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王年强,唐世涛
(1.穆棱市园林管理处,黑龙江 穆棱 157500;2.黑龙江省穆棱市林业局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
兴安益母草(Leonurus tataricusLinn.),多分布在东北地区。生于山坡林下,海拔750~850m。苏联西伯利亚也有分布。益母草为唇形科植物益母草干燥地上全草,全国各地均产,多为野生。同属植物大花益母草,亦可药用。其种子亦作药用,名为茺蔚子,别名益母草子、坤草子、小胡麻。近年来京津、河北等地有小规模种植。
2年生或多年生草本。茎直立,高约60cm,钝四棱形,略具槽,全面被贴生短柔毛,但茎下部、节及花序序轴上均混生白色近开展长柔毛,下部常带紫红色,通常在中上部具短分枝。开花时茎下部的叶脱落,茎上的叶片轮廓近圆形,径约4.5cm,基部宽楔形,5裂,分裂几达基部,裂片轮廓为菱形,其上又分裂成线形的小裂片,上面均绿色但下面淡绿色,上面全面下面主沿脉上被极短平伏毛,叶脉在上面凹陷下面突出,叶柄长1.7~2cm,腹凹背凸;花序上的叶片轮廓为菱形,长2.5~3cm,基部楔形,深裂成三个全缘或略有缺刻的线形裂片,叶柄长约2cm。轮伞花序腋生,小,轮廓圆球形,开花时径约1.2cm,多数于茎上部排列成间断的穗状花序;小苞片刺状,略向下弯曲,有贴生短柔毛及长柔毛,长3~4mm。花萼倒圆锥形,筒长约3mm,外被贴生短柔毛但沿肋上被长柔毛,内面无毛,肋5,显著,齿5,长2~3mm,均三角状钻形,基部宽三角形,先端长刺尖,前2齿稍靠合而开展。花冠淡紫色,长约8mm,冠筒长约4mm,外面中部以上被长柔毛,内面在中部稍下方被疏柔毛环,冠檐二唇形,上唇直伸,外面被长柔毛,内面无毛,长圆形,下唇水平展开,3裂,中裂片稍大。雄蕊4,前对较长,花丝扁平,花药卵圆形,2室。花柱伸出雄蕊之上,先端相等2浅裂。花盘环状。小坚果淡褐色,长圆状三棱形,长约1.5mm,宽1mm,腹面具棱,顶端截平且被微柔毛。花期7月,果期8月。
益母草喜温暖湿润气候,喜阳光,一般栽培农作物的平原及坡地均可生长,以较肥沃的土壤为佳,需要充足水分条件,但不宜积水,怕涝。
益母草分早熟益母草和冬性益母草,一般均采用种子繁殖,以直播方法种植,育苗移栽者亦有,但产量较低,仅为直播的60%,故多不采用。选当年新鲜的、发芽率—般在80%以上的籽种。穴播者每亩—般备种400~450g,条播者每亩备种500~600g。播种前整地,每亩施堆肥或腐熟厩肥1500~2000kg作底肥,施后耕翻,耙细整平。条播者整130cm宽的高畦,穴播者可不整畦,但均要根据地势,因地制宜地开好大小排水沟。早熟益母草秋播、春播、夏播均可,冬性益母草必须秋播。春播以雨水至惊蛰期间为宜;北方为利用夏季休闲地种植,采用夏播,在芒种收麦以后种植,产量不高;低温地区多采取秋播,以秋分至寒露期间土壤湿润时最好。秋播播种期的选择,直接关系到产品的产量和质量,过早,易受蚜虫侵害;过迟,则受气温低和土壤干燥等影响,当年不能发芽,翌年春分至清明才能发芽,且发芽不整、不齐,多不能抽苔开花。播种分条播、穴播和撒播。平原地区多采用条播,坡地多采用穴播,撒播管理不方便,多不采用。播种前,将种子混入火灰或细土杂肥,再用人畜粪尿拌种,湿度以能够散开为度,一般每亩用火灰或土杂肥250~300kg、人畜粪尿35~40kg。条播者,在畦内开横沟,沟心距约25cm,播幅10cm左右,深4~7cm,沟底要平,播前在沟中施人畜粪尿2500~3000kg然后将种子灰均匀撒入,不必盖土。穴播者,按穴行距各约25cm开穴,穴直径10cm左右,深 3~7cm,穴底要平,先在穴内亩施 1000~1200kg人畜粪尿后,再均匀撒入种子灰,不必盖土。
苗高5cm左右开始间苗,以后陆续进行2~3次,当苗高15~20cm时定苗。条播者采取错株留苗,株距在10cm左右;每穴留苗2~3株。间苗时发现缺苗,要及时移栽补植。春天播种的中耕除草3次,分别在苗高5cm、15cm、30cm左右时进行;夏播者,按植株生长情况适时进行;秋播者,在当年以幼苗长出3~4片真叶时进行第一次中耕除草,翌年再中耕除草3次,方法与春播相同。中耕除草时,耕翻不要过深,以免伤根;幼苗期中耕,要保护好幼苗,防止被土块压迫,更不可碰伤苗茎;最后一次中耕后,要培土护根。每次中耕除草后,要追肥1次,以施氮肥为佳,用尿素、硫酸铵、饼肥或人畜粪尿均可,追肥时要注意浇水,切忌肥料过浓,以免伤苗。尤其是在施饼肥时,强调打碎后,用水腐熟透加水稀释后再施用。雨季雨水集中时,要防止积水,应注意适时排水。
病害多见白粉病、锈病和菌核病。(1)白粉病发生在谷雨至立夏期间,春末夏初时易出现,危害叶及茎部,叶片变黄退绿,生有白色粉状物,重者可致叶片枯萎。可用可湿性甲基托布津50%粉剂1000~1200倍液或80单位庆丰霉素连续喷洒2~4次。除治白粉病应早期动手,发生初期要防治1次,病发旺期连续防治2~3次。(2)锈病多发生在清明至芒种期间(4~5月份),危害叶片。发病后,叶背出现赤褐色突起,叶面生有黄色斑点,导致全叶卷缩枯萎脱落。发病初期喷洒300~400倍敌锈纳液或0.2~0.3度玻美石硫合剂,以后每隔7~10天,连续再喷2~3次。(3)菌核病是危害益母草较严重的病害。整个生长期内均会发生,春播者在谷雨至立夏期间、秋播者在霜降至立冬期间病害发生严重,多因多雨、气候潮湿而致。染病后,其基部出现白色斑点,继而皮层腐烂,病部有白色丝绢状菌丝,幼苗染病时,患部腐烂死亡,若在抽茎期染病,表皮脱落,内部呈纤维状直至植株死亡。防治方法:一是在选地时就多加重视,坚持水旱地轮作,以跟禾本作物轮作为宜;二是在发现病毒侵蚀时,及时铲除病土,并撒生石灰粉,同时喷洒600倍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或波尔多液1∶1∶300的溶液。
虫害有蚜虫、地老虎等。(1)蚜虫较为严重,危害植株,常致其萎缩死亡。防治方法:一是适时播种,避开害虫生长期,减轻蚜虫危害。二是发生后,用烟草石灰水1∶1∶10溶液或2000倍40%乐果乳油液喷杀。(2)地老虎危害幼苗,易造成缺株短苗。防治方法:可采取堆草透杀、早晨捕杀的办法,同时还可用毒饵毒杀。此外,益母草园地还会发生红蜘蛛、蛴螬等害虫,但不严重,以常规办法除治即可。再就是兽害,即在幼苗期间,常有野兔吃食,可在田间抹石灰或作草人布障惊骇或猎捕,防止幼苗被毁。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