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景宁香榧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时间:2024-07-28

沈献根,金朝满,钟万荣,兰国平,叶世彬,严邦祥

(1.浙江省景宁县九龙乡政府,浙江景宁323500;2.浙江省景宁县望东垟管理局;3.浙江省景宁县渤海镇政府;4.浙江省景宁县雁溪乡政府;5.浙江省景宁县林业局)

香榧(Torreyagrandiscv.merrilli)是红豆杉科榧属常绿乔木,原产中国,是榧属植物中品质最优良的一种,是世界珍贵稀有的干果之一,其它国家栽培很少,我国栽培已有1300多年,是我国栽培的特有的经济树种,第三纪孑遗植物,仅分布在我国亚热带丘陵山区(主要分布在浙、安徽、赣、闽)。当前,景宁县政府把香榧产业作为一项富民产业。本文对景宁香榧产业现状、发展目标、建设重点和发展措施进行分析,旨在为香榧产业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1 景宁香榧产业发展现状

我县栽植榧树历史悠久,经调查,我县有榧树300余株,主要分布在家地乡石碧、谢坑村,葛山乡降头、粗砻村,大地乡柳山头、大地村,英川镇寨后、黄谢圩、跃洋村,沙湾镇蔡湖村,鸬鹚乡南坑下、夏山头村,雁溪乡黄桐、梅坞村等13个乡镇30个村。榧树主要分布在海拔600~1000m,占总数的82%;分布最高处海拔1030m,最低处海拔350m,年龄大,多数在100年以上。

香榧从2006年开始引种,当时采用“2+2”良种苗引种到原有榧树分布的家地、大地等乡镇,由农民散种在房前屋后。据调查,成活率达90%以上,年平均新梢生长达15cm,长势较好,现已有部分香榧少量挂果。2012年,在林业部门的宣传和引导下,澄照、标溪、沙湾、梧桐、家地等乡镇种植香榧1000余亩,长势良好。家地乡石碧村一农户用“2+7”苗种植的香榧当年已有挂果。到目前全县连片种植的香榧基地达4000余亩,多处村庄进行零星种植,掀起了种植香榧的热潮。

2 景宁香榧产业发展有理条件和不利因素

2.1 有利条件

2.1.1 具备适宜的自然环境条件。景宁县位于浙西南边陲,丽水市的东南部,其地理位置于E 119°11′~119°58 ′、N 27°39′~ 28°11′,属东半球低纬度北部地区。境内有众多的低山相连接,构成了全县“两山夹一水”的地貌格局,形成沟谷多,海拔从160~1600m。气候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景宁县大部分地区的气候、土壤适宜发展香榧。

2.1.2 具备香榧发展的地域空间。全县土地面积292万亩,其中林业用地面积242.4万亩,占土地面积的83%,林地多,种植空间大。一是无立木林地、宜林地、疏林还有5万余亩;二是有低效的板栗、柑桔、茶叶等经济林面积8万余亩,可以开展复合经营;三是生态公益林郁闭度低于0.3以下的林分,通过补植香榧来提高林分质量。四是森林采伐、火灾、病虫灾害等迹地,选种香榧造林。

2.1.3 具备良好的政策条件。浙江省林业厅制订了香榧产业发展规划,启动了“香榧南扩”工程,把香榧列入省级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项目,并以浙中会稽山脉和浙西、浙南地区为重点,着力培育香榧基地的建设。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香榧基地的发展,把香榧作为农业发展的“三大”主导产业之一,把发展香榧基地作为振兴山区经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重要抓手。

2.1.4 具备良好的社会环境。随着我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逐步深入,政府支农政策的陆续出台,给社会各界有识之士投资山区、开发林业,香榧以其效益良好、收入稳定、投资风险小等优势,作为新的投资产业而吸引了民间投资者眼光。

2.1.5 具备健全技术推广体系。林业局是县政府主管林业的职能部门,从事林业科技推广和各项林业事业工作的高级工程师8人,中级职称30余人,具有较雄厚的技术基础。各乡镇有林业技术推广人员。

2.2 不利因素

2.2.1 种植基础差。近几年,少数群众引种发展香榧,由于缺少种植经验,幼龄期成活率不是很高,加上收益慢,导致部分农民认为香榧难栽培,怕担风险,影响生产积极性。而且在管理上大都粗放管理,如基肥不足,抚育管理不及时等。

