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微创与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分析

时间:2024-07-28

肖宗健

(兴安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广西兴安 541300)

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是位于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具有包膜的血肿,好发于老年人。我科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76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其中38例应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并取得了较好的手术疗效,并与钻孔引流术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科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76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其中男50例,女36例,年龄42~78岁,平均(69.8±5.2)岁。其中有明确头部外伤史56例,22例无明显外伤史。临床表现主要为头痛、头晕、恶心及呕吐或视乳头水肿等颅内高压症状、不同程度记忆力下降、肢体无力或活动障碍、小便失禁9例。伴高血压20例、糖尿病9例、冠心病3例。术前均行头颅CT扫。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血肿量、出血部位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见表1。

1.2 手术方法

1.2.1 治疗组 常规备皮,确定穿刺点。根据CT所示层面,以血肿最厚层面前后(一高一低)部位作为穿刺点。使用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性穿刺针,在电钻驱动下钻透颅骨穿过硬脑膜,拔出针体和针蕊即见陈旧性血液流出,拧上盖帽,在侧管接引流管,缓慢放出陈旧性血液后,用生理盐水前后反复冲洗,至冲洗液变清后接引流袋闭式引流。

表1 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s)

表1 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s)

组别 例数 性别(男/女)平均年龄(岁)血肿量(mL)左侧额颞顶 右侧额颞顶 双侧额颞顶出血部位治疗组 38 26/12 62.4±3.6 89.4±24.2 16 18 4对照组 38 24/14 63.6±2.7 92.2±23.8 18 17 3

表2 2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比较(±s)

表2 2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比较(±s)

组别 例数 平均手术时间(min)平均住院时间(d)治疗组 38 18.3±2.6 10.7±3.2对照组 38 46.5±14.3 16.4±6.4 P值 <0.01 <0.01

表3 2组疗效及并发症、复发率比较[例(%)]

1.2.2 对照组 根据CT确定体表切口,以血肿最厚层面前后(一高一低)部位作为切口,切开头皮,分别电钻钻孔入颅,切开硬脑膜,分别胶管置入血肿腔,用生理盐水前后反复冲洗,至冲洗液变清后接引流袋闭式引流。

1.3 疗效评价

治愈:临床症状消失,头颅CT血肿腔残液量<30mL;好转:临床症状改善,血肿腔残液量>30mL,而<60mL;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或血肿抽出不足10mL[1]。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2.0统计学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见表2和表3。

治疗组的疗效与对照组相似(P>0.05),但治疗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无一例发生死亡,出院前复查头颅CT示:血肿均基本清除,无一例并发症发生。随访6个月,1例复发;而对照组1例放弃治疗后死亡,4例并发症中1例为颅内出血,1例为肺部感染,2例伤口延迟愈合,随访6个月2例复发。2组死亡率、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s,CSDH)是神经外科的常见病之一,其发病机制较复杂,由轻微惯性力产生的剪力性脑损伤极其容易引起脑与颅骨产生相对运动,导致被过度拉伸、悬空桥静脉和小交通动脉撕裂,使血液缓慢积聚于蛛网膜与硬脑膜间形成CSDH[2]。

常用的手术方法是钻孔引流术,但该方法需在手术室完成,用时大约30~60min,对于不合作的患者局麻很难完成,创伤相对也较大,易引起颅内积气等并发症。而微创穿刺术使用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针钻一体,长度适中,术后穿刺针与颅骨和硬脑膜连结紧密牢固,不易并发颅内感染和颅内出血。且不切开头皮、不缝针、无明显的颅骨缺损,对老年患者刺激小,其疗效优于钻孔冲洗引流术[3]。微创穿刺术具有以下优点:(1)手术时间短。(2)术后颅骨缺损仅几毫米,可自行愈合。(3)无手术切口,住院时间短,患者易接受。术中注意:穿刺进针时应严格控制进针的力度,防止穿刺过深,穿刺点要避开脑膜血管,以防损伤导致出血,随着血肿的清除,根据复查CT情况适当向外拔穿刺针,以防穿破脑膜损伤脑组织[4~6]。本组资料显示,治疗组的疗效与对照组相似(P>0.05),但治疗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2组死亡率、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慢性硬膜下血肿微创治疗临床疗效确切,并发症发生率低,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1]王忠诚.神经外科学[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44.

[2]李双,杜彦李,李雨,等.46例慢性硬膜下血肿微创治疗的疗效分析[J].黑龙江医学,2008,32(11):827~828.

[3]徐连营,周夏.YL-l型穿刺针微创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22例临床分析[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9,26(5):619.

[4]王磊,李亚捷,李追风,等.创手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J].吉林医学,2010,31(3):291~292.

[5]黄灵团,莫建华,韦廷求,等.慢性硬膜下血肿192例的手术治疗体会[J].广西医学,2007,29(12):1935~1936.

[6]杜福文.微创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42例效果观察[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7,5:798~7999.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