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基于AHP—熵值法的高椅古村品质提升综合评价

时间:2024-07-28

■张志成,刘徐璋,刘 伟

(1.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湖南长沙 410081;2.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江苏南京 210003)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强调[1],深化农村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加大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力度,深入实施农耕文化传承保护工程。在文化和旅游部等部门《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中[2]明确了要挖掘和活化乡土文化资源,保护和传承乡村传统农耕文化、民俗文化,促进乡村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高椅古村的传统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完整地保留了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的耕读文明特性和“清白传家”的村落文脉,孕育了属于高椅古村自身的核心价值观,高度顺应了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方向。在此宏观形势下,针对高椅古村的品质提升发展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我国对传统村落的研究始于1982年,主要针对村落的历史古建、民居特色等进行研究,确定了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2005年,由建设部和国家质量总局联合颁布并实施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中[3],确定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范围、重点和方法。2008年由国务院颁布并实施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中[4],规范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申报与批准。2021年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国家文物局颁布并实施的《关于加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项评估工作的通知》中[5]要求全面准确评估名城保护工作情况、保护对象的保护状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历史文化遗产屡遭破坏、拆除等突出问题。

高椅古村作为中国传统历史古村落,近年来受到较多学者广泛关注,通过对相关文献检索可知,当下对于高椅古村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传统聚落空间、村落公共空间与村落历史遗产文化保护几个方面。但基于评价体系视角下的高椅古村品质提升与策略的研究还有所欠缺。鉴于此,本研究运用AHP法和熵值法对其进行综合评价并提升相关的提升策略。研究成果不仅丰富了传统村落评价理论体系,也为高椅古村未来的发展提供了科学合理的规划参考。

1 高椅古村概况

高椅村位于会同县城东北方向,村内三面环山,一面临水,村内整体布局犹如太师椅,故名高椅村。在唐宋以前,这里曾是一处渡口叫做渡轮田。后因五代时期杨氏杨再思五世孙杨盛隆、杨盛榜在此定居,逐渐发展才形成了现在的高椅古村[6]。高椅古村依附山川水势而为,村落与山水相呼应,整体地形较为平坦,村落左右后方环山,其中村后为整体山势主峰,村落主体区则建在太师椅椅面之上(图1)。

■图1 高椅村落全貌

现在高椅古村有二十个村组,常住居民有2247人。该村落以少数民族聚居为主,侗族占据主要人口基数,其次是苗族、回族。高椅村的主要经济来源是以农业生产为主,结合自身的村落知名度,发展了较为原始的旅游产业,目前每年人均游客量在两万左右,多以湖南本地游客居多。村落内至今完整地保存了洪武十三年至清光绪七年的古建104处。2005 年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 年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有着“江南第一村”和“民俗博物馆”之称[7]。

高椅古村自身村落文化保存完善,其中古建筑文化、民俗文化、耕读文化、宗教文化等都形成了特有的文化符号,沿用至今。高椅村民世代生活于此,将自身村落文化融入生活常态,才得以将这些传统文化毫无遗漏地保存至今。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范围

本研究以高椅古村为研究主体,在梳理总结该类村落特征的基础上,从村落属性、完整性、村落文化特有性角度出发,选定整体考察范围。针对高椅村落现存的明代建筑7栋(图2)、清代建筑97处(图3),其中包括极具自身村落属性的特色历史建筑9处(图4)进行实地踏勘,立足于典型性与代表性原则,选取高椅古村为研究对象,针对高椅古村品质提升实施策略展开评价。

■图2 明代建筑群

■图3 清代建筑群

■图4 特色建筑

2.2 方法选择

研究以实际调研收集相关数据为主,文献分析为辅。参照相关历史古村落学者的研究,结合高椅古村的建筑保护、政府引导、村民行为以及产业板块等实际情况。针对高椅古村自然环境、建筑布局、政府策略、村民意见、产业结构模式为主要调研区域。调研过程中通过对村民走访及政府领导沟通并协同无人机多角度观察的方法,从自然环境、建筑美学、文化保护、基础设施等方面进行综合考量[8]。

高椅古村品质提升综合评价通过主观加权和客观加权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展开。主观加权法是基于评价者对暗示因素重要性的主观感知和对实际情况的判断,由业内专家采用层次分析、统计分析等方法给出;客观加权方法是基于受访者在针对不同因子中的各项影响因素所反映的信息,如熵值法、主成分分析法等。

AHP 法最早由 Thomas L.Saaty 提出,是运用多种因子分级处理方式确定权重的一种量化分析方法(图5),具体操作是将系统问题,拆解为不同层次维度从而进行科学评判,具有较好的操作性。

