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虚拟现实软件训练与传统方法治疗弱视疗效分析

时间:2024-07-28

张勇

(德阳市第六人民医院眼科 四川德阳 618000)

弱视是一种严重妨碍儿童视觉发育的眼病,是儿童时期较常见的视觉发育相关性眼病,眼部无明显器质性病变,以功能性因素为主所引起的远视力≤0.8且不能矫正[1]。患病率为1%~5%[2]。如不及时有效地治疗,将造成患者终身视力低下,影响日常生活和学习;早期规律性治疗是此类患者取得疗效的重要保证,传统的治疗方法小儿往往难以坚持,因此,眼科领域一直在不断探寻弱视更佳治疗方法。我院眼科于2009年7月至2010年12月对106例弱视患儿采用虚拟现实弱视训练软件进行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将其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抽取完整随访患者106例(145眼),年龄3~12平均(6±2.1)岁,男63例,女43例。据1996年中华眼科学会全国儿童弱视斜视防治学组的弱视定义、分类及疗效评价标准[1],将患者的弱视程度分为轻、中、重3个等级,其中轻度弱视73例(102眼),中度弱视25例(34眼),重度弱视8例(9眼)。传统视觉刺激训练组(A组)49例(66眼)及弱视软件训练组(B组)57例(79眼)(见表1、2)。眼球无器质性病变而双眼或单眼矫正视力≤0.8,年龄<12周岁,注视性质为中心注视的屈光性弱视患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治疗前均采用睫状肌麻痹剂检影验光,同视机检查评价其融合与立体视功能;所有患者均根据验光的结果配镜矫正屈光不正,按照年龄确定遮盖比例,为防止遮盖眼视力下降,每隔1个月测视力,及时调整遮盖比例。然后分别采用传统视觉刺激训练及弱视治疗软件治疗。传统视觉刺激训练:每日穿针、描画、红光闪烁刺激等,每天至少1h。由医生示范,在家里由家长监督下完成,每1个月记录1次患儿的完成情况。虚拟现实弱视训练软件治疗训练:采用明视科技开发的虚拟现实多媒体训练软件根据患儿的视功能情况,利用软件计算出患儿所需的刺激组合,每日进行约1h的训练。

1.3 统计学处理

两治疗组的弱视程度及视力情况均用SPSS 11.0统计学软件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按α=0.05的检验水准;2组患儿治愈率及有效率比较,用SPSS 11.0统计学软件进行χ2检验和t检验。

2 结果

按照1996年中华眼科学会全国儿童弱视斜视防治学组的弱视定义、分类和疗效评价标准[1],分为无效、进步、基本痊愈、痊愈4类。本文的治愈率为基本痊愈与痊愈率之和,并将进步、基本痊愈和痊愈三者之和作为有效率。传统视觉刺激训练组,视力提高为(0.412±0.207),其中治愈43眼,治愈率为65.15%,进步18眼为27.27%,无效5眼为7.58%,总有效率为92.42%;弱视训练软件训练组视力提高(0.495±0.238),其中治愈67眼,治愈率为84.81%,进步10眼为12.66%,无效2眼为2.53%,总有效率为97.47%(表3、4)。

表1 2治疗组的弱视程度(眼)

表2 2治疗组弱视眼视力[例(%)]

表3 2组治疗后的视力情况(±s)

表3 2组治疗后的视力情况(±s)

组别 ≤0.1 0.2 0.3 0.4 0.5 0.6 0.8 平均视力视力A组 4 2 3 6 8 39 4 0.45±0.145 B组 5 1 2 7 5 51 8 0.46±0.149

表4 2组治疗后的疗效(±s)

表4 2组治疗后的疗效(±s)

组别 0.2 0.3 0.4 0.5 0.6 0.8 ≥1.0 平均视力视力A组 0 2 3 7 11 17 26 0.87±0.227 B组 0 0 2 3 7 19 48 0.95±0.231

