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

时间:2024-07-28

曾美红,庄桂英,周艳君

广州市花都区妇幼保健院(胡忠医院)新生儿科,广东广州 510800

医院获得性感染是病人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或者是在住院期间获得,在出院后发生的感染。该类型感染强调在住院期内发生,故并不包括住院时已经存在的感染或是住院前开始的感染。新生儿由于各组织器官功能发育不成熟,免疫功能相对缺失,机体抵抗力低下,以及脐部皮肤完整性受损,容易遭受院内致病菌的侵袭,发生院内感染的几率相对较高[1-4]。院内感染影响新生儿的发育,加重新生儿家庭医疗负担,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因此,采用回顾式分析方法选取2016 年1 月—2020 年12月广州市花都区妇幼保健院重症新生儿科收治的1 632 例单胎活产新生儿资料,通过分析院内感染的风险因素,可实施针对性措施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达到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提高新生儿健康水平和降低医疗负担的目的。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式分析本院重症新生儿科收治的1 632 例单胎活产新生儿资料。其中男1 030 例,女602 例。根据患儿是否感染分为感染组(n=62)和非感染组(n=1 570)。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患儿的临床资料完整;患儿的住院时间>2 d。

排除标准:合并先天性心脏病、畸形、遗传代谢性疾病患儿;中途由于个人原因退出研究患儿(及家属)。

1.3 方法

从本院电子病历系统和院感实时监测系统中提取研究期间内新生儿的基本资料以及院感病例资料。对于部分未单独列出的信息,则逐件查看病历补充完善。收集的信息包括新生儿的基本人口学特征和诊断信息等。主要包括性别、是否为早产儿、出生体重、无创正压通气、辅助持续通气≥96 h、气管插管、静脉插管、新生儿呼吸窘迫、心间隔先天性畸形以及新生儿喂养困难。

1.4 观察指标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单因素分析、自变量赋值、新生儿院内感染风险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1.5 统计方法

采用STATA 16.0 MP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例数(n)和率(%)表示,行χ2检验,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新生儿发生院内感染的风险因素,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单因素分析

两组患儿出生体重、无创正压通气、辅助持续通气≥96 h、气管插管、静脉插管、新生儿呼吸窘迫以及新生儿喂养困难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基本信息和感染情况(n)

2.2 自变量赋值

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情况为因变量,将表1 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项目作为自变量纳入Logistic 回归分析方程。见表2。

表2 自变量赋值表

2.3 新生儿院内感染风险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

低出生体重、静脉插管和新生儿呼吸窘迫是新生儿发生院内感染的独立风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新生儿院内感染风险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

3 讨论

新生儿由于刚从母体宫内到宫外,对环境刺激的适应性较差,对院内病原体具有高感染性。多因素Logistic 回归结果显示低出生体重(OR=8.252)、采用静脉插管(OR=3.833)和新生儿呼吸窘迫(OR=2.232)是院内感染的独立风险因素,与黄会荣等[5]学者研究中低出生体重(OR=8.311)、采用静脉插管(OR=3.799)和新生儿呼吸窘迫(OR=2.146)是院内感染的独立风险因素的结论具有一致性。分析原因:新生儿体重是衡量新生儿发育状态的一个重要指标,较轻的出生体重通常意味着新生儿营养较差或存在宫内生长受限等疾病,机体易受病原体的侵袭。因此,应重点防控低体重初生儿发生院内感染,这与国内外研究相一致[6-8]。静脉插管虽然为早产儿提供了一个长期静脉通道,减少了反复穿刺给患儿带来的疼痛和应激反应,但研究表明导管留置时间较长本身便是一个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重要因素[9]。本研究也证实了新生儿感染多数为循环系统感染的情况;由于患儿多数无法经口进食,营养摄入量不足,同时由于新生儿旺盛的分解代谢加速体内蛋白质和糖原的消耗,易出现高代谢状态,发生负氮平衡,不利于生长发育和疾病康复[10]。本研究对象患儿以早产儿占大多数,喂养不耐受情况较常发生。在此情况下,包括中心静脉和经脐静脉插管在内的静脉营养方式,在生命支持方面起到不可缺少的作用[11]。但静脉营养液中的脂肪乳成分有利于念珠菌等细菌生长,且在配置、储存和推注多个环节上均可能发生污染,造成导管类感染[12-14]。新生儿呼吸窘迫作为新生儿常见的临床危重症,治疗原则以纠正缺氧、降低肺动脉高压等综合治疗为主。主要治疗手段包括呼吸支持,PS替代和液体管理等[15-16]。当患儿发生呼吸窘迫时,往往涉及多学科全方位的治疗,治疗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也增加了患儿暴露于病原菌的风险。

本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由于时间和人力资源有限,未能针对所有感染患儿所携带的病原菌进行分析,不同的病原菌生存条件不尽相同,故对应发生的院内感染可能具有不同的风险因素。如果对各主要病原菌进行统计并开展对应分析,则有助于从更深层面上探讨院内感染发生的成因。

综上所述,本研究结果显示低出生体重、采用静脉插管和新生儿呼吸窘迫是患儿发生院内感染的独立风险因素。低出生体重是新生儿发生院内感染的最高危风险因素,同时静脉插管、新生儿呼吸窘迫也是引起院内感染的重要原因。因此,加强孕期营养,严格执行静脉插管无菌操作对降低发生院内感染具有重要意义。可针对孕妇进行一定的宣教活动,提升孕妇保健和营养意识,降低新生儿低体重的发生率。同时应加强医护人员新生儿院感知识培训,在静脉插管操作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技术,牢固掌握操作适应证,对操作的必要性进行严密论证,减少侵入性操作次数。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