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基于《九宫女图》的唐装三维仿真复原

时间:2024-07-28

梁盈春,宋晶鑫

(陕西服装工程学院,陕西 咸阳 712046)

中国传统服饰文物保护品是展示历史文化资源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对文物的发掘、保护工作已成为重中之重。由于文物会受到氧化、温湿度、光污染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保管起来难度很大,所以目前我国已成立相关的文管所,采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对其进行保护复原、传承和发扬[1]。同时,数字化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服装文化遗产的保护、服装文化的研究和传承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思路。相关的数字化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文物保护,使其可以脱离地域限制,实现资源共享,真正成为全人类可以“共同拥有”的文化遗产。研究结合数字化服装的相关技术理论,通过复原实践,对唐《九宫女图》进行复原,加强数字服装的资源建设[2]。

1 服装仿真复原技术发展现状

1.1 国内发展现状

目前国家对传统服饰文化的重视和保护程度越来越高,有关历史文物与少数民族服饰的研究也越来越多,不少学者选择复原这一方法对传统服装进行研究分析。以实物、图片或文献作为参照,对服装的质地、结构、色彩和造型等方面进行复原。

国内服装复原主要以服装纺织品复原、材料复原为主,如包铭新的《西域异服:丝绸之路出土古代服饰艺术复原研究》;还有以比例法、图像法进行成衣实践研究,仿照传统工艺技法制作复原款,如李文倩与贾一亮的《榆林29窟西夏供养人侍从服饰复原研究》、车玲的《以图像为主要材料的蒙元服饰研究》、陈安然的《以墓室壁画为基本材料的唐侍女服复原》等[3]。总体来说,服装的复原基本都需要结合实物、图像与文献来进行研究,出土文物的复原以测量实物为主,以图片为主要材料的复原方法则以比例法为主。应用数字化方法进行服饰3D复原的相关研究目前还比较少,这为研究留出空白点。

1.2 国外发展现状

国外有关服装虚拟展示、复原的技术已经日趋成熟,且明显领先于国内。早在1992年,瑞士日内瓦大学的Miralab实验室就开始了虚拟服装的展示。2001年,英国的“Center for 3D Electronic Commerce”网络虚拟试衣项目,可以将顾客的照片与网上服装结合起来,得到一个虚拟的试衣效果。现阶段比较成熟的试衣系统有美国的Runway 3D和V-stitcher、加拿大的3D Sample、法国的Modaris 3D Fit、日本的Designer、韩国的CLO 3D和DC suite等[4]。但国外服装相关仿真研究的重点并不是以记录历史、保留服装文化为主。

2 有关唐代壁画《九宫女图》的研究

壁画《九宫女图》是盛唐时代墓室壁画中的佳作,来自于唐永泰公主墓,描绘的是两组“司寝”宫女的行列。经后人考古发现,永泰公主墓的墓道及前后室两壁都绘有场面宏大的壁画。其中就包含《宫女图》壁画,《宫女图》壁画又包括《七宫女图》和《九宫女图》。课题就形式造型更为丰富、等级规格更高的《九宫女图》壁画进行复原研究[5]。

2.1 构图、风格与布局

如图1所示,永泰陵公主墓的《宫女图》绘在墓室前室东壁,全长384 cm,高187 cm,在墙面上以画柱分作两间,每边各有一队宫女,迎面走来,左边7人,右边9人,分别构成《七宫女图》和《九宫女图》,这样的壁画排列,既对称又有变化[6]。壁画中两组宫女错落有致地相向徐徐行进。通过她们娴静优雅的神情姿态,令人感到公主寝宫里那种静谧、安恬的气氛。同时也形象地反映了唐代封建王族生前那种有序的等级生活和制度[7]。

图1 永泰陵公主墓《宫女图》(左七宫女、右九宫女)

《九宫女图》在人物群象的组合上很有特色,它突破了六朝以来那种单纯平面排列的构图方法。作者巧妙地利用空间效果,给人物以正、背、转侧的前后穿插,多层面展示、相互呼应,使整个画面丰富而有变化[8]。这在人物群象的组合设计上是一大进步。在人物体态的比例上,巧妙地做了适当的夸张,再加上垂地长裙及流畅劲挺的线条,把这些宫女的神情体态表现得更加丰富[9]。壁画采用墨线勾勒,然后填彩,适当用红、黄、蓝、绿、赭及紫等色,勾线流畅洒脱,设色明净。从李仙蕙墓《九宫女图》的规模和成就看,它可能出于宫廷画工中的高手。虽然作者的名字已无从可知,但他们创造的艺术作品却永载史册。

