装运。为了避免极端气候和温度对家畜健康的不利影响,生产管理人员应该为放牧的牲畜提供适宜的庇护场所,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2.3.2 饲料和饲草

(1)饲料安全是保证生产畜产品质量安全的第一关,奶牛的饲料涉及到草料和其它青绿饲料及各种农副产品,这些饲料产品的保存应格外加以注意,防止出现发霉、变质、结块和异味等现象。以上条款主要说明如何保存饲料,将会影响到饲料的适口性,危害家畜的健康。因此从饲料原料的采购、入库到合理的堆放、防治虫害鼠害都作了说明,使饲料不污染环境的同时也避免被污染,从而在源头防止动物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发生。

(2)饲养的肉奶牛主要用来进行屠宰,因此需要考虑休药期的问题。只有严格执行休药期才可以防止药物通过畜产品进入人体,使人体对药物的敏感性降低。转基因产品对动物和人体健康可能产生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转基因产品可能存在的过敏反应;抗生素标记基因有可能使动物与人的肠道病原微生物产生耐药性;抗昆虫农作物体内的蛋白酶活性抑制剂和残留的抗昆虫内毒素,可能对人和动物健康有害。用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做饲料原料,其安全评价主要包括其营养物质对畜禽的影响、毒性和致敏性检测等。美国的研究机构进行了转基因饲料对畜禽影响的试验,已完成了20 多项,迄今尚未发现转基因饲料对畜禽的生长性能、健康状况产生危害性的影响。同时,在畜禽肌肉组织、奶样品和蛋中都没有检测出转基因蛋白,也未检测出转基因DNA。然而,各国政府也都认识到转基因饲料的长期安全性问题仍不明确,认为在有关安全标准和法规未出台前,消费者应有知情权,即对转基因产品必须做相应标识。

(3)严禁在反刍动物饲料中添加动物源性饲料成分,只有这样才能切断疯牛病的传染源头,严防疯牛病在中国的发生。生产实践中人们习惯于单纯追求动物最大的生产力,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高铜高锌制剂,这些产品的残留直接影响产品的品质,威胁到人类的健康。只有通过合理的营养、增加采食量,保持动物的健康和活力、提高饲料转化率、才是提高畜禽生产力的最佳途径。

2.3.3 饲养管理

(1)在饲料使用过程中应注意保存饲料的标签,具备条件的单位可对饲料原料进行适当的分析测试,以保证使用的安全性。

研究表明22%以上的小牛死亡是由免疫力缺乏引起的。而初乳是犊牛出生后获得免疫球蛋白的主要途径。关于饲喂初乳的管理措施如下:第一次饲喂初乳应在小牛出生并开始正常呼吸后立即喂给,最迟不应超过出生后1 h。第二次饲喂应在出生后6~9 h内。如果第一次饲喂延迟,应在出生24 h内增加饲喂数次以使小牛获得足够的抗体。饲喂初乳前不应饲喂其它任何食物。

(2)犊牛应在出生后3 天内从母乳或替代来源获得充足的乳汁。因为在生产实践中会出现个别母牛的初乳质量较差,免疫球蛋白的浓度满足不了犊牛需要的情况。这时就需要从其它母牛获得适合犊牛生长发育的初乳。

(3)奶牛分娩后应尽快将小牛与母牛分开,这是因为某些母牛在分娩后会拒绝甚至伤害自己的小牛,而且还会影响到犊牛对初乳的摄入。为了防止犊牛断奶时出现的强烈应激,从犊牛出生后的第7 天开始,除了饲喂牛乳外,应加喂开食料、干草和水,也可以饲喂少量青草。实行限饲措施一般是针对拴系饲养而言,一般是采取定时定点的方式进行饲喂。

(4)犊牛的常用去角方法有化学法(火碱)和物理方法(电烙铁)。牛群的分群管理非常重要,因为动物群体内也存在等级次序问题,不同年龄阶段的动物放在一起饲养,会发生为争夺食物和休息空间的争斗问题,同时不同阶段的动物对营养物质的需要量也存在差异,因此牛场在日常的管理中应对如何进行合理分群加以注意。

(5)性成熟的家畜进行混养的直接危害是造成意外妊娠,影响动物生长发育的同时,也造成系谱不清楚,不利于选种、选配工作的开展,影响畜群整体质量的提高。在奶牛饲养过程中,存在大量舍外饲养和围栏放牧的情形,对于舍外饲养的情形,要定期对电围栏的情况进行检查,避免通电时间过长所造成的不必要的损失。电围栏能产生高压电击,使动物惧怕并远离围栏,达到使牲畜形成心理屏障的目的。

