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2种不同途径行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时间:2024-07-28

刘艳丽

(河北省霸州市廊坊市四院心内一科 河北霸州 065700)

冠心病介入治疗(PCI)是目前治疗冠心病最有效的方法,其操作简便安全、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但传统经股动脉穿刺介入易出现腰痛、穿刺部位出血及尿潴留等并发症,至造成患者死亡[1]。本研究对184例冠心病患者采用经桡动脉与股动脉入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对象与方法

2008年12月至2010年12月住院的冠心病患者184例,均符合冠心病的诊断标准[2],且拟行介入治疗者。其中男性132例,女性52例,年龄36~74岁,平均年龄(56.2±5.4)岁。选择桡动脉搏动良好且Allen’s试验为阳性者(手掌及五指在10~15s内恢复血供)纳入桡动脉组(87例),其余患者纳入股动脉组(97例)。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严重程度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

(1)一般护理:术后持续心电监护,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股动脉组患者术后6h拔除股动脉内鞘管,术侧严格平卧24h,指导患者咳嗽、大小便时压迫穿刺点,并注意观察术侧有无出血,血肿及肢体血运情况。密切观察穿刺侧手的温度、颜色、手指活动度及指端血液循环情况,若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2)迷走神经反射护理:一旦出现低血压、面色苍白等迷走神经反射症状立即去枕平卧,给予吸氧并遵医嘱给予阿托品0.5mg加5%葡萄糖注射液静滴,维持有效血容量。(3)穿刺部位皮下血肿及局部出血护理:局部皮下血肿无须特殊治疗,通常可自行吸收,较大者可予以热敷或频谱仪局部照射。术后应指导患者正确坐位,手术部位制动24h,密切观察病情,发现穿刺点出血,立即停用抗凝药物,重新压迫止血并加压包扎。(4)尿潴留的护理:对出现尿潴留患者应及时诱导排尿,适当用温水冲洗会阴部并以热毛巾热敷,必要时采用尿管导尿。而由于术后无体位限制,桡动脉穿刺患者不易发生尿潴留。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AS 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采用检验,P<0.05视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组不同入径冠脉介入治疗的并发症比较,见表1。

3 讨论

PCI技术的广泛开展,不但提高了冠心病患者的生存时间,而且极大提高其生活质量[3]。过去临床上主要采取股动脉作为常规入径,但由于股动脉的解剖特点,患者术后卧床时间长,体位受限,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舒适程度,易发生腰背痛、尿潴留。同时术前后强化抗凝、抗栓药物的应用,术后出血、假性动脉瘤等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明显提高[4]。而股动脉途径的穿刺点与心脏及冠状动脉的距离较近,造影剂的使用量少,且附近无重要的静脉和神经伴行,可避免血管与神经损伤,不易发生手部缺血。此外,还可缩短卧床时间,伤口不易感染,尤其适用股动脉狭窄者[5]。

表1 2组术后并发症比较[例(%)]

本研究通过对184例经桡动脉与股动脉入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护理相比较。桡动脉组迷走神经反射、皮下血肿及出血、尿潴留及腰背痛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股动脉组(P<0.05),表明桡动脉途径较传统的股动脉途径有明显的优势。本组研究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刘延滨[6]的研究结果,提示本护理模式效果显著,同时我们护理中还发现桡动脉穿刺者的心理压力普遍较小,术后体位舒适,患者更容易接受,便于手术和护理。因此,对行PCI治疗的患者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可能选择桡动脉途径,同时护理人员应掌握其临床特点,提高认识,积极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提高治疗成功率与患者生存质量。

[1]焦芳霞,祈玉风.2种路径穿刺行冠脉介入治疗的观察及护理[J].基层医学论坛,2010,14(3):229.

[2]陈灏珠.心脏病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050.

[3]朱聿萍,董顺娣.心脏疾病介入诊疗的护理与观察[J].护理研究,2006,20(7):1930.

[4]冯丽钦,陈晓萍,江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抢救配合与护理[J].实用医技杂志,2007,6(14):2235.

[5]崔丽君,魏雪梅,杨苓,等.介入诊断治疗冠心病的2种途径临床观察对比[J].护士进修杂志,2005,20(12):1106~1107.

[6]刘延滨.2种不同途径行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262):154.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