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吴晓芳,缪雪兰,赵红
溧阳市人民医院,江苏溧阳 213300
血液透析作为保障和维持终末期肾衰竭患者生命安全的一项重要治疗措施, 当前临床多选择自体动静脉内瘘作为血液透析患者的首选手术方案, 具有血流量稳定、使用时间长、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对保障血管通路的稳定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1-2]。 然而血液透析患者生存时间持续延长的情况下, 其持续接受动静脉内瘘治疗时所出现的各项并发症发生率也会不断增加,尤其以血管瘤样扩张为例,非常容易引发血液透析患者血栓、感染等不良症状,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3-4]。 合适的护理干预对于患者疾病康复,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基于此,该研究便利选取2018 年7 月—2019 年12 月在该院接受救治的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血管瘤样扩张病例共40 例为研究对象, 将整理总结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血管瘤样扩张患者的护理措施与效果,现报道如下。
便利收集在该院接受救治的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血管瘤样扩张病例共40 例, 其中男性25 例、 女性15例;年龄25~72 岁,平均(48.2±6.6)岁;血液透析治疗持续时间12~125 个月,平均(67.4±6.5)个月。该组病例血管瘤扩张病情发展中瘤体体积大小为(1.5~3.0)cm×(1.5~3.0)cm×(1.5~2.0)cm, 同时该组病例血液透析血流量为230~280 mL/min, 有前臂内瘘者32 例、 上臂内瘘者8例。
纳入标准:①患者均经过明确的诊断,并且可以收集到患者完整的检查和病史资料; ②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可以有效地接受护理干预者;③研究符合《赫尔率基宣言》,准则患者均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①发生严重的感染性疾病者;②重要器官衰竭性疾病; ③精神系统疾病或者意识障碍性疾病无法有效配合研究者;④不依从、不配合及拒绝参加研究者。
结合以往临床经验、 患者个人病情以及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分析, 发现该组患者血管瘤样扩张的原因涵盖透析时间持续较长、反复局部穿刺、穿刺方式、拔针后压迫止血方式等均会对患者血管瘤样扩张造成不利影响,同时患者个人存在的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症状也会对血管瘤样扩张造成不利影响。 采取以下护理干预措施:
①建立分层护士责任制度: 护理干预过程中均实施护士长—主管护士—责任护士的三级管理制度,要求护理人员在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血管瘤样扩张病例护理过程中必须保持早发现、早干预的护理责任。 护士长应每隔1 周通过物理方法检查患者是否存在血液瘘管功能异常, 主管护士与责任护士在患者每日穿刺前应全面评估患者当前内瘘血管的弹性充盈程度并细致测量患者当前内瘘瘤体的大小数值, 进行穿刺需尽可能避开患者破损皮肤位置。 责任护士在穿刺过程中必须选择合适的穿刺点位, 交替选择离心方向穿刺法与向心方向穿刺法。 责任护士还可以使用阶梯式穿刺法、区域穿刺法完成患者穿刺需求。 针对患者在持续穿刺下引发的疼痛与水肿症状, 护理人员指导患者使用喜辽妥软膏进行涂抹以缓解上述症状。 此外,针对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血管瘤样扩张早期患者, 护理人员可为患者佩戴运动型弹力腕带以促进血管血流运动, 若持续4 周后患者血管瘤样扩张情况仍然显著增强, 则可替换为软质橡胶瓶盖, 对其血管内瘘位置进行阶段性固定按压。
②积极降低患者血压并控制其血液透析容量负荷:护理人员应全面评估患者体质量情况,对患者饮食进行积极干预以确保患者血液透析治疗期间体质量增长量低于4%,同时通过降低患者水钠潴留含量以预防患者透析期间高血压症状的发生。 护理人员应要求患者严格控制每日水盐摄入含量, 严格控制患者治疗期间医源性钠摄入量, 禁止使用生理盐水对患者皮肤及血管进行冲击清理, 以此更进一步预防高血压症状发生。 针对已有高血压患者,则依照医生叮嘱要求合理服用降压药物,确保其血压稳定。
