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后蜀赵廷隐墓伎乐俑褙子的结构特征分析

时间:2024-07-28

吴 丹, 乔 洪, 甄 娜

(四川师范大学 服装与设计艺术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66)

成都博物馆藏有在成都市龙泉驿区十陵镇发掘出土的五代十国时期后蜀宋王赵廷隐(884—948年)墓中彩绘陶伎乐俑22件(女乐俑20件,男乐俑2件)。乐俑排列整齐,服饰雕刻细节清晰精致,长裙上面料纹样印记明显,且颜色鲜艳,衫裙重叠层次分明,多描金,造型生动逼真。最具代表性的服装形制为褙子与短襦长裙的搭配,外衣与长裙的衣缝两边皆为高开衩,外衣褙子设计为前短后长,这种服饰结构独具五代伎乐服饰特色。赵廷隐墓出土的伎乐俑等再现了五代时期后蜀乐舞文化的盛况。乐舞服饰设计影响着当时的流行服饰文化,使得五代后蜀服饰变得更加修身,设计简约精致,色彩艳丽。文中通过对五代后蜀伎乐服饰特征的研究,从而进一步认识五代时期服饰的特征及其文化内涵。

1 赵墓伎乐俑的服饰特征

赵廷隐墓出土的彩绘陶伎乐俑作为随葬品,为研究者提供了五代后蜀时期的实物资料。五代时期前蜀、后蜀出土的陶俑主要集中在四川成都,且墓主人的身份都较为显赫,地位极高,因此作为随葬品的陶俑理应出自能工巧匠之手,真实地反映了五代时期四川地区的现实生活与乐舞盛况,尤其是赵廷隐墓出土的20余件完整的伎乐陶俑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赵墓乐俑分为男女乐俑,男乐俑所奏乐器为笛,女乐俑所奏乐器有排箫、方响、笙、等多达14个种类[1]。

工匠对伎乐俑服饰的刻画精致细腻、衣物的处理真实清晰,在表现面料质地厚薄、褶皱的起伏上尤为精彩。赵墓伎乐女俑大多是短襦长裙与褙子搭配,双层或多层领口从后颈贴身绕过,自然弯曲下垂,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布料的厚薄差异与软硬对比。褙子的正面为对开直领门襟,门襟上下对称,且多为双层,自颈部到褙子下摆,完美地表现出服装面料受重力因素影响而自然下垂的形状。袖口处的褶皱疏密有度,褶皱的刻画细致清晰。赵墓乐俑(2011CLQM1:67)如图1[2]所示。图1中的花冠舞俑被推测为柘枝舞俑,面带笑容,身材匀称,双手上举,左足直直站立,右足微微后翘,作舞蹈状。他头戴红色帽子,自两侧垂下两根红色丝带搭于身前,耳侧帽檐向上翻折,帽子中部饰云纹状装饰,前身领口为交领右衽,腰系红色丝带,丝带盘结下垂,显露出完美的腰线,展现了舞者姣好的身姿。裙摆飘逸张扬,敝膝作云纹状搭于裙内,大口裤中露出黄底红面尖头鞋,鞋头有金色云纹作装饰[3]。

图1 赵墓乐俑2011CLQM1:67

2 赵墓伎乐俑的褙子结构

成都博物馆馆藏的赵廷隐墓彩绘陶伎乐俑有乐俑、舞俑、武官俑,每个陶俑的褙子结构层次分明,对比20余件彩绘陶俑可以发现:①褙子的领口由门襟自上而下形成直领对襟的造型,开领的封边颜色各不相同[4];②褙子两侧开衩的高度较高,推测是根据伎乐女性职业需求设计的造型;③服装结构展开呈“十字”型结构,方便灵活且节省布料,符合古人“惜物节用”的造物观念。

