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近代江淮地区纺织业的发展与社会变迁

时间:2024-07-28

张倩倩, 牛 犁*,2,3

(1.江南大学 设计学院,江苏 无锡 214122;2.江南大学 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江苏 无锡 214122;3.江南大学 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江苏 无锡 214122)

江淮,指长江、淮河一带,广义上指江南、淮南地区;狭义上指长江、淮河之间的区域,即江苏、安徽两省的中部。江淮是南北过渡地带,作为沿海向内地深入的重要地区,经济、文化、社会制度都具有过渡性,是隋唐至明清时期的经济中心。随着近代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形态的变革,江淮地区传统纺织服装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文中通过解读近代社会变迁,立足江淮地区纺织服装业的发展状况,探究近代江淮地区纺织服装业的发展与变革。

1 外来与本土:近代江淮地区纺织业的社会背景

晚清时,服饰制度的执行已趋松懈,而辛亥革命进一步在政治上扫清了封建社会对文化的障碍,使得服饰作为身份地位标志的作用逐渐丧失。物美价廉的洋纱、洋布快速进入并占据中国的纺织服装市场,极大地冲击了中国本土手工作坊式的纺织产业。近代江淮地区纺织服装业呈现出“外来”和“本土”二元对立的格局,并且“外来”产品和技术渐占优势。

1.1 国外纺织工业资本入侵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关税不能自主,洋货开始大量倾销中国,各大通商口岸外国货号林立。西方棉织物、毛织物、羽纱、呢料的引进大大冲击了中国的传统丝织业。上海、苏州等地开埠后,越来越多的进口纺织品涌入,并凭借质优价廉的优势,极大冲击并迅速占领了国内纺织市场。据载,1845年仅上海一地便进口纺织品约144万匹。国外纺织工业资本对中国纺织业的大肆入侵引起了有识之士的忧虑,张之洞在给光绪皇帝的《拟设织布局折》中说:“窃自中外通商以来,中国之财溢于外洋者,洋药而外,莫如洋布、洋纱。……考之通商贸易册,布毛纱三项,年盛一年,不惟衣土布者渐稀,即织土布者亦买洋纱充用,光绪十四年(1888年)销银及将五千万两。……耕织交病,民生日整,再过十年,何堪设想!”[1]由此可窥当时国外纺织工业资本入侵的严重程度。相关资料显示,至民国时期,从进口情况来看,输入安徽等江淮地区的洋货主要是纺织品和日用品,重工业品较少,但这些商品对近代中国的经济和民众生活却有着很大影响。

民国时期,面对国外纺织工业资本的强势入侵,南京国民政府逐步出台一系列意在鼓励对外贸易发展的政策,试图从国家层面对进出口贸易进行长期的严格监督,如多次提高进口税率,建立商品检验制度等。虽然相关政策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半殖民地的社会背景下,进出口贸易仍然受外国洋行的管控,对外贸易的半殖民地性质并没有改变[2]。

1.2 本土家庭织造业没落

近代,由于大量洋布流向江淮地区,居民所穿衣料发生了很大变化。清末民初,江淮地区的农村有不少人开始穿洋布,用洋纱,如怀宁县“乡人衣着,大半仰给于洋纱布”[3]。1893年,洋务运动主要领导者之一、资本主义工商业发起者薛福成在《强邻环伺谨陈愚计疏》中指出:“近年洋货骤赢,土货骤绌,中国每岁耗银至三、四千万两,则以洋布洋纱畅销故也。益其物出自机器,洁白匀细,工省价廉,华民皆乐购用,而中国之织妇机女束手坐困者,奚啻千百万人。”[4]自此洋布输入本土,物美价廉,民间百姓争相购买,传统的家庭织布机和土布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5]。虽然当时纺织业发展甚盛,但布料都是用洋纱织成,且经引进的化学染料染整后,织物色彩鲜艳亮丽,无论贫富,百姓都喜爱选用。上海等沿海开放城市对内地的转运与辐射作用,使进口的纺织品不仅满足了其自身的需求,也满足了华南、华北以及全国其他城市的需求[6]。因此,本土家庭织造业在批量化、工业化生产和性能等指标落后以及价格相对昂贵的情况下,没落成为必然,这也是近代国际和国内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

2 初成与壮大:近代江淮地区纺织业的发展状况

近代江淮地区的纺织业,在国外纺织工业入侵和传统家庭制造没落的社会大背景下,经历了从初期的规模初成到后期的发展壮大。

2.1 清末时期的规模初成(1840—1912年)

