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吴丽云,刘巧惠,郭丽华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急诊ICU,福建厦门 361000
随着近年来经济的不断发展,交通撞击、高处坠落、矿井灾难等事故发生频繁,造成多发创伤的患者也在逐渐增多[1],发生事故时,同一致伤因素造成人体两个以上部位损伤即为多发创伤,该病多有身体损伤严重、疼痛剧烈、病情变化快等特点,如若得不到及时的治疗,致残率和病死率极高,且该病时常伴随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等应激反应,对患者的睡眠质量以及生命体征稳定造成极大影响[2]。因此,有效的护理干预显得极为重要,本研究方便选取2020 年5 月—2022 年6 月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急诊接收的102 例多发性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急诊多发创伤患者“调神”为主的疼痛+睡眠干预,分析对其心理状态、睡眠质量、及生命体征的影响探究,现报道如下。
方便选取本院收治的102 例多发性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抽签法随机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已通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
表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纳入标准:全部诊断为多发性创伤[3];病历资料齐全;患者及家属均知情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合并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患者;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言语障碍或精神疾病患者。
对照组给予常规性护理干预,包括:通过患者本人及家属进行受伤情况的了解和询问,根据造成受伤的原因以及损伤情况对患者创口进行消毒处理,结合患者的创伤程度对患者进行相应的心理疏导,术后关注患者的疼痛情况,以及各项生命体征变化。
观察组在常规性护理干预基础上,建立“调神”为主的疼痛+睡眠干预,操作如下:①心理干预。治疗前根据患者的受伤原因及受伤情况对患者的病情及治疗方法进行详细说明,帮助患者了解自身情况,并知晓治疗的措施方法,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治疗信心。②针灸穴位干预。采用针刺对患者的神门、气海、关元、中脘、足三里等穴位行温针灸,通过针刺特定穴位起到安神定志、温补元气作用;行针刺患者地机、三阴交、太冲穴等穴位,来通调患者元神、帮助养心安神;配合电刺激疗法刺激患者的双侧足三里和三阴交穴位,直接刺激传导痛觉神经,阻滞痛觉纤维传导。③镇痛干预。全程采用少痛和无痛操作,尽量轻柔地移动患者,保证操作动作相对稳定,避免增加患者创面和伤口的痛感;通过聊天以及播放舒缓音乐来分散患者注意力,转移疼痛;遵医嘱采用静脉镇痛泵或神经阻滞镇痛泵进行镇痛,根据患者病情,控制止痛药物的使用量。
1.4.1 睡眠质量评估 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4](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评分量表进行睡眠质量的评估,量表主要包含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质量、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7 个评估条目,总分21 分,评分越高说明睡眠质量越差。
1.4.2 心理状态[5]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总分80 分,SAS 的分界值为50分,SDS 的分界值为53 分,分值越低说明焦虑、抑郁越轻。
1.4.3 疼痛情况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6]评估患者疼痛情况,分值在0~10分,分数越高则表示疼痛越严重。
1.4.4 并发症感染 比较两组干预后四肢发冷、伤口感染、低氧血症、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使用SPSS 26.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和率(%)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干预前,两组睡眠质量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比较[(),分]
表2 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比较[(),分]
注:与本组干预前比较,*P<0.05。
?
干预前,两组患者SAS、SDS 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分值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分]
表3 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分]
注:与本组干预前比较,*P<0.05。
?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疼痛情况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疼痛情况数据结果分析[(),分]
表4 疼痛情况数据结果分析[(),分]
注:与本组干预前比较,*P<0.05。
?
观察组并发症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并发症感染率比较
多发创伤是指人体同时受到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解剖部位或者脏器创伤,属于较严重的损伤类型[7]。多发创伤通常伴随着剧烈的疼痛感,同时还伴随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等情况,给患者带来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打击,且损伤处疼痛以及行动受限容易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焦虑、抑郁情,难以入睡等情况,不利于其术后恢复[8]。中医学者指出,造成多发创伤患者疼痛和睡眠问题的原因可能与首发疼痛引起负面情绪致使脑中形成“痛记忆”相关,治疗应以“调神”为主,采用针灸等方法进行镇痛,可在镇痛的基础上理气调神,有效改善其疼痛感和睡眠问题[9]。
为此,本院对急诊多发创伤患者建立“调神”为主的疼痛+睡眠干预改善其睡眠质量、心理状态及生命体征的临床实践进行了研究,通过给予不同疼痛干预方式可看出,观察组干预后的睡眠质量(6.87±3.1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疼痛评分(3.89±1.05)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调神”为主的疼痛+睡眠干预通过评分心理干预增强了患者疼痛知识的认识,帮助其掌握自我调节的方法,通过气海、关元、中脘、足三里行温针灸治疗,调气安神,减轻了患者的疼痛感,放松了其精神状态,轻柔操作以及注意力转移等有效的镇痛干预措施,减轻了患者对创面和伤口的痛感;通过播放音乐、电视节目等转移注意力,将患者对疼痛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物上,从而减轻疼痛。而不适症状的改善,增强了患者身体的舒适度,减少身体因素对睡眠的影响,间接提高了睡眠质量,增强了治疗效果,该研究与刘利双[10]研究中观察组干预后的睡眠质量(7.66±3.10)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疼痛评分(3.78±1.00)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一致。干预后,观察组SAS、SDS 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针刺穴位“调神”均干预,缓解了患者的疼痛,辅以有效的心理干预,让患者了解自身病情和预后方法,有效减轻了心理和精神压力,改善了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11-13]。观察组并发症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采用静脉镇痛泵或神经阻滞镇痛泵等镇痛干预,有效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情况[14-15]。
综上所述,给予急诊多发创伤患者建立“调神”为主的疼痛+睡眠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缓解其焦虑和抑郁情况,对减轻患者疼痛感,减少术后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