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核心竞争力视角下高职专业文化构建实践研究——以纺检专业为例

时间:2024-07-28

赵为陶,张珂伟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常州 213164)

2019年以来,国家层面先后发布了《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多部职业教育发展相关的重要政策及指导意见。2022年4月2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又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根据政策发布的密集程度及导向来看,高等职业教育已经由规模扩张转变到内涵式发展,这对当下高职院校的建设既指明了工作方向,也提出了更高工作要求。

专业作为院校各项建设工作的支撑点和着力点,其核心竞争力直接决定了院校在人才培养市场中的地位。而在以往的专业核心竞争力构建实践中,各院校普遍比较重视师资队伍、平台基地、建设投入、产学研合作等硬性要素,较少关注专业文化这一软性要素。目前职业教育领域正在大力推进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专业文化作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落实立德树人、德技并修等育人根本任务以及提升专业核心竞争力等方面的作用将会越来越显著。专业文化构建是一项体系化的工作,不仅需要一些基础理论的支撑,还需要结合具体的专业情况进行持续提炼、总结与优化。

1 专业文化的内涵

1.1 文化与大学文化

“文化”这个词语外延宽广、内涵丰富,最早出自易经《贲卦·彖辞》:“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1]”。可见“文化”一开始就具有教育、感化的含义。而大学文化是一所学校长期办学过程中,创造和形成的精神积累和物质积累的总和,是大学最重要的竞争力,是大学办学质量最根本体现,也是大学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办学资源[2]。

1.2 专业文化与高职专业文化

专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的大学文化背景下,专业发展过程中各成员在沟通、协作等过程中所形成的共同观念、价值认同和专业素养,并最终积淀为语言、图片等符号体系以及专业愿景、发展理念、行为准则等蕴含文化特质的东西[3-4]。优秀的专业文化能营造浓厚的育人氛围,是专业生存、竞争和发展的灵魂。

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高职专业文化除了具有一般大学专业文化的内涵外,还深受行业、企业文化及区域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它能弥补单一的专业技术技能教育的短板,能在学生职业素养养成、职业认同感与价值感的建立方面创设良好氛围和载体。

2 丹尼森组织文化模型

文化建设有效性分析是专业文化建设举措拟订、调整和优化的重要依据。丹尼森组织文化模型(Denison,1995)在国内外很多企业文化建设和改革领域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丹尼森组织文化模型提出组织文化具有四大特征:适应性、参与性、使命、一致性,每个特征又包含3个测量维度[5-6](图1)。具体运用时,可依据该模型把本组织文化和其他组织文化进行比对,明确本组织在文化建设方面的优劣势;可以测量组织现存文化对组织建设的促进作用,并针对不足提出改进方案;还可为组织发展、改革提供决策依据等。高职专业文化深受企业文化的影响,将Denison组织文化模型引入高职专业文化建设工作中,根据其提出的文化四大特征来指导专业建设成员,明确专业文化建设的方向、维度和需要关注的测量点,采取更加有效的建设举措。

图1 丹尼森组织文化模型

3 核心竞争力视角下高职专业文化构建实践

专业文化作为专业核心竞争力构成中的软性竞争要素,它的建设方向和层次会直接影响到专业建设核心战略、资源整合能力等其他竞争要素的构建。以江苏省常州某高职院校纺织品检验检测类专业为例,结合Denison组织文化模型提出的文化建设4个特征及12个维度测量点,分别从精神层面、制度层面、物质层面进行专业文化构建的探索。

3.1 提炼专业精神,明确专业文化构建核心要义

所谓专业精神文化,一般包括专业建设目标、人才培养定位、发展理念、职业信念、价值追求等[7]。它是文化构成体系中具有引领性、激励性的关键要素,积极而正确的专业精神会让专业拥有持续发展的动力。基于Denison组织文化模型中的使命、一致性2个特征,在进行专业文化建设时需要适时关注专业成员是否对专业的未来理想发展目标形成了共识;专业发展愿景和价值观是否得到专业全体成员的理解和认同;专业成员是否对专业未来发展抱有明确的期望等。专业精神文化提炼需要全员参与、共同研讨,反复讨论达成共识。

基于以上分析,结合高职教育特点,高职专业精神文化提炼需要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调研分析区域经济、产业发展对本专业人才的中长期需求,依托学校办学定位做好专业建设的整体规划。纺织品检验检测类专业所依托的检验检测行业是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质属性是“传递信任,服务发展”。国家关于检验检测机构和行业从业人员监管的相关法令、标准中,均将诚实守信、客观独立、科学公正等作为基本从业原则和职业道德规范基本要求。在众多知名检验检测从业机构的企业文化中,诚信、创新、热情、高质量、健康、安全、精准高效等也都是高频词。此外,专业所属院校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学校坚持以“进德、立业、敏学、笃行”为校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使命,以“促进学生充分发展”为核心价值观。

