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个性化护理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复发的影响

时间:2024-07-28

陈丽香,陈晖

1.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杏林分院门诊部,福建厦门 361022;2.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杏林分院妇产科,福建厦门361022

溃疡性结肠炎是遗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产生的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肠病, 随着我国社会生活水平的发展,医疗诊断技术的提高,溃疡性结肠炎诊断敏感性和发现率也显著升高, 研究发现我国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率已达11.6/10 万[1]。 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原因、发生发展机制均尚不明确,发病原因可能与免疫、环境、遗传易感性及感染、心理等[2]内外因素共同作用有关,其病变部位主要弥漫性、连续性分布在黏膜层及黏膜下层,一般由直肠、远端结肠弥漫到近端及整体直肠和结肠[3-4],以腹泻、腹痛、黏液脓血便为主要表现[5],可伴有消瘦、食欲差,同时有不同程度的关节损伤、皮肤黏膜表现、肝胆疾病等[6-7]肠外表现。 目前尚无特异性根治措施,但其病程长,且病情易反复而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 同时也增加了家庭经济负担和社会卫生资源负担, 因此住院期间的护理干预对患者预后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为改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严重程度和降低复发率, 该文方便选择2018 年1 月—2019年12 月124 例患者采用了个性化护理进行临床干预,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择该院因溃疡性结肠炎住院的患者124例, 其中男72 例, 女52 例; 年龄35~68 岁, 平均(51.27±4.98)岁。 临床类型:初发型为39 例、慢性复发型为66 例、慢性持续型为13 例,急性暴发型为6例。病变范围:直肠型(El 型)为27 例,左半结肠型(E2型)为38 例,广泛结肠型(E3 型)为59 例。 病情活动程度:轻度活动为48 例,中度活动为42 例,重度活动为34 例。 该研究经该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并批准。采用随机数表法将124 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即对照组(62 例)和观察组(62 例)。

纳入标准:①诊断均符合《2012 年炎症性肠病诊断与治疗的共识意见》及《2018 年炎症性肠病诊断与治疗的共识意见》;②依从性好者;③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 ①非溃疡性结肠炎相关肿瘤、 心脏病、高血压等慢性病者;②严重的精神疾病者;③免疫系统疾病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护理方法; 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护理措施的基础上采用个性化护理。

1.2.1 常规护理方法 入院进行健康教育,即讲解溃疡性结肠炎的诱因、临床表现、危害、药物作用、药物不良反应、健康行为等内容;指导患者合理用药、科学饮食、运动锻炼,改善生活方式;出院指导教育患者正确服用药物治疗,定期复查。

1.2.2 个性化护理方法 ①患者入院后对其进行饮食健康普及,采用口头教育、线上多媒体、画册宣传等方式向患者详细、 耐心介绍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健康饮食搭配、饮食对溃疡性结肠炎的影响、饮食禁忌、用餐时间、用餐方式等,提高患者对溃疡性结肠炎健康饮食的认知度。 对患者病情活动程度进行饮食指导,若患者病情为轻度,可适当调整日常饮食,保证饮食习惯良好;若为中度,可结合患者具体情况调整饮食,建议患者多食用碱低、高维生素食物;若为重度,建议其少食用淀粉类、碱性食物。 嘱所有患者在急性发作期禁止饮用浓茶、咖啡、碳酸饮料等,少食用酸性、辛辣刺激、生冷、坚硬食物,选择软烂易消化的食物,增加蛋白质、维生素摄入量,以碱性食物和维生素B 含量高的食物为主,观察用餐2 h 内患者是否存在异常,禁止食用不耐受食物。

1.3 观察指标

(1)病情活动程度:根据改良Truelove 和Witts疾病严重程度及分型标准评估病情活动程度, 根据患者的排便次数、便血程度、脉搏、体温、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沉降率情况分为轻度、中度、重度。轻度:腹泻次数≤4 次/d,便血轻或无,无发热、脉搏加快或贫血,红细胞沉降率<20 mm/h;重度:腹泻次数≥6 次/d,伴明显黏液血便,其中体温>37.8℃、脉搏>90 次/min、血红蛋白<100 g/L、红细胞沉降率>30 mm/h;中度介于两者之间。 (2)疾病分型:分为初发型、慢性复发型、慢性持续型和急性暴发型。 ①初发型:指无既往病史而为首次发作;②慢性复发型:活动期与缓解期相交替;③慢性持续型:首次发作持续有轻重不等的腹泻、便血,持续6 个月以上,可伴有急性发作;④急性暴发型:起病急骤,血便≥10 次/d,伴全身中毒症状。(3)疾病范围:采用蒙特利尔分类方法,以电子结肠镜下可见的肠内炎症病变累及最大范围分类。 ①直肠型(E1 型):局限于直肠,未达乙状结肠;②左半结肠型(E2 型):累及范围为左半结肠(脾曲以远);③广泛结肠型(E3 型):广泛病变,其累及脾曲以近乃至全结肠。(4)肠外表现和并发症:依据《关于炎症性肠病诊断和治疗的共识(2018 年,北京)》意见,统计肠外表现包括关节损伤、皮肤黏膜、眼部病变等。并发症主要为中毒性巨结肠、肠穿孔、下消化道大出血、癌变等表现。