■图5 AHP层次结构模型

熵是一种度量,主要是对系统中无序程度的反馈。数值越低表示有效信息的数量越多,反之则越少。采用熵值法计算每个评价指标的权重,即利用评价指标的有效信息来计算值,有效信息越大,权重越大。

为了避免问卷中的主观臆断和各数据之间客观影响,本文采用AHP法和熵值法相结合的方式,得到可信度更高的综合权重值(图6)。

■图6 研究流程图

2.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目前,国内外已构建了较多有关古村落空间的评价体系。如Anisimova N Y[9]科学研究分析了克里米亚共和国的农业和农村地区的经济,并为研究地区经济和社会状况提供了研究方法。Lisa M.Charron等[10]提出,农村环境的发展让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参与到规划中来并为政策、系统和环境的改变提供想法,使农村更健康、更繁荣、更可持续。谭红日等[11]通过主观赋权和客观赋权法,对传统村落差异化保护与振兴路径进行研究,提出单一理论、普适性原则指导下的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与偏向性。不同表现形式的文化遗产具有不同的保护侧重点,文化遗产保护手段也应“因村而异”。杨国立等[12]以景观基因为视角,运用系统分析、层次分析和熵权法等研究方法,在分析文旅融合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构建了传统村落景观与旅游融合度的评价体系。林祖锐等[13]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传统村落基础设施完善的评价体系,通过构建研究模型,提出与社会、经济、历史、生态四个方面在传统村落基础设施发展中的协调性,推动基础设施健康良性发展。以上国内外有关的研究及构建的评价体系,为研究高椅古村品质提升起到了重要的指导及借鉴作用。

高椅古村的品质提升要素涉及自然景观、村落文化、村落景观、社会联动及经济建设五个方面。在构建高椅古村品质提升综合评价体系之前,阅读了大量文献[14-19]及多次向历史古村落专家、高椅政府领导及相关设计类专家征询意见以确定关键要素,为指标体系的准确合理性提供依据。在对所选指标进行初步筛查和归类后,选择从生态景观、文化蕴含、聚落景观、旅游组织、社会联动五个方向切入,建构高椅古村品质提升综合评价体系。通过以上方法最终选定了5个准则层和24个指标层(图7)。

■图7 高椅古村品质提升评价指标体系

2.4 问卷设计

通过对高椅古村品质提升的问卷调查,对确认的24个细分指标进行了问卷评估。本次研究的数据主要从两个方面获取:一是对相关的专家学者在调查问卷中根据标度定义表(Saaty“1~9 标度法”)对评价指标体系各个因素的重要程度进行两两比较,根据同一层级中各项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并按照 9,7,5,3,1,1/3,1/5,1/7,1/9 的标度进行打分。其次,根据AHP法基本原理,计算出各指标权重因子(W)等数值,再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若检验通过,则该矩阵计算得出的权重有效,反之则无效,需要重新调整取值直至通过一致性检验。二是对高椅古村有一定了解的人群采取模糊评价打分,通过评估表中对指标层的指标含义描述(表1),采取九分标度法进行打分,根据熵值法基本原理,依次计算出信息熵值(e)、信息效用值(d)、权重系数(w)。最后将AHP分析法和熵值法得到的权重进行综合取值,从而获得更科学、更客观的权重结果。

表1 指标层各指标含义

3 结果与分析

本次问卷共分发了240份开放式问卷,最终收到了236份有效问卷,有效率为98.33%。男性和女性的比例分别为52.12%和47.88%。问卷人群基数中占比最大的年龄段在26-30岁,其次是31-40岁。然后对236名受访者的数据进行了可靠性分析、AHP分析及熵值法分析。计算出每个指标的权重值,并完成一致性检验。

3.1 可靠性分析

可靠性分析主要是用于分析调研数据是否具备一定的合理性和科学性。通过对调研数据统一处理,获得目标数据的KMO值等数值进行分析,以此检查目标数据的有效性水平。最后,通过可靠性系数Cronbach的alpha来评估所获得因子的内部一致性。Cronbach的alpha值≥0.70,表示数据可靠性良好。KMO值在0.8和1.0之间表示采样充足,而0.7和0.8之间数据也可以被称为有效数据。

问卷数据被导入SPSS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信度分析和可靠性分析。通过分析,此处问卷调研数据中Cronbach的alpha值为0.923,高于0.8,因此表明研究数据具有很高的可靠性(表2);调研数据的KMO 值=0.915,显著性水平为p <0.05(表3),通过了有效性测试并满足了因子分析的适用条件。

