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李文进
江苏省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江苏淮安223300
骨海绵状血管瘤是临床较罕见的一种良性骨肿瘤,据相关文献报道[1],骨海绵状血管瘤约占所有骨肿瘤的0.7%~1%;临床可有轻微局部疼痛或胀痛,也可无症状。骨海绵状血管瘤主要生长于颅骨、长骨、脊椎及其它扁骨,任何年龄段均可发病。由于骨海绵状血管瘤的病例临床较少见[2],因此,对该病的影像学诊断的相关报道较少,为了提高对骨海绵状血管瘤的认识,探讨骨海绵状血管瘤的X线平片与CT诊断表现,以增进高对骨海绵状血管瘤的的认识,提高诊断率,该研究对该院2011年3月—2012年6月7例骨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X线平片与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患者中男6例,女1例,年龄16-56岁,平均年龄 (32.5±24.5)岁;其中脊椎骨海绵状血管瘤4例,占57.14%;颅骨海绵状血管瘤2例,占28.57%;右髋部骨海绵状血管瘤1例,占14.29%。病程1~3年。
所有患者均由于皮下肿物就诊,肿物部位局部皮肤无压痛和红肿、压痛。查体显示肿物无活动,,且质地较硬,边界较清晰。
1.3.1 检查设备CT为 Siemens Sensat ion 16,层厚 2~5mm;,扫描矩阵512×512;层间距为2~5 mm。X线平片机为DX1000。
1.3.2 检查方法 所有患者行常规X线及CT检查。
骨海绵状血管瘤X线平片显示病灶部位骨质被破坏(图1),可见较大囊状膨胀性破坏,3例患者骨质边缘光滑平整,1例表现为不规则,部分硬化。3例内可见粗骨嵴影与斑点状致密影;1例可见小囊状斑片状骨质破坏,内可见斑点状钙化影。X线平片首诊确诊4例,诊断准确率为57.14%,分别为脊椎骨海绵状血管瘤2例,颅骨海绵状血管瘤1例,右髋部骨海绵状血管瘤1例。误诊3例,诊断为骨肉瘤。
图1 右髋部骨海绵状血管瘤
骨海绵状血管瘤病灶表现为边界清晰,边缘有硬化,病变部位表现为从轻度到中度膨胀性溶骨性骨质破坏,最大径约0.8~4.3 cm,并突破皮抽向前上方生长,可见明显日光放射状结构,呈片状低密度区及点状密度增高影肿块,肿块密度不均匀,增加呈不均匀性化(图2)。7例患者中CT首诊4例,诊断准确率为57.14%,分别为脊椎骨海绵状血管瘤1例,颅骨海绵状血管瘤2例,右髋部骨海绵状血管瘤1例。X线平片与CT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误诊3例,诊断为骨肉瘤。
图2 右髋部骨海绵状血管瘤的CT图像
血管瘤根据其大小与特点及瘤内占优势的血管可分为海绵状血管瘤、毛细血管血管瘤、静脉血管瘤、动静脉血管瘤和混合血管瘤,均属于脉管性病变。骨海绵状血管瘤是骨小梁之间掺杂了瘤样增生的血管组织,构成大量血窦与薄壁血管从而形成血管瘤[3]。由于该病发病率低,在诊断时对其影像学表现认识不足,因此,诊断准确率较低。从本组7例患者分别采用X线平片与CT两种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X线平片首诊确诊4例,诊断准确率为57.14%,分别为脊椎骨海绵状血管瘤2例,颅骨海绵状血管瘤1例,右髋部骨海绵状血管瘤1例。CT首诊4例,诊断准确率为57.14%,分别为脊椎骨海绵状血管瘤1例,颅骨海绵状血管瘤2例,右髋部骨海绵状血管瘤1例。X线平片与CT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要提高骨海绵状血管瘤的检出率,关键是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骨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无压痛肿块,无其他特异性[4],因此,X线片、CT等影像学检查是其主要的诊断方法,笔者认为在诊断时主要与骨肉瘤、转移瘤、胆脂瘤、嗜酸性肉芽肿等进行鉴别诊断,本组7例从骨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经X线平片与CT检查均误认3例,均误诊为骨肉瘤。分析骨肉瘤与骨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X线片与CT表现,骨海绵状血管瘤的X线片与CT表现分别呈较大囊状膨胀性破坏与轻度到中度膨胀性溶骨性骨质破坏,未见有骨膜反应,且边缘清晰,而骨肉瘤的X线片患者呈日光放射样的骨膜反应,三角形骨膜新骨形成。到晚期因肿瘤向周围扩大,三角形新生骨也随之发生缺损。骨内瘤的CT表现为骨质破坏:松质骨骨皮质破坏呈虫噬状,显示斑片状缺损或虫噬状,边缘多无高密度硬化。
通过以上比较不难看出,骨海绵状血管瘤与骨肉瘤的X线平片与CT表现具有明显的差别,为了减少误诊,在进行诊断时还应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分析,以提高诊断率。由于骨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病例较少,因此,本研究结果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同部位的骨海绵状血管瘤的X线平片与CT的表现形式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入认识。
[1] 李文华.头颈部疾病影像鉴别诊断[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2] 李松年,唐光健.现代全身CT诊断学[M].2版.北京:中国医药出版社,2007.
[3] 杨纪周,张斯佳,陈勇.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的CT、MRI诊断和鉴别诊断[J].中国CT和MRI杂志,2008,6(5):14.
[4] 张明,鱼博浪.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的CT及MR诊断[C]//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下册).武汉: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2006.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