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王海燕
(汤旺河林业局,黑龙江伊春153037)
汤旺河林业局位于黑龙江东北部,小兴安岭顶峰,横跨南北坡,北靠乌伊岭林业局,东北部与嘉荫县接壤,东南部与新青林业局相连,西部与友好林业局、红星林业局、逊克县毗邻,属大陆性季节气候,寒冷时间长,早晚的温差大,施业区面积215351 hm2,有林地的面积175205 hm2,森林的覆盖率81.5%。由于森林的覆盖的面积大,给病虫创造了栖息之地,因此,要加大对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力度。
森林病虫害的防治要贯彻“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预防为主”就是防患于未然,把工作做到前头,不能等到病虫害已经大量发生和严重危害的时候才开始防治。否则,不仅会使林业生产受到损失,而且还浪费人力、物力、财力。
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不断增加,防治难度大,随着人工造林面积的增加,特别是单一树种纯林的增加,病虫危害加剧。在当前资金、人力、技术等有限的情况下,防治难度加大。
成灾病虫种类增多,危害损失严重。目前,全省发生严重能够成灾的病虫已由20世纪80年代初的35种增加到50种左右,其中有些是由外地陆续传入的,有的是我省新发现的。过去就危害比较重的松毛虫、天牛(类)等到迄今为止未得到较好的控制,有的局部地区年年发生,甚至造成严重损失。全省每年因林木病虫害造成减产几十万立方米,直接经济损失达上亿元,对生态效益也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
危害性病虫害潜在威胁增大。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多种危害性害虫已先后入侵我省,由于我省对这些危害性害虫采取了有效措施控制,没有造成大的危害,但潜在的威胁却不容忽视。我省是国际性检疫害虫病和国内检疫对象日本松干蚧的适生区。
顽固难治,暴发现象常有发生,过去危害就比较严重的松毛虫、青杨天牛等表现相当顽固,且大都具有暴发成灾的特点,有的几乎年年与局部地区爆发,如监测跟不上,病虫害发生初期往往不能及时发现,到发现时已是危害严重的局面,造成防治相当被动。
一是森林病虫害监测预报工作基础薄弱,有的地方还不能及时、准确地掌握虫情并发布预报和指导防治。二是科技力量不足,防治手段落后。三是林业内部部门之间缺乏协调,各个生产环节之间严重脱节,造林的只管造,育苗的只管育,引种的只管引,有些地方甚至搞造林规划设计也没有把病虫害防治认真考虑其中,预防治机制差,使病虫害防治工作长期处于被动局面。四是检疫工作不到位,相当一些产地检疫跟不上,加上缺乏检疫检查站,调运检疫严重失控,控制危险性病虫害传播不力。五是防治经费短缺,整体抗灾减灾能力低下,具体表现是基础设施不足,缺乏必要的测报、防治、检疫仪器设备和交通工具等,病虫害的防治率低,先进适用防治技术的研究和推广跟不上。
3.1 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一是从加速生态建设和实施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认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策。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可持续的重要基础和标志,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是保护森林资源,促进生态环境建设是重要环节。二是从减轻危害损失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高度认识。森林病虫害的严重发生,直接制约着森林资源的发展,抓好森林病虫害防治,不仅可以大大降低损失,保护森林资源,而且能够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三是从实现新世纪林业跨越式发展的高度认识。森林病虫害防治对加快造林绿化步伐,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森林资源质量,促进产业发展,担负着支撑保障任务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必须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四是从保护我国及我省的生态安全提高国际声誉的高度来认识。
3.2 加强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
