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缬沙坦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的疗效研究

时间:2024-07-28

张涤非 刘英慧

(吉林省通化市第三人民医院 吉林 通化 134000)

缬沙坦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的疗效研究

张涤非 刘英慧

(吉林省通化市第三人民医院 吉林 通化 134000)

目的 探讨缬沙坦胶囊治疗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80例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纠正心功能不全及对症处理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缬沙坦胶囊80~160mg,每天口服1次。结果 观察组显效率92.5%;对照组显效率77.5%。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治疗效果上差异有显著性(P<0.01);应用缬沙坦胶囊药物治疗前后2、8周的心功能变化情况差异也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缬沙坦胶囊药物具有改善心肌收缩功能,减轻心力衰竭症状,提高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和存活率等的作用,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缬沙坦胶囊 慢性心力衰竭 心功能状态

慢性心力衰竭是各种病因所致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长期以来认为慢性心力衰竭不能彻底治愈,也无法降低病死率,但近年来,由于ACE抑制剂和ARB的应用,使人们改变了这一观念[1]。近2年来本研究选取我院80例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病人,选用缬沙坦胶囊药物治疗,取得了不同的临床治疗疗效,现将有关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7年12月至2009年10月我院就诊的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病人8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30例,缺血性心脏病23例,围产期心肌病7例,病毒性心肌炎14例,扩张型心肌病6例。入选标准:均有不同程度的心功能不全临床表现,按NYHA心功能标准分级,Ⅱ级0例,Ⅲ级50例,Ⅳ级30例;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证实左室(全心)扩大,EF值24%~45%,FS值15%~25%。

1.2 分组与治疗方法

8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程度等项目上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方法:对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纠正心功能不全及对症处理,有高血压者用ACEI及ARB以外的其他降压药控制血压在正常范围;40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ARB类药物缬沙坦胶囊,初始剂量80mg,口服,1次/d,往后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调整剂量到160mg,每天口服1次,5~8个月为1个疗程。

1.3 疗效评定与观察指标

经过治疗后心功能恢复或心功能改善Ⅱ级为显效;心功能改善Ⅰ级但未达到Ⅱ级心功能为有效;用药前后心功能分级无变化或死亡为无效[2]。并观察应用ARB药物前后2周、8周的心率、血压、心功能状态等指标及药物副作用,要求由心脏B超室固定的一名医生对两组实验者在治疗前及用药6个月后各做1次心脏超声,记录测量值,并对病死率进行记录和观察。

表1 2组不同治疗效果比较

表2 ARB药物治疗前后心功能变化情况比较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2组临床疗效对比(表1)

2.2 应用ARB药物治疗前后2、8周的心功能变化情况(表2)

3 讨论

有关缬沙坦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作用已被许多大规模临床实验所证实。2006年颁布的美国心力衰竭学会制订的心力衰竭实用指南指出,临床试验证实,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ACEI应用的基础上加ARB可产生额外的治疗作用。目前ARB+ACEI+常规治疗为Ⅱb类推荐。最大规模的亚洲心血管临床实验之一,JIKEIHE-ART实验证实缬沙坦为基础的治疗组降低新发心力衰竭或心力衰竭加重住院率46%。Val-HeFT实验中缬沙坦也有效降低了心力衰竭患者的所有原因死亡和病残率13.3%,降低心力衰竭住院率27.5%,2个实验结果高度一致。说明缬沙坦具有改善心肌收缩功能,减轻心力衰竭症状,提高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和存活率等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1]张子彬,张玉传.充血性心力衰竭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4~5.

[2]黄震华,朱雅琴.福辛普利和氯沙坦治疗心力衰竭疗效的比较[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1,20(5):385~386.

R541.61

A

1674-0742(2010)09(a)-0111-01

2010-05-04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