3 讨论

弱视是损害儿童视力的常见疾病,此病是视觉剥夺或双眼相互作用异常所引起的单眼或双眼视力减退,查不到器质性的病变[3]。它常由屈光不正(单眼或双眼)、斜视、形觉剥夺、及影响视网膜清晰成像因素(婴儿性白内障)等因素引起,上世纪60~70年代的研究表明视觉系统的发育对于形觉剥夺高度敏感[4]。提出了视觉敏感期的概念,大约在6~7岁时结束,如果受到如视物模糊和/或斜视,都可以导致弱视,并提出小儿弱视需提早治疗。灵长类弱视模型表明基本的视皮质区功能受到了抑制[5],功能性图形研究也证实人类视皮质的功能不正常,并提示在更高级的视觉区内有功能缺陷[6]。故准确的检影验光,配戴合适的矫正眼镜,为视网膜中心凹提供一个清晰成像的基础,是弱视治疗关键的第一步。传统的治疗手段多采用遮盖法、压抑疗法及视觉刺激疗法等,在视觉发育敏感期内遮盖主视眼,消除主视眼对弱视眼的抑制,通常采用的是交替遮盖与视觉刺激训练相结合的方法。常规的视觉刺激训练、精细操作训练需要考虑患儿的配合因素以及患儿对这种长期反复的操作训练接受程度,往往达不到治疗所需的时间和强度。视觉训练软件在这一方面克服了传统的精细操作的缺点,可以对训练的时间、强度及训练的视功能项目进行合理的编排,并将所有训练项目均通过电脑整合于游戏当中,使患儿更易于接受,更能持之以恒得训练,保证了治疗的效果[7~8]本资料显示,2组患儿的治愈率没有差别,而有效率显著性差异,因此,更加规律和系统性的视觉刺激训练对治疗的有效性可产生明显的影响。相对而言,视觉刺激软件在设计上克服了常规医生指导的刺激训练的一些不确定因素,训练更加规律、系统和更有针对性,使治疗的有效率明显提高。同时在弱视治疗过程中应重视定期复查,由于患儿的年龄小,家长对治疗的配合是非常重要的,治疗必须密切配合,重视复查,持之以恒,对于有旁中心注视的患儿,加用海丁格刷、后像治疗等方法有利于中心视力的提高。儿童弱视经治疗视力达到同龄儿童正常视力时,及时应用同视机训练,使其尽早建立双眼融合功能,促进双眼单视的立体视觉发育,有利于弱视眼治愈及疗效的巩固。

总之,对于能配合使用电脑多媒体的患儿采用虚拟现实多媒体软件治疗弱视,更能吸引患儿兴趣,更能有效的坚持下去,训练效果也较传统视觉刺激训练更有效,治愈率更高,可取得更佳的效果,应优先考虑采用多媒体视觉刺激软件训练。

[1]中华眼科学会全国儿童弱视斜视防治学组.弱视的定义、分类及疗效评价标准[J].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1996;4(3):97.

[2]Attebo K,Mitchell P,Cumming R,et al.Prevalence and causes of amblyopia in an adult population[J].Ophthalmology,1998,105:154~159.

[3]李凤鸣.眼科全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2609.

[4]Hubel DH,Wiesel TN.The period of susceptibility to the physiological effects of unilateral eye closure in kittens[J].J Physiol(Lond),1970,206:419~436

[5]Kiorpes L,McKee SP.Neural mechanisms underlying amblyopia[J].Curr Opin Neurobiol,1999,9:480~485.

[6]Anderson SJ.Functional neuroimaging in amblyopia[J].Strabismu,2006,14(1):21~35.

[7]易敬林,金涵.儿童弱视原因及分娩方式对弱视形成的影响[J].国际眼科杂志,2007,7(1):215~216.

[8]李昂,曾军.弱视治疗新进展[J].国际眼科杂志,2007,7(1):186~189.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