清末,民族棉纺织工业通过引进、消化和吸收先进生产技术,使行业的整体生产能力大幅提高,涌现出大生、恒丰、申新等大力推进技术进步的典型企业。在这些领头企业丰厚盈利的刺激下,民营机器缫丝厂迅速发展并逐步壮大。据不完全统计,“1894年全国机器缫丝厂有120家,丝车3万多台,工人3万余人,占10余种新工业总工人数的一半”[7]。这表明,缫丝工业在十几年的发展中已初具规模。1898年,厂址位于淮安市淮阴区运河与盐河旁的王营镇南洋广机利织布公司,拥有织机200多台,工厂招募苏北及山东等地流民为工人,一段时间内,企业小有盈余,当地居民纷纷仿效经营纺织,创办机房,纺织企业逐渐发展到百余家[8],于是有了“过王营者必闻机杼声”[9]的记载。1899年,南通大生纱厂建成投产,原始纱锭达2万余枚,投产后随即加大资本和升级机器,至1902年资本已达78万两白银,1903年更增至113万两白银,纱锭总量则达到4万多枚。1907年增设大生二厂,此时大生纱厂纱锭总数已达6.7万枚,资本总额逼近200万两白银[7]。此外,1900年,淮安李福星等人从上海购进织布机创办织布厂;1908年,涟水薛华甫等人筹资兴办织布厂,但这几个织布厂规模较小,影响不大。清末时期江淮地区纺织业的建设规模由此初成。

2.2 民国时期的发展壮大(1912—1949年)

1912年,民国政府成立,国内政治趋于稳定,时值国货运动高涨时期,促使民族资产阶级投身到了振兴民族经济的洪流中,实业救国思潮空前高涨。在此背景下,安徽的民族资本主义纺织业获得了进一步发展。1918年安徽自办的织布厂31家,年产近10万匹布,洋布进口率逐渐减少。1919年进口棉布23万匹,1927年进口棉布11万匹,到1931年进口棉布更减少到0.9万匹[10]。另一组数据同时显示,1919年,随着芜湖裕中纱厂投产,经芜湖海关输入的棉纱明显减少。1923年输入棉纱1 517担,1928年减到66担。民国时期江淮地区纺织纤维及织物进口份额的持续递减,充分表明了江淮纺织业的发展壮大。此外,民间大规模的土布纺织同样可以证明。据载,合肥东南乡的农民,以一耕二织为业的机户,约有五六千户,每个村庄机杼昼夜不停,声闻远近。机户有木机1~5架不等,利用农闲时间,全家劳动,用进口的棉纱织成条花布和格花布;用农村土产棉花手工纺成土纱,织成土布。他们中一小部分有规模地自纺、自织、自染,但其资本极小,在制成产品后须立即出售,以便购买原料进行再生产。合肥的机户多,产量大[11],并且他们全家劳动,杂项开支少,成本较低,因而外埠无法与之竞争。合肥附近的三河棉纺织业最为兴盛,有大量的机户生产土布,被称为“土布纺织之乡”。这些机户多从芜湖、合肥等沦陷区来,据史料记载,当时有手工纺织机户千余家,木制机组约1 500台,从业人员近5 000人,年产各种棉布900余万米,销往河南、湖北、皖西等地[12]。

此外,1912—1927年,苏北地区的纺织工业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发展较显著的是棉织业和针织业。这两个行业抓住晚清近代纺织业萌芽的发展契机,建立了一批纺织企业,提高了生产能力,改善了技术水平,扩大了花色品种。苏北陆续出现了一批规模较大的棉织和针织企业,进一步壮大了民国时期江淮地区的纺织业。1946年,苏皖边区政府为了大力发展苏化地区的纺织工业,在东台成立了利丰棉业股份有限公司。

3 物质与社会:近代江淮地区纺织业的发展溯源

物产丰富、人杰地灵的江淮地区为近代纺织产业的发源及发展提供了扎实的物质和社会保障。从物质层面的地理环境、生产设备,到社会层面的政策、人才,四位一体地架构起江淮地区纺织业的发展模式。

3.1 地理环境优越,纺织原料充足

江淮地区纺织行业的发展与壮大,首先与江淮地区的地理环境密不可分。江淮地区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为其纺织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江淮地区地处长江与淮河之间,同时受到两条河流的灌溉和滋养。根据地方志及有关资料记载,南京、镇江、芜湖、安庆、马鞍山、铜陵等长江沿岸地区土地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温润,为棉花的生产提供了优异的自然条件。棉纤维、棉织物的商品转化率高, 市场份额大。棉纺织业在纺织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与此同时,淮南、六安、滁州、合肥、扬州、如皋、张家港、东台、盐城等江淮平原地区,适宜苎麻的生长,是苎麻最大的产区,为江淮地区麻纺织业输送原料,更促进了江淮麻织业的发展。此地以苎麻为原料生产的夏布,除了供本地使用外,还大量输出,如江都所产晒白夏布即是著名的出产货物,常销往苏南、上海等地。而高邮、宝应生产的葛布,美曰“广陵葛”[13],也深受本地及外地人欢迎,是该地主要的出产货物。此外,江淮地区南部临近太湖流域是桑蚕生产中心,其生产蚕丝耐磨性好,强度高,匀度好,是丝纺织业的重要来源。因此,江淮地区优越的地理环境,满足了棉、麻、丝3种天然纤维的种植和生产,保障了江淮纺织业长期稳步的发展。