(6)对户外放牧饲养的家畜而言,饮水供应尤为重要,而且还要做到任何时候都能保证饮水供应。视不同情况确定对家畜的检查频次。移走能对动物身体和乳房造成伤害的残骸(如旧围栏、设备、混凝土板、锋利的石头和玻璃)。

(7)对于放牧家畜而言,实行合理的轮牧、休牧制度既有利于草原的保护也有利于牲畜的生长。好的牛场管理的目标是平衡牛的需要与牛场所产草的质量和可利用量之间的关系,同时减少化学的、生物的和物理的因素对原料奶和肉的危害的风险。

(8)奶牛的饲养存在大群放牧管理的情形,这对饲养管理人员的工作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要求其有高度的责任心,对畜群的繁殖情况、营养情况和肢蹄情况进行观察,并及时进行记录,便于制定合理的营养措施和管理方案,提高整体的生产水平。所有电器设施的电线应安装在牲畜接触不到的地方且正确接地,主要是防止因牲畜啃咬造成漏电事故。

长时间运输、极端恶劣环境条件会造成运输的动物污秽不堪,影响动物的清洁状况。长期运输造成的应激影响会引起肌糖元和肝糖元储备的完全消耗,以及热和乳酸的积累,影响到畜产品的质量。

(9)为保证动物福利和动物生产性能的充分发挥,应选择适应当地地理环境的家畜品种;缺少合适的天然庇护场所时,为避免家畜受恶劣天气的侵袭,要为其提供庇护场所,如围篱和树。

2.3.4 疾病防治

(1)应该严格遵守消毒程序,消毒程序执行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疾病防治效果,尤其要注意各种直接与牲畜接触的器械的消毒和清洗工作。

饲养区内应建有消毒池,人员进入生产区之前应该进行紫外线消毒并进行洗手消毒。通过兽医来访可对牛场卫生管理措施和动物健康计划执行情况进行合理的评估,以便提出整改措施和建议。

(2)可感染奶牛的寄生虫种类很多,有的也发生合并性感染。因此,在用药以前,可通过其粪便和各种症状确诊后,再根据感染寄生虫的种类选择驱虫药物,切不可盲目用药。在发生重大动物疫病疫情时,应及时、迅速、高效、有序地进行应急处理,同时要向上级主管部门进行汇报,以便尽快地加以控制和扑灭。病死牲畜应按照要求,在符合GB 16548的要求下进行无害化处理。

2.3.5 员工管理

制定的管理措施要有利于员工和牲畜的健康;应掌握相应的应急预案,针对紧急事故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通过对员工进行培训,使员工的知识、技能得到明显提高与改善,由此提高企业效益,获得竞争优势。

2.3.6 记录档案

(1)国内的奶牛养殖场对档案的管理工作一直不是很重视。而且档案的管理也不是很规范,有的牛场是按照国家制定的标准进行统一编号,有的则是牛场根据本场多年的生产经验自行制定编号。这样奶牛在不同牛场之间转群、运输和买卖的时候存在诸多的不便,因此检查员应根据不同的生产情况了解相应的管理措施。奶牛的系谱资料对于育种、选种选配、避免近交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中国农业部正在试图建立全国性的统一编号体系。

(2)奶牛场的兽医记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如兽药、疫苗、牲畜的健康、死亡状况等。以上记录既是便于指导生产也是为了更严格保证动物产品安全的角度来考虑。记录的保存年限应根据不同牲畜的品种、生产用途来确定。

3 小结

3.1 良好农业规范(GAP)强调的是食品安全、环境保护、员工和动物健康、安全、福利。目前,在我国最突出的问题是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员工和动物健康、安全、福利是畜禽养殖者为之努力的方向。做好畜禽养殖企业GAP规范管理,做好生产过程控制和记录,应主要做到:①合理选择抗病性、适应性强的畜禽品种;②干净、整洁、舒适(宽敞)的畜(禽)舍;③优质、安全、营养的饲料和饮水;④预防为主的畜禽健康管理和适量的药物防治;⑤体现动物福利(人性化)的日常管理。

3.2 规模化奶牛场实施良好农业规范认证工作中,比较突出的技术难点是牛场的合理选址、布局与严格疫病防治措施;粪便尿及垃圾的法定减量化、无害化处理与环保部门认定证据;产品中违禁药物残留的权威检测报告;牧草的检测报告;饲料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检测报告。目前,大部分奶牛场缺乏足够的所属饲料地,影响受控条件下的粪便还田与青贮自供等。这些问题中,在当前公益性专项监督尚不健全、不普及的情况下,相当一部分属于奶牛场自身很难解决的问题,也受GAP推进工作的大环境因素的制约,所以,出台积极的扶持政策,完善检测服务体系,加以引导,对于奶牛场制定GAP,提升管理水平和效益水平,可谓势在必行。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