预测预报是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要基础。各地必须坚持把病虫害的调查监测工作放在首位,对辖区内的全部森林资源进行病虫害调查监测,要以全面、准确地掌握森林病虫害动态作为基本目标,要有专人、固定地块、明确对象、指定方法、定时调查,做到及时发现,及时除治,坚决避免平时不调查,等到发现已是严重危害的局面,从发展看,全省要以国际级中心测报点为龙头,以省、市重点测报点为骨干,以县级测报点为基础,尽快建立起一个覆盖全省的,健全的预测预报网络体系。不仅要能够及时掌握全省森林病虫害发生情况、发展动态,进行区域性短期预报和预警,而且能够结合森林资源状况、气候气象条件等相关资料,进行全省主要森林病虫害的长期预报,为我省和国家林业主管部门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3 加大科技含量,改进防治手段
针对我省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上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环境保护的需要不相适应的现状,防治手段急需大力改造。一是坚持搞生防林业,在保护好现有林的基础上,造林要坚持适地适树,采用良种壮苗,营造混交林,实行工程造林和集约经营等林业措施,把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贯穿于林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全过程),加强早期预防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增强林分自然抵御病虫害的能力,走出一条林业生产与病虫害防治协调发展的路子。二是认真遵守国家有关安全合理使用农药的规定,逐步禁止使用甲胺磷、水胺硫磷、对硫磷、久效磷、氧化乐果、福美砷、林丹、三氯杀螨醇、四拌磷、乙拌磷、杀虫脒、除草醚、草枯醚等剧毒草高残留农药,大力提倡使用微生物农药(BT乳剂和病毒等),仿生农药(灭幼脲),动物源农药(昆虫信息素)植物性农药(苦楝素、茴嵩素、烟碱等)、矿物性农药(波尔液、石硫合剂、矿物油乳剂等)。以减轻对环境和水源泉的污染。三是大力发展生物防治。环境保护具有特殊的意义,生物防治技术和规模都应有一个大的突破。利用管氏肿腿蜂防治双条杉天牛和青杨天牛,利用赤眼蜂防治松毛虫,利用周氏啮小蜂控制美国白蛾,利用核型多角体病毒控制落叶松尺蛾,人工招引啄木鸟控制天牛以及利用BT、病毒和仿生农药灭幼脲等防治美国白蛾、松毛虫等都有广阔的前景,应加大广谱及力度。四是加大科研开发和技术推广力度,研究和探讨新的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并生产上推广,积极推广利用飞机防治食叶害虫技术和3WF-3S喷雾喷粉机,6HZ-2020A手压树干注射器、6HY-25系列喷烟器等新药械及引诱剂、诱虫灯、遥感对松毛虫等监测技术。
3.4 加强林木的检疫工作,严防危险性病虫传入
森林植物检疫是贯彻“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的预防性工作。根据检疫工作政策性强、技术性强和涉及面广的特点,结合我省的实际情况,当前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强《植物检条例》等法规和森林植物检疫工作重要性的宣传性的宣传,增强人们的法制观念,促使人们对检疫工作给予理解和支持。二是在毗邻地区相关的干线公路路口增建检疫检查站,加强对过往运输森林植物及其产品车辆的检疫检查,严防带疫进出省界。三是加强源头管理。重点是加强产地检疫,特别是在高速公路难以设站检查和其他公路又缺乏检疫检查站的情况下,产地检疫必须加强。要加强对城镇森林植物及其产品的集贸市场、仓储、加工、销售单位及苗木、花卉、果品等生产单位的管理,堵塞危险性病虫害的传播渠道。四是严禁从国内国外等疫区调运森林植物及其产品。对来自国外的森林植物及其产品虽经口岸检疫机构检疫,单运至目的地后,当地森检部门仍要认真复检,做到万无一失。
3.5 加大资源共享金投入,保证防治需要
加大资金投入是提高防灾减灾能力的重要基础。针对因经费投入不足,每年大约有近百万亩森林病害虫害得不到有效防治的现状,今后应继续加大投入。
我国森林病虫害防治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之一是重治不重防。事实上,在森林培育过程中,如何在营林的各个环节如选种、育苗、选地、造林、经营、抚育及采伐中,注意保障树木的健康生长,减少病虫来源,协调各生物间关系,提高树木抗性,是实施森林病虫害由被动防治为主动防治的根本途径。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