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陈毅洁,丁斌,林芳香
福建省永安市立医院心血管内科,福建永安 366000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心肌缺血的一种疾病,心律失常是其常见的并发症之一[1]。目前冠心病心律失常在中老年群体中高发,发病率也有逐年递增的发展态势,对患者生理健康、生活质量带来极大的危害[2]。导致冠心病心律失常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患者机体脂代谢异常,进而诱发心肌供血不足或心肌坏死。临床在对此类患者实施治疗时,一般会选择采取药物治疗的方式,其中最为常见的治疗药物是美托洛尔,该药属于一种β-受体阻滞剂,用药后,能够有效控制心肌收缩率、心率,进而实现对心脏的保护效果,但是单独用药的效果具有局限性[3]。他汀类药物具有抗血栓形成、免疫调节等作用[4]。本研究随机选取2020 年1 月—2022 年12 月福建省永安市立医院收治的80 例期间收治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针对美托洛尔联合他汀类药物联合用药的临床效果展开分析,现报道如下。
随机选取本院收治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0 例。对照组中男24 例,女16 例;年龄54~72 岁,平均(60.08±2.74)岁;病程1~7 年,平均(4.02±1.17)年。观察组中男23 例,女17 例;年龄53~75 岁,平均(60.17±2.65)岁;病程1~8 年,平均(4.11±1.09)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经通过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
纳入标准:①经诊断患有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②近期没有接受过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患者;③患者充分知情本研究详细内容,于告知书上确认签字;④一般资料完整患者。
排除标准:①同时存在其他心脏病(如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等)患者;②存在意识障碍或者精神疾病患者;③对本研究相关药物有禁忌证患者;④有其他重要脏器功能障碍患者。
对照组应用美托洛尔(国药准字H32025391;规格:25 mg)进行口服给药治疗,50 mg/次,2 次/d,连续治疗12 周。
观察组美托洛尔同对照组,并应用辛伐他汀(国药准字H20113105;规格:20 mg)进行联合口服给药治疗,20 mg/次,1 次/d,连续治疗12 周。
①临床疗效:通过治疗,如果患者心电图恢复正常,期前收缩数目减少幅度≥90%,说明治疗显效;如果患者心电图基本恢复正常,期前收缩数目减少幅度50%~<90%,说明治疗有效;如果患者经过治疗,病情未见好转,甚至发生病情加重的情况,同时期前收缩数目减少幅度<50%,说明治疗无效。临床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②期前收缩:使用24 h 动态心电图监测记录后获取。评定时间为治疗前、治疗12 周后,包括房性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
③心功能: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测算后获取。评定时间为治疗前、治疗12 周后,包括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量、左心室收缩末期容量、左心室射血分数。
④不良反应:具体内容包括头晕、恶心呕吐、腹泻。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和率(%)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前期收缩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前期收缩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前期收缩对比[(),次/d]
表2 两组患者前期收缩对比[(),次/d]
注:与同组治疗前相比,*P<0.05。
?
治疗前,两组患者心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低于对照组,其他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心功能对比()
表3 两组患者心功能对比()
注:与同组治疗前相比,*P<0.05。
?
观察组头晕、恶心呕吐、腹泻各1 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0%(3/40);对照组头晕、恶心呕吐各2例,腹泻1 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0%(5/4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55,P=0.456)。
冠心病是一种临床常见心血管疾病,主要是因为患者机体脂质代谢异常,继而诱发心肌供血不足、心肌坏死等问题[5]。一旦患病,患者的心脏缺血区域内组织代谢会产生异常改变,进而对细胞膜电离子正常运作产生影响,导致生活电活动无法稳定,进而形成心律失常[6]。当心肌细胞兴奋度下降后,非常容易造成室速或室颤,进一步增加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概率。目前临床在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时,经常使用的药物是美托洛尔,该药是一种β 受体阻滞剂,能够对β1受体起到抑制作用,进而改善心脏收缩力,从而提升心脏氧供需平衡效果。同时,该药能够抑制异位冲动和自律性增加,对抗室性和房性心律失常有一定疗效,但是单独用药的效果仍然有很多局限性。
本研究主要是针对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使用美托洛尔治疗的同时,增加了他汀类药物联合治疗,最终产生的治疗效果更为理想。数据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该结果和蔡燕辉等[7]研究中显示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4%,高于对照组的89.1%(P<0.05)的结果一致。分析原因:他汀类药物通过抑制体内3-羟基-3-甲基戊二酸还原酶活性,从而减少肝脏合成胆固醇的能力,提高体内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的表达,并促进肝脏清除血液中的胆固醇[8]。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供血不足引起的疾病。心律失常则是指心脏的心律不规则或异常,可能会引发心脏骤停等严重情况。将他汀类药物应用在此类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能够通过抑制胆固醇的合成酶活性,有效地降低血脂水平,进而有效把控诱发冠心病发生与发展的重要风险因素[9]。同时,该药还具备抗炎效果,可以抑制炎症反应的发生与发展,良好地缓解患者的病情进展、心脏负担,继而提升临床疗效[10]。本研究中,观察组治疗后室性期前收缩(1 643.58±68.21)次/d、房性期前收缩(1 284.48±52.62)次/d,均低于对照组的(2 954.28±76.14)次/d、(2 081.11±59.55)次/d(P<0.05)。该结果与万元富[11]研究中显示的观察组治疗后室性期前收缩(1 508.29±530.49)次/d、房性期前收缩(1 264.38±336.79)次/d,均低于对照组的(2 946.62±645.51)次/d、(2 017.34±538.81)次/d(P<0.05)结论一致。分析原因:他汀类药物可通过调节一氧化氮合成和释放,改善内皮功能,促进血管扩张,降低心肌缺血的风险,因此可以显著改善患者各种期前收缩指标,进一步缓解心律失常[12]。本研究中,针对治疗后心功能进行比较,观察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低于对照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量、左心室收缩末期容量、左心室射血分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分析原因:他汀类药物能够促进心肌细胞的修复和再生,恢复心肌细胞的正常功能[13]。此类药物可以减少心肌细胞的凋亡和坏死,提高心肌的收缩力和舒张功能,从而改善心脏的整体功能[14]。另外,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主要原因在于,该次使用的他汀药物是辛伐他汀,该药的药物代谢途径独特,对肝酶系统的影响较小,减少了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的可能性,因此患者的预后更好[15]。
综上所述,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治疗工作非常关键,借助美托洛尔治疗的同时,配合他汀类药物的临床疗效显著,患者症状改善效果更好,临床疗效显著,对改善心功能指标的改善带来很多积极作用,同时该药的用药安全性良好,联合用药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因此适合推广使用。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