1.4 评定标准

复发为经药物治疗有效或进入缓解期后,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症状再次发作。 复发按发作频率分为偶发(≤1 次/年)和频发(>12 次/年)。复发的诱因主要包括:不适当饮食、精神压力大、过度劳累和其他。不适当饮食:饮酒、不洁饮食、辛辣及油腻饮食等;精神紧张:各种原因导致的紧张、焦虑、抑郁及悲观情绪;劳累过度:精力差,常感疲乏;其他情况:除外不适当饮食、精神压力大、过度劳累情况外,无已知的明显诱因[5]。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5.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 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百分率(%)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护理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疾病分型、病情活动程度、疾病范围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护理前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情况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general data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before nursing

续表1Continuation table 1

2.2 两组患者病情活动程度比较

护理后,两组患者病情活动程度比较,对照组病情活动程度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89,P<0.05)。 见表2。

表2 护理后两组患者病情活动程度比较[n(%)]Table 2 Comparison of disease activity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after nursing [n(%)]

2.3 两组患者复发情况比较

随访6 个月后,对照组复发率为61.29%,观察组复发率为33.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护理后两组患者复发情况比较Table 3 Comparison of recur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after nursing

2.4 两组患者肠外表现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护理后两组患者肠外表现情况比较, 其中关节损伤、皮肤黏膜病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眼部病变、肝胆疾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护理后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情况比较,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43,P=0.013)。 见表4、表5。

表4 护理后两组患者肠外表现情况比较[n(%)]Table 4 Comparison of parenteral manifesta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after nursing [n(%)]

表5 护理后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Table 5 Comparison of complica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after nursing [n(%)]

3 讨论

目前临床对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其为慢性反复发作、长期迁延不愈的炎性疾病,其炎性病变主要累及结肠黏膜层及黏膜下层, 病变多位于乙状结肠和直肠,也可延伸至降结肠,甚至整个结肠[9]。 其病程漫长,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心理健康,也严重影响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溃疡性结肠炎尚无特效药, 因此院内和院外的护理对其预后极具临床意义, 因此该文观察个性化护理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复发的影响, 以为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提供依据。

该文所选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发病以男性多见,占58%以上,与流行病学研究[10]一致,且年龄主要集中在50 岁左右,以慢性复发型、病情活动以轻度、E3型为主,与文献报道的40~50 岁一致[11]。 研究也发现老年组和中青年组患者均以慢性复发型溃疡性结肠炎为主[12],研究也发现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类型以广泛结肠型为主,占患者的20%~49.6%,这与该文结果以初发型结肠炎为主有不同, 这可能与所选取研究对象的范围不同有关[13]。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因其疾病的发病和进展与患者的饮食习惯和方式有关,因此其受饮食的影响较为显著,其治疗过程也与饮食干预密切相关[14]。 健康的饮食方式能够减轻胃肠道负担,对病情康复起到促进作用,因此加强饮食护理干预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主要途径。 该文中采用个性化护理后,两组患者病情活动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89,P<0.05),采用常规护理措施的患者病情活动程度高于采用个性化护理的患者,这主要是因个性化护理具有针对性特点,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饮食方案和护理方案, 从胃溃疡根本出发, 调整饮食方式, 使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且通过对患者的饮食宣传和干预,可提高患者对自身病情饮食的认知,指导患者正确饮食、注意事项和禁忌等,有阶段、有层次地调整患者饮食方案,因此可有效解决或改善胃溃疡症状, 因此该文中个性化护理的患者病情活动程度改善良好。 因此该文研究结果与研究[15]发现的采用个性化护理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症状改善优于传统护理结果一致。 个性化饮食护理是降低患者复发的主要措施, 护理人员能够根据患者自身情况给予其适当的护理指导, 使其积极主动参与到自身疾病的管理工作中, 患者院内治疗和护理情况与自身管理相结合, 巩固了院内治疗效果,也降低了治疗后复发的可能性,因此该文随访6 个月后发现个性化饮食护理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复发率为33.87%远低于采用常规护理患者的复发率61.29%,也低于文献[16-17]报道的40%~50%。

该文所选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在护理干预后的肠外表现主要为关节损伤、皮肤黏膜病变、眼部病变、肝胆疾病,较其他研究[18]报道的肠外表现有不同,较其他研究场外表现类型少,且发病率低,这可能与所选患者情况及采取的护理干预措施不同及执行的护理工作人员有关。 该文也发现个性化护理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肠外表现、 并发症发病率低于常规护理组。 这是因个性化护理针对溃疡性结肠炎发病过程和临床表现进行饮食干预,避免和减少了发病、复发等的危险因素,因此改善了患者的病情,降低了患者的肠外表现、并发症发病率。

综上所述, 采用个性化护理不但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巩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院内护理效果,还可改善患者病情严重程度,降低复发率,适合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护理干预。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