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李 雪 刘 佳 Li Xue& Liu Jia
(1.2.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 100020)
法国著名社会学家与人类学家皮埃尔·布迪厄曾在《实践与反思》一书中,提出用来分析一切事物的方法——“结构性、关系性、生成性”。这三种不同的阅读方式根据不同的场域而提出,人们基于不同的场域采用的阅读方式也不同。同样,21世纪以来,人们对作为“场”的空间环境的认识也在逐渐加深,它已经从原来的单一装饰工程项目转变成了“大环境”意识的广泛认同。这种旨在寻求“生态、和谐”的“大环境”意识必然不能缺少对主体认知因素的情感理念的研究与分析。本文尝试以布迪厄理论——“结构性、关系性、生成性”为研究方法,从三个层面分析主体情感在空间环境中的应用路径。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主观反映形式,是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态度的体验[1-2]。在唐纳德g诺曼的《情感化设计》一书中,他认为人的情感分为积极情感与消极情感。积极情感总能唤起人的好奇心,激发创造力,消极情感则使人逐步对问题进行深入探索直至问题解决[3]。这两种情感状态不仅是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所需的必备技能,也应该成为研究主体情感因素的重要内容。
这是因为,人们对这两种情感状态都有十分强烈的情感需求。所谓情感需求,是指人们对某特定情感持以等待、期盼状态以及获取该情感的对象物以达到情感满足的强烈愿望[4]。苏联著名美学家卢那查尔斯基认为,人们日常生活的用品不仅应当实用,更应当使人从使用过程中获得愉悦的感受,这愉悦的状态恰是在满足了人的情感需求之上产生的。也正如布迪厄所认为的“对客观结构的分析将扩展到对主观性情倾向上的分析”。
在全球经济、价值体系甚至文化趋同的情况下,空间环境的营造已经不仅仅是对实体形态的布局营造,表现形式也不是简单地美化环境,而是要满足人们精神上的需求,更重视人在环境中的情感调节和控制[5]。
关于“结构性”,布迪厄认为人的“心智结构”是在有机体内部打上经过调整定型的惯性及外在现实的约束的烙印[6]。从人的情感与空间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构来看,体现为人与生俱来的本能情感在空间环境中的应用与参考。
人们对于安全性的需求是机体长时间进化产生的本能。尽管建筑早已从几千年前的穴居转变为如今的摩天大楼,但人们寻求一个安全环境的需求并未改变。以安全性为前提也自然成为空间环境构建的首要法则。相反,也存在利用“安全性”做文章的现象。玻璃栈道,是一种将钢化玻璃悬空架在悬崖峭壁上形成的可供游客观光的透明栈道。既害怕又好奇的心理吸引着众多游客。其实这种栈道的载重安全系数已经堪比传统钢筋混泥土结构,游客完全不必担心安全问题。
舒适性是指人们通过感官感受到空间环境的形状、大小、色彩等而产生的积极情感反应。鲜活明亮的色彩、优雅流畅的外形,甚至是清雅迷人的气息、轻快活泼的音乐,人们都抱有积极的情感反应,认为徜徉在这样的环境中是“舒适的”。相反,对于那些形状怪异、空间狭小、色彩沉闷以及不规律的声音,持有消极的情感反应,认为这些是“压抑的”。杭州的钟书阁以其大胆鲜明的空间环境设计成为众多设计师乐于谈论的话题——弧形的满墙书柜,大面积的镜面材料与饱满色彩,利用视错觉形成的几何体。我们无法评判这种夸张感官体验的方式是否适合书店的性质,但区别于传统的装修形式的确使钟书阁有了不小的名气,也极大地提高了它的营业额。
■图1 中国油画院平面布置图
■图2 中国油画院顶部
■图3 旧城胡同改造
■图4 熔岩美术馆
合理性与效率性的提出是基于布迪厄的“关系性”所得来。布迪厄认为场域的特征之一就是某种被赋予了特定引力的关系构型,这种引力被强加在所有进入该场域的客体和行动者身上[7]。作为“场”的空间环境必然与人的情感存在着某种引力关系,这种关系深入地体现为人的肢体行为与心理活动在时间中与空间环境的互动。
稳定关系的构建必然居于空间功能合理性与行为效率性的基础上。对公共空间来说,如何从入口以最快的时间抵达目的地,需两个前提条件,一是否配有使用人群期待的空间类型,即功能合理性;二人流动线是否合理、导视系统是否完善,即行为效率性。倘若两者都不具备,它也就失去了自身的意义。此外,空间宜人的尺度,针对特殊人群配置的无障碍通道、公共环境中常与人接触的材料的选择等各方面,都需做十分细致的考量,才可使人与空间建立起有利可靠的情感联系。
中国油画院教学楼(图1、图2)的设计者,充分地将路易斯g康“服务的”与“被服务的”空间概念渗透到空间的划分中,并且根据油画院的特殊功能要求,在以房间为单元的集合体中,每个教室既可作为单独的功能空间使用,又可根据展览需求将多个房间串联起来作为展厅空间使用[8],充分实现了功能布局合理性的最大化。由于油画创作对光线有特殊要求,在建筑外部都设有倾角呈26°的顶光窗户,根据建筑整体的坐标方位最大可能的为艺术家提供了高效率的光线环境,成为了合理性与效率性兼备的空间。
生态性的提出基于布迪厄的“生成性”所得,他十分强调生成性阅读法,认为只有通过认识上的反思原则,才能一方面对场域重新阅读与构建,另一方面又可以在这个过程中,自觉渗入阅读者对场域的理解与反省,以检验原有的场域论述[9]。生态学“ecology”最初由德国动物学家恩斯特·海因里希·海克尔于1860年首创的okologie演变而来,海克尔是以希腊语中表示“家”之意的“oikos”为基准创造了这一新词。生态性不仅应重视整体、局部与装饰的环保性[10],更应该将空间内与外有机联系起来。日本著名室内设计师三轮正弘将作为家的“住宅”比喻为“粘膜”,即将环境隔绝开同时又联系起来,具有连续与非连续双重性[11]。这种内与外的有机连接恰是探讨空间环境生态性意义所在。
由中央美术学院主持设计的旧城胡同(图3),根据现有的院落布局,利用室内外高差,通过曲面的墙体将墙与顶、内与外扭曲连接并延伸,整个空间浑然一体,形成动态联系。它并未将空间理解为一种封闭静态的环境,而是在为人们提供基本住宅保障的基础之上,通过实体形态表达了一种“动态、有机”的住宅生态观。众人知晓的熔岩美术馆(图4)坐落在悬崖绝壁上,整个建筑呈“月牙形”,立面是大面积玻璃幕墙,最大可能地将海尾山谷的壮丽景色拢入建筑内部,使用者可以在室内享受不同时态的群山河谷之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理念恰恰隐藏着随着时间、空间的变化所呈现出来的动态思想,是环境变化与人体变化(情感)有机统一的思想[12-13]。这恰是人们对空间环境“生成性”的情感需求。
王国维先生曾说:“文学中有二元质焉:曰情,曰景”。同样,在空间环境中,情与景密不可分,优秀的设计作品需融情入景,以景动人。伟大的设计像伟大的文学作品、音乐或者艺术一样即使在不断使用和连续呈现之后仍然会受到由衷的欣赏”。21世纪是高技术高情感的时代,从日常环境中得到情感关照,看到情感体现,与主体形成强烈的情感连接恰是设计趋势所在。如何从人出发,创造出“情景交融”的空间环境,相信文中已经给出了答案。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