③积极提升护理人员穿刺技术并选择正确的止血方法: 护理人员在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血管瘤样扩张的护理干预过程中,应均匀选择内瘘血管的穿刺点,避免穿刺点过于集中的问题。 穿刺前护理人员要全面细致地评估患者当前血管情况, 选择正确且合适的进针角度、进针距离与进针方向、进针力度,尽可能地缓解患者疼痛并积极避免穿刺过程中血液外渗、 皮肤血肿等问题。 此外,护理人员在患者透析结束后应更换无菌创口贴覆盖其穿刺针眼部位, 使用无菌纱布覆盖患者穿刺点创口贴上, 而后使用拇指轻微按压纱布并迅速拔针。 护理人员也可使用弹力绷带环形压迫止血法,保持逐渐放松状态以避免压力过大对患者血管造成损伤。
观察患者护理干预后瘤体体积缩小情况; 比较护理干预前后护理满意度评分,采用医院自制满意度调查表评价,满分为10 分,分值越高满意度越好;比较患者干预前后焦虑、抑郁评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对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焦虑、抑郁进行评价[5-6],SAS 评分标准:包括20 个条目,采用4 级评分标准,标准分为将20 个项目得分相加,乘以1.25 以后取整数部分得出,50~59 分为轻度焦虑,60~69 分为中度焦虑,70 分以上为重度焦虑。 SDS 评分标准同SAS。
采用SPSS 25.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表示,干预前后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 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该组患者护理6 个月后患者瘤体体积缩小至(1.0~1.5)cm×(1.0~1.5)cm×(0.9~1.2)cm, 穿刺点止血时间明显缩短,显示护理有效。
与干预前相比, 干预后患者满意度评分明显升高(8.64±0.78)分(t=23.128,P<0.05);干预后患者的焦虑评分(36.43±2.23)分、抑郁评分(40.58±3.41)分均降低(t=16.236、9.123,P<0.05),见表1。
表1 干预前后满意度评分、焦虑及抑郁评分比较[(),分]
表1 干预前后满意度评分、焦虑及抑郁评分比较[(),分]
时间满意度焦虑 抑郁干预前(n=40)干预后(n=40)t 值P 值4.67±0.45 8.64±0.78 23.128<0.05 65.32±3.21 36.43±2.23 16.236<0.05 66.78±1.92 40.58±3.41 9.123<0.05
血管通路作为血液透析患者不可或缺的重要治疗措施,其已经成为保障患者治疗效果、生活质量与生存期限的重要措施[7-8]。 然而血液透析患者生存时间持续延长的情况下,其持续接受动静脉内瘘治疗时所出现的各项并发症发生率也会不断增加,尤其以血管瘤样扩张为例,非常容易引发血液透析患者血栓、感染等不良症状,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医护人员在对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血管瘤样扩张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过程中,首先要针对当前病例血管瘤样扩张的引发原因进行分析,进而给予患者针对性的护理措施[9-10];其次要针对护理人员的技术能力进行积极提升和优化, 通过改善护理人员穿刺水平来避免护理操作对患者血管的不必要损害[11-12];最后针对已经形成瘤样扩张的病例,护理人员也可以通过多种锻炼措施、 保护措施来缓解和遏制患者瘤体扩张,例如通过控制患者血压、适当物理按压等,对遏制患者瘤体扩张均有非常积极的效果[13-14]。
该次研究中40 例病例在持续护理干预后其瘤体体积均有明显缩小, 证明全面细致的护理干预能有效缩小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血管瘤样扩张患者的瘤体体积,并且护理干预后患者护理满意度提高,焦虑、抑郁评分明显降低,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患者满意度评分明显升高(8.64±0.78)分(P<0.05);干预后患者的焦虑评分(36.43±2.23)分、抑郁评分(40.58±3.41)分均降低(P<0.05)。江滔[15]在研究结果中与该文数据相似。其研究通过在球囊扩张治疗的基础上行围术期优质护理干预得出, 研究组动静脉内瘘狭窄血透患者经围术期护理干预的生存质量评分为(47.70±4.03)分,高于对照组(P<0.05);SAS 评分为(36.72±7.31)分、SDS 评分为(37.03±6.90)分,低于对照组(P<0.05)。 说明护理干预对于患者的负面情绪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间接促进患者疾病的康复,缓解护患关系等。
综上所述,合理的护理措施,对于患者疾病具有重要的康复作用。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