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中药复方制剂防治肝癌的研究进展

时间:2024-07-28

孙振,王忠,于正洪综述,凌昌全审校

0 引言

HCC是世界第6大肿瘤,据统计,2002年全世界新发病例626000例[1],其中50%以上的HCC发生在我国[2],近年来HCC的发病率在许多国家呈上升趋势[3],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复方是中医药学的组成部分和中医师临床用药的主要形式,也是临床新药研发的重要源泉。近5年来,中药复方制剂治疗HCC的作用机制和临床疗效评价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现将研究进展综述如下,以供参考。

1 分子作用机制

1.1 不同治法防治HCC的机制HCC的中医治疗临床多定位于肝脾,主要有扶正培本、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化痰散结、以毒攻毒等治法,国内学者对不同治法的分子作用机制进行了探索。周阿高等[4]观察不同治法的中药复方对荷瘤小鼠质量、瘤质量及抑瘤率的影响,发现以毒攻毒方的抑瘤作用最明显,且能显著上调荷瘤小鼠的T淋巴细胞增殖功能;扶正培本组小鼠活泼好动,四肢有力,提示扶正培本中药有强壮作用,实验结果显示,以毒攻毒法能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明显增强小鼠细胞和体液的免疫功能,而扶正培本法则有良好的强壮作用。王昌俊等[5]研究证实,由莪术、白术、苦参、白花蛇舌草等组成的健脾化瘀复方药物血清对人HCC细胞BEL7402具有显著的增殖抑制作用。

1.2 对HCC细胞的直接抑制药理实验结果显示,许多中药复方制剂都有直接的抗肿瘤作用,直接抑制HCC细胞的增殖。张建武等[6]研究发现,复方斑蝥注射液能显著抑制人HCC细胞SMMC-721生长,具有一定的剂量依赖性。王玉琴等[7]研究发现,复方龙葵胶囊对实验性大鼠HCC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鲁玉辉等[8]研究发现,叶下珠复方在体外能一定程度抑制HCC细胞增殖,其机制可能与诱导HCC HePG2细胞凋亡有关。张虹等[9]采用体外抗肿瘤药物筛选的磺酰罗丹明B(Sulforho-damine B,SRB)法,观察壁虎粉、藤梨根及其复方对HCC细胞的抑制作用,发现在相同的条件下,复方壁虎藤梨根的抑制效果均优于单独的壁虎粉和藤梨根。

1.3 对HCC细胞凋亡的影响细胞凋亡是一种生理性或病理条件下高度程序化的细胞自动死亡过程。通过诱导HCC细胞大量凋亡,可达到阻断肿瘤形成和改善预后的目的。中药复方的化学成分复杂,寻找能诱导HCC细胞大量凋亡的活性成分是中药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之一。陈志奎等[10]研究发现,复方中药“99-克星”活性组AG-05可诱导HCC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与抑制bcl-2蛋白表达,活化caspase-3有关。曹永艳等[11]研究认为,复方斑蝥胶囊可能主要通过下调真核细胞转译起始因子-5A、硫氧还蛋白过氧化酶2和上调膜联蛋白A5(Annexin V)等途径来实现促凋亡抗增殖作用。杨军等[12]研究推测,复方斑蝥胶囊通过下调抑凋亡基因bcl-2的表达来改变与bcl-2相关X蛋白之间的比例,使其对HCC细胞产生诱导凋亡作用。江远等[13]观察得斯芬与扶正解毒抗癌复方对HCCBel2740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发现两者均可通过上调P53蛋白的表达、抑制肿瘤细胞DNA合成,使细胞周期停滞在G0/G1期,阻滞细胞进入G2/M期,从而导致HCC细胞凋亡,但得斯芬的抗HCC效应似乎比扶正解毒抗癌复方更为优越。

1.4 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既往研究发现,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不仅与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而且对判断其治疗效果和评估疾病预后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14-15]。张毅等[16]近来研究发现,复方斑蝥胶囊有利于提高老年HCC患者术后的T细胞免疫功能。张建武等[17]研究发现,复方斑蝥注射液能够改善荷HCCH22小鼠的免疫功能,恢复因荷瘤受到损伤的机体免疫系统而发挥抗肿瘤作用。吴英德等[18]发现,复方金蒲片能提高HCC患者血铜、锌、硒水平和增强免疫功能作用。陈旭征等[19]研究发现,解毒消癥饮和扶正抑瘤方的联合使用能提高移植瘤小鼠细胞免疫功能,诱导移植瘤细胞凋亡。

