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蜈蚣油外敷治疗输液外渗所致肿痛的疗效观察①

时间:2024-07-28

杨媚月 张志国 肖辉 李求 廖琼 杨磊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长沙 410007)

静脉输液是治疗疾病(特别是抢救危重病人)快速而有效的给药途径之一。而在输液过程中,因各种原因常导致输液外渗,造成患者产生紧张与恐惧情绪、局部皮肤肿痛或甚至坏死[1]、甚则给下次静脉穿刺带来困难,同时会增加医患纠纷,影响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与信任感。因此,应尽量避免输液外渗的发生,万一外渗应及时有效地对局部进行治疗至关重要[2]。我院在临床实践中由输液外渗特殊个案的护理得到启发,自制蜈蚣油对输液外渗进行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自2010年12月至2011年7月我院住院患者输液过程中发生外渗者60例,男34例,女26例;年龄1~74岁;外渗部位有头皮6例、上肢浅静脉34例、下肢浅静脉18例、锁骨下静脉2例;外渗的药物有5%碳酸氢钠注射液2例、抗生素14例、含10%氯化钾的混合液体40例、20%白蛋白2例、含奥沙利铂液体2例。外渗时间不超过48h(均处于输液渗出后局部组织炎症反应期[3])。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对照组各30例。

1.2 方法

1.2.1 治疗药物与方法 试验组药物为蜈蚣、麻油等组成,熬制后装入无菌棕色瓶,密封备用。对照组药物为50%硫酸镁注射液。2组均按中医护理技术湿敷方法[4],用2%碘伏消毒针眼,生理盐水清洁肿胀局部,待干;试验组用蜈蚣油、对照组用50%硫酸镁分别浸透无菌纱布数层,覆盖在外渗肿胀局部,范围超过外渗边缘的1~2cm,外被保鲜膜(防污染衣被),胶布固定,置舒适体位,每4小时更换1次,试验组一般更换0~2次,对照组一般更换3~4次。观察疗效并记录。

表1 2组疗效比较[例(%),(±s)]

表1 2组疗效比较[例(%),(±s)]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P>0.05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好转 无效 总有效率(%)平均显效时间(h)试验组 30 26(86.67)* 4(13.33)0(0)0(0)100△ (1.57±0.57)*对照组 30 17(56.67)6(20)5(16.67)2(6.67)91.84 4.32±0.91

表2 国内外历代使用蜈蚣油治疗各种疾病的相关资料

1.2.2 疗效评价标准 临床疗效判定参照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中的疗效指数SI制定。显效:4h肿胀症状完全或基本消失,皮肤温度与颜色正常,无疼痛。有效:8h肿胀症状有好转或部分消失,皮肤温度与颜色正常,和或伴有轻微压痛。好转:持续外敷8h肿胀症状略有减轻,皮肤温度与颜色正常,有压痛。无效:持续外敷12h症状毫无减轻或恶化。显效、有效和好转视为总有效。

1.2.3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2 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平均显效时间和显效率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2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所有病例均未发生外敷药物的不良反应。2组在性别、年龄、病种、病情、外渗药液种类与部位及面积等方面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3.1 输液外渗所致炎症与治疗的机理

现代组织学认为,表皮除以外胚层来源的上皮细胞构成其主体外,还有中胚层起源的具有免疫功能的朗格汉斯细胞,上皮组织遭受损伤后,一般都有较强的再生和修复能力[5]。当较多的输液外渗可导致2种可能:(1)影响了上皮细胞的排列层次和细胞形态,及上皮细胞内细胞器和上皮细胞膜上的酶、抗原、受体及膜蛋白的分布;(2)进入周围组织,人为的增加了细胞外液,形成一种炎性刺激而导致局部组织肿胀和疼痛,逐渐发展至红斑水疱,甚则硬结、溃疡、坏死。这种致炎介质如果未得到及时的控制和(或)消除,炎症介质作用超过了机体的自我再生和修复能力,导致组织的进一步损伤,甚至器官功能障碍。蜈蚣油透过皮肤,加速细胞的吸收,达到快速消除肿胀和疼痛的作用。现代医学研究认为当皮肤作为一个给药入口局部给药后,通过皮肤黏膜转运,可被皮肤毛细血管网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大部分直接进入给药部位发生药效[6]。

