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金好 ,翟荣慧 ,薛雅卓 ,谷茜茜
1. 泰安市中心医院,山东泰安 271000;2.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护理学院,山东泰安 271016
当前,在我国人们生活方式、饮食结构不断变化、工作压力不断增加下,糖尿病的发病率明显升高,成为当前严重危害我国居民身体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 糖尿病具有病程较长、迁延不愈、易反复发作等特点,如果血糖控制不佳, 随着疾病的进行性加重, 患者多个器官、组织等均会受累,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一定威胁,给社会、家庭、个人等均带来了沉重负担[1]。 中医体质辨识具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临床经验、独特的优势。 翟发科等[2]学者认为:对糖尿病患者实施中医体质辨识,可取得良好的血糖调控效果,避免疾病加重,极大地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 鉴于此, 该次纳入该院2017 年4月—2019 年4 月收治的糖尿病前期患者130 例, 现报道如下。
在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的前提下开展该研究,随机选取该院收治的糖尿病前期患者130 例,以“入院顺序奇偶性”平均分为两组。 试验组(65 例):女性 26 例、男性 39 例;年龄 45~72 岁,平均(58.62±5.74)岁;病程6~30 个月,平均(18.25±3.61)个月;合并症:高血压、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例数分别是16 例、24 例、25 例;BMI(体质量指数)18~26 kg/m2,平均(22.25±1.74)kg/m2。 对照组(65 例):女性 28 例、男性 37 例;年龄 46~70岁,平均(58.59±5.78)岁;病程 7~27 个月平均(17.58±3.59)个月;合并症:高血压、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例数分别是 18 例、23 例、24 例;BMI(体质量指数)在 19~26 kg/m2,平均(22.31±1.69)kg/m2。 一般资料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较。
纳入标准:①均符合《中国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3]中对“糖尿病”诊断标准;②均经IGT(糖耐量试验)确诊;③病程在6 个月~3 年;④意识清醒、可正常沟通、交流;⑤已签署知情同意书;⑥IGT(葡萄糖耐量减退)、IFG(空腹血糖受损);⑦餐后血糖在7.8~11.1 mmol/L;空腹血糖在6.1~7.0 mmol/L。
排除标准:①处于哺乳、妊娠期的女性;②中途从该次研究退出者; ③未开展研究前3 月进行降糖治疗者;④对该次涉及药物过敏者;⑤存在认知、精神、心理障碍者;⑥合并重大感染性疾病者;⑦合并免疫系统疾病者;⑧合并恶性肿瘤者。
对照组(传统护理):护士督促患者完善入院检查,遵医嘱展开降糖治疗,告知患者住院治疗注意事项等。
试验组(中医体质辨识护理干预):①特禀体质:日常饮食以清淡、营养均衡、荤素搭配为主,禁食致敏性食物,每天早上7:00 做至少30 min 经络体操、太极拳等。 ②痰湿体质:日常饮食以利湿化痰为主,例如海藻、荷叶、萝卜等,搓热手掌,按摩腹部,增加运动量,合理控制体质。 ③阳虚体质:日常饮食以甘温益气为主,可选用蒜、姜、狗肉、牛肉等,禁食寒凉、生冷的食物,例如梨、黄瓜等,运动项目以柔和为主,平时可按摩涌泉、足三里等穴位, 对于症状较重的患者, 可服用金匮肾气丸。 ④气虚体质:此类患者重视补脾益气,应多吃扁豆、山药等补气食物,少吃耗气食物,例如空心菜、槟榔等,另外此类患者容易出汗,应加强休息和保暖,运动以气功、散步等柔和运动为主,对于存在感冒、自汗的患者,可服用玉屏风散治疗。 ⑤湿热体质:日常饮食以甘平、甘寒为主,例如丝瓜、绿豆等,禁食刺激、辛辣、烧烤、火锅等食物,可进行适当大运动量、大强度运动,对于症状较重的患者,可服用六一散、清胃散等药物。 ⑥血瘀体质:患者日常可多吃红糖、黄酒、紫菜、海带、黑豆等食物,进行球类、长跑等运动锻炼,保持情绪稳定,戒烟戒酒。 ⑦气郁体质:日常饮食可选用海藻、萝卜、山楂等行气解郁的食物, 禁饮浓茶、 咖啡等刺激性较大的食物,多参加爬山、球类等集体性运动。 ⑧平和体质:平时多吃瓜果蔬菜、五谷杂粮等,注意荤素搭配,可选择打太极拳、散步、五禽戏等运动项目,运动强度以患者耐受为主,切不可过量运动,防止加重患者心脏负荷,日常饮食以“细嚼慢咽”为主。 ⑨阴虚体质:日常饮食以滋阴降火为主,例如玉米须、银耳、百合、枸杞子等,对于症状较重的患者,可服用六味地黄丸。 切勿熬夜,及时补水,控制出汗、控制情绪,运动以中小强度运动为主,例如太极拳等,切不可进行剧烈大幅度运动。
