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基于外部性理论的成都市耕地资源价值测算

时间:2024-07-28

刘婷婷

(四川师范大学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四川成都61006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耕地资源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下急剧减少,大量耕地资源转变为建设用地。耕地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不可缺失的基础物质条件,耕地资源的减少势必会影响我国粮食的供给,危及粮食安全稳定。面对此情况,我国坚持执行世界上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强调耕地资源保护在我国社会稳定和发展上的重要性。然而我国目前仍旧存在较为严重的耕地非农化现象,由国土资源部统计数据可知,我国耕地面积在1996年到2011年之间减少了8.44×106hm2,同时人口快速增长,人均耕地面积减少了0.013 hm2,不断恶化的“人地”矛盾严重威胁到了我国社会稳定以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究其原因,则在于对耕地资源的价值认识片面,侧重耕地的经济价值,忽视了耕地的生态服务功能、社会保障功能、粮食安全稳定等生态社会价值。正是这一部分价值的外溢,且没有得到合理的内部化,导致农民耕地保护收益受到损失,打击了农民保护耕地的积极性,加速耕地非农化。本文从耕地保护外部性视角出发,在对耕地保护价值体系构建以及耕地保护外部性界定分类的基础上,运用市场替代法、收益还原法、等效替代法等计量方法对成都市耕地保护外部性价值进行定量测算,从而为该地区科学构建耕地保护补偿机制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撑。

1 耕地资源外部性价值界定

1.1 耕地资源价值分类体系

现在耕地利用效益体系研究多种多样,根据耕地在表现形式以及功能上的差异将其分为多种类型。例如:蔡银英等对采用CVM对耕地资源价值进行量化,将耕地资源价值分为市场价值、非市场价值[1-2];诸培新等根据环境经济总价值理论,从耕地资源的功能使用特征将耕地资源价值分为直接使用价值和间接使用价值[3];蔡运龙从耕地资源的服务功能出发,将耕地资源价值定义为经济价值、社会保障价值以及生态服务功能价值[4]。本文根据各学者的研究成果,从耕地保护价值角度出发,综合考虑耕地经济、社会及生态方面综合价值,将耕地价值分为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生态服务价值,具体如图1所示。

图1 耕地价值分类体系

1.2 耕地资源外部性价值分析

马歇尔和庇古最早提出了“外部性”,之后科斯将庇古理论纳入到自己的经济理论体系当中,丰富和完善了外部性的概念。外部性是一个重要的经济学概念,指在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当中,一个经济主体被另外一个经济主体直接影响,但是受影响主体却没有应有的支付或者补偿,这就导致该经济主体的个人成本和社会成本出现不等,外部性就产生了。耕地的社会生态效益在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表现出明显的公共物品属性。耕地所产生的生态社会效应被置于了无偿使用的公共领域,全社会成员都得到了免费的共享,然而农民却没有得到应有的补偿或者支付,由此就产生了外部性。

因此,耕地的外部效益定义为:在耕地利用和保护过程中,未被纳入耕地保护主体收益体系的基于耕地生态系统所产生的生态社会效益,也称之为耕地的外部效益[4]。

2 耕地外部性价值测算公式

2.1 社会功能价值

我国处于特殊的二元经济结构,即使我国目前对农村社会保障有一定的投入,但是这种制度尚未健全,耕地仍旧是我国农民的基本保障。民以食为天,耕地不仅仅是农民的根本保障,从国家层面来讲,耕地作为农业发展的基础,其肩负着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责任。因此,本文将耕地的社会功能价值分为两个层面:社会保障价值和粮食安全稳定价值。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Sb为社会保障价值;Sw为粮食安全稳定价值。

(1)社会保障价值。

耕地是人类在生产、生活上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对于以农业生产为生的农民来讲,与耕地的经济产出价值相比,农民更看重的是耕地在生存以及养老上的保障价值。如果农地非农化,农民耗尽有限的补偿费用之后,除了失去经济来源外,再就业方面也失去了保障。因此,耕地的社会保障价值替代了政府对农民社会保障,承担着农民生活保障、失业保障、子孙继承等社会价值量[5]。本文利用替代法,按照选取社会平均的养老保险水平、失业保障价值之和来计量。其计算公式为[6-9]:

式中:V1为耕地提供的养老保险价值;V2为耕地提供的失业保障价值。

耕地提供的养老保险价值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Ya为人均社会保障价值;Aa为人均耕地面积;Yam、Yaw分别为平均年龄为a时男性、女性公民保险费缴金额基数,分别按平均投保年龄为30岁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个人养老保险金费率计算;Ba、Ca分别为男、女性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Mai、Mao分别为农民月保险费领取标准和月保险费基数。

耕地提供的失业保险价值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d为人均耕地面积;F为单位劳动力的培训费用,以农民再就业所需要的教育和培训费用来代替耕地失业保障价值;L为人均培训费用;n为人均培训年数,包含小学、初中、高中和1年执业培训合计13年。

(2)粮食安全稳定价值。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基础,耕地数量与质量的稳定决定了我国粮食安全的稳定,因此我国耕地的粮食安全价值主要体现在我国在保护耕地安全稳定的价值体现,本文采用替代成本法,利用我国对耕地占用收取的费用、耕地保护的支出费用进行定量化[9-10]。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T为国家占用耕地收取的费用,T1为耕地占用税;T2为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T3为耕地开垦费;Cp为国家为保护耕地的必要支出;Cp1为灾毁耕地复垦费;Cp2为耕地的动态监测费用。

2.2 生态服务功能价

耕地的生态效益主要包括涵养水源效益、水土保持效益、改善小气候效益、改善大气质量效益、生物多样性效益以及土壤净化效益[12]。1997年Contanza等对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进行了估算。谢高地[13-14]等首次对Contanza的计算结果根据国内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修正,得到了适合我国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表,该结果又在2007年给予了更新(见表1)。本文将借鉴2007年更新的“中国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表”,计算研究区域的耕地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由于“中国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计算的是全国的平均水平,对地方没有针对性,本文借鉴蔡运龙[15]等提出的修正方法,对其进行修正[16]。单位农田生态系统提供生态服务价值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Pj为单位耕地面积上第j种生态服务价值(j=1,2,…,7);β为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修正系数;r为还原利率;ui为研究对象所在区域耕地生态系统的潜在经济产量;U为全国一级耕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平均潜在经济产量,根据王万茂[17]的研究成果,U 为10.69 t/(hm2·a)。

表1 2007年中国农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 元/(hm2·a)

2.3 耕地正外部性价值

耕地的外部性价值(E)的计算方法为:

式中:E1为社会功能价值;E2为生态服务功能价值。

3 实证研究

3.1 成都市概况及数据来源

据成都市的统计年鉴和土地变更调查了解,2000年成都市耕地面积为425 440 hm2,2012年耕地面积为323 500 hm2,12年间的成都市耕地面积减少了101 940 hm2,其中2010年耕地面积较2009年增加19 830 hm2,但整体趋势仍持续减少,年均耕地变化率达到了1.997%,成都市每年耕地减少率大大超过了全省,截止2012年末,成都市耕地面积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8.10%。在成都市人口数量增加的同时耕地面积不断降低,势必导致了人均耕地占有量的急剧下降,其在12年间由人均0.040 7 hm2减少至0.027 0 hm2,减少量将近一倍。由此可知在成都市快速发展下,建设用地的需求增加及人口不断增长的背后,其面临着严峻的耕地安全形势。面临此种情况,成都市早在2008年的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中探索建立耕地保护基金制度,根据全市耕地质量和综合生产能力,对耕地按基本农田和一般耕地实行类别保护与补贴。其中,基本农田的补贴标准为400元/亩·年,一般耕地的补贴标准为300元/亩·年[19]。可是即使该耕地保护制度中补偿标准并没有完全体现耕地实际价值,因此在控制耕地流失的效果较低。