结合以上行业背景和学校办学定位,凝练出纺检专业的定位是:立足常州,服务长三角区域纺织服装行业高质量发展需求,培养纺织服装检验检测、质量管理、贸易跟单等职业岗位需要的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专业愿景是:发展共赢,成为纺织品检验检测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引领者;发展理念是:以生为本、德技并修、增量教育、服务发展;职业信念是:诚实守信、技能硬核、品质担当、勇于创新。以上专业精神文化内容已经成为纺检专业建设工作的“精气神”,引领和激励专业师生的日常工作、学习和价值追求(图2)。

图2 纺检专业精神文化核心要义

3.2 构建制度体系,促进专业文化构建有效实施

“制度”一词最早出自《易·节》:“天地节,而四时成。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有节制、约束之义。现今指为维护正常的工作、学习、生活秩序,而要求成员都需遵守的做事规章或行动规则。基于Denison组织文化模型中的参与性、一致性2个特征,一个组织的正常运转一方面离不开组织成员基于共同价值观而自发产生的主人翁和责任感,另一方面也离不开制度文化保障下的协调与整合,尤其是在组织建设初期和变革期。

专业制度文化是指为实现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目标而建立的一系列教学管理文件、规章制度和行动规范等[8-9]。具体包括专业建设5年发展规划、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顶岗实习管理制度、教研活动准则、学生技能竞赛规则等。其中,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起核心支撑和保障作用的是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是专业实施人才培养和开展质量评价的基本依据。纺检专业团队基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标准引领特色发展、多方参与产教融合、教育教学深化改革、创新创业个性成长和科学规范有序运行6项原则,学习国家相关政策文件,调研利益相关方的人才培养需求,系统分析专业对接岗位(群)所需的职业能力和素养要求,优化设计课程体系(图3),完成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及完善。

图3 纺织品检验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

在课程开设方面,纺检团队开设了行业与职业导入类课程,如检测检验认证行业第一课(Testing,Inspection and Certification,简称TIC)、职业技能类课程(如实验室安全管理、职业健康)、职业素养类课程(如职场礼仪、职业道德、创新创业训练、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等。这些课程帮助学生了解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行业从业规范及素养要求、职业发展前景,激发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建立职业归属感、价值感。

在日常课程教学方面,为达到良好育人效果,采取多形式、多手段激发兴趣。如专业入学教育课程中,除了专业负责人介绍专业、校内实验实训室参观等常规形式,团队还精心设置了知名企业参观,让专业教育走进企业一线;丝绸博物馆参观实现专业文化浸润;邀请企业专家进课堂讲述行业最新发展趋势等形式的育人环节。这不仅促进了专业文化的形成,还将企业文化融入了专业文化。

3.3 建设物质环境,营造专业文化构建有效氛围

《荀子·劝学》中的“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就是比喻环境对人的影响很大。专业物质文化指为了满足和营造专业育人氛围和发展需要,所创造的物质材料、设施及其所蕴含的文化[10]。它是专业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具象载体,具有润物细无声的环境育人功能。涂又光教授提出的“泡菜理论”,即泡菜的口感风味取决于泡菜汤。这里的专业物质环境就好比泡菜汤,学生进入专业进行学习,就如同泡菜原料放入汤料之中,时间长了就会“近朱者赤”,最后形成具有鲜明专业特质的人才。

基于纺检专业已有的建设经验,物质文化建设要先规划好3个方面的内容(图4),首先要确定在专业育人环境中展示和宣传哪些具象的物质文化;其次要明确在哪些环境里展示和宣传专业物质文化;最后,选择以什么方式来展示和宣传专业物质文化。

图4 专业物质文化

专业物质文化可展示的内容一般有3个模块:(1)内涵及成果方面,如专业标识、愿景、产学研合作成果、学生获奖等;(2)制度规范方面,如实验实训室管理制度、教师职业从业准则、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3)产业发展方面,如产业发展前景、行业从业规范等。

专业物质文化展示场所要首选专业师生经常出现的物理空间,而且还要考虑到环境的本专业专属性和场地建设的可行性。对于专业学生来说最有效的环境场所就是专业教室和专业实验实训室,这里既是学生知识、技能提升的核心区域,也是学生职业素养养成以及职业认同感建立的重要环境区域。对于专业老师来说,除了专业实验实训室以外,专业文化的另一个重要展示区域就是教师的日常办公场所。

专业物质文化展示和宣传的具体方式,要多形式、多载体、全方位,要能对专业师生形成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感官冲击,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形式上要图、文、声并茂,以及虚实结合的沉浸感;载体上可以线上线下结合。

4 结束语

在高职院校推进高质量发展时期,构建专业文化体系,创设良好的文化育人环境,既是提升专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点,也是落实立德树人、德技并修育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更是促进产教融合的有力措施。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要加大对专业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同时还要结合专业特点及建设历史积淀,凝练出特色化专业文化,并构建有效的制度保障和物质环境,从而实现专业文化的浸润、熏陶作用,达到“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的效果。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