对比两组护理前、护理1 月后血糖指标、血糖达标时间,随访3 月,对比护理前、护理3 月后生存质量评分。
①血糖指标:FPG(空腹血糖)、2 hPG(餐后 2 h 血糖)、HbAlc(糖化血红蛋白)指标护理前、护理1 月后均监测3 次,最终结果以3 次平均值为主。
②血糖达标时间:FPG<7 mmol/L,2 hPG<10 mmol/L,即可判定为血糖达标[4]。
③生存质量评分:采用WS/T119-1999(生存质量测定量表)评估,包括健康状况主观感受、生存质量主观感受、社会领域、环境领域、心理领域、生理领域6方面,共24 项目,分值越高,护理措施越有效,生存质量越高[5]。
表1 两组护理前、护理1 月后血糖指标对比()
表1 两组护理前、护理1 月后血糖指标对比()
组别FPG(mmol/L)护理前 护理1 月后2 hPG(mmol/L)护理前 护理1 月后HbAlc(%)护理前 护理1 月后试验组(n=65)对照组(n=65)t 值P 值6.38±0.52 6.39±0.56 0.106 0.916 5.32±0.11 5.98±0.16 27.405<0.001 9.82±1.98 9.84±1.96 0.058 0.954 7.16±0.16 8.06±0.15 33.085<0.001 6.95±0.34 6.96±0.33 0.170 0.865 5.62±0.12 6.38±0.31 18.433<0.001
运用SPSS 26.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表示,组间差异比较用 t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护理前两组 FPG、2 hPG、HbAlc 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试验组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血糖达标时间试验组显著比对照组短,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 2 两组血糖达标时间对比[(),d]
表 2 两组血糖达标时间对比[(),d]
images/BZ_152_177_1797_1194_1854.png试验组(n=65)对照组(n=65)t 值P 值5.16±0.25 8.66±0.38 62.036<0.001
两组生存质量评分护理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试验组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糖尿病是一种以糖代谢障碍为主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如果血糖控制不稳定,极易导致多个组织、器官受累,增加致残率、致死率[6]。 目前,临床普遍认为糖尿病的发生与遗传、环境等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一旦确诊为糖尿病,则需要患者终身服用降糖药物,血糖控制效果与患者预后有直接联系[7]。 糖尿病属于中医领域“消渴”等范畴,中医认为该病的发生与肺、脾胃、肾脏等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尤其是肾脏,糖尿病疾病以燥热为标,阴虚为本,将糖尿病分为燥热、气虚、血瘀、痰湿、阴虚等范畴[8-9]。 中医认为,从糖尿病患者专业体质判断,制定个性化的护理干预方案,有助于调控患者血糖,改善生存质量[10]。
《素问·奇病论》中讲到“过食肥甘厚味,容易损伤人体脾胃,进而引发脾瘅”,脾瘅极易转变为消渴,因此中医认为糖尿病前期患者病情与脾瘅患者病情极为相似[11-12]。 也有学者[13]认为,脾瘅属于消渴早期。 这也说明人体是一个相对稳定的机体,但容易受到运动、饮食、情绪、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这就要求加强对糖尿病前期患者体质管理,适当调整患者体质[14-15]。 该研究示:护理1 月后试验组FPG、2 hPG、HbAlc 明显比对照组低,血糖达标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 该研究中,试验组护理 1 月后 FPG、HbAlc 水平[(5.32±0.11)mmol/L、(5.62±0.12)%] 明显比对照组 [(5.98±0.16)mmol/L、(6.38±0.31)%]低(P<0.05),在翁哲芳等[16]研究中,观察组干预 3 月后 FPG、HbAlc 分别是 (7.36±3.44)mmol/L、(7.36±3.44)%, 对照组分别是 (7.94±4.87)mmol/L、(10.08±5.93)%,观察组均显著比参照组低(P<0.05),与该研究结果接近。 