2.1 赵墓伎乐俑褙子呈“十字”型结构

就服饰特征的时代性而言,后蜀赵墓的彩绘陶伎乐俑服饰上衣多承唐代样式,唐代服饰整体追求平面的效果。唐代服装工艺特点是使用中国传统的平面裁剪法,经平面裁剪的衣片平直,没有现代服饰中的省道,肩与袖没有接缝,整件衣服缝制成型后可以平整地铺在平面上[5]。五代时期战乱纷争,经济衰退,因此服饰装扮从以往的宽大繁复逐渐走向窄身素雅。五代时期在服饰结构方面延续唐朝基本样式,男装以圆领袍服为主,女装以短襦长裙为主,袖型从大袖变为窄袖,上衣主要为直领对襟褙子。赵墓彩绘陶乐俑如图2所示。

图2 赵墓彩绘陶乐俑

由图2(a)可以看出,赵墓中五代时期男乐俑头戴幞头,着红色长袖圆领长袍,两侧开衩,内里透出褶袍,系腰带。图2(b)中女乐俑面部微笑,上身着直领褙子,褙子两侧高开衩,呈前襟短后襟长的独特结构;内里穿长裙或短裙,裙带系于胸部上方或下方,亦有腰部系带;长裙两侧同样是高开衩,裙内着红色或黄色敝膝,敝膝内再露出大口裤。

为了更加直观地展现五代时期伎乐女性褙子的结构,对赵墓乐俑褙子结构进行推测还原。赵墓乐俑的平均身高约为60 cm,目前女性标准身高为160 cm,故按1∶2.7的比例还原。以博物馆彩绘陶伎乐俑实物测量褙子的长度和宽度等参数,为了减少误差,同一部位测量3次,取平均值。表1列出了赵墓伎乐俑褙子的测量结果。

根据彩绘陶吹筚篥俑的测量尺寸,按照女性标准身高160 cm还原五代后蜀伎乐女性的身高,可以大致还原出褙子款式的平面展示效果,具体如图3所示。图3中褙子为连身连袖结构,平面结构展开为“十字”型。通过分析可以看出,褙子整体采用平面裁剪,缝片为3片,包括衣身左右两片及后背一片,前后片通过侧缝进行缝合,袖口边缘未做锁边处理。赵墓彩绘陶伎乐俑上衣有短褙、中长褙、长褙,又有长袖式和短袖半臂式,领型为直领对襟双层领口或称开领封边。图4为赵墓伎乐俑褙子的平面结构。

表1 赵墓伎乐俑褙子的测量数据

图3 彩绘陶伎乐俑褙子款式及尺寸

图4 赵墓伎乐俑褙子的平面结构

2.2 赵墓伎乐俑褙子的领考

图5为彩绘陶抚琴俑。

图5 彩绘陶抚琴俑

由图5可以看出,赵墓伎乐女俑上身穿着短褙,直领门襟为双层领边的造型,内里透出红色宽度大致为2.5 cm的领边,造型别致,层次分明。同样的褙子领型也曾出现在《王蜀宫妓图》(见图6[6])的仕女形象中。图6中4人着衣为4色,其中两位衣冠华丽,猜测身份较为尊贵。图6中左侧的女子身着长褙,披着精美的祥云仙鹤纹披肩,旁边的蓝衣女子头戴蓝色凤鸟冠饰,艳丽夺目,搭配同色系蓝色长褙,二者的长褙开领封边颜色不同,分别为绿色和黄色。五代时期后蜀赵墓中的伎乐俑褙子也多有这样的双层领边造型,故而推测为相同样式,称为开领封边,且颜色丰富多样。