表2 Cronbach信度分析

表3 KMO和Bartlett的检验

3.2 基于AHP层次法确定数据的权重

AHP法是根据评估需求,构建一个相对完整的系统结构,通过构建比较矩阵采用1-9标度法判断出相同层级指标的重要性。将同一层级的指标数据相对比之后,用同层级的单个指标数据与同层级的所有数据之和相除,确定最终占比值。依据上述方法,将对准则层与指标层进行权重计算。

(1)准则层与指标层权重计算。首先将每行判断矩阵中的数值相乘,把乘积开n次方(n为判断矩阵的阶数),最后将方根向量归一化得到:

(2)计算最大特征根:

式(2)中:λmax指的是最大特征根,w是特征向量。将判断矩阵中的每个因子按照1-9标度法进行重要程度打分,所得数值与该项加合总值相除,最后在数据统一之后将各列相加得到该因子在这个矩阵中的权重数值。

(3)计算一致性指标:

式(3)中:CI代表的是一致性指数,λmax 是指最大特征值,n是比较矩阵的阶数;CR是一致性比;RI是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数。判断矩阵需要通过一致性检验的条件是CR <0.10,否则,该矩阵需要重新调整。将数据代入公式,计算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值(表4)。

表4 评价指标体系各层次判断矩阵及一致性检验结果

从表中的结果可以看出,所有判断矩阵一致性评估都符合CR <0.1的要求,并通过了一致性测试,数据样本的权重可以使用无逻辑错误。

3.3 基于熵值法确定数据的权重

熵值法的数据来自受访人员对状况的客观评价,应用熵值法对层次分析法得出的权重进行修正,可以提高其可靠性。熵权权重的具体计算步骤如下。

(1)构建原始评价矩阵

此次研究调研的评价样本数据m=236个,每个评价数据样本中包含n=24项评价指标构成了mxn的原始评价矩阵。

(2)为了保证熵变量取值在[0,1],对各项数值采取极差法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归一化矩阵:

式(5)中,i为填写问卷人编号;j为评价指标编号;Yij为归一化处理后第i个填写问卷人对第j个评价指标的数值。Xij为基础数据中第i个填写问卷人对第j个评价指标的数值;(Xij)min为基础数据中的最小值;(Xj)max为第j个评价指标中的最大值;(Xj)min为第j个评价指标中的最小值。

(3)计算第 j 个指标下第 i 个填写问卷人的占比:

(4)计算评价指标熵值:

(5)计算评价指标熵权:

基于上述计算方法最终得到调研数据的熵值法权重值(表5)。

3.4 基于AHP法和熵值法确定数据的综合权重

综合权重的基础数据由AHP法和熵值法分别计算出的权重数据所得。综合权重得计算公式:

最终,基于AHP分析法和熵值法计算得到高椅古村品质提升指标的综合权重(表6)。

表6 高椅古村品质提升综合权重

4 讨论与建议

4.1 讨论

本研究根据AHP法和熵值法构建了对高椅古村品质提升评价体系,包含了5个准则层及24个准则层,所调研的样本数据通过了可靠性检验,通过计算综合权重值确定了最终结果(图8)。权重比值越大说明评价指标越重要。其中村落文化独特性、村落景观时序性、管理安全性、建筑年代久远度和街巷道路体系完整度占比较大,其次是农作物种多样性、社交层面指数、人群聚集程度、当地居民配合度、非物质文化遗产、村落格局完整性、交通可达性、特色活动开展、物质文化遗产、当地文化体现、村落空气质量状况、村落历史文化遗产、历史文化建筑典型性、自然植被数量及覆盖率、基础设施布局合理性、科普教育程度、山水生态系统完整性、村落选址独特性及政府支持力度。

■图8 各指标权重值统计图

4.2 高椅古村品质提升综合评价

4.2.1 生态景观评价

生态景观中权重占比最大的指标是村落景观时序性,说明其是影响高椅古村品质提升的关键指标,在高椅古村品质提升的整体布局中占据重要位置。因此在高椅古村品质提升规划时应当深度挖掘其景观生态性。就生态景观中包含的各评价因子综合权重而言,农作物多样性部分的权重占比也达到了0.0663。说明应季的植被种类配合、多样的植被物种和作物、优良的景观观赏性均能显著提升高椅古村品质。在对高椅古村实地调研走访中发现村落目前的农作物上还是较为单一,以水稻、菜园为主要村落农作物。同时,也可衍生出多样化的农业设施与技术,如传统灌溉与肥料运输系统、水资源利用系统等[20]。