提示中医体质辨识护理可有效降低糖尿病前期患者血糖指标,促进血糖达标。 针对该次研究结果分析如下: 中医体质辨识护理是一种在中医理论上发展而来的护理模式,以“中医体质学”为基础,以“治未病”为原则,强调已病防变、未病防治,进一步探索机体生理特点、病理特点、体质特征等,为疾病预防及治疗提供了科学、有效的指导。 中医体质辨识护理体现了对人体个性特征的关注, 通过对个体体质演变趋势、构成成分等多方面的研究,制定康复、治病、防病、个体化养生方。 中医认为,人体属于社会,也属于自然,机体正常情况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平和体质容易向偏颇体质发展, 但体质存在稳定性, 也具有动态可变性,可以通过外界干预调节的,八种偏颇体质与脏腑功能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 因此中医认为只要掌握了个体特征,也就掌握了健康管理的根本,通过健康管理,促使偏颇体质向平和体质转变, 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性,确保患者机体处于一个健康状态。 例如对于痰湿患者,通过按摩劳宫等穴位,可起到安心神、清心火的功效,有助于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同时避免了单纯服用药物而带来的毒副作用,具有操作方便、无毒副作用、治疗费用低廉等优点,患者接受度较高。 中医体质辨识也体现了饮食调护等特点,配合穴位按摩、食疗养生、运动保健、起居调摄、情志调摄等,帮助患者养成良好、健康的生活方式,在老年人生理、心理干预中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促使患者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疾病,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有助于控制血糖,促进血糖达标,弥补了传统社区管理的不足。
表3 两组护理前、护理3 月后生存质量评分对比[(),分]
表3 两组护理前、护理3 月后生存质量评分对比[(),分]
组别健康状况主观感受护理前 护理3 月后生存质量主观感受护理前 护理3 月后社会领域护理前 护理3 月后环境领域护理前 护理3 月后心理领域护理前 护理3 月后生理领域护理前 护理3 月后试验组(n=65)对照组(n=65)t 值P 值3.11±0.25 3.12±0.21 0.245 0.805 4.06±0.21 3.41±0.19 18.505<0.001 3.79±0.35 3.80±0.33 0.168 0.867 4.95±0.33 4.25±0.28 13.040<0.001 42.52±3.62 42.58±3.66 0.094 0.925 60.52±5.62 52.62±4.14 9.125<0.001 58.06±3.62 58.08±3.66 0.031 0.975 79.62±4.52 65.25±3.62 20.006<0.001 51.02±3.62 51.06±3.59 0.063 0.950 73.58±5.88 65.25±4.02 9.429<0.001 56.25±3.62 56.33±3.66 0.125 0.901 84.52±5.62 70.06±2.87 18.474<0.001
该研究示:护理3 月后试验组健康状况主观感受、生存质量主观感受、社会领域、环境领域、心理领域、生理领域评分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提示糖尿病患者实施中医体质辨识护理后,生活质量有了极大的改善,预后普遍较好。 分析如下:中医体质辨识护理干预以食疗养生为主,在满足机体营养状况的前提下,结合患者中医体质调控粮食、油脂等摄入量,告知患者宜食用、不宜食用的食物,督促患者定时、定量进餐,及时纠正患者不良的生活习惯, 起到膳食平衡以及营养均衡的作用, 同时配合适量的运动锻炼, 起到控制疾病的作用。 中医体质辨识护理干预让患者心理、生理等多方面得到了极大提升,延缓糖尿病疾病发展速度,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通过饮食、生活方式、心理等多方面的调整,达到非药物控制血糖的作用,明显降低了患者就诊、住院次数以及治疗费用,减轻了患者以及家属的心理压力、经济负担,具有传统护理不可比拟的优势。 该次不足之处在于研究时限较短,样本容量较小,对结果的普遍性、一般性有所影响,因此仍旧需要临床进一步扩大样本容量、延长研究时限,为临床评估糖尿病前期患者护理中中医体质辨识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综上所述, 糖尿病前期患者采纳中医体质辨识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调控血糖,促进血糖达标,极大改善了患者生存质量。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