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完善研究——以呼和浩特市赛罕区福源社区为例

时间:2024-07-28

郭旭东

(西北民族大学,甘肃 兰州 730030)

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完善研究
——以呼和浩特市赛罕区福源社区为例

郭旭东

(西北民族大学,甘肃 兰州 730030)

摘要: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是当前养老形势严峻情况下催生的一种新型的养老模式。以呼和浩特市福源社区为例,阐述福源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运营现状,分析当前居家养老服务在建设上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最后提出完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对策:减轻对政府的依赖,尝试运营模式的转型;增加精神慰藉方面的服务;建立全方位共同参与体系;改善养老服务中心的软硬件设施;提高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和业务素质;改变人们对居家养老服务的认识;培养和谐的居家养老氛围。

关键词:老龄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1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介绍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水平和综合国力显著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明显改善,与之相对应的是人均寿命逐渐延长。我国为了控制人口实行了将近40年的计划生育政策,造成老年人口基数逐渐增加和年轻人口基数逐年减少[1]。老年人养老问题已经逐渐凸显并已经制约了当前中国经济的发展。如何让老年人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让老年人老有所养、病有所忧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是顺应当前的养老现状发展起来的新型养老模式。目前,我国各大主要城市都逐步建立了以社区为依托的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是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在政府、社会组织团体、社区的共同帮助下,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养老服务[2]。

2呼和浩特市社区居家养老的发展现状:以福源社区为例

2.1呼和浩特福源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介绍

呼和浩特市福源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是在政府的牵头及社会力量的资助下于2011年成立了一家集家政服务、医疗救助、娱乐休闲等多项人性化服务的综合服务中心。中心的服务群体主要面向本社区的独居老人和孤寡老人,让老年人在自己的家中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养老服务。该中心自成立以来不仅解决了老年人养老难、入院贵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子女养老的负担,让他们能有充分的时间工作和学习。

2.2呼和浩特福源社区老年居民的基本情况

2015年1月对呼和浩特市福源社区进行了一次走访调查。此次调查主要是统计该社区老年人的收入,针对老年人的特点采用了无结构访谈法。经过一周调查,一共统计出45个样本,其中男28人,女17人,统计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福源社区个体月收入调查统计表

根据调查显示:福源社区有80%的老年人月收入在1 500元以下,22%的老年人月收入在1 500元以上。可以看出福源社区的老年人工资收入较低。

2.3呼和浩特福源社区老年人需求意愿调查

图1为福源社区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意愿的统计情况,此次调查的有效样本数量为42人。调查方法采用访问法。调查数据显示福源社区的老年人的需求是全方位的,既包括物质方面的需求也包括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统计显示福源社区老年人当前最需要的服务排在前四位的分别是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医疗服务和应急服务。

图1 呼和浩特市福源社区最需要的养老服务统计图

(1)生活照料的需求情况。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逐渐下降,身体健康情况每况愈下,越来越需要年轻子女的照顾[3]。但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忙于工作,一天的大多数时间都在单位中度过,白天根本没有充裕的时间回家照顾老年人。

(2)精神慰藉的需求情况。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现在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需求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物质生活上[4],他们对于养老服务的精神文化需求已经占到所调查总体的21%。这充分表明了老年人对于精神慰藉服务需要的迫切性和精神文化生活的殷切期待。

(3)医疗服务的需求情况。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疾病风险也会逐渐增加,例如高血压和心脏病都会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5]。在调查走访中了解到,几乎所有老年人都表示自己或多或少患有一些疾病,部分已经影响到了他们的生活起居。同时大多数老年人表示因为自己腿脚不便或者其他原因并不喜欢到较远的大医院就医,他们喜欢到就近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就医。部分老年人表示当前大医院存在“挂号难、看病贵”的问题,希望能有一个价格亲民、离自己近的社区医院。

(4)应急服务的需求情况。老年人比较关心应急服务问题,毕竟子女不在家,大多数时间还是老年人自己在家度过[6]。老年人希望遇到突发事件时相应的服务机构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响应。

2.4呼和浩特市福源社区居家养老现状及运营机制

(1)建立了与老年人方便沟通的机制。呼和浩特市福源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立了与老年人沟通的快速响应机制。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在社区内为超过60岁的老年人配置一部拥有特殊功能的移动电话,电话上有一个SOS功能键,当老年人有服务需求时可以按下SOS键,电话会自动连接到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会根据来电显示识别老年人的身份信息,并根据老年人的需求上门为老年人服务。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工作流程如图2所示。

图2 服务中心工作流程图

(2)政府出资为老年人购买服务。作为一项惠民工程,政府自2013年开始同福源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合作,每年拿出100万元政策性补贴支持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建设。同时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每年为超过60岁的老年人发放500元的家政服务代金券。老年人可以持代金券到政府指定的家政服务机构寻求服务。政府购买服务的惠民工程不仅让老年人享受惠民服务,同时也为一些家庭困难的老年人减轻了经济负担。

(3)开展亲民化的医疗服务。福源社区在政府和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帮助下,在原有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基础上进行升级,成立了集医疗救治、上门服务、卫生宣传为一体的社区医疗服务中心,为福源社区的居民和就近的居民开展全方位的医疗服务。该医疗服务中心的优点是深入社区,为就近的居民医治疾病,一些腿脚不便的老年人可以就近到医疗服务中心医治疾病。卫生医疗服务中心还引进了一些先进的医疗器械,对于一些常见的疾病能够进行医疗救治。针对本社区超过60岁的老年居民,每年医疗服务中心提供一次免费的体检服务。

(4)为老年人提供特色的服务。针对一些年轻人白天上班无暇照顾老年人特点,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成立了托老所,年轻人可以把老年人安置到托老所中,托老所中设有老年食堂、健身中心、棋牌室。托老所提供日托和全托两种服务,老年人可以针对自身的特点选择相应的服务。这样不仅解决了老年人的饮食问题,还为老年人提供了精神寄托。

3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在建设上存在的问题

(1)政府资金投入不足,“中心”对政府有较强的依赖性。

通过对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了解,“中心”每年运营所支付的开支大概在100万元左右,“中心”不仅要为社区的老年人提供公益性服务,同时还要支付“中心”的运营费用和员工的工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作为非营利的机构不能进行有偿性的服务,所以说经费只能通过政府的补贴。这样不仅存在依赖性的问题而且经费紧张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运营是很不利的[7]。

(2)精神慰藉服务占总服务比例偏低。

在所走访的福源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发现工作人员给予老年人的服务仅仅是洗衣、做饭、购物等维持老年人的基本生活日常起居的服务,但是给予老年人精神享受的服务比例偏低。前面的调查显示,有21%的老年人对精神慰藉服务的期待很高,但是中心很少提供给老年人精神慰藉方面的服务。

(3)社会力量参与不够。

作为一个公益的服务部门,目前的“中心”现状是仅仅由政府支撑来维持运营。但是红十字会、工会和工商税务部门对于“中心”的投入力量不够。群众对于居家养老服务的了解力度还不够,很多人都把居家养老服务误认为就是家政服务,很少有志愿者参加进来。同时缺少民营服务机构的竞争影响到居民的服务质量,缺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活力[8]。

(4) 软硬件设施不完善。

良好的服务设施是提供优质服务的前提和基础,但是从福源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调查来看,服务设施比较陈旧,很多设施都是其他养老院淘汰下来的旧东西,同本市的公办养老院的服务设施还有一定的差距。应急响应服务不完善,在中午12点和下午6点左右电话经常出现占线状态,很多需要帮助的老年人因为打不通电话从而耽误了很多的事情。

(5)“中心”的工作人员工资偏低。

在调查中了解一些“中心”的工作人员,他们的工资大多在2000~2600元,在呼和浩特市工资水平下偏低。对工作人员了解到如果有较高工资的岗位,他们会有辞职的想法。这也说明了为什么“中心”的工作人员都是1940年到1950年出生的下岗职工及外来务工人员的原因,较低的工资也影响社会工作专业的大学生加入到居家养老服务中。

(6)从业人员业务素质不高。

从福源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构成来看,许多工作人员都来自1940年到1950年出生的下岗人员及外来的务工人员。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学历较低大多数都是大专以下的学历、缺少与职业相匹配的职业素养。

(7)受到传统养老观念的影响。

受到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中国的传统文化遵从孝道,赡养老年人是子女所应尽的责任[9]。假如老年人没有被子女赡养则会遭到其他人的嘲笑。所以说一些子女为了自己的面子问题拒绝把老年人送到养老机构。同时一些老年人也为了面子问题害怕子女受到旁人的嘲笑也拒绝接受居家养老服务。

(8)全社会没有形成居家养老服务的氛围。

当前全社会对居家养老服务模式还存在一定的偏见认识,认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等于家政服务。其主要原因是当前政府宣传力度有限,社会成员对于居家养老服务模式还存在一些偏见和误解。目前家庭养老和养老院养老的观念已经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对于新生的养老模式还需要一段时间来接受。

4对于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议

(1)减轻对政府的依赖,尝试运营模式转型。

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对政府依赖度高的主要原因是资金来源单一,作为一个非盈利的服务机构仅仅依赖政府是不够的[10]。首先政府应该相应地放权以充分发挥服务机构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应该积极转型实行两种运营机制,对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可以实行公益性、非营利性的服务。同时,对于其他人群例如经济条件较好的人群可以实行营利性、有偿性的服务,这样可以为机构的运营赚取资金,既能为老年人提供优质的服务,还能够维持机构的运营从而反哺居家养老服务。

(2)增加对老年人精神慰藉方面的服务。

保证老年人物质生活十分重要,关心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同样重要。“中心”应该定期举办社区娱乐联欢活动,在节假日进入老年人家庭进行慰问,举办一些老年舞蹈比赛、象棋比赛等竞赛活动,对于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很有帮助的。

(3)建立民政、红十字会、税务部门、志愿者共同参与的体系。

只依靠政府的力量是不够的,还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参与才能更好地完善居家养老服务。对于社会力量参与度不够的情况,应该加强政府、红十字会、税务部门的合作力度。红十字会要在必要时对社区医疗服务中心进行指导和帮助。税务部门对家政服务部门及为公益事业做贡献的个人及群体减免税收。鼓励志愿者队伍加入到居家养老服务中去。志愿者队伍是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一方面可以扩大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社会影响力;另一方面可以减轻政府工作人员和居家养老机构员工的工作负担。

(4)改善“中心”的硬件和软件设施。

针对社区服务不完善的问题,首先从政府出发,应该加大对于服务设施的资金投入,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其次应该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引导社会群众加入到居家养老服务的建设中来。例如通过志愿者服务以资金募捐的方式为居家养老服务募集资金,这样可以减轻政府部门的一些压力。

(5)提高工作人员工资待遇。

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人才匮乏的根本原因就是工资待遇偏低,所以说当务之急就是提高员工的工资待遇,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金,提高工作人员的福利待遇,保护工作人员的合法权益,提高其社会待遇和社会地位。这样能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到居家养老服务事业中去。

(6)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

首先应对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给予岗前培训,提高居家养老机构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其次建立职业资格考评制度,需要从事居家养老服务的工作人员需要带证上岗,这样有利于提高“中心”员工的整体素质。同时各大高校应大力扶持社会工作学科的建设力度,有利于为居家养老服务事业储备人才。高校也应该加强与居家养老中心的合作力度,让大学生有机会参与实践从而提高专业技能。

(7)积极改变人们对老观念的认识。

传统的养老观念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虽然在短期内不能改变国人的价值观,但是也可以做出一些调整[11]。例如利用讲座的方式宣传居家养老服务,通过解读一些成功的案例,细致分析家庭养老模式和养老院养老的特点让人们认识到这种新型的养老模式的优点。同时对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进行试点工作,通过一些社区的试点,让居民自行对比家庭养老、机构养老、居家养老他们之间的区别,从而在利弊之间进行权衡。

(8)培养居家养老服务和谐发展的社会氛围。

媒体是引导舆论的风向标,政府应该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台为宣传媒介向公众宣传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提高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的社会认知度。同时政府应该做好居家养老服务的反馈服务建设,善于虚心听取社会成员所反馈的意见。同时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应该做好回访工作,对于“中心”曾经服务过的老年人进行回访工作,对服务质量进行评分,对于居民指出不足的地方“中心”应该及时改进。

5结论

在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的形势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养老模式,一方面减轻了子女和国家的负担,同时也有利于老年人安享晚年。这种养老模式兼顾了中国的国情,是社会工作本土化研究的一个成功的典范。

居家养老服务模式与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相比具有很大的优越性,但是这种养老模式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还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这就要求政府、家庭成员、机构、社会组织的共同的努力。事实表明,完全的市场化和完全的公益化都不利于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这就要求两种运营模式应该相互借鉴其优点,同时也应保护工作人员的合法权益,提高其工资待遇从而规范居家养老服务建设。

参考文献

[1]张蕊.“居家养老”的意义和作用[J].价值工程,2012(4):314.

[2]员纪美.城市社区在居民居家养老服务上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长春:吉林农业大学,2012.

[3]高红.城市老年人社区居家养老的社会支持体系研究——以青岛市为例[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11(11):42-47.

[4]任晓霞.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法制与社会,2009(11):209-210.

[5]李川瑜.我国城市居家养老社区服务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7.

[6]任雅丽.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探索及思考——以广州市为例[J].社科纵横,2011(6):51-54.

[7]毛满长.西北地区社区居家养老功能、限度与完善——以兰州市西北新村社区为个案[J].宁夏社会科学,2009(7):59-63.

[8]孙中华.完善上海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研究[D].上海:上海工程技术大学,2010.

[9]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10]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11]张仁武.来安县社区居家养老现状及对策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2012.

收稿日期:2015-03-07

作者简介:郭旭东(1990-),男,蒙古族,山西定襄人,硕士研究生。

文章编号:1674-7046(2015)03-0078-05

DOI:10.14140/j.cnki.hncjxb.2015.03.018

中图分类号:C913.6

文献标识码:A

Improvement of community-based home care model
——A case study of Fuyuan Community, Hohhot

GUO Xu-dong

(TheNorthwestUniversityforNationalities,Lanzhou730030,China)

Abstract:The community-based home care model is a new pension model under the current pension situation. Take Fuyuan Community, Hohhot as an example, the status quo of its operating is discussed, the problems and reasons in construction is analyzed, and countermeasures to be improved are proposed: to be less dependent on government and attempt to transition of operating model; increase service of spiritual consolation; to establish a comprehensive system to participate; to improve the center's hardware and software facilities; to improve staff wages and service quality; to change people's understanding of home care services; to develop harmonious atmosphere.

Key words:aging; community; home-based care service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