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肾囊肿的介入治疗(附100例疗效分析)

时间:2024-07-28

赵毅

(河南省永城市人民医院 河南永城 476600)

肾囊肿是常见的良性病变,可以单发,也可以多发,大小不一,直径从数毫米至数厘米。小囊肿一般无临床症状,不需要特殊治疗,较大的囊肿则会产生一系列症状。以往临床主要采取手术治疗,给病人带来一定的痛苦。CT或B超引导下穿刺治疗已成为本病的首选治疗方法,而最佳治疗是采用经皮穿刺注入无水乙醇硬化囊肿的微创非血管性介入治疗[1]。我院自2002年5月至2010年5月开展CT引导下直接经皮穿刺硬化治疗肾囊肿100例,疗效分析如下。

图1 平扫

图2 增强

图3 俯卧位穿刺

图4 俯卧位穿刺

图5 注入造影剂无外渗

图6 保留硬化剂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00例中,年龄范围是27~68岁,平均年龄52岁,其中男76例,女24例。单发86例,多发14例,共治疗109囊肿,肝囊肿1个,肾囊肿108个。囊肿直径3.2~14.8cm(图1、2),抽出囊液量20~1300mL。全部病例均经B超、CT检查明确诊断。本组99例行直接穿刺法,1例伴有肝囊肿行置管法。

1.2 临床表现

腰部胀感、疼痛、血尿等。

1.3 设备

西门子双排螺旋CT机。穿刺包、18~21G不同长度的套管针。硬化剂为无水乙醇(99.7%)。

1.4 穿刺前准备

术前作血常规、尿常规、出凝血时间、血小板计数和肝、肾功能测定及CT增强扫描,了解有无硬化剂治疗的禁忌证。术前4~6h禁食。

1.5 适应证

肾囊肿直径>3cm、有压迫临近结构或出现临床症状者。

2 方法

2.1 体位与定位

患者取合适体位,一般取俯卧位。用废旧的导管制作的定位尺贴在体表作好标记。在CT扫描层面中选出最佳穿刺层面、预定穿刺点及进针路线,测出进针深度和角度。穿刺点、进针路线和角度的选择应以避开重要脏器为宜。利用标记物和CT定位光标,标出预定穿刺点在体表的位置。常规消毒、铺巾、局麻(图3、4)。

2.2 直接穿刺法

选择不同长度的穿刺针,穿刺时令患者屏住呼吸,进入囊腔时会有落空感,行CT扫描确认,并根据情况作适当调整,一般以囊腔深度的1/3~1/2为宜,拔出针芯,使穿刺针外鞘管留置囊肿腔内,尽量抽尽囊液。注入少量的造影剂观察,在确定没有外漏或与集尿系统相交通的征象后,经过穿刺针外鞘管向囊内缓慢注入无水乙醇,用量以抽出囊液的25%~50%计算为宜,如果囊肿较大,注入囊肿内的乙醇量须减少,一次不易超过100mL[2].保留15~20min,期间帮助患者向两侧转动身体,使囊壁与无水乙醇充分接触,后将无水乙醇抽出,再视原囊腔大小注入少量无水乙醇,一般为3~10mL保留,拔除穿刺针。观察4h,让患者保持仰俯、卧位、侧卧位各5~10min。(图5、6)。

3 结果

抽吸硬化后均行CT扫描,囊肿明显缩小、无水乙醇在囊肿内滞留良好。2、6个月或1、4年行B超或CT复查,其疗效按照疗效指标进行判定,即0、1、2、3级[3]。0级示囊肿大小无变化(0例,占0%),1级示囊腔较治疗前缩小1/3(4例,占3.66%),2级示囊腔较治疗前缩小1/3~2/3(10例,占9.17%),3级示囊腔基本消失或完全消失(有84例,占87.15%)。穿刺抽吸术后反应有患处轻度不适,少数出现恶心、血尿,多数在1~3d自行消失。无一例出现严重并发症。

4 结语

我们对采用直接穿刺方法的患者随访复查,直接穿刺无水乙醇硬化治疗后的囊肿消失率为87.15%,与文献报道的65.0%、72.1%相接近[1,4]。我们体会,CT导引下经皮穿刺置入穿刺针外鞘管硬化治疗肾囊肿有以下的优点:(1)充分引流囊液。囊液的充分引流是硬化治疗的关键。如果囊液未充分引流,使注入的无水乙醇浓度稀释,影响疗效[1]。(2)保证足量无水乙醇快速进入囊腔和充分引流。治疗的无水乙醇用量要充足,灌注和引流的速度要快。快速灌注足量的无水乙醇既可以保持较高浓度,也可以充分接触囊壁上皮组织使其凝固、坏死,提高了囊肿的消失率,短时间乙醇不影响肝肾实质[5]。(3)减少对肾脏以及临近器官的损伤。穿刺针外鞘管质地柔软,可以前进或者后退利于囊液的抽吸,减少对组织器官的损伤。(4)CT导引可以有效的控制无水乙醇的量。有学者认为用量以抽出囊液的25%~50%计算为宜,如果囊肿较大,注入囊肿内的乙醇量须减少,一次不易超过100mL[2]。有的则认为应为50%以上[6]。根据我们的实际研究,用量不能一概而论。囊肿大小不同,其囊壁张力也不同,体积变化也不同。注入乙醇至囊腔不必使体积恢复到抽囊液前的状态,只要与囊壁充分接触就可以了。越大的囊肿弹性回缩的幅度越大,注入硬化剂的量占抽出囊液量的比例越低,这一点与文献报道相符[2]。在操作过程中,通过即刻CT扫描来了解囊肿被乙醇充开的程度,乙醇为类似脂肪的低密度,CT上易分辨,此点是CT作为引导设备的优势[7]。(5)降低无水乙醇外渗的发生率。在治疗过程中,无水乙醇注入囊腔内,部分患者可引起胀痛感、烧灼感,一般可以忍受,不会影响治疗;但无水乙醇外渗刺激肾被膜可引起剧烈疼痛,造成治疗失败,影响疗效。引起无水乙醇外渗的原因主要是穿刺针经过肾被膜的点垂直高度低于乙醇液面、患者转动体位等。应注意使穿刺针经过肾被膜的点垂直高度应不低于囊肿顶部,这样注入的无水乙醇不会从肾被膜穿刺点外渗,一次注入的无水乙醇量可将囊肿充分充开,不需患者转动体位,同时配合适当的注射速度,所有这些措施均可以有效降低乙醇外渗的发生率。

[1]张雪哲,陆立,曹林德,等.肾囊肿的穿刺硬化剂治疗(234例报告)[J].中华放射学杂志,1997,31(6):375~378.

[2]李麟荪,贺能树,杨建勇.介入放射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306.

[3]邹利光,彭勇,陈恳,等.CT引导下肝肾囊肿抽吸硬化治疗[J].介入放射学杂志,1995,7(2):85~87.

[4]杜秀勤,温平贵,陈喜中,等.肝肾囊肿CT引导介入治疗后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2,18(10):1038~1039.

[5]韩福刚,李玉伟,李云辉,等.无水乙醇-碘化油栓塞治疗肝血管瘤[J].中华放射学杂志,1999,33(12):835~837.

[6]孙卫兵,杨玻,刘辉,等.B超引导经皮穿刺与置管注入无水乙醇治疗肾囊肿的疗效评价[J].中华外科杂志,2004,42(10):590~592.

[7]胡效坤,刘巍,蔡宇明,等.CT引导下无水酒精灭能术治疗肝囊肿的再认识[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3,19(5):448~451.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