3.2 蜈蚣与麻油的相关功效

蜈蚣辛,温;有毒。归肝经。具有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的功效。用于小儿惊风,抽搐痉挛,中风口喎,半身不遂,破伤风,风湿顽痹,疮疡,瘰疬,毒蛇咬伤。现代药效学认为蜈蚣含有2种类似蜂毒的有毒成份,即组胺样物质和溶血性蛋白质,此外尚含脂肪油、胆甾醇、蚁酸及组氨酸、精氨酸、亮氨酸等多种氨基酸,具有抗炎止痛的作用。怀滨等人[7~10]通过临床实践也介绍了蜈蚣熄风止痛、解毒散结、通络止痛、提高局部抵抗力、兼有收敛和消肿等作用。麻油味甘、性凉,是一种润滑剂及赋形剂,内服可润肠、润肺;外用作为软膏及硬膏基质[11]。临床用麻油煎熬膏药,有生肌、止痛、消肿、补皮裂的作用。外敷用于无名肿毒、烫伤、烧伤、疮疡等,用麻油和拌药粉敷在患处,皮肤不干裂。陈建国等人通过临床实践介绍了麻油凉血解毒、止痛生肌的功效[12]。

3.3 古今中外蜈蚣油外用的相关资料

蜈蚣油古今中外都有应用,历史悠久,疗效确切。但适用的病证、油料基质各有所不同,见表2。

从表2可知,历代所用油料有麻油(香油)、菜油、植物油等不同;所治疾病也各有不同,如痔疮、疮癣、蛀发癣、淋巴腺结核等,现代未见用于输液外渗所致肿胀者。

3.4 蜈蚣油外敷治疗输液外渗所致肿痛效果满意

周书萍等[14]介绍了输液外渗应用药物湿敷、热冷敷、局部封闭疗法、拮抗剂的应用、中药疗法、联合疗法等减少外渗对机体的进一步损伤。我院在输液外渗特殊个案应用以上治疗方法均无效的情况下,经咨询我院张志国药学教授,采用蜈蚣油外敷输液外渗肿胀部位,收到了良好的临床疗效。为求进一步的疗效判断,继特殊个案之后,我们在临床选择合适病例分别予以蜈蚣油外敷与硫酸镁湿敷,经临床疗效的对比,效果满意。尽管在工作中我们采取了各种预防措施,但输液外渗仍时有发生。因此在护理工作中,除了分析外渗原因、总结经验外,如何将输液外渗发生后的不良后果降到最低非常重要。根据我们对这60例病人的护理,选择蜈蚣油外敷治疗输液外渗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具有取材方便,制作简单,临床见效快速等特点,其不足之处是敷药后皮肤局部油腻,易染衣被等。

[1]中药治疗静脉输液外渗所致局部皮肤肿胀34例的治疗与观察[J].实用医技杂志,2006,13:456~457.

[2]范丽梅,乔雨晨,杨娜,等.中药外敷治疗输液外渗的疗效观察[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0,31(2):173.

[3]李志国,刘世华.静脉输液质量与风险处理预案[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135.

[4]湖南省中医药学会护理专业委员会.常用中医护理操作技术及考核评分标准[M].长沙:湖南省中医药学会护理专业委员会,2011:96~98.

[5]成令忠,钟翠平,蔡文琴.现代组织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1),145.

[6]阚卫兵,姜玉祥,谢殿洪,等.“9号”膏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临床观察[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30:357.

[7]怀滨.蜈蚣油治疗口腔粘膜溃疡116例报告[J].医学与理论实践,2005,18(12):1441~1442.

[8]朱寅圣.蜈蚣全蝎止痛散的药效学实验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6,17(9):1705~1706.

[9]李佩林.蟾酥蜈蚣滴耳油治疗化脓性中耳炎的疗效观察[J].河北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8(1):129.

[10]陈建国,汤远林.连参蜈蚣油治疗慢性单纯型化脓性中耳炎53例[J].中医外治杂志,2007,16(5):39.

[1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393.

[12]陈建国,汤远林.连参蜈蚣油治疗慢性单纯型化脓性中耳炎53例[J].中医外治杂志,2007,16(5):39.

[13]明.李时珍著.《本草纲目》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1996:2349~2350.

[14]周书萍.静脉输液外渗对机体损伤的防治进展[J].全科护理,2010,B(2):453~454.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