4.2.2 文化蕴含评价

在文化蕴含中权重占比最大的指标是村落文化独特性。高椅古村自身村落文化保存完善,其中古建筑文化、民俗文化、耕读文化、宗教文化等都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符号。就文化蕴含中包含的各评价因子综合权重而言,非物质文化部分的权重占比也达到了0.0472。说明具有自身特色的村落文化、特有的民俗风情、优良的村风建设均能显著提升高椅古村品质。为了更好地凸显高椅古村文化,在现有的高椅古村非物质文化组织如高椅傩戏、竹木雕刻、剪纸等,为更好地彰显高椅古村文化,建设高椅传统民俗文化研究中心。高椅文化研究中心的功能设定应以研究、教育、展示为主体,做全面系统的考虑[21]。

4.2.3 聚落景观评价

在聚落景观中权重占比最大的指标是建筑年代久远度。古村落的聚落景观主要是由明清建筑为主,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村落景观体系。通过对高椅古村实际调研走访,现存的104处保存完好的建筑中包含了明代建筑7栋、清代建筑97处,其中特色历史建筑9处。民居建筑形式中保留了湘西传统建筑特色的同时又结合了侗族自身的建筑文化形成了特有的“窨子屋”。就聚落景观的各评价因子综合权重而言,街巷道路体系完整度部分的权重占比也达到了0.0692。村落的街巷风貌完整,独特的街巷空间及建筑体现了聚居模式,色彩古朴且具有强烈地域和民俗风味。街街相连,巷巷相通。特殊的聚落景观在依山傍水地理环境中,环山面水,景象壮观。聚落因地制宜,孕育出了独具自己符号的聚落形态。

4.2.4 旅游组织评价

在旅游组织中权重占比最大的指标是管理安全性。高椅古村属于开放式传统村落,不收门票,自由进入,导致缺乏系统且规范的旅游安全管理。虽受到自驾游客的欢迎,但进入景区的道路只有一条,且交通工具单一,安全性比较弱。就旅游组织的各评价因子综合权重而言,当地居民配合度部分的权重占比也达到了0.0511。在高椅古村品质提升的项目展开之前应当搜集群众意见,充分考虑村民意愿及时回馈,让村民积极参与到项目之中,充分理解祖祖辈辈在古村生活的居民的需求。建立以村民为主体的深度探寻古村的有主人翁意识的导游队伍[22]。

4.2.5 社会联动评价

在社会联动中权重占比最大的指标是社交层面指数。高椅古村孕育了原汁原味村落风情,形成了独有的村落特点,一直延续着原居民最为质朴的生活方式。村落的品质提升也离不开人文建设。为村落的居民提供更加有效交流的空间场所才能更好地保留住这份最纯真的民心和民魂。就社会联动的各评价因子综合权重而言,人群聚集程度部分的权重占比也达到了0.0581。高椅古村在后续开发上要严格控制游客容量,根据古村体验感最佳的人数相匹配的接待能力来限定游客,将可持续发展的旅游理念融入高椅古村的旅游品质提升改善,以高端休闲度假的旅游形式成为主要的旅游形式。

4.3 高椅古村品质提升建议

通过对高椅古村的调研与评价,可知目前高椅古村品质提升尚有较大的优化潜力。因此,后续要根据高椅古村实际情况,充分利用村落现有优势,因地制宜。基于高椅古村调研与评价结果,从生态景观、文化蕴含、聚落景观、旅游组织、社会联动5个方面提出相应提升优化策略。

4.3.1 生态景观方面

为进一步提升村落自然景观,营造更加多元的植被环境,形成良性的生态循环,需要继续加大对原生态保护和修复山体、河流、植被的力度。结合实际情况,根据不同植被适应的生长环境,加强绿化种植,优选乡土树种,改善绿色生态环境,充分发挥绿化制度。其次聚焦农作物景观上。在现有农业生产景观基础上,整合农田山林,打造乡村大地艺术景观,如开发荒地改良土壤,扩大种植规模,栽种梨不同种类具有经济价值和观赏功能的经济园林,营造错落有序的田园景观风貌。最后,实行严格的责任制,层层把控。在保护高椅村落自身的自然山水格局时,也要注重与周边村落的自然山水格局的衔接,禁止随意破坏山体环境,维护好高椅古村既有的村落形态。

