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小儿气管内插管患儿全麻术后复苏期的护理干预措施分析

时间:2024-07-28

祝丽娇

厦门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厦门市妇幼保健院),福建厦门 361000

全麻术后复苏期是指在患儿全身麻醉情况下实施手术治疗后, 患儿逐步从全麻状态恢复至正常状态及在麻醉恢复室的一个阶段,在此阶段内,患儿极易出现多种并发症,如呼吸抑制、舌后坠、水肿、咳嗽咳痰、呼吸遗忘等,对患儿的生存质量产生严重威胁[1]。 若想患儿术后复苏期安全度过, 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是必不可少的。 常规护理虽能较好地协助患儿度过术后复苏期,但效果难以达到预期状态,而优质护理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对患儿拔管前后进行细致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利于患儿安全度过术后复苏期,所以,该文就小儿气管内插管患儿全麻术后复苏期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分析, 回顾性方便选择在2018 年11 月—2019 年9 月于该院接受全麻术治疗且处于术后复苏期的小儿气管内插管患儿70 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 例,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方便选择于该院接受全麻术治疗且处于术后复苏期的小儿气管内插管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 例。 纳入采用气管内插管且行全麻手术患儿;家长知情、同意并签署该次研究同意书。排除心衰患儿。该研究已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同意。 对照组有男患儿20 例,女患儿15 例,年龄范围为 4 个月~12 岁,平均(5.49±1.27)岁,麻醉时间28~135 min,平均麻醉时间(76.58±10.38)min,其中采用唇腭裂修补术患儿6 例、普外腹部手术患儿12 例、高位结扎术及腹腔镜下斜疝修补术患儿11 例, 其余手术6例。观察组有男患儿21 例,女患儿14例,年龄范围为4 个月~12 岁,平均(5.28±1.17)岁,麻醉时间 26~138 min,平均麻醉时间(75.54±11.27)min,其中采用唇腭裂修补术患儿7 例、普外腹部手术患儿11 例、高位结扎术及腹腔镜下斜疝修补术患儿12 例,其余手术5 例。 对照组与观察组的一般资料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手术结束后,推送患儿至麻醉恢复室;根据患儿生命体征、病情来评估存在的护理问题,并制定术后复苏期的具体护理计划;定时监测患儿血压、心电、血氧饱和度等各项生命指标;在患儿尚未完全苏醒前,加强患儿安全护理措施,预防患儿因躯体、四肢挣扎而出现损伤等。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具体如下:①呼吸护理:根据患儿发育情况及年龄来选择气管导管(内径为 3.5-6.5 号)和吸痰管(8-16F 型)。 吸除分泌物,首先吸除气管导管内,然后再吸除口腔、鼻腔,保证患儿呼吸顺畅,整个过程均要进行无菌操作。因患儿黏膜较为娇嫩,进行吸痰操作时,护理人员动作要轻柔, 且吸引管负压要严格控制在150 mmHg 以下。吸痰时,气管壁直面吸痰管开口或负压较高,且停留时间较长时,极易对患儿造成黏膜损伤、出血现象,因而将吸痰管放入气管远端内前,不能存在负压现象;吸痰管置入后,将吸引阀门开启,间歇性吸引,旋转吸痰管时要注意边吸边退, 为避免因过度抽吸而导致的肺萎陷,应严格控制吸引时间,单次吸引5~8 s 为宜,禁止超过15 s。 患儿送至麻醉恢复室时,呼吸道分泌物应尽早吸除,为避免吸痰时患儿出现过激反应、血压过高、心跳过快,应在患儿麻醉药效未过时进行。 若患儿分泌物过多,拔管前,可再次对患儿进行吸痰处理;若分泌物适量或过少, 为避免黏膜损伤, 则可不用进行反复抽吸。 ②拔管后呕吐护理:呼吸道分泌物吸除后,若患儿未停留肠胃减压管,行常规减压处理,将吸痰管放进下段食道进行抽吸、减压。 气管导管拔出后,马上将患儿头偏向一旁并将肩部垫高,防止分泌物流出。 ③拔管后观察和护理: 气管导管拔出后, 对患儿行常规吸氧操作。 除观察患儿生命体征外,应注意患儿呼吸节律和频率、舌后坠等。 因患儿舌头较大,气管导管拔出后极易出现舌后坠现象,严重堵塞患儿的气道,若患儿症状较轻,仅出现呼噜声,则可将其下颌轻抬起便能缓解;若患儿出现“三凹证”轻度,呼吸困难,为保证患儿呼吸道顺畅,可放置口咽通气道;若患儿症状严重,呼吸道严重梗阻,伴有刺耳的喉鸣音,症状诊断为喉痉挛,则应立即进行抢救,消除诱因,加压及供氧,同时遵医嘱用药,给予患儿氨茶碱、地塞米松等药物,如有必要,可协助医生进行气管导管的重新置入。 ④制动护理:鉴于患儿处在陌生环境及面对陌生的医护人员, 极易产生紧张、恐惧等不良心理,对医护人员的极度不配合等,护理人员要对患儿进行安抚,疏导其不良情绪,同时,进入麻醉恢复室后,将其四肢固定,防止坠地损伤。 ⑤预防并发症护理:拔管期间,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和监测患儿生命体征、病情状况以及麻醉复苏情况,若患儿出现并发症时, 护理人员除了要马上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外,还要立即告知责任护士或主治医师,必要时可协助主治医师进行相应地护理。 ⑥心理干预:护理人员应针对不同年龄患儿来给予相应的心理干预, 若患儿年龄为4 个月~3 岁,可采用拥抱、抚摸或者一些带有音乐的玩具来转移患儿注意力;若患儿年龄为3~6 岁,护理人员可通过观察患儿的行为动作、 面部表情来了解其心态,并根据患儿心态不同来进行不同的言语疏导,必要时可适当抚摸患儿额头、握住双手等,主要目的是将患儿的注意力转移,减少不安情绪;若患儿为6~12岁,护理人员要适当鼓励患儿, 对清醒且配合治疗的患儿给予肯定的表扬,对于有抵抗心理的患儿,可积极与其交流,获取信任感,为后续的配合治疗奠定基础。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 采用该科室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评测家属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包含护理流程、护理人员态度、护理人员专业程度等,总分为100 分,80 分以下为不满意,80~89 分为比较满意,90 分及以上为非常满意。 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比较满意例数)/总例数×100.00%。