本文的数据主要来源于2001—2013年成都市统计年鉴以及四川省统计年鉴,数据主要包括国家对于各类保险投入、全市年末人口、农业人口、农村就业人口、年末实有耕地面积等。2011年银行一年期利率为3.50,同期的农业生产资料价值指数为106.9,由于我国目前已经取消农业税,由还原利率公式可知,还原利率为0.032 7。其计算公式为[21]还原利率=一年期银行存款利率/同期的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

3.2 成都市耕地外部性价值估算

3.2.1 社会功能价值

(1)社会保障价值。

按平均投保年龄为30岁计算,依据中国保人寿保险公司男性和女性个人养老保险金费率分别为23 112.3047元和23 671.627元,不考虑劳动能力差别,而是完全靠投保取得养老金。通过式(3)、式(4)计算得到耕地的养老保险价值为68.72万元/hm2。

表2 耕地资源养老保障价值计算数据与结果

耕地失业保障价值采用农民再就业需要的教育和培训费用来代替耕地失业保障价值。具体相关数据如表3,根据式(5)、式(6)计算可得耕地资源的就业保障价值为19.92万元/公顷。

表3 耕地资源就业保障价值计算数据与结果

因此耕地资源的保障价值由式(2)计算得到为88.64万元/hm2。

(2)粮食安全稳定价值。

根据成都市国土部门资料,成都市对耕地保护的投入和指出如表4所示。按照式(7)、式(8)、式(9)计算,成都市耕地社会稳定价值为119.5万元/hm2。而119.5万元/hm2是一次性费用,将其转化为年收益为3 654.43元/(hm2·a)。

3.2.2 生态服务功能价值

根据谢高地等的研究数据可知全国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为2 923.65元/(hm2·a)。成都市位于四川盆地区,由王万茂的“大陆各农区谷类作物潜在经济产量”可知成都市耕地的潜在经济产量为13.8 t/hm2。根据式(10)、式(11)可得出β等于计算1.291,成都市耕地生态服务价值为3 774.22元/(hm2·a)。

3.2.3 耕地资源正外部性总价值

按照式(12)可得到耕地资源正外部性价值为219.68万元/hm2。具体数据如表5所示。

表4 2011年成都市耕地粮食安全稳定价值

备注:依照《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我市耕地占用税税额标准的通知》(成府发〔2009〕16号)对各区(市)县耕地占用税每平方米平均税额标准取其平均值为34.5元。耕地开垦费的收缴标准按《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办法》规定计算,每亩最高不超过3万元,即45万元/hm2,取实际平均值2万元/亩,即30万元/hm2。

表5 成都市耕地正外部性价值结果汇总

4 结果与讨论

4.1 结果

本文通过现阶段对耕地的外部性价值认识,核算了耕地保护以及耕地非农化过程中所需要的成本即耕地资源的正外部性价值,由以上的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耕地除了经济产出效益以外,还存在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2011年成都市耕地资源的外部性价值为219.68万元/hm2。其中,社会保障价值88.64万元/hm2,占外部性价值的比例为40.35%,粮食安全稳定价值为119.50万元/hm2,所占比例为54.40%,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为11.54万元/hm2,所占比例为5.25%。耕地资源外部性价值中社会服务功能价值所占比例较高,约为94.75%,而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所占比例较低,由此可知在耕地外部性价值体系中,耕地承载了更多的社会服务功能价值。本文在耕地外部效益价值得到量化的基础上,为探讨提供耕地外部效益内部化的途径以及建立合理的耕地补偿体系提供了依据。

4.2 讨论

(1)耕地外部性价值体系仍处在探索阶段,本文对成都市的耕地外部性价值计算建立在目前的社会、经济、技术水平之上的。随着对资源价值体系研究的逐步加深,耕地除经济产出价值外的其他外部性价值日渐突出,耕地的审美价值、道德价值等精神价值也将纳入评价体系之内。