4.3.2 文化蕴涵方面

深度挖掘村落民俗文化、传统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通过计算机信息技术对非遗文化进行记录,并建立资料数据库和相关影像合集,确保民俗文化和传统技艺有效传承。同时不断挖掘并开发村落历史文化资源,依托资源优势,将文化遗产与现代旅游进行对接,实现遗产活态传承。鼓励和支持开展各类具有高椅古村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动,同时可结合时代发展,努力创新民俗文化活动内容与形式,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强化村民主体,建立多元的公众参与机制,使多数村民能够直接参与民俗文化和传统技艺的传习与表演活动中,在活动过程中推动村民形成对村落人文景观的高度认同。在对古村主体性文化建设上,可以通过梳理村落族群意识,构建村民对村落新的认识,这样有利于高椅古村更系统地保存和发展其村落生活模式。这种文化的延续记录既可以成为国家文化保护的重要资源,又可推动相关的文化教育建设,多维度地保护和发扬高椅古村自身特有的文化价值[23]。

4.3.3 聚落景观方面

对高椅古村所有街巷传统建筑、历史遗迹等潜在景观遗产资源进行普查与登记,根据其建成年代、建筑性质等指标建立完善的建筑档案数据库。此外,加强对村落历史遗产的现代化保护,如运用激光扫描、数字模型、全息影像采集等技术对历史建筑进行三维测绘,将科学技术介入村落古建保护,构建村落数字化孪生发展模型。在村落道路的梳理上,以保留村落既有的主干道为基础,完善村落道路系统。为保证村民与游客的便捷,拓宽主干道路,用作机动车行驶、游客旅游观光与消防。村内依旧保持原有通道,不作任何破坏,并对部分已破损道路进行修整;为保留乡村特色,村落内的宅间路延续村民原始路径,连接入户,营造乡土气息。

4.3.4 旅游组织方面

以环绕古村的巫水为主线,以沿江的各种原生态小村旅游项目为支点,将高椅古村的旅游线路延长,构建以高椅古村为主要节点的黄金旅游带。在对于相关的旅游产品设计上应考虑到项目的可循环性,同时具备系统性和多样性的特点。比如:将村落民居改造成民宿体验与周边的多形态的自然村落项目结合,构建环高椅古村的深度民宿旅游带,更好地享受自然山水与健康旅游。同时也可以将修家族墓地,建家祠,以杨姓子孙认祖归宗的归属感为导索展开相关项目设计。高椅古村的水路系统曾是村落最为重要的交通体系,在其天然的水路优势之下可以构建水上旅游项目。高椅古村应突出以自我意识为主导的家庭式居住模式。在整体提质上可遵循外动内静。高椅村落内以静为主,将其自身的传统慢生活模式发扬,维持好自身的生活原貌;在村落环水的一面,延续古村自身的水路系统构建一个主要活动区。复建村落的沿水商业街,成为整个村落旅游接待最为重要的商业配套板块,更好地为高椅古村的旅游提供服务[24]。

4.3.5 社会联动方面

在国家提倡的古村落修复中应做到“要有新的变化,要有旅游的进入”。对于高椅古村同社会联动的层面必须通过旅游来刺激村落的可持续性发展,这也是高椅作为国家级的传统文化保护村落首当其冲去实践的。但旅游的发展会对村民日常生活发生改变的同时也会影响村落价值观的改变,这是村落提质过程中都会面临的难题。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在旅游发展与村落耕读传家的文化上找到一个平衡点。比如构建完善的分配与协商机制,在保护农耕文明的完整性的同时平衡旅游的介入深度。如何为村民带来更多的创收,享受到村落旅游发展带来的社会红利,这需要政府与介入团队更加细致地思考政府—村民—游客—投资方之间的利益均衡,在此基础上便可打造出一个更具可持续性发展的农耕文明模板。

5 结语

中国传统村落的研究发展至今经历了三个阶段,在传统村落方面的研究日益见长,传统村落的价值不断被研究并发掘。本文研究采用AHP法和熵值法的综合评价法对高椅古村品质提升进行评价,一定程度上明确了高椅古村品质提升亟待优化的各项指标,基于评价结果,提出品质提升策略建议。高椅古村品质提升在后续设计上应着重从村落文化独特性、村落景观时序性、管理安全性等方面开展;后续村落规划与建设应在评价体系基础上,根据评价结果,客观科学提出优化设计策略,使不同类型的历史村落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与发展。

本研究虽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基于活化乡土文化资源,促进乡村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与可持续建设背景构建了较为全面的历史古村落品质提升评价指标体系,但鉴于古村落评价与设计具有动态性和复杂性,目前的评价过程仍存在一定局限,今后在实践过程中需进一步调整和优化评价指标,提升研究的科学性与实用性,以科学指导后续历史古村落品质提升规划与建设。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