1.5 对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研究表明原发性HCC的侵袭、转移和预后与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密切相关。因此,从VEGF入手可能寻找到治疗原发性HCC的新途径。孙丽群等[20]报道,肝复方能有效抑制VEGF、甲胎蛋白的表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对原发性HCC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陈立武等[21]临床试验发现,术前服用解毒消癥饮,术后服用扶正抑瘤方,在HCC围手术期中提高手术疗效可能与减少外周血管内皮祖细胞的含量和VEGF水平有关。李炜等[22]发现,六神丸水溶液可使瘤体微血管密度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表达明显下降,作用随六神丸药物浓度加大而增强,且与顺铂联用表现出明显协同作用,但大剂量有毒副作用。贾英杰等[23]发现,小鼠腹腔注射复方苦参注射液,可通过抑制肿瘤血管形成发挥抑癌作用。

1.6 对HCC抑癌基因表达的影响抑癌基因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的基因(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 deleted on chromosome,PTEN)与细胞骨架张力蛋白同源,在人类癌症中存在普遍的突变。PTEN具有脂质磷酸酶和蛋白磷酸酶活性,通过多种机制对肿瘤细胞的存活、增殖、浸润和血管新生产生重要影响。孙保国等[24]研究由莪术、三棱、半枝莲、生姜等组成的健脾解毒复方,对裸鼠HCC模型PTEN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复方可能通过调节HCC抑癌基因PTEN的表达,从而达到抑制HCC细胞生长的功能。近期该研究组[25]又发现,健脾解毒复方可明显上调抑癌基因PTEN的表达而下调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regulated kinasel,ERK1)的表达,且存在量效关系,这提示健脾解毒复方抗HCC的作用机制可能通过影响PTEN/ERK1肿瘤增殖抑制信号途径而实现。

1.7 抑制HCC癌前病变HCC患者大部分均有肝炎、肝硬化、HCC的演变过程,如何治疗癌前病变,从而预防HCC的发生,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干振华[26]等借助HepG2.2.15细胞模型,以血清药理学方法测定水提物血清和醇提物血清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的抑制率,发现由茵陈蒿、栀子和苦参中药组成的茵栀苦复方的水提取物和醇提取物都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具有很高的抑制率,而两者之间无明显差异。梁水庭等[27]研究发现,软坚护肝片复方制剂可改善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肝胶原纤维的面积、纤维化程度,且能降低血清透明质酸、层粘连蛋白、Ⅳ型胶原水平,对大鼠肝纤维化有很好的预防作用。徐列明等[28]对上市复方制剂扶正化瘀胶囊的后续研究发现,扶正化瘀方能显著改善模型大鼠肝功能与肝组织胶原沉积,明显降低肝组织羟脯氨酸含量,而临床实践也证实扶正化瘀胶囊治疗肝硬化是安全的,不但不会增加出血的危险性,反而可减少出血的概率,在中药复方制剂防治HCC癌前病变的研究方面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2 临床疗效观察

2.1 单纯中药复方制剂治疗HCC田义洲等[29]观察艾迪注射液联合中药复方治疗晚期原发性HCC,发现中医药治疗组稳定率、生存质量改善、治疗后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评分提高均优于对照组。20世纪60年代,复旦大学肿瘤医院在国内首先提出了健脾理气法治疗HCC的学术思想,吴洪斌等[30]临床使用自身对照方法观察150例中晚期HCC患者,发现复方党参白术颗粒制剂组明显高于非健脾理气组。

2.2 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HCC研究进展HCC

的综合治疗可提高疗效已得到学术界的广泛认同,临床实践证实,中医中药有计划地与手术治疗、放疗、化疗相结合,可明显减少不良反应,提高远期疗效。于洋等[31]临床发现,健脾解毒方与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能提高中晚期HCC的生存率。滕红丽等[32]考察复方红豆杉胶囊在HCC化疗中的增效作用及安全性,发现复方红豆杉胶囊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并可提高HCC化疗患者生存质量,且未发现骨髓抑制及其他不良反应。徐虎[33]研究发现,复方斑蝥胶囊与TACE联合治疗中晚期原发性HCC的1年生存率达68.8%,高于对照组,且能明显减轻肝区疼痛,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梁启廉等[34]临床使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HCC,结果显示其临床获益率、生存质量改善、化疗不良反应的降低和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方面均有优势。复方莪术油微球是采用莪术油和丝裂霉素2种药物制备出的微球剂型,为临床肝动脉栓塞治疗HCC提供了新的可能,施华平等[35]临床观察发现,复方莪术油微球经肝动脉栓塞治疗大鼠移植性HCC较单用莪术油微球和丝裂霉素微球抑瘤作用更明显,且可明显减轻丝裂霉素引起的血象异常。

