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2009年吉林市部分中小学生肥胖状况的调查

时间:2024-07-28

毛秀英 杨红 安锦新 张艳杰

(吉林省集安市医院检验科 吉林集安 134200)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青少年肥胖亦呈逐年上升趋势。肥胖是涉及儿童和成人的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1~2]。肥胖不仅严重影响青少年体格、行为和心理的发育与健康,而且是糖尿病、高血压等成人期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3]。为了解长春市青少年的生长状况及肥胖现状,2009年在吉林市城乡抽取17所学校,对2568名中小学生检测身高、体重评估肥胖状况。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随机抽取2568名吉林市城乡7~17岁中小学生,其中男1289名、女1279名,城区1212名,农村1356名。

1.2 方法

通过学生健康体检档案采集学生身高、体重。肥胖标准以采用Cole TJ[4]等发表的诊断青少年肥胖症的参考BMI值,该研究取世界各地六地区(包括香港)的青少年为研究对象,每半年一个参考值。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处理。

2 结果

2.1 城市与农村中小学生肥胖状况

2568名中小学生中,城市肥胖检出率为16.25%,农村肥胖检出率为13.42%,城市与农村不同年龄段中小学生肥胖无明显差异(P>0.05)。16~18岁肥胖率最高,城市为26.56%,农村为19.12%,城市明显高于农村(P<0.05)(表1)。

2.2 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学生肥胖状况

调查的2568名学生中,总肥胖人数402人,肥胖率为15.68%。肥胖率男生为18.97%,女生为12.35%,男生明显高于女生(P<0.01);16~18岁肥胖率最高,7~9岁肥胖率最低,不同年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3 讨论

肥胖是由于长期能量摄入超过人体消耗,使体内脂肪积聚过多,体重超过一定范围的一种营养障碍性疾病,它也是一种能够并发多种疾患的慢性病,常与遗传、饮食、运动不足、生活方式、教育水平和社会经济地位有关。中小学生生理机能的良好发育可为以后身心健康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为他们适应高速发展的社会提供先决条件。然而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许多中小学生由于活动量偏少或生活方式不科学而引起肥胖,已影响到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肥胖学生身体素质较差,心理障碍也较多,缺乏社会适应性,严重影响其智力潜能的发挥。

分析结果吉林市,城市肥胖检出率为16.25%,农村肥胖检出率为13.42%,城市与农村不同年龄段中小学生肥胖无明显差异(P>0.05)。16~18岁肥胖率最高,城市为26.56%,农村为19.12%,城市明显高于农村(P<0.05)。7~9岁至10~12岁上升趋势比较平缓,13~15岁至16~18岁上升趋势明显。男生高于女生。以上特点主要因为随着城乡经济水平的逐渐平衡,城乡青少年的生长发育趋势具有同步性,但城区青少年依然存在着高脂、高热量饮食的不良膳食习惯,运动量减少,造成体重增长幅度明显高于农村。本次调查的吉林市中小学生肥胖率达15.68%,随着年龄增加,肥胖率逐渐升高,16~18岁已高达22.98%(男生27.47%,女生19.67%),分别超过或达到欧美各国2002年中小学生肥胖的检出率(男16%~22%,女20%~25%)[5]。

表1 2568例中小学生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城郊分布

表2 2568例中小学生肥胖检出率年龄分布

本次调查显示中小学生肥胖主要原因是不良的饮食习惯,如:食量大,进食速度快,经常吃洋快餐、膨化食品、大量摄取甜食等是导致中小学生肥胖的危险因素,并且中小学生由于学习负担加重而造成活动量大大减少,也是导致肥胖率升高的重要原因。据相关资料报道,中小学生肥胖的发生与父母亲的肥胖有重要关系,儿童肥胖具有强烈的轨迹现象,儿童肥胖是成年肥胖的重要因素[6],说明遗传因素,尤其是父母的饮食、行为习惯也是促使肥胖的危险因素。因此,应尽快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有效的调整不适当的膳食和生活模式,对于不良的家庭因素,父母对子女过于的溺爱也需值得重视。同时学校要全面贯彻素质教育,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保证学生每天足够的户外活动时间;为中小学生提供适宜的体育锻炼场所、设施和条件,提供适宜的体育运动处方;注意膳食结构及运动水平的调整,降低肥胖率。

[1]Rona RJ.Obestiy and society.Can we tackle the problem Abstracts in Human Growth and Decelopment[J].The Eighth Intemational Congress of Auxology,Philadeohia,1997.

[2]MMWR update:Prevalence of ocerweight among ehildren,adilescents and adults,USA 1988~1994[J].CDC-MMWR,1997,46:199~202.

[3]Lissau I.Overweight and obesity epidemic among adolescents.Answer from European countries[J].IntJObes Relat Metab Disord,2004,28(3):10~15.

[4]Cole TJ, Mary CB, Katherine MF,et al.Establishing a standard definition for child overweight and obesity world2 wide:international survey [J].BMJ,2004,320(6):126.

[5]Deckelbaum RJ,Williams CL.Childhood obesity:the health issue[J].Obes Res,2003(9):239.

[6]丁宗一.1986年至1996年儿童期单纯性肥胖症研究[J].中华儿科杂志,1998,36:404~407.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