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90例脑卒中的康复护理分析

时间:2024-07-28

孙海英 孙海霞 牟晓秋

大庆油田总医院,黑龙江大庆 163001

脑卒中以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症候为临床特征,是常见病、多发病,大部分患者起病较急,早期、科学、合理的康复训练介入能有效地恢复功能,避免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为探讨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对动能康复的影响,选取该院临床2010年1月—2012年6月90例脑卒中患者对其早期康复护理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组90例脑卒中患者均为住院病例,男65例、女25例;年龄40~73岁,平均年龄59.0岁。均经头颅CT及MRI检查确诊,符合脑血管疾病会议诊标准[1]。脑梗死64例,脑出血26例。

1.2 康复治疗

早期命体征稳定、神经学缺陷不再发展后48 h开始就可进行早期康复治疗,不要求患者完全清醒和有完好的交流能力,但患者应对痛和不适有反应,有一些交流能力。恢复期1~3周(脑出血2~3周、脑血栓1周左右),意识转清,血压、脉搏、呼吸稳定,便进入恢复期,可进行功能训练。脑血栓患者若发病时无意识障碍,仅有偏瘫,第2天便可进行。

2 康复护理

2.1 康复环境

病床应低于普通床,并使用活动床栏,防止患者坠床。房间的布置应尽可能使患者能接受更多的刺激。床的位置要便于使所有活动都发生在患侧;床头柜、电视机等应安置在患侧,有利于患者重视患侧。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和积极训练氛围,病房大小要考虑到轮椅活动的空间,不设门槛、地面防滑;浴室应有洗澡凳,墙上安置扶手,淋浴旁安装单手拧毛巾器;便器以坐式为宜,坐便器周围或坐便器上有扶手以方便和保护病人。

2.2 心理护理

脑卒中患者常因失语、肢体瘫痪、大小便失控、生活自理能力下降等,突然的功能障碍及心理创伤,都需要病人有坚强的毅力。而后期的康复阶段更是一项长期,繁重,大量细致的工作,需要持之以恒,要重视语言在康复护理中的积极作用,鼓励病人发挥自身潜在力量,变悲观失望为主观努力,以坚强的信念,积极愉快的情绪接受康复治疗与锻炼,面对现实,树立新的生活目标和自我能力的愿望,以心理康复促进功能康复,势必会收到良好效果[2]。感到痛苦、焦虑、悲观或恐惧等心理,所以护理人员首先要调整病人的心理状态,使其积极乐观地面对现实,主动训练,争取最大限度的生活自理和回归社会。

2.3 急性期的护理

除配合抢救治疗所需的处置和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外,重点做好: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呕吐物误人气管而合并感染或造成吸入性肺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清新。定时变换体位,注意口腔、皮肤清洁,预防压疮、感染或坠积性肺炎。保持良肢位和维持关节活动范围。注意将踝关节置于90°位,避免被子卷压足背造成足下垂。护理中应从肩胛处托扶患肢,避免用力牵拉患肢以防造成肩关节软组织的损伤和肩痛。便秘者可给缓泻剂,急性期原则上禁止灌肠,避免强烈刺激,以免加重病情或引起脑出血;注意排尿通畅,以防泌尿系感染。保障营养和水分供给。有吞咽障碍者要配合ST或PT进行吞咽训练。

2.4 恢复期的护理

2.4.1 运动障碍的康复护理 训练安排应持续性,制定治疗时间以外的训练计划;出现疲劳时要考虑可能的病因,正常范围的可适当休息。为确保全面康复,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对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运动功能,即上肢功能、口面部功能、从仰卧到床边坐起,坐位平衡,站起与坐下,站立平衡,步行等。病情稳定后应尽早进行坐位训练,要逐步达到直坐位,注意观察心率、血压、脉搏等以防直立性低血压。床上坐位时,患上肢要经常采取肩关节外展、外旋,肘、腕、指伸展的抗痉挛模式。首先要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详细的护理训练计划,帮助患者练习日常生活技能,如进食、穿脱衣服、洗脸、刷牙等,并进行自主排泄的训练。在训练过程中可采用一些器具或自助具等,并要注意安全,防止患者跌倒。