3.2 先进设备革新,纺织技术升级

“大工业把巨大的自然力和自然科学并入生产过程,必然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先进纺织手段的引进必然会促进民族纺织业的发展。江淮地区纺织产业的发展与变革离不开纺织技术的升级与先进纺织机器的革新。鸦片战争以后,统治者和国人认为武器不良、机器不精是中国失败和落后的主要原因,因此,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政府着手新办官营军工企业并扩展到纺织行业。纺织机器一律购自国外,并招聘外国工人生产管理,以求纺织设备和技术的先进性。1919年5月,芜湖裕中纱厂正式开工生产初期,虽然纺织机器主要购自英国,采用先进的动力机器工厂化纺织生产,但投产后仍然发生了引擎动力不足的问题,只能开纱锭1万枚左右。年底,该厂立刻引进美国的蒸汽引擎,使动力大大增加,能开纱锭至1.84万枚,每昼夜能产纱约40件,极大地提高了工厂的生产能力,使得裕中纱厂成了近代安徽地区生产规模最大、生产技术最先进的机器纺织厂。因此,先进的、不断升级的纺织机器是近代江淮地区先进纺织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在纺织业生产力形成、发展和变革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3.3 抑商政策瓦解,纺织市场宽松

作为封建帝制统治者意志及利益保障的“重农抑商”思想,一直是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的主调,秦汉后被尊为基本治国之策,从未动摇。宋元时期的“专卖”和明清时期的“海禁”等政策都是“重农抑商”思想的主要表现,主张以农为本,加以重视,限制工商业发展。然而,近代以来,伴随西方工业文明的入侵,中国传统“重农抑商”的经济指导思想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和挑战,“重农抑商”的经济体制也从此开始瓦解。统治者开始意识到对比农业,商业和工业产生的能量更为巨大。基于此,清末改革重臣李鸿章提出了“官督商办”的商业模式,通过官府出面管理,利用私人资本创办民用工业,既解决了官府财力不足的窘境,又保护华商免受侵害,减少开埠后外资洋商对中国市场的影响。至1895年,光绪帝更直接下诏,要求全国民用工业“从速变计,招商承办”,至此开启清末官办工业的私有化之路。据史料统计,1895—1898年,新办企业达62家,资本总额达1 240万元,远超此前记载。大生纱厂、苏纶纱厂、合义丝厂等纺织类工厂皆创办于此时。抑商政策瓦解下,一系列“重商”条例的推行无疑给江淮地区纺织行业的发展营造了宽松的市场氛围。

3.4 实业家积极引领,纺织业不断成熟

1894年,中国在甲午战争中的惨败和失利引起了社会的巨大震动,加上随后签署的《马关条约》允许外商在华投资建厂,外资纺织工厂大量兴办、国外纺织产品大量进口,严重威胁了中国本土的纺织经济发展。江淮地区许多有识的社会精英开始清醒地意识到本民族私营企业的发展已迫在眉睫,提出“挽回利权”的口号,创立了在全国范围内都极具代表性的纺织新式工业。其中,清末民初著名实业家张謇率先行动,于1895年开始筹划在江苏南通建立著名的大生纱厂,并于1898年购地动工新建,次年建成投产。20世纪初,张謇还将工作重点转移到对天然纤维的改良上,在兴办纺织厂的同时,投资开垦江苏省北部沿海地区的盐碱地,效果良好,摆脱了受制于国外纺织原料的困境。此外,民国1916年,江淮地区另一位影响较大的安徽芜湖纺织实业家陈绍吾,联合宁松泉、江干卿等实业家在芜湖陶沟和狮子山附近集资筹备建设裕中纱厂,3年后建成使用,股本共达50万两白银,生产织物以“三多”和“四喜”为商标,在安徽省内、长江两岸、南京等江淮地区广为销售。裕中纱厂全称“裕中第一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是安徽近代第一家机器纺织厂。近代江淮地区纺织实业家一批又一批的崛起,树立和营建行业模范,通过以点带面的形式,引领着江淮纺织业不断走向成熟、强大。

4 结语

近代中国,是开放与传统、外来与本土交织并存的社会阶段。在政治不稳固的背景下,伴随着社会的激烈变迁,江淮地区的纺织业在西方工业文明和技术的引进中取得了长足发展,开创了逐步开放、除旧布新的全新局面。通过对江淮地区纺织业发展的研究,可以透视中国纺织业近代化、现代化的进程,溯清源流,探析西方纺织文明对本土纺织现代化的影响。分析表明,尽管近代江淮地区纺织业在现代化过程的初期有排斥、有不适,但更主要的是后期的发展、留存、融合和创新。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