1.4 统计方法

使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对此次研究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5.71%)低于对照组(2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4.29%)比对照组(77.14%)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两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小儿气管内插管全麻术后复苏期是多种并发症高发期,尤其是拔管阶段,极易对患儿手术治疗效果产生严重影响[2-3]。 手术治疗采用的麻醉药物或多或少会残留于患儿体内,促使机体保护性反射尚未能恢复完全,极易导致呕吐、误吸、呼吸管阻塞等并发症发生;此外,对患儿的吸痰、 气管导管拔除等操作可也引起心脑血管的发生, 所以在患儿术后复苏期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是必不可少的[4-5]。 该文结果显示,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5.71%)低于对照组(28.57%)(P<0.05)。 孙洋[6]的研究结果表示,观察组(综合护理)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44%),明显低于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并发症发生率(22.22%)(P<0.05),该结果与该研究结果相近。 该结果说明, 对气管内插管全麻术后复苏期患儿采用优质护理干预, 能有效地降低并发症发生。 患儿与成人的生理、解剖、心理、药理等存在较大差异,优质护理干预注重患儿与成人间的差异, 因而实施的护理措施也就更具有针对性, 对患儿在术后恢复期的并发症发生率能起到明显降低作用[7]。 因患儿生长发育尚未完善,各个器官处于生长阶段,所以对各种应激反应能力较差,给予患儿制动护理,限制住患儿的躯体及四肢行动能力,可预防患儿发生肢体损伤及坠地等[8]。 同时,对患儿的吸痰处理,在麻醉药效未过时进行,且对单次吸痰时间严格控制,不仅可减少患儿发生肺萎陷的风险,还能避免患儿出现过激反应、血压过高、心跳过快等现象。 对患儿的拔管后呕吐护理,行常规减压处理后,将患儿头偏向一旁并将肩部垫高,不仅能防止分泌物流出,还能降低呼吸道堵塞发生风险。 气管导管拔出后,根据患儿出现症状程度的不同,对其采取不同的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多种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该文还显示,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4.29%)比对照组高(77.14%)(P<0.05)。何政国等学者[9]的研究结果表示,观察组(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的护理满意度(94.29%)比对照组(常规护理)(74.29%)高(P<0.05),结果与该研究结果相近。这是因为对患儿实施制动护理时, 对患儿躁动行为进行干预,缓解其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同时,结合患儿自身实际特点, 做好充分准备帮助患儿平稳度过全麻术后复苏期,让患儿和家长都获得良好的医疗服务体验,最终提高其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 优质护理干预对小儿气管内插管患儿全麻术后复苏期的护理效果显著, 能有效的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