3 存在问题

3.1 缺乏经方古方防治HCC的研究中药复方制剂治疗HCC的实验与临床研究多偏重于本研究中心的经验方,对于传统经方古方的研究不够,目前国内中药新药开发研制尚存在程度不等的低水平重复,日本、韩国等国偏重于经方古方的开发,产生的商业价值相当客观,在HCC的防治研究方面,应加大“经方古方”治疗HCC的分子机制和临床疗效方面的研究[36]。

3.2 缺乏合理设计和操作规范当前,中医复方治疗HCC的临床试验,缺乏合理的设计。顶层设计的缺陷客观上影响了临床试验的最后结果和最终数据的可信度。既往许多临床研究使用实体瘤的疗效评价标准,沿用WHO提出的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无变化和病变进展的分级标准,而WHO的实体瘤评价标准存在以下缺陷:①以影像学资料作为评价疗效的唯一标准;②以局部的疗效来判定疾病的治疗效果;③仅能反映近期的疗效。近年来国内中医循证医学专家对此已引起足够重视,主张建立肿瘤中医药治疗评价标准,倡导使用PFS/TTP(肿瘤无进展生存期)作为第1评判标准;生活质量作为第2评判标准[37]。

3.3 缺乏高质量对照研究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极少,即使有随机的临床试验,随机方法在文献中描述也极不详细,盲法的使用和描述更不能令人满意。客观上限定了文献的循证医学等级。

3.4 缺乏多中心合作目前,复方制剂的中医分子机制和临床试验研究多局限在本单位,且存在受重视不够的情况,许多好的复方制剂因无资金深入研究分子机制和临床试验,不能进一步开发,对中医临床科研损失较大。在收集整理有效验方的同时,还应对临床上初步证实有一定疗效,具有可开发成新药价值的复方制剂,给予一定资金扶持,并得以变成临床成果推广应用,这对推动中医药临床科研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4 展望

当前,复方中药制剂治疗肿瘤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近期国内学者从分子水平阐明了复方黄黛片治疗白血病的多成分多靶点的作用机制,引起国际医学界普遍关注[38]。国家十一五支撑计划等重大项目开展的复方中药制剂相关研究也取得了可喜的进展[31]。相信借助现代生物学研究方法和加快中医临床现代化进程[39-40],有效中药复方制剂治疗肿瘤的分子作用机制将被更多的阐释明晰[41],中药复方制剂的研究将有广阔的前景。

[1]Parkin DM,Bray F,Ferlay J,et al.Global cancer statistics 2002[J].CA Cancer J Clin,2005,55(2):74-108.

[2]钦伦秀,孙惠川,汤钊猷.原发性肝癌研究进展-2006沪港国际肝病大会纪要[J].中华外科杂志,2006,44(15):1070-1074.

[3]Sherman M.Hepatocellular carcinoma:epidemiology,surveillance,and diagnosis[J].Semin Liver Dis,2010,30(1):3-16.

[4]周阿高,张勇,蒉纲,等.不同治法中药复方对H22肝癌小鼠瘤质量和体质量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学报,2008,6(1):77-79.

[5]王昌俊,刘友章,许鑫梅.健脾化瘀复方药物血清对人肝癌细胞BEL7402增殖的影响[J].中医药通报,2006,5(3):54-56.

[6]张建武,杨旭波,唐建平,等.复方斑蝥注射液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的生长抑制作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9,18(16):8-9.

[7]王玉琴,张伟,李锋,等.复方龙葵胶囊对2-乙酰氨基芴诱导大鼠肝癌的影响[J].中国交通医学杂志,2006,20(2):131-132.

[8]鲁玉辉,符林春.叶下珠复方对人肝癌HePG2细胞体外增殖抑制及诱导凋亡作用[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7,18(3):183-184.

[9]张虹,向俊锋,戴玮,等.复方壁虎藤梨根对肝癌细胞的抑制作用研究[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10,21(2):130-134.

[10]陈志奎,林礼务,王艳,等.超声介入复方中药“99-克星”活性组分诱导肝癌细胞凋亡及机制[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6,22(12):1792-1793.

[11]曹永艳,王猛,黄开顺,等.复方斑蝥胶囊血清诱导人肝癌SMMC-7721细胞蛋白质组差异表达分析[J].中国中药杂志,2007,32(9):831-833.

[12]杨军,丁敏,张太君,等.复方斑蝥胶囊抑制人肝癌细胞SMMC-7721的增殖和诱导凋亡的实验研究[J].中成药,2007,29(5):772-773.