图6 唐寅《王蜀宫妓图》

2.3 赵墓伎乐俑褙子的高开衩考

唐末五代时期的成都免于战乱,经济保持繁荣,文学艺术大多延续着唐代的风格,蜀乐、蜀戏风行, 赵廷隐墓出土的伎乐俑再现了这一时期的乐舞之盛。当时伎乐服饰结构上最显著的特征为两侧高开衩,层次分明,褙子开衩至腰部上方,长裙开衩至大腿中部。图7为五代时期伎乐服饰。高开衩的造型在五代时期较为流行,在《韩熙载夜宴图》[见图7(b)[7]]中女伎乐身着蓝色袍裙,下身的裙摆高开衩到腰部位置,透出内里的浅色水云纹褶裙,《合乐图》[见图7(c)[8]]描绘了皇室贵族在庭院里欣赏女乐演奏的场景,其中也出现这样高开衩的服饰造型。这些图画中伎乐者穿着的服饰恰好从侧面印证了五代时期服装高开衩的流行趋势,所以在赵墓出土的伎乐俑中其服饰亦是这样的服饰造型。

由图7可以看出,五代时期的乐舞服饰并不奢华,两侧衣身的高开衩、衣裙的前短后长是五代时期伎乐女服的风格特征。总体来看,乐者多梳高髻,内束抹胸,长裙高开衩,穿长衣窄袖褙子,这样的着装便于乐者进行演奏活动;对于舞者而言,服饰的高开衩可以满足舞动的需求,同时也能渲染舞蹈的氛围。这种结构设计在展示伎乐女性身材的同时也显示出其设计结构的实用功能性[9]。

图7 五代时期伎乐服饰

3 褙子的袖型特征

从袖型上划分,褙子的袖子有宽窄、长短之分,一般女性的褙子为长袖,可以遮蔽手臂,窄袖方便活动,适合日常的穿着。伎乐女性的褙子多以长袖为主,长袖更加飘逸灵动,符合乐者们的表演需求。五代之后的宋代初期是褙子流行的鼎盛时期,贵族女子们喜爱穿大袖衫子。福州南宋黄昇墓出土一件褐黄色罗镶花边的大袖褙子(见图8),织物的材质为罗,单薄质轻,衣长120 cm,袖宽69 cm,超过了衣长的一半。图9为宋代《歌乐图》。图9中诸多伎乐女性衣着红色对襟直领窄身长袖褙子,腋下开衩,衣长至脚,内穿抹胸上襦,下着长裙,这与唐代仕女的衣着服饰相比有了很大的改变,展现了宋代服饰结构的修长清秀之美。比较图9和图7可以发现,二者伎乐女性服饰形制与袖型相似。

图8 福州南宋黄昇墓出土的褐黄色罗镶花边大袖衫

图9 宋代《歌乐图》局部

“半臂”这种服饰在唐代乐伎、舞伎中的使用也较为普遍(见图10)。半臂,短袖上衣,其形制是从汉魏时期的半袖发展而来,唐代初期多为女性侍从所穿,因为穿着方便,便于活动[10]。李贺《唐儿歌》中的“竹马梢梢摇绿尾,银鸾睒光踏半臂”就有提及。半臂这种服饰一般不单穿,而是套在长袖衣之外,这种穿着方式在唐代十分流行,一直延续到五代时期。五代后蜀赵墓出土的彩绘陶伎乐俑击方响俑如图11所示。

由图11可以看出,半臂样式已经从唐代较为宽松发展为较窄且适体,红色半臂褙子透出内里浅红色的长袖衫,层次分明,具有显著的时代特色。五代时期经历战乱之苦,服饰上也能体现出更加修身的趋势。

图10 唐代舞乐屏风绢画

图11 五代后蜀赵墓中彩绘陶击方响俑

4 结语

伎乐服饰作为中国传统服饰形式之一,不仅承载着中国传统伎乐服饰结构的设计精髓,也蕴含着丰富的精神文化价值。赵廷隐墓出土的伎乐俑褙子的结构特征:①前短后长;②高开衩;③长袖与半臂的多重组合搭配。它既有对唐代服饰的继承,又有对宋代服饰的启迪。从唐代服饰的富丽华贵转变为宋代的素雅与简约,五代后蜀服饰文化起着重要的过渡作用,所以对于五代时期服饰文化进行补充与梳理是十分必要且有价值的。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