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推行区域整体统筹开发模式 助力城市高质量建设

时间:2024-07-28

上海静安区石门二路258 号(现代建筑设计大厦,上海院总部)

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院”)原名上海市民用建筑设计院,成立于1953年,是一家具有工程咨询、建筑工程设计、城市规划、建筑智能化及系统工程设计资质的综合性建筑设计院。“十四五”以来,高质量城镇化建设成为主流,“上海2040目标”提出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对此,上海院以打造长三角城市网络中“独立的综合性节点城市”为目标,逐步摸索出 “区域整体统筹开发”的方式。

设计总控要求以始为终,全过程进行动态维护。区域整体开发是一个接力过程,涵盖精细化城市设计、总体方案设计把控、施工图设计把控以及整体后评估等。上海院通过四种模式、五个“一”、六个阶段和十五个导则,发挥以始为终、起承转合、同轴共转的作用,呼应城市高质量建设的要求。

四种模式

竖向划分,局部连通。整体开发在统一城市界面、统一公共空间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但离真正意义上的整体开发还存在一定差距。

竖向划分,地下一体。发挥城市土地资源潜力,空间和设施的共享得到一定程度的推进,但缺点是以红线为界的产权、设计和管理界面以及整个区域被划分成独立地块。相对于整体开发而言,空间和设施共享的地面、地下室一体化设计存在矛盾。

水平划分,局部公用。地下空间作为完整的一体,地上空间根据红线进行单体切分,在地下空间充分实现了区域资源的整合共享,提升了公共环境品质,但缺点是地下开发早于地上开发,在地上设计不完善时进行地下施工设计,造成地下空间设计、施工反复,设计和施工的周期较长。

西岸传媒港项目

产权持有,上下一体。产权整体持有,地下完整一体,整体性较高,充分实现区域资源的整合共享,提升了公共环境品质,但缺点是前期政府投入的资金压力大,投入的成本较高。

五个“一”

延续规划目标及定位的一套理念;在控规阶段,提出一套设计导则;确定区域内外、地上地下、红线内外的一份总图;建立协调内外部的一个平台;计划总体推进的一个时间表。

六个阶段

在前期,对传统的控规阶段进行精细化的城市设计,补充大量的城市设计文件、城市设计导则和图则,并在土地出让前让图则变成法定文件。

法定文件确定后,根据城市设计导则,进行单地块总控设计导则和专项导则的分解,随后进行土地的出让。

根据前述的设计导则和专项导则,进行方案的审批及扩初设计的审批。

进入施工建设阶段,统一技术设施,基于导则对施工图进行原则上的把控。

进入竣工验收阶段,基于导则进行技术协调和现场协调。

对整个建设成果与最初精细化城市设计的对应情况进行后评估,检验设计总控能否体现区域整体开发的优势,是否实现了地块的开发目标。

十五个导则

十五个导则是设计总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输出多张系统分析图,配文字说明形成导则,便于和各级领导及审批部门沟通,形成稳定的成果,并指导下一步开发建设。

重大项目

西岸传媒港项目

西岸传媒港项目共有9个地块,除了“央视”3个地块以外,其余6个地块业主情况较为复杂,地下只有西岸传媒港1家业主,地上共有7家业主。项目具有“三带”土地出让模式的特点,即带地下空间、带地上方案、带整体开发设计导则进行出让;具有“四统一”模式特点,即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一运营,是一个典型的全过程、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区域整体开发项目。

上海院对地下空间进行了统一设计,高效集约利用土地,将出让地块和周围市政道路下地下空间统筹设计,充分盘活土地资源,实现城市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地下一层为商业设施、配套设施及车库,地下二、三层为车库。地下商业通过Urban Core和地上一、二层联动,形成一个立体化、敞开式的地下商业街,创造了布局合理、流线清晰、环境舒适、品质一流的整体商业氛围。

在能源中心建设、雨水收集、人防设施、电力接入等方面,项目实现了区域整体统筹。作为上海市政配套重点工程试点的一个地下综合管廊样板,项目同时进行了管线的统筹。另外,项目还实现了以消防和安保为基础,对整个园区信息、通信智能化的运行环境进行集中监控、调度指挥和技术支持。在绿色低碳方面,区域内全部新建建筑达到了国家绿色建筑二星级以上标准,部分建筑达到了三星级,获得美国LEED单体认证。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