[13]江远,张玲,郭兴伯,等.得斯芬与扶正解毒抗癌复方对肝癌Bel27402细胞凋亡的对比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8,16(1):21-23.

[14]Kastelan Z,Lukac J,Derezic D,et al.Lymphocyte subsets,lymphocytereactivity tomitogens,NK cellactivity and neutrophilandmonocyte phagocytic functions in patients with bladder carcinoma[J].Anticancer Res,2003,23(6D):5185-5189.

[15]van Sandick JW,Boermeester MA,Gisbertz SS,et al.Lymphocyte subsets and T(h)1/T(h)2 immune responses in patients with adenocarcinoma of the oesophagusoroesophagogastric junction:relation to pTNM stage and clinical outcome[J].Cancer Immunol Immunother,2003,52(10):617-624.

[16]张毅,黄建钊,石承先,等.复方斑蝥胶囊对老年肝癌患者术后T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J].山东医药,2008,48(27):89-90.

[17]张建武,杨颖,曾云,等.复方斑蝥注射液对荷肝癌H22瘤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09,31(1).14-15.

[18]吴英德,刘宗河,康平,等.复方金蒲片治疗肝癌对铜、锌、硒元素水平及免疫功能影响的观察[J].广西医学,2006,28(11):1692-1693.

[19]陈旭征,曹治云,杨竣联,等.中药复方对小鼠肝癌皮下移植瘤细胞凋亡和免疫功能的影响[J].福建中医药,2009,40(2):52-53.

[20]孙丽群,王品发.肝复方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J].湖北中医杂志,2009,31(6):10-12.

[21]陈立武,赵红佳,江敏.复方中药抑制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的临床研究[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9,19(4):6-8.

[22]李炜,赵旭涛,孙莉,等.六神丸抗肿瘤血管生成的实验研究[J].中医药学报,2006,34(4):25-29.

[23]贾英杰,张莹,史福敏,等.复方苦参注射液对小鼠移植性S180肉瘤血管形成抑制作用[J].天津中医学院学报,2006,25(1):25-26.

[24]孙保国,陈泽雄,张诗军.复方中药对裸鼠肝癌模型PTEN蛋白表的影响[J].中国中药杂志,2007,32(11):1057-1059.

[25]孙保国,周厚明,邓宜材.健脾解毒复方中药对裸鼠肝癌模型PTEN/ERK1的影响[J].中国中药杂志,2009,34(9):1144-1145.

[26]干振华,李金恒.中药复方对肝炎病毒抑制影响的血清药理学研究[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8,21(5):455-457.

[27]郭庆渠,梁水庭,梁雪婧,等.软坚护肝片预防肝纤维化形成的实验研究[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7,24(2):261-263.

[28]徐列明.扶正化瘀胶囊的后续研究[J].药品评价,2008,5(5):198-200.

[29]田义洲,李虹,黄立萍,等.艾迪注射液联合中药复方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30例[J].肿瘤学杂志,2009,15(1):86-86.

[30]吴洪斌,程琳,孟志强.复方党参白术颗粒对原发性肝癌治疗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9,9(3):218-220.

[31]Yu Y,Lang QB,Chen Z,et al.The efficacy for unresectabl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maybe improved by 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in combination with a traditional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formula[J].Cancer,2009,115(22):5132-5138.

[32]滕红丽,李珪,钟鸣,等.复方红豆杉胶囊治疗肝癌60例临床研究[J].中医杂志,2006,47(4):277-279.

[33]徐虎.复方斑蝥胶囊对晚期原发性肝癌生存率的影响[J].湖北中医杂志,2009,31(4):23-24.

[34]梁启廉,陈小东,李小英,等.复方丹参滴丸加化疗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评价[J].中医药学刊,2006,24(1):185-187.

[35]施华平,周玲玲.复方莪术油微球肝动脉栓塞对大鼠移植性肝癌的治疗作用[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3(5):58-60.

[36]黄煌.经方的魅力[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7-19.

[37]邹玺,刘宝瑞,钱晓萍.中医药治疗肿瘤的疗效评价标准的探讨[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l(4):270-271.

[38]Chen SJ.Chen Z,Liang Y,et al.Dissection of mechanisms of Chinese medicinal formula Realgar-Indigo naturalis as an effective treatment for promyelocytic leukemia[J].Proc Natl Acad Sci USA,2008,105(12):4826-4831.

[39]蔡辉.中医临床医学现代化的发展战略[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6,19(4):289-290.

[40]梁伟伟,严谨.作用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的中药活性成分研究[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0,23(3):315-317.

[41]耿秀芳,杨利丽,潘智芳,等.银杏叶总黄酮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0,23(6):601-604.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