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刘志强
[摘要] 目的 对足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情况、影响因素及其治疗效果进行分析。 方法 方便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10月期间该院儿科收治足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例共180例作为该研究观察对象。对收集病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该组180例足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例中,共134例(74.44%)黄疸出现在日龄3~7 d内,占比最高;围产相关因素所致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因素(P<0.05)。经治疗后共163例(90.56%)治愈;蓝光照射时间平均为(24.5±2.6)h,治疗后血清胆红素检出值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 足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多发生于日龄3~7 d,围产、感染、以及母乳性黄疸、溶血性黄疸、以及新生儿湿肺等均是高胆红素血症的高危因素。临床确诊后需通过及时予以蓝光照射治疗的方式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以改善预后,预防并发症。
[关键词] 足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高危因素
[中图分类号] R7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7)12(c)-0109-03
[Abstract] Objective This paper tries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situation, influential factors and therapeutic effect of full-term neonatal hyperbilirubinemia. Methods 180 cases of full-term newborns with hyperbilirubinemia in pediatric department of this hospital were convenient selected and enrolled from November 2015 to October 2017 in this study. The clinical data collected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Results Among the 180 cases of full-term newborns with hyperbilirubinaemia, 134 cases(74.44%) had jaundice within 3~7 d, accounting for the highest proportion; perinatally-related neonates incidence of HbA1c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other factors (P<0.05). After treatment, a total of 163 cases (90.56%) were cured; the average time of blue light irradiation was (24.5±2.6) h, the serum bilirubin value after treatment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before treatment (P<0.05). Conclusion The full-term newborns with hyperbilirubinemia mostly occur at 3~7 d. Perinatal, infection, as well as breast milk jaundice, hemolytic jaundice, and neonatal wet lung are all hyperbilirubinemia high risk factors. After clinical diagnosis, it is necessary to reduce the level of serum bilirubin by means of blue light irradiation in time so as to improve prognosis and prevent complications.
[Key words] Full-term newborns; Hyperbilirubinemia; High risk factors
高膽红素血症是新生儿娩出后常见并发症之一,临床也可称之为黄疸。既往报道中指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指因胆红素代谢障碍[1],导致人体内胆红素大量聚集(达到220.6 umol/L以上)的一种特殊病理生理现象[2-4]。如何针对该病患儿进行尽早且有效的治疗,已成为临床实践中医务人员高度重视的一项课题。为对足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情况、影响因素及其治疗效果进行分析,以下将2015年11月—2017年10月期间,该院儿科收治足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例共180例作为该研究观察对象,对病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该院儿科收治足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例共180例作为该研究观察对象。病例符合纳入标准:①胎龄37~42周;②肉眼可见皮肤黄染;③娩出6 h后出现黄疸;④间接胆红素异常升高。病例排除标准为:①合并肝脏功能异常者;②有蓝光照射治疗禁忌症者;③出生体重低于2.5 kg或高于4.0 kg者。对收集病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其中男118例,女62例,130例经阴道分娩,50例经剖宫产分娩,娩出体重为2.5~4.0 kg,平均体重为(3.4±0.2)kg。
1.2 方法
足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诊断依据如下:血清总胆红素检出值>220.6 μmol/L(或>12.9 mg/dL);日龄低于24.0 h,血清总胆红素检出值>102.0 μmol/L(或>6.0 mg/dL)时可明确诊断。明确诊断为高胆红素血症后应及时予以蓝光照射治疗,同时遵医嘱联合应用苯巴比妥、茵栀黄等药物口服,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给予静脉输注白蛋白,对原发病进行治疗等。endprint
1.3 观察指标
对该组180例足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例黄疸出现时间、高胆红素高危因素、临床转归情况以及蓝光照射治疗情况等方面临床数据进行分析与整理。
1.4 统计方法
數据以SPSS 19.0统计学软件分析,以(x±s)表示计量资料,经t检验;以率(%)表示计数资料,经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黄疸出现时间
该组180例足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例中,共41例(22.78%)黄疸出现在日龄3 d内,134例(74.44%)黄疸出现在日龄3~7 d内,3例(1.67%)黄疸出现在日龄8~14 d内,另2例(1.11%)黄疸出现在日龄14 d以上。
2.2 高胆红素高危因素