2.2 人物服饰特征及等级定位

从壁画的人物服饰特征和等级分析可以得出:左侧宫女一着柳青色或粉色宫装,发髻多为侧髻、垂髻,且只可配饰两枚簪花,不得滥用金银玉饰。侍女服色分呈绛紫、朱红、墨绿、鹅黄、藕白色。领头的宫女头梳高髻,丰颐秀颊,手挽纱巾,身穿窄袖衣衫、曳地长裙,脚穿云头如意鞋[10]。之后中间7位宫女,皆头梳螺髻或双髻,也是肩披各色纱巾,着长裙,脚穿云头如意鞋,分别手执玉盘、方盒、烛台、团扇、高脚杯、拂尘和如意等。右侧最后一位身着翻领胡服男装,圆领长衫下面露出窄长的裤角,头戴幞头,腰系带子,手执包袱,如图2所示。

3 《九宫女图》3D仿真复原设计实践

唐代服饰以及唐代服饰结构,反映出了盛唐时期的开放性与包容性。通过研究壁画《九宫女图》可以了解到,从图2中左侧分析,九位宫女中只有宫女二穿的是齐腰襦裙,宫女四和宫女九穿的是胡服圆领袍、收口裤,其余宫女均是齐胸襦裙。选择左侧计数的宫女一、宫女二、宫女九这三套等级较高、服装形制特点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服饰进行复原实践。款式复原图如图3所示。

图2 永泰陵公主墓《九宫女图》

图3 《九宫女图》复原图

3.1 面料图案还原设计

唐代的服饰设计改变了以往的神赐创作观念,用真正的花、草、鱼、虫进行创作,但传统的龙凤图案也不排除,这也是受御神法影响决定的。这时服饰图案的设计趋向于表现自由、丰满、肥壮的风格,以此为想法,对图案进行复原。唐代服饰图案是以体现唐代人民富饶繁荣的社会生活和雍容典雅的文化气质为主,很好地展现了华夏土地的文化和艺术魅力。

通过对相关文献参考、分析,可得《九宫女图》壁画色彩来源,主要由朱红、蛤粉、石绿、墨等大块颜色构成,与唐代史书记载中宫女所着之裙颜色如石碌、赭石、土黄等颜色相符。所以在颜色复原方面使用PS软件,在色盘上调好所需的颜色后,使用魔棒工具,进行颜色填充,通过改变色彩饱和度、色相等,构建图案底色,如图4所示。

图4 使用PS复原图案及颜色

在使用PS软件进行服装图案纹样设计复原后,利用Style 3D Fabric软件功能,对已制好的矢量图文件进行面料材质、图案连续性、色彩饱和度、法线贴图纹理等设置,得到高效复原服饰缎面图案,如图5所示。

图5 高效复原的图案

3.2 3D复原服装虚拟展示与分析

添加面料的纹理贴图、法线贴图、图案和盘扣等一系列附件后,通过比例法分析壁画人物、服装号型,最终在模特上完成虚拟试穿。在虚拟试穿过程中,通过检查面料柔软程度、服装是否穿模、服装穿着是否正确、服装结构设计问题、面料厚度及垂感问题等,进一步完善服装结构复原设计,发现问题及时修改。最终通过vary渲染功能,更加真实地展现出服装的质感、垂感,大大丰富和提升了服装展示效果,如图6~8所示。

图6 宫女一正、侧、背面渲染图

通过服装模拟试穿和分析,发现在服装结构复原设计中,存在半壁结构设计幅宽较短、短襦袖袼弧度较急窄、线条不顺滑、圆领袍袖袂宽度设计不足等问题,通过虚拟模拟及时进行结构修正,使服装款式复原更加合体、合理化。在动态旋转过程中可以发现因为服装厚重而使得模特后边襦裙起翘,已通过调整模特臀围和服装模拟厚度改善此问题。

图7 宫女二正、侧、背面渲染图

图8 宫女九正、侧、背面渲染图

4 结束语

通过对永泰公主墓《九宫女图》的研究以及对相关历史资料的搜索,对及胸、及腰以及胡服圆领袍进行打板设计和面料图案颜色的复原设计,本次复原研究弘扬了优秀传统服饰文化,继承和传递了服装文化,坚守了中国的文化自信,体现了我国璀璨的历史,以及独特的文化观、审美观和艺术观,形成了中国特有的服饰美学精神。

研究查询了大量历史资料与相关文献,根据现代数字化发展趋势,使用3D复原技术,对年代久远、保存较为不完整的壁画进行了数字修复,尝试通过《九宫女图》这幅小型壁画作品,对服装的款式、形制结构、服饰图案、服装色彩进行复原设计,较为完整地达到了研究的目标,梳理了在进行服装复原中的关键点和会遇到的难点。本次研究也存在部分问题,如服装动态,由于传统服饰形制披挂较多、层件较多问题,但值得肯定的是3D复原技术的使用,在今后可以更好地进行文物服饰数码保存与流传,也更加有利于教学研究的运用。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