2.4.2 语言沟通障碍的护理 与患者共同约定手势意图,除偏瘫或双侧肢体瘫和听理解障碍患者不能应用外,其他失语均可应用。利用一些实物图片进行简单的思想交流以满足生理需要,解决实际困难。利用常用物品如茶杯、便器、碗、人头像、病床等,反复教患者:茶杯表示要喝水、人头像表示头痛、病床表示翻身。此种方法最适合于听力障碍的交流。能够书写的患者,使用提示板书写与患者沟通。多与患者沟通了解需要,使用安慰性语言,及时满足患者需要,帮助其树立信心,配合治疗与护理,及早康复。

2.4.3 感觉障碍的康复护理 应告知患者及其家人,应避免烫伤、冻伤,严禁使用热水袋,并注意保暖;有深感觉障碍者行走需有人陪伴,避免在高低不平的路上行走,以免摔伤。

2.4.4 偏瘫康复护理 上肢运动(抬肩):双手手指交叉,患侧拇指在上,若手指不能交叉,健手从小指侧握住患侧的手,放在腹部;地向患者介绍手术的切口情况,以使他们的顾虑减轻。这时要充分理解患者并且尊重他们的选择,同时要进行详细、耐心的解释,在言语上消除他们的顾虑,切不可用刺激、生硬性语言对待他们。通过术前讲解、沟通,首先使家长建立起积极的心理应对反应,以便其在陪同期间发挥良好的“家庭支持作用”[5]。在家长陪护下进行手术,让家长放心、安心,让患儿有安全感。

在治疗过程中要用充满童心和爱心的语言与患儿进行交流。医务人员的每一个动作都在向儿童传达信息,要用亲切、和蔼、友善的动作来使儿童紧张、惧怕的心理得到缓解[6]。学会倾听,在倾听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如下问题:①距离。应当与患儿保持1 m左右距离,过近会使患儿紧张,过远会使患儿感觉你对他不感兴趣。②体位。应正面面对患儿。③眼神。在倾听的过程中应与患儿适时地进行眼神的交流,但要注意避免死盯患儿,这会使患儿感到紧张。④反应。在倾听的过程中应适时地做出 “是”、“哦”等反应,且应该是在一句话或一段话后做出的肯定反应,以免打断患儿的讲述[7]。要给予及时的表扬以激发儿童好胜心、自尊心、虚荣心。儿童喜欢被表扬,被表扬后常表现得非常兴奋,勇于克服困难,以达到配合治疗的目的[5]。

该10例学龄前儿童性格可塑性强,表现乖巧,讲道理,均能经良好沟通,通过引导能主动在牙椅上独自静坐。对学龄前期儿童应该用温和的抚慰性语言对护理操作的意义进行讲解,形象的比喻以取得患儿信赖和配合[8]。局部浸润麻醉前嘱患儿闭上眼睛,减少视觉刺激。少用易引起患儿焦虑的医学名词如打针、切开等。在操作时尽量用患儿熟悉的游戏或动画片里名词来跟患儿交流,例如在麻醉进针时应说成“让小蚂蚁咬一口。”盖孔巾的作用除了保证无菌手术野以外,也起到了避免视觉刺激的作用。铺孔巾时应让患儿闭上眼睛,跟患儿说:“先盖上一张小被子,这样就可以好好睡觉了。”把黏液囊肿切掉应说成“就是要让小蚂蚁把那个包包吃掉。”

手术中患儿难免会有所动作,告诉患儿手和脚都可左右摆动,头保持仰卧不动即可。这时更没必要让家长帮忙制动,以免增加患儿恐惧感。让患儿主动配合,使手术顺利进行。学龄前儿童虽然年纪小,但经过良好的心理护理,是可以主动配合门诊手术室局部浸润麻醉下的黏液囊肿手术的,从而取得有效的治疗。

[1]崔焱.儿科护理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

[2]郑韵哲,仲彦霖,吴琳,等.口腔粘液腺囊肿三种治疗方法的对比观察[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1,27(4):227-228.

[3]钟胜频.口腔粘液囊肿三种治疗方法比较[J].广东牙病防治,2001,9(4):294.

[4]常向红.儿童心理护理在口腔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9):107-108.

[5]范雪梅,李梅,张炳熙.儿童围术期焦虑心理的干预[J].中华麻醉学杂志,2003,23(11):858-859.

[6]周静.563例口腔疾病患儿就诊情况分析[J].中国校医,2010,9(9):710-711.

[7]秦立梁,华建芳.支持性心理治疗技术在儿童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8):106-108.

[8]刘丽辉,杨宁.口腔颌面外科门诊手术儿童108例的心理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7):4161-4162.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