围产相关因素所致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因素(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3 临床转归
经治疗后共163例(90.56%)治愈,共15例(8.33%)转院治疗,共2例(1.11%)并发胆红素脑病,无死亡病例。
2.4 蓝光照射治疗情况
所有病例均经蓝光照射治疗,照射时间为6~53 h,平均为(24.5±2.6)h。蓝光照射治疗前血清胆红素检出值为(325.5±35.8)umol/L,治疗后为(170.5±16.8)umol/L,治疗后显著低于治疗前(t=13.15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在该研究中观察数据显示:该组180例足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例多因围产因素所致,如新生儿窒息、头颅血肿、胎盘早破、羊水污染等。在经阴道分娩者中,头颅血肿发生率较高,主要与缺氧所致红细胞异常增多以及细胞组织损伤所致胆红素水平升高密切相关[5]。提示应加强对妊娠妇女围产期的保健以及产时监护工作,针对胎膜早破或羊水污染者一旦合并宫内窘迫征象,需尽早考虑以手术方式终止妊娠。在陈北洋[6]中所得研究结果显示剖宫产组出现高胆红素血症的患儿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该研究结果基本一致。根据以上数据提示:剖宫产是导致足月新生儿出现高胆红素血症的独立危险性因素之一。随着当前我国社会大众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孕妇对生活质量以及治疗方式的要求发生转变,也因临床技术的不断成熟,导致剖宫产指征范围不断扩大,剖宫产分娩成为了一大部分孕妇终止妊娠所选择的方式。但剖宫产分娩期间由于麻醉药物的使用,不但可能导致孕妇出现乳汁延迟分泌,影响开奶时间的问题,还可能直接影响新生儿,导致新生儿娩出后出现高胆红素血症。因此,临床为降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必须加强对孕妇围生期的保健与护理干预,严格掌握剖宫产手术指征,避免不必要的剖宫产分娩,同时提倡母乳喂养,以降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除此以外,基层医院收治有产科合并症者应当及时转入上级医院就诊,以降低足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7]。感染同样是导致足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主要因素之一,多见于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肺炎,感染因素包括细菌性感染以及病毒性感染这两种类型。目前相关研究报道中针对感染因素所致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的机制尚未形成统一看法,可能原因包括以下几点:①感染因素影响下,干细胞胆管细胞处于充血水肿状态下,肠蠕动功能减慢,增加肠肝循环,从而造成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产生;②感染因素影响下,新生儿肝脏发育相对迟缓,肝细胞所产生受体蛋白严重不足,肝酶活性水平不足,导致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活性水平受到抑制,最终造成新生儿黄疸症状的加重。从足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例预后效果上来看,2例继发胆红素脑病病例均为感染因素所致,1例为新生儿败血症,1例为新生儿肺炎。该研究结果提示临床需要积极预防感染,以降低足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同时预防后遗症的产生。医务人员应当重视对围产期母婴感染的防治工作,严格遵循无菌操作流程,加强消毒隔离,同时合理应用抗生素联合抗感染药物治疗,以达到改善足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例预后效果的目的[8]。除上述因素以外,足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产生也与母乳性黄疸、溶血性黄疸、以及新生儿湿肺等因素相关,在蓝光照射治疗同时需要针对原发性疾病进行积极治疗。特别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该组180例足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例中,有7例(3.89%)为新生儿湿肺,在以往报道中少见,今后需要引起高度重视,进一步探讨新生儿湿肺与高胆红素血症之间的相关性关系。
该研究中观察数据提示临床应当高度重视对新生儿娩出后3~7 d内皮肤黏膜组织黄染情况的观察,对血清胆红素进行动态监测,加强与生理性黄疸的鉴别诊断,以早期明确诊断并予以治疗。目前临床多建议针对确诊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例予以蓝光照射治疗,以短期内降低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该研究中数据结果显示:蓝光照射时间平均为(24.5±2.6)h,治疗后血清胆红素检出值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提示临床应尽早予以蓝光照射治疗,若基层医疗机构条件有限,应及时转入上级医院接受蓝光照射治疗,以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治疗预后。
结合该研究相关数据可见,足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多发生于日龄3~7 d,围产、感染、以及母乳性黄疸、溶血性黄疸、以及新生儿湿肺等均是高胆红素血症的高危因素。临床确诊后需通过及时予以蓝光照射治疗的方式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以改善预后,预防继发症。
[参考文献]
[1] 毛旭洁,林振浪,赵益伟,等.光疗后新生儿经皮胆红素测定值与血清胆红素值数学模型研究[J].临床儿科杂志,2015(7):632-636.
[2] 王晴晴,邢燕,朴梅花,等.规范管理新生儿黄疸可改善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的结局[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16,19(11):808-812.
[3] 郭小兰,白琳.经皮胆红素联合脐血胆红素检测预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价值[J].陕西医学杂志,2017,46(3):385-386.
[4] 张峰,周智曌.52例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6,27(7):825-827.
[5] 赖丽芝,李薇,王德胜,等.经皮胆红素测定结果准确性的影响因素[J].广东医学,2014(17):2685-2687.
[6] 陈北洋.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与分娩方式的相关性[J].医疗装备,2016,29(20):92-93.
[7] 陈虹,钟丹妮,高宗燕,等.胆红素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1A1基因突变与新生儿黄疸易感性的关系[J].山东医药,2017,57(1):22-25.
[8] 李红新,徐美玉,屠文娟,等.血清S1OOB蛋白和脑脊液胆红素水平在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中检测的意义[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2,27(14):1086-1088.
(收稿日期:2017-11-20)endprint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