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传统剥除术与腹腔镜下剥除术治疗子宫肌瘤临床对比分析

时间:2024-07-28

刘玉姣,王超,邱会英

胶州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山东胶州 266300

子宫肌瘤是一种常见的女性生殖器官良性肿瘤,多见于30~50岁妇女。目前临床对于此类患者主要采取手术剥除方法进行治疗,以往多通过开腹方式进行子宫肌瘤剥除,但是由于创伤较大,给患者术后恢复带来不便[1]。随着近年来临床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以腹腔镜手术为代表的微创治疗手段逐渐得到广泛应用[2]。该次研究为探讨腹腔镜下剥除术和传统剥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差异,随机选取该院2013年5月—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94例子宫肌瘤患者并分别对其进行传统剥除术和腹腔镜下剥除术治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94例,所有患者均符合《妇产科学》中子宫肌瘤相关诊断标准,且经由病理诊断得到确认。按照手术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共计 47 例,年龄分布为 22~49 岁,平均年龄为(37.2±2.5)岁,包括单发肌瘤23例,多发肌瘤24例;其中包括21例肌壁间肌瘤,23例浆膜下肌瘤.观察组患者共计47例,年龄分布为25~51岁,平均年龄为(37.9±2.4)岁,包括单发肌瘤 19例,多发肌瘤25例;其中包括24例肌壁间肌瘤,20例浆膜下肌瘤。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剥除术:患者取头低脚高位,行硬膜外麻醉,进行常规皮肤消毒,然后实施传统经腹子宫肌瘤剥除术。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下剥除术:患者取膀胱截石位,行全身麻醉,并进行常规欺负穿刺,将压力保持在13~15 mmHg之间,于患者腹部取4个穿刺点,选取主操作孔进行脐部置镜。在采用腹腔镜进行引导时,建议防止举宫器以固定子宫。取20 U催产素进行子宫肌壁注射,以促进子宫肌肉组织的收缩,然后根据肌瘤的不同位置选取相应的手术操作方法:对于肌壁间肌瘤,与肌瘤突出部位使用单极电钩将子宫肌层斜行切开;对于浆膜下肌瘤,选用梭形切口以保持创面平整。在切除肌瘤后,对创面进行电凝止血,将肌瘤提起并钝性分离,使用粉碎器粉碎肌瘤并取出,然后将盆腔内的液体冲洗并吸净,确认无活动性出血后,将腹腔内气体放出并将穿刺鞘取出,对创口进行缝合。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抗生素防感染治疗,并给予适量催产素肌内注射。

1.3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患者月经量大幅度减少,且其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术后检查显示肌瘤完全剥除,病情未反复;有效:治疗结束后,患者月经量减少程度在45%以上,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术后检查未发现肌瘤残留;无效:治疗结束后,患者月经情况和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术后检查显示存在一定程度肌瘤残留。

1.4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情况及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进行观察记录。

1.5 统计方法

该次研究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采用百分比的形式表示计数资料,并对其进行χ2检验,采用平均值±标准差(±s)形式表示计量资料,并对其进行t检验。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该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共24例治疗显效,19例治疗有效,4例治疗无效,总治疗有效率为91.49%;对照组患者共计22例治疗显效,18例治疗有效,7例治疗无效,总治疗有效率为85.11%。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27,P=9.336>0.05)。

2.2 手术情况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略长于对照组患者,但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情况、术后排气时间及其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对比结果(±s)

表1 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对比结果(±s)

指标观察组对照组t值 P值平均手术时间(m i n)术中平均出血量(m L)术后平均排气时间(h)8 4.6±2 2.7 9 7.6±2 5.4 2 2.7±1.5 7 7.3±2 9.0 1 1 7.8±4 0.7 3 1.9±4.0 1.3 5 9-2.8 8 7-1 4.7 6 4 0.0 8 9 0.0 0 2 0.0 0 0

3 讨论

子宫肌瘤作为最常见的妇科良性肿瘤,手术切除是主要治疗手段[3]。以往临床曾对此类患者进行药物保守治疗,但是停药后患者病情易反复,因此仅作为辅助治疗手段。目前,临床对于子宫肌瘤患者的手术方案选择主要遵循个体化原则,即在保障手术质量的前提下,同时兼顾患者的个人需求。相关资料指出,目前临床常用的子宫肌瘤手术方式主要包括经腹子宫肌瘤剥除术、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子宫部分切除术和子宫全切术,其中子宫肌瘤剥除术以其损伤小、可保留生育功能的特点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4-5]。

在微创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之前,传统经腹子宫肌瘤剥除术一直占据着临床子宫肌瘤治疗的主要位置。但是相关报道指出,传统子宫肌瘤剥除术由于所需创口较大,在剔除肌瘤的过程中易造成患者大量出血,术后盆腔粘连的发生率较高,给患者带来额外的痛苦[6]。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是微创手术的常见类型,由于不会对患者腹腔造成较大干扰,有效保证了术后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其手术安全性已得到大量临床证实[7]。该次研究中,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具有同传统剥除术相当的治疗效果,符合临床研究的基本结论。

基于微创手术的治疗理念,大量临床研究均指出腹腔镜下手术能够明显减小患者创伤,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8]。该次研究中,由表1数据可知,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是由于腹腔镜手术过程中创口较小,不会对机体内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因而术后患者排气功能等机体功能可较快恢复,提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有利于减少患者痛苦,对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需要注意的是,以往部分研究指出,腹腔镜手术由于操作较为复杂,因此其手术耗时多长于传统手术。该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略长于对照组,二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能同近年来本院腹腔镜剥除术开展较多,术者手术经验逐渐成熟有关。

综上所述,采用腹腔镜下剥除术治疗子宫肌瘤,能够有效减小手术创伤,有利于减少患者痛苦,促进其术后恢复,建议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1]迟新红,贾桂英.阴式子宫肌瘤剥除术及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两种微创术式的效果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13):2128-2129.

[2]王静艳,郑砚秋,张红.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中垂体后叶素止血效果观察[J].河北医药,2012,34(8):1204-1205.

[3]陈红,冯莉,周云保.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50例临床分析[J].江苏医药,2012,38(19):2276-2277.

[4]仇燕飞.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137例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2,23(5):557.

[5]刘志奎,韩克.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41例临床可行性及有效性的综合分析[J].贵州医药,2014(7):613-614.

[6]康伟.腹腔镜下腹壁小切口子宫肌瘤剥除术的临床应用[J].河北医药,2011,33(20):3086-3087.

[7]安然.腹腔镜下保留假包膜神经血管束子宫肌瘤剥除术的临床意义[J].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13,40(5):446-450.

[8]姚玮.传统剥除术与腹腔镜下剥除术治疗子宫肌瘤对比研究[J].中国基层医药,2012,19(5):656-658.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