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0例体会

时间:2024-07-28

伍景斌

河南省灵宝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河南灵宝 472500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多发病,往往影响正常工作、学习、生活。治疗方法种类多,多以保守治疗半年后无效者,则考虑手术,从2007年6月~2011年6月,对诊断明确的腰椎间盘突出症80例患者采用微创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80例,男 58例,女 22例,年龄 25~63岁,平均 46岁,病程10d~8年,平均11个月。全部病例均根据病史、临床症状,体征及经CT平扫,磁共振检查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1]。其中L4/5突出者为21例,L5/S1突出者24例,L4/5、L5/S1双节段突出者 15 例,L3/4、L4/5 双节段突出者 13 例,L3/4、L4/5、L5/S1 三节段突出者7例,并发侧隐窝狭窄者32例。

1.2 临床结果判定

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评定:治愈:腰腿痛消失,直腿抬高70°以上,能恢复原工作。好转:腰腿痛减轻,腰部活动功能改善。未愈:症状、体征无改善。

1.3 治疗方法

病人采取俯卧位,下腹部垫枕,根据症状、体征,结合影像学资料选择靶点和穿刺入路,在C臂透视下定位标记穿刺进针点,常规消毒、铺巾,局麻,麻药为1%利多卡因注射液,取深圳安科高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ASA-601T射频热凝器原装射频针由穿刺点(L2/3、L3/4、L4/5 椎旁开 9cm,斜向椎体 30°、L5/S1 椎旁开1.5cm同时向尾侧偏5°)达各个靶点,或经安全三角区达侧隐窝,经C臂透视确定射频针到达靶点,每个靶点按以下程序治疗:先测阻抗在 150~250Ω, 先后用 0.2V、1V、1.5V、2V、2.5V、50HZ和 1V、1.5V、2V、2.5V、2HZ高低频电刺激测试感觉和运动反应,腰臀下肢无麻木、肌肉跳动,证明穿刺针位置在靶点且未接触神经根,可以进行热凝治疗。从76℃、86℃、92℃3个温度相各40S,治疗一个周期,治疗过程中应复制出原有临床症状,若一个周期治疗后症状仍存在,可以在92℃温度相再做90S(即60S+30S)一个周期。然后每个椎间盘内注入山东淄博前沿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型号:ZAMT-80医用臭氧治疗机,浓度为50μg/mL的三氧30mL。有侧隐窝狭窄者靶点射频热凝加臭氧治疗后,如若下肢仍有症状,可随即在侧隐窝处推注消炎镇痛液5mL,消炎镇痛液为2%利多卡因针3mL加复方倍他米松针1mL加生理盐水至20mL。上述整个过程均在心电监护下进行。术毕检查患者双下肢肌力正常。术后患者平卧位休息48h,静滴抗生素、活血祛瘀药物3d。3d后,可佩带腰围,下床做不弯腰活动。此后,开始做腰背肌锻炼。循序渐进,1个月后,方可逐步增大活动度。

2 结果

本组病例术后均获的随访,时间为6个月~4年。评定:按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治愈:68例;好转:10例;未愈:2例。总有效率97.5%。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腰腿疼,是由于突出的椎间盘压迫硬膜囊或神经根后造成支配区酸困、疼痛、麻木。应用微创治疗必须选择好适应证,根据症状、体征和影像学资料来选择治疗方案,用射频热凝加臭氧介入治疗谨对于包容性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腰腿疼患者,先用射频热凝测出电阻,若在150~250Ω证明在间盘内,行高频测试检查感觉,低频测试检查运动,无异常方可进行热凝,射频热凝可使破裂的纤维环回缩粘连,从而起到修复纤维环作用。射频针插入间盘中心,穿刺必须要到位 (即靶点),一般针尖位于椎间盘后侧12~13区间,热凝消融时调整指标度必须要到位才能产生轴性毁损,才可使突出物回缩、消失,能复制出症状效果最佳。从而可解除对脊髓和神经根压迫。一般情况下,3个月逐渐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臭氧通过抑制无髓伤害感受器抑制中间神经元和释放脑啡肽来激活抗伤害系统,产生止痛效果[3]。臭氧注入突出的椎间盘髓核组织内,可氧化髓核组织内的蛋白多糖,使髓核细胞破坏,蛋白多糖减少,髓核组织脱水、萎缩,使盘内压力降低,症状得以消除达到减压目的。腰椎间盘突出物压迫神经根可使局部产生无菌性炎性反应,释放出组织胺、缓激肽、白介素-1和白三稀等炎症介质,臭氧恰恰可以拮抗组织胺、缓激肽、白介素-1和白三稀等炎症介质释放,起到抗炎作用,若同时有侧隐窝狭窄者,用消炎镇痛液直接注入可消除间盘压迫期间造成的无菌性炎症,从而解决了腰腿疼问题。本组有2例未愈者是因为患者下床负重劳动过早,弯腰活动频繁致效果维持时间短。

总之,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安全可行,行之有效,效果显著,易于基层推广的方法。

[1]胥少汀.实用骨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1507-1528.

[2]王向雷.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EB/OL].2010.02.15,http://ishare.iask.sina.com.cn/f/6798269.html.

[3]Bocci V.Ipotetici meccanismi di azione dell′ozono nel trattamento del conflitto discoradicolare.In:Ceccherelli F,Ricciardi A,ed.Lombalgie elombosciatalgie.Criteri di diagnosi ecura[M].Torino:Edizioni Libreria Cortina,1998:33-40.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