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植晓静
(四川省人民医院 四川成都 610072)
随着静脉输液技术的发展,静脉留置针作为钢针的换代产品,应用越来越广泛,已成为临床输液治疗的主要工具,不仅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保持良好的心态,也减少了护士的穿刺操作次数,提高了工作效率。然而在应用过程中也带来了一些不良影响,特别是长期置管的患者常导致一些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在如何预防和控制并发症的发生是临床护士的主要责任。
常见症状为红、肿、热、痛,触诊时静脉如绳索般硬、滚、滑、无弹性,严重者局部针眼处可挤出脓性分泌物,可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原因:(1)操作技术:没有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穿刺点消毒不严,技术不熟练,反复穿刺等;(2)血管因素:血管越细,以及关节部位的血管,穿刺针易随关节活动而活动,从而损伤血管内膜,产生静脉炎的几率就越高;(3)药物的性质:当输入高渗性药液和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时,然而留置针留置的时间越长,静脉炎的发生率就越高;(4)留置针的型号:选择留置针要适当,较粗的话,充塞于血管中,增加了血管的摩擦,从而增加了血管的通透性,使组织充血、水肿等。
导管堵塞通常与静脉输入高营养液后导管冲洗不彻底,封管技术不熟练,封管液种类、用量以及推注速度选择不当及病人的凝血机制异常等有关。
导致皮下血肿的原因是穿刺及置管操作不熟练、技巧掌握不好、操之过急、动作不稳等,往往容易使留置针穿破血管而形成皮下血肿。
护士操作不当,进针角度过小,固定不牢,病人躁动不安,外套管未完全送入血管内或与血管壁接触面太大,老年人血管弹性差等自身因素均可导致药物渗出。
形成静脉血栓多见于血流缓慢的静脉内。由于长期卧床的患者发生在下肢静脉的血栓比上肢静脉的血栓几率要高。另外与反复多次穿刺同一血管导致血管壁损伤,以及某些患者凝血机制异常等原因有关。
置管前应告诉患者和家属使用静脉留置针的目的和意义,让其了解有关留置针的护理知识,常见的并发症及其预防方法,避免置管肢体过度活动,置管期间注意保持穿刺部位干燥、清洁、禁止淋浴等,以便积极配合感染、堵塞、液体渗出等并发症的发生。
严格检查留置针的有效期,套管有无裂缝、开叉,针头有无倒钩等;消毒液不宜过多,且要等消毒液干后再行穿刺;连续输液者每日更换输液器。护士在做穿刺时要做到技术熟练,以免造成血管壁和血管周围组织损伤。
静脉留置针置管期间,要经常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渗液、肿胀及局部炎症反应等,及时发现并发症的早期症状。一旦发生局部红、肿、热、痛等症状,应立即拔管,并根据情况给予相应处理,以促进血液循环,恢复血管弹性,减轻患者的痛苦。
静脉留置针置管期间,穿刺部位周围皮肤应每日用碘伏或碘酊、酒精消毒1次,并盖以透明贴膜。连续输液者,应每日更换输液器1次,注意留置针的通畅情况,输液过程中,密切观察滴速,以防输液速度过快造成循环负荷过重或药物不良反应。快速输液须严防液体滴空。如为动脉留置针,更应加强监测,以防发生意外。
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封管液,用量及推注速度。封管时采取连续不间断边推边退出注射针头,保证正压。封管液剂量太少则不能冲净套管针内药液,可引起局部血液凝集,尤其是老年人和血管弹性差更易发生,在临床实际应用中2~3mL的封管液正压封管最适当,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和凝血机制障碍及其他不能使用肝素的患者,可选择生理盐水5mL左右,注意封管速度不宜过快,每次输液结束后封管1次。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