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何进宜
(武汉市江夏区流芳中心卫生院 湖北武汉 4320200)
梗阻性黄疸是临床上一种较为常见的病症,而且病因较多,解剖部位复杂,明确梗阻部位病变性质,可为临床治疗方案选择提供依据。梗阻性黄疸的诊断除依靠特征性病史、体征和实验室检查外,影像诊断具有重要意义。过去在诊断中常规采取CT、B超等方法,但其诊断的灵敏性和准确性低于直接胆道造影如经内窥镜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经皮穿刺胆道造影(PTC)等,但后者为侵入性方法,均为有创性技术,可能导致急性胰腺炎、出血、穿孔、感染等并发症,而影响其临床应用[1]。近年来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作为一种非侵入性影像学新技术,因其迅速、准确、无创等特点逐渐得到广泛临床应用。
选取2006年1月至2009年6月怀疑为胆道梗阻性病变来我院就诊的40例行常规CT、B超及ERCP、MRCP检查且资料完整者为研究对象。男性27例,女性13例,年龄38~76岁,平均64.3岁。经临床最后诊断其中正常影像7例,胆系结石19例,胰头癌3例,壶腹癌2例,胆管癌5例,肝管癌4例。
采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HDx l.5T超导磁体磁共振。检查前8h禁食水,避免胃肠液体干扰,通顺应用呼吸门控,使数据采集选择在每次呼吸平稳的阶段内进行,减轻呼吸运动伪影。采用快速自旋回波序列,重T2加权冠状位成像;回波链(ETL)16~32,TR 11000~15000ms,有效RE为240ms左右;视野(FOV)35~40cm;矩阵256~192×256;层厚3mm,间隔连续扫描;38层左右,成像时间为4~6min。
用Excel 2003进行数据录入和计算,用SAS 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不同诊断方法的符合率。
就诊患者中7例为正常影像,19例胆结石,占多数。4种诊断方法中,ERCP与临床最后诊断的总诊断符合率最高,达到92.50%,其次为MRCP,为87.50%,CT和B超均为67.50%。不同诊断方法的比较发现,CT、B超诊断符合率均小于MPRC和ERCP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CP对胆结石、胰头癌以及总的诊断符合率略高于MPRC,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在现代影像技术中,超声CT诊断应用得最为广泛,由于它的普及性、无创性、可重复性,常是黄疸病人的首选或初诊筛选检查方法,但其敏感性及准确性均较低,有文献报告B超对胆道扩张定性诊断率仅为72.17%,且易受肥胖、肠积气以及仪器性能等因素等影响,CT检查确诊率80%,但所得平面一般为横轴位,冠状位及矢状位极难获得,故所得信息较少,并需采用造影剂增强扫描[2]。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ERCP)作为一种诊治胆胰疾病的重要手段,能获得梗阻部位清晰的高质量图像,清楚显示胆管扩张和梗阻端的影像,诊断率准确率明显高于B超及CT检查,在梗阻性黄疸的病因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3~4]。本次研究也发现CT、B超诊断符合率为67.50%,均低于MRPC、ERCP的87.50%和9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ERCP为有创性检查,会导致急性胰腺炎、出血、穿孔、感染等并发症,病人不易接受,有一定的适应证和禁忌证,且与术者经验及技术水平明显相关[5],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临床应用。
表1 不同诊断方法与临床最后诊断的符合率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是90年代兴起的非侵入性观察胰胆管系统解剖和病理形态的一种无创伤性、无X线辐射技术,该方法具有ERCP的优点同时避免了其缺点,为一种较理想的诊断方法。MRCP是运用重度T2加权成像技术,即静态后缓慢流动的液体呈高信号而实质脏器与快速流动的血流呈低或无信号,从而达到理想的对比,成像时间短,可多方位观察胆管解剖,空间分辨率高,能很好地显示胆管梗阻部位,梗阻胆管近端形态,定位诊断准确率高,其不需注射造影剂,且不受患者肝功能,血清胆红素水平及全身各器官功能等因素的限制[6]。MRCP具有无创伤,无放射性,无需造影剂,同时可清楚显示梗阻两端,避免了ERCP检查后发生胆道感染及其他并发症等优点。许多研究研究报道MRCP对梗阻的定位诊断准确性几乎为100%,定性诊断准确率80%以上[7~9]。
有研究发现MRCP、ERCP对胆系结石、胆管内肿瘤、胆管炎性狭窄症诊断符合率高,两者差异无显著性[10],与本次结果一致。
总之,MRCP在梗阻性黄疸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价值,经B超、CT初诊不能确诊,尤其是术后或老年患者等不宜进行有创检查者,MRCP是一种有效且安全的诊断方法。
[1]缪林,范志宁.ERCP并发症防治现状[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09,15(12):15~20.
[2]姜战武,张新江,高占虎,等.B超、CT、MR、I/M R C P联合CA19-9检测对恶性梗阻性黄疸的诊断价值[J].癌症进展杂志,2005,3(2):179~180.
[3]任粉玉,朴熙绪,崔顺子.ERCP在梗阻性黄疸病因鉴别诊断中的应用[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9,17(28):2955~2957.
[4]王蒙,王广义,冯秋实.ERCP对可疑胆道疾病的诊治价值[J].中国内镜杂志,2007,13(12):1266~1267.
[5]彭卫军,周康荣,陈四槐,等.磁共振胆道造影在胆道定位和定性诊断中的价值[J].中华放射学杂志,1997,31(10):668.
[6]李润涛,单丹丹,顾志强.MRCP联合SCT-MPR诊断梗阻性黄疸的价值[J].山东医药,2009,49(34):86.
[7]王爱荣,彭如臣.梗阻性黄疸的超声与核磁共振诊断的比较[J].中国超声诊断杂志,2000,1(1):180.
[8]孟庆华,杨宇.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对梗阻性黄疸的诊断价值[J].Chin J Lab Diagn,2009,13(9):1264.
[9]魏铭,邓生德,郑生喜,等.低场MRCP在梗阻性黄疸中的应用及B超、CT的对照分析[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5,3(21):275~277.
[10]刘怡文,张学俭,王利群,等.MSCT、MRCP、ERCP对梗阻性黄疸病因诊断的对比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05,21(19):2172~2173.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