2.2.2 规模开发难。一是立地条件限制。我县是个山区县,地形复杂,海拔高低悬殊,立地条件差;二是公益林比重大,公益林面积占林地总面积53%;三是林地流转难,林地分家到户,造成没山的想开发,有山的不想开发的现象;四是香榧对立地条件要求较严。

2.2.3 投入大、周期长。香榧前期生长慢,结果迟,前期投入高。香榧要获得经济效益,要有15年以上时间。因此高额的苗木投入(嫁接苗造林每亩需3000元以上),加上种植、抚育管理,高标准营建香榧基地,每亩前期投入至少5000元,一般农户难以承受。

2.2.4 劳务输出大,余留劳动力少。随着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大力发展,我县农村劳务输出量大,现在绝大数村只余留老人,缺少劳动力。

3 景宁香榧产业发展目标和重点

3.1 发展目标。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题,以科技为支撑、以效益为中心,加快香榧产业发展。到2020年发展香榧基地10万亩。

3.2 建设重点

3.2.1 集约经营高效香榧基地。充分利用海拔200~800m地段的荒山荒地、迹地或低效林分等进行营造。在基地建设中积极引导企业参与,采用“公司+基地”、“基地+农户”等形式。利用企业的资金和规范管理的经验,是加速香榧基地建设的重要途径。

3.2.2 生态复合经营。在生态公益林区内选择适宜地区进行点块状套种香榧,使生态公益林发挥生态效益的同时,又能产生经济效益。在适宜发展香榧的迹地更新和经济林改造中进行套种,如在茶叶基地、板栗基地中套种香榧,以提高林地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3.2.3 四旁零星种植。充分利用农村房前屋后、田边地角、农村自留地、村旁旱地、溪沟边等的闲置地来散生栽植香榧。与美丽乡村和绿化示范村建设有机结合,既有经济效益,又美化村庄环境,促进我县新农村建设。

4 景宁香榧产业发展措施

4.1 健全组织,加强香榧产业领导。景宁香榧产业建设是一项事关全局和长远的战略任务,是目前乃至今后很长时期内产业建设的主要工作,具有涉及面广、投资量大、建设周期长等特点。因此,必须切实加强对香榧产业建设工作的领导,应成立香榧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全面负责香榧产业发展的组织和协调工作,确保产业建设顺利推进。

4.2 强化宣传,营造良好建设氛围。实施香榧产业发展规划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油料生产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07〕59号)和省林业厅“香榧南扩”的发展要求。因此,应利用各种舆论宣传工具,广泛地宣传工程建设的重要意义,及时总结推广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经验和典型事例,大力营造建设氛围,提高广大群众的造林积极性。

4.3 完善政策,提升产业发展引力。香榧产业建设工程规模大、耗资多、投资期长,必须坚持国家、地方和群众多方筹资的方针,争取多渠道、多形式筹集建设资金。县委、政府要及时制订香榧产业发展扶持政策,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促进林地使用权、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采用多形式的投入机制,鼓励通过大户承包、农户联营、租赁经营、工商企业投资创办林场、苗圃等各种途径,扩大经营规模,加大香榧产业建设的投入,使生产向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发展。

4.4 加强服务,提高产业管理水平。各相关部门要有针对性地做好各项服务工作。积极开展各种技术培训,帮助香榧专业村建立科技小组,在适当时候建立香榧专业技术协会,加大标准化生产技术的宣传力度,提高香榧栽培、加工技术标准的实施率。县林业种苗管理站要从源头抓起,切实加强种苗管理,全面实施种苗生产经营许可证制度和种苗标签制度,保证农民能购买到货真价实的香榧良种苗上山,严禁假冒伪劣种苗坑害农民。

4.5 集成创新,加大科技推广力度。大力引进和推广先进适用的香榧科技成果,依托浙江林学院等高校的科研力量,整合本县林业科技队伍,及时研究和解决香榧生产中出现的技术难题,进一步深化栽培模式研究。充分利用现有的林业技术推广体系,加速成果转化,及时将香榧生产的新技术,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提高林农技术素质,逐步实现香榧产业标准化生产、科学化管理、集约化经营。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