(2)耕地外部性价值中社会服务功能价值所占比例达到了90%以上。其中社会保障功能所占比例为40.35%,社会稳定功能为54.40%。由此可以看出,社会稳定功能所占比例较大,社会稳定功能主要体现的是粮食安全功能。在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唯有保障粮食问题长期稳定,才能保障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在我国农村不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下,农民对耕地具有强烈的依赖性。伴随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农民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农民对待耕地的依赖不断降低后,社会保障价值也会随着下降。

(3)根据耕地资源外部性价值计算结果,应提高我国农民耕地非农化收益严重偏低。我国土地收益分配关系到三个利益主体:农民、地方政府和国家。以土地出让成本100%为标准,农民仅仅只获得了5% ~10%,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仅得到10% ~15%,中央政府也只有25% ~35%,地方政府却获得50%~60%。可见,大部分耕地非农化后的增值收益被地方政府所“截留”,达到资本积累的目的。地方政府在利益的驱使下,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农地的非农化,违反了国家的耕地保护政策,使得耕地的社会生态福利大大降低。因此,在土地增值收益的分配应该与耕地保护贡献程度相匹配,坚持“谁保护,谁收益”的原则,将补偿资金用到真正合理利用耕地和为粮食安全做出贡献的使用者手上。

[1] 蔡银莺,李晓云,张安录.耕地资源非市场价值评估初探[J].生态经济,2006(2):10-14.

[2] 蔡银莺,张安录.武汉市农地资源价值估算[J].生态学杂志,2007,26(3):422-427.

[3] 诸培新,曲福田.从资源环境经济学角度考察土地征用补偿价格构成[J].中国土地科学,2003,17(3):10-14.

[4] 牛海鹏.耕地保护的外部性及其经济补偿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0.

[5] 周建春.耕地估价理论与方法研究[D].江苏:南京农业大学,2005.

[6] 孙放,贺鲲鹏.论失地农民利益保障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经济,2012(3):59-60.

[7] 叶姗,李世平.耕地资源社会价值评估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3,34(2):26-31.

[8] 王冬银.城市化进程中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模式[D].重庆:西南大学,2013.

[9] 王冬银,杨庆媛,何涛.重庆市耕地资源非市场价值估算[J].中国土地科学,2013(10):76-82.

[10] 蔡运龙,霍雅勤.中国耕地价值重建方法与案例[J].地理学报,2006,61(10):1084-1092.

[11] 陈丽,曲福田,师学义.耕地资源社会价值测算方法探讨[J].资源科学,2006,28(6):86-90.

[12] 牛海鹏,张安录.耕地利用效益体系重构及其外部性分析[J].中国土地科学,2009(9):25-29.

[13] 谢高地,甑霖,鲁春霞,等.一个基于专家知识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化方法[J].自然资源学报,2008,23(5):911-918.

[14] 谢高地,甑霖等.生态服务系统的供给、消费各价值化[J].资源科学,2008,20(1):93-99.

[15] 蔡运龙,霍雅琴.中国耕地价值重建方法与案例研究[J].地理学报,2006,61(10):1084-1092.

[16] 牛海鹏,张安录.耕地利用效益体系重构及其外部性分析[J].中国土地科学,2009(9):25-29.

[17] 彭文甫,周介铭,罗怀良,等.城市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益估算——以成都市为例[J].水土保持研究,2011,18(4):43-51.

[18] 王万茂,黄贤金.中国大陆农地价格区划和农地估价[J].自然资源,1997(4):1-8.

[19] 都市国土资源局.功在农村利在千秋——成都市设立耕地保护基金创新耕地保护机制的做法[J].国土资源通讯,2008(16):47-48.

[20] 邓立.成都市耕地资源预警及对策[D].成都:四川农业大学,2010.

[21] 李翠珍,孔祥斌.北京市耕地资源价值体系及价值估算方法[J].地理学报,2008,63(3):321-329.

[22] 王静.天津市农地资源正外部性价值的测量[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92-94.

[23] 周小平,柴铎,卢艳霞.耕地保护补偿的经济学解释[J].